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運動品牌FILA以義大利運動精品的時尚底蘊,全新推出兼具運動街潮風格的「NEWTRO MANIA」架勢新潮系列新品,橫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帶來完整而多變的造型穿搭與流行單品!FILA聚焦NEWTRO一字,企圖創造出當代版的復古新潮,隆重宣告「NEWTRO MANIA」架勢新潮系列註一即日起於全台專櫃門市正式發行,融合經典神作設計,翻玩街潮流行單品,誓言在寒冬燃起運動潮人的心!FILA更超前部屬犇向新年春節出遊特企,秋冬服飾兩件七折起,凡購買2021春夏新品服飾、鞋款三件即加贈FILA限量時尚口罩,完成造型穿搭之餘,呼籲品牌愛好者攜手同心持續抗疫!
FILA聚焦風靡全球的「NEWTRO」文化,全新定義復古與懷舊,融合摩登況味,不僅僅從設計出發,進一步去詮釋復古調的真實生活方式和 Z 世代貼近交流。自此「NEWTRO MANIA」架勢新潮系列由FILA為世人所熟知的網球場出發,場景再融入當代建築、復古酒吧以及街頭夜景光影,透過對懷舊事物的熱愛引發對FILA本季新品的共鳴!運動氛圍方面,則帶入健身、街舞、籃球以至於機能工裝,呈現懷舊經典卻不張揚的自信造型,新的一年揮別陰霾,和 FILA攜手一起重溫過往的美好,途中不忘盡情大膽展現獨特個人風格就對了!
FILA「NEWTRO MANIA」架勢新潮系列將復古元素融合,以全印、條紋、串標、撞色色塊等流行新風貌呈現,服裝色系除保留FILA 經典紅、藍、白三原色外,添加潮流必備闇黑色、時尚薄荷綠及2021年代表色亮麗黃,為FILA早春系列帶來最新的穿搭指標,以「雙色寬版條紋」完美展現舊世代復古風,再以FILA百年經典ICON圖案,結合全印美式漫畫風圖案與透視網布,不僅搭配出滿分的街潮況味,同時也為增添了性感魅力,只要掌握FILA的早春穿搭指南,回頭率肯定激增!#撞色色塊 #條紋 #全印 #串標 #拼接 #美式漫畫風,運動時尚主流關鍵字架到。
風衣罩衫源於1920年代的歐美寒帶「因紐特人」的保暖外套,隨著80~90年代運動風格穿搭盛行,其連帽罩衫相繼以亮色、跳色拼接等設計問世,隨後更為NBA球員熱身時著用,自此成為潮流人士新寵兒!FILA本季推出以短袖版本的全新風衣罩衫款式,低調簡約為設計主軸之下,連帽跳色點綴與經典LOGO饒富巧思,在胸前口袋以異材質剪接更顯新意。
• FILA BUBBLE TR,NT$2,280 同步韓國全新推出DAILY JOGGER時尚跑履,細膩雕琢的中底重新詮釋經典跑鞋BUBBLE RUN的動人身影,更可收增高與復古雙效,搭配新世代碟狀輕量大底,兼具日常穿搭與下班後運動時舒適地穿著。牛轉乾坤好運到,犇騰歡喜賀新春。暖心優惠超前佈署 FILA滿足過年換新衣戴新帽,樂擁新展望的祈願。即日起,秋冬商品全面8折起,服飾2件以上7折起,另推出開春組合,凡購買FVT11.0系列服飾3件(含)以上,即可獲贈FILA限定時尚口罩乙個,另有「過年出遊包」特價1090元!來FILA穿得暖、走到飛還有燒心優惠好勁有感,超前佈署迎好年。
資料來源/FILA
責任編輯/妞妞
想透過運動讓燃脂效率更加提升的你,是否都有聽過「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這在科學上稱為「運動後過量耗氧量(EPOC)」,簡單來說就是指身體在訓練的過程中,會透過氧氣來產生出運動所需的能量;然而,氧氣是身體燃燒熱量時所需的必要元素,如果沒有氧氣,人體就無法產生可用的能量,這也是為什麼在缺氧的狀態下人類很快就會死亡,所以消耗更多氧氣,意味著消耗更多能量。所以,如果你想要讓運動訓練過後,身體依然可以持續的消耗脂肪來提供給肌肉使用,那你就必須要了解做哪些運動可以提升它,接下來這篇文章我們將告訴你「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的原理,以及做哪3項運動能有效提升。
根據美國南緬因大學的運動生理學家Christopher Scott博士的研究,他找來了7位健康男性,並要求他們完成31分鐘的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在重量訓練結束後,研究者持續監控他們的氧氣消耗量,在這個研究中他們發現,這7位測試者在重訓後的38小時內,身體的氧氣消耗量都大於運動前。而後燃效應的原理就是因為氧氣是身體燃燒熱量時必需的元素,所以消耗更多的氧氣意味著消耗更多能量,簡單來說就是在健身後持續加速新陳代謝,身體仍會在休息時繼續燃燒卡路里。
那我們該如何提升後燃效應?根據研究指出,並不是所有運動都有顯著的後燃效應,但是「高強度的無氧運動」比「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還更能刺激後燃效應產生,但是,什麼是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呢?像是短跑衝刺、重量訓練、高強度間歇式訓練,或是任何需要爆發力、力量的運動,而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像是有慢跑、快走、中低速游泳、騎腳踏車等相對緩和且持久的運動。然而提升訓練強度以及拉長訓練時間,後燃效果都會相應增強,因為在訓練的過程中消耗能量越多,運動結束後身體狀態恢復所需的能量就越多,這也意味著需要消耗更多的卡路里。
