在國外,許多人都有著較胖的身材,尤其像是美國這國家。基本上在美國很多地方都是無法靠雙腿走得到,如果想去大賣場買東西也需要開車才能到。然而從家裡走到車上,身體保持不動地開車抵達目的地,事情辦完之後再度開車回家。這樣的一連串行為長時間下來,身體會從小馬鈴薯長成大馬鈴薯,導致身體只會胖不會瘦。根據專家表示,大多數較胖的人,其實對體重影響健康的觀念較無意識。
根據克里夫蘭一間診所發布了一項肥胖對健康的調查發現,約88%的美國人都知道心臟的健康與體重存在著緊密的聯繫,但這數字裡的大多數人都覺得在改善自己體重問題這方面都做得還不夠,然而有65%的人擔心因過重而導致心臟病,但只有約43%的人願意改變飲食來減重,但是他們都不太清楚,到底吃什麼可以真的幫助減重以及對對心臟健康有好處。此外,將近有18%的人認為體重對心臟的健康無關。研究人員得出一個結論,大多數美國人並不完全了解體重過重對他們的心臟和整體健康的影響,像是癌症、膽固醇過高、中風等,對這些都沒有較多的意識。
根據2019年美國大規模調查針對肥胖的人做運動是否瘦身有成,這項調查仔細追踪了想減重的人們開始運動後的飲食和運動情況,但是從該研究發現,即便現在健身風氣流行,但許多人在運動後的一段時間,都沒有減輕體重,反而體重逐漸增加,原來是他們在飲食上出現了問題。即便有好好做訓練,但嘴巴還是不忌口,這些人較不容易忍耐飢餓,每當運動完還是想大吃一頓,但是還是有少數人的體重確體重減輕了。其實,在食品安全有保障的美國,如果吃得健康並非難事。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保有能吃就是福的意識,改變飲食習慣對這些人來說非常困難,此外,能坐就不站的懶骨頭特性也較難扭轉。對於這些過重想減肥的人,總是覺得先把這顆漢堡吃完我再來開始減肥,即便這些人意識到這點,但心態還是會屈服於現況。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不整疾病,會增加心臟相關疾病死亡也是心因性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隨著飲食的西化與生活習慣的改變,肥胖是許多現代人所面臨的健康問題。肥胖的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衰竭、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等疾病的危險性會比較高。在佛萊明罕(Framingham)長達14年研究資料顯示,肥胖是新發生心房顫動的獨立危險因子,且與是否有合併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無關。然而德國漢堡大學心臟中心在歐洲社區研究顯示,肥胖男性及女性心房顫動的發病分別在50歲後和60歲後呈現急劇上升,最近針對51份研究多達6萬病患以上的統合分析亦發現BMI每增加5單位,會增加19%到29%心房顫動罹患風險,因此綜合上述研究結論可知肥胖患者心房顫動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看完上述肥胖對身體的關係,如果你正處於現在這狀況,請好好思考是否要改變一下現在的狀態,雖然現在倡導不要因為身型覺得沒自信,但是影響到健康真的得不償失。
資料來源/BUSINESS JOURNA、THE NEW YORK TIME
責任編輯/妞妞
全台成人不分男女、每2人就有1人過胖,而兒童更是每3人就有1人!衛福部統計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也發現,竟高達8項與肥胖有關,多種趨勢皆顯示肥胖成為「國民慢性病」已是嚴峻議題。兒科醫師更直指,門診觀察兒童很多時候是「被動式肥胖」,多因受到大人不良的飲食習慣連帶影響,導致不想胖也難的窘境⋯
肥胖造成的健康衝擊,遠比你我想像中的更嚴重。依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全球肥胖人口趨勢,目前全球約每7人就有1人肥胖;但到了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數將達到19億人,相當每4人就有1人肥胖,其中則有3.4億為兒童及青少年。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社區暨家庭醫學部主任林文元表示,國內成年人肥胖比例以每年4.1%幅度攀升,兒童與青少年的增幅更達5%。他說,「小時候胖不是胖」其實是錯誤迷思,在肥胖兒童中,超過7成成年後會繼續肥胖,而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更超過健康體重者的3倍,將導致罹癌與死亡風險增加。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表示,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布的最新肥胖研究指出,目前全球超過10億人口患有肥胖症,比1990年增加4倍多;而台灣民眾的肥胖問題更不容小覷,成年人過重及肥胖率為50.3%,換算每2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國、高中生的過重、肥胖率則約27~30%,代表青少年每3人就1人體重超標。
倪衍玄說:「成年人的肥胖重於改善,兒童及青少年則應重在預防。」他舉門診觀察指出,常常看到家長帶著小孩來諮詢兒童肥胖問題,但其實從爸媽或祖父母的飲食生活型態就能看出,「兒童的肥胖通常以家庭為單位」,大人習以為常的外食、垃圾食物等不良影響,讓原本沒有肥胖問題的兒童,也可能受到被動性的影響。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則警告,根據2022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癌症、心臟疾病、新冠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8項疾病與肥胖有關,呼籲體重紅字者盡早正視肥胖衝擊,建立良好生活型態,避免陷入更大健康風險。
林文元提醒民眾,「少吃多動」是萬年不敗的正確減重方式,重點在於要吃對食物,少吃是指少吃垃圾食物、戒除消夜,以利控制熱量;同時要搭配運動,減少脂肪增加肌肉,也能穩定維持減重成效不易復胖。若減重成效不佳或已出現疾病徵兆,建議諮詢減重專科醫師,透過藥物及手術制定個人化減重計畫,才能安全有效的減重。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科學家研究證實,體溫是調控免疫反應的開關。當發炎反應通常隨體溫的變化,但溫度在發炎反應的作用卻難以被研究證實。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一篇由英國華威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所研究的論文指出:體溫越高,身體啟動對抗癌症、傷口和感染的關鍵防禦系統的速度就越快!
NF-κB又叫做核因子κB,是一種控制DNA轉錄的蛋白複合體,存在於動物體內所有類型的細胞中,當細胞接受到細菌或病毒、自由基、紫外線照射,尤其是產生免應反應時,NF-κB就會參予調節作用。研究發現,人體在發燒時,發炎反應的信號可以活化加速NF-κB的開關作用,NF-κB蛋白複合體被發現,在免疫反應時會來回進出細胞核,關閉或開啟基因,幫助細胞對於發炎、感染或癌症做出正確反應,而當NF-κB不受控時,就會出現像是克羅恩氏病、牛皮癬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炎症反應。
實驗中的小鼠體溫對免疫反應產生顯著影響,睡眠期間的低體溫造成癌細胞容易擴散,這也解釋了輪班工作、睡眠紊亂和時差導致低體溫,而增加免疫疾病的風險;當體溫在34度時,NF-κB開關就會變慢,當體溫超過正常的37度時,像是發燒,NF-κB開關就會加快。研究證明,溫度變化會以生物機制改變細胞和組織中的發炎反應,這也說明呼吸道溫度降低時,容易鼻病毒感染,是因為較低溫度下,免疫反應也下降而造成的,研究也與現實中,寒冬會加劇流感疫情相符。此外,生活在高溫環境的小鼠罹患免疫反應和癌症的比例也低,也可解釋不同的體溫會改變免疫反應。
肌肉是人體最大的生產熱量組織,因此鍛鍊肌肉可以提高體溫,然而女性的肌力較差,所以手腳冰冷的女性比男性多。根據研究指出,隨著歲月流逝,人的基礎代謝率下降,能量消耗減少,平均每十年會下降3%,也因此可以知道為何青壯年較不怕冷。建議早餐前補充水分後,可以進行30分鐘走路或慢跑的輕鬆有氧運動。通常體溫在上午最低,這時運動可以使交感神經作用,提升體溫0.8~ 1度左右。若能養成每天都走路或慢跑30分鐘的有氧運動習慣,可以提高體溫、加速新陳代謝,而且可以每天減少約八公克的內在脂肪,對管理體重也很有效! 身體狀況不佳或病人想要康復,提升體溫是一個增加活力及免疫力的好方法,若能養成每天運動30分鐘的良好習慣,銳變成高溫體質,將可以讓身體常保健康,提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