接下來你就可以將下列這3項運動納入訓練排程之中,讓脂肪的消耗能更加的充滿效率。
Tabata是一種 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是由東京國立健身體育學院 Izumi Tabata 博士所開發。它是一種間歇訓練,其中一個人必須以最大強度進行任何運動20秒,然後休息10秒,然後重複相同的動作,一項練習重複8次即4分鐘,然後切換到下一項動作;當進行這種高強度運動訓練時,會快速並大幅度的增加你的心率數值,並幫助你在運動訓練前後大量的燃燒卡路里,另外Tabata 訓練也有助於增加肌肉的耐力。
騎乘單車或飛輪與其它的訓練有著不同的效能。這項運動能提高心率同時幫助你在運動的過程之中與之後燃燒卡路里,根據研究,以中等速度騎單車45分鐘可以在騎乘後燃燒高達190卡路里的熱量;即使是騎飛輪也能提供同樣的好處與優點,但在戶外騎單車時,可以選擇透過上坡使訓練更具挑戰性,另外在戶外騎乘還可以轉換情緒並增加肌肉的耐力。
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s) 一詞是由前美國奧林匹克長跑運動員Fred Wilt和Michael Yessis創造的術語,主要是將跳躍作為一種訓練工具以各種方式改善運動表現,所以也被稱做為跳躍訓練或爆發力訓練。由位於美國紐約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RMC)骨科的Brian R. Umberger,於1998年研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究出垂直跳躍機制,在於兩個關節肌的結構。這個想法是跨越兩個關節的肌肉-即股四頭肌、腿筋和小腿,如何在垂直跳躍期間轉移它們的能量,以產生高度協調的肌肉動作序列並接著產生這種特定的運動方式。
簡而言之,增強式訓練可以幫助你的身體肌肉同時提高速度和力量;因此可以在運動及訓練之後,長時間的消耗脂肪做為身體能量的補充,但這項運動不太適合初學者,如果想要執行請詢問你的私人教練較為妥當。
資料參考/medicalnewstoday、nutritionnews
責任編輯/林彥甫
跑者也需要做肌力訓練已是耳熟能詳的觀念。但到底要做多久、多少量、強度為何?各界的說法更是議論紛紜,莫衷一是。最近,知名跑步雜誌Womens Running請到了美國知名的健身教練,同時也是Adidas運動員的Darien Hawkins來與大家談談關於跑者從事肌力訓練的強度及長度。
跑者們平均每週該花長的時間做重量訓練呢?這一切都取決於運動員的目標。如果目標是提高成績,那麼三到五天是最佳的訓練時間。如果你的目標是維持當前的身體、生理和性能水平,那麼一周約訓練兩天就可以了。
然而,重量訓練是指調節神經肌肉系統,以動態和重複創造一種克服外部力量的內部張力,因此,才需要多種類型的肌力訓練來提高運動成績。一些對於性能提高的肌力訓練中,最重要的類型是靈活性訓練、SAQ訓練、增強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平衡訓練、綜合性訓練和專項耐力訓練。利用以上這些綜合,來組成一個完整的訓練計劃以提高你的表現。話雖如此,但加強訓練的最好時間,應是你在進行專項耐力訓練訓練 (跑步計劃)之前。
給我們你的最佳實力(整個身體),每個跑者都應該納入他們的訓練之中。
跑步時,身體會用上幾個主要肌肉群: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肌群、臀肌和腰肌。
橋式是穩定神經肌肉間效能化的好動作。單腿深蹲則是練習是平衡和增強的好方法、敏捷階梯訓練對於SAQ(速度,敏捷度,反應)的訓練非常有效。蹲跳是非常穩固的爆發式訓練。而對於全身力量,建議可以使用像波比跳與伏地挺身的動作結合訓練。保持以上動作適當的平衡,是預防受傷和提高運動能力的關鍵。
堅實的核心需要一種漸進和系統性的方法來強化。核心訓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核心穩定性:這個階段的目的是發展最大的神經肌肉效率和骨盆穩定性。這些練習的目的是在脊柱和骨盆區域間提供少量的運動,主要還是先學會穩定的感覺。
第二階段是強化核心:這個練習同時結合第一階段的訓練,透過更多的全方位的運動;像仰臥起坐、穩定球仰臥起坐、背部伸展等來強化核心。
第三階段是核心力量:核心力量練習意旨提高核心肌肉而產生的力量,這些能使跑者們穩定比賽時速度以及產生力量。這一階段的訓練包括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盡可能地進行藥球拋接訓練。
堅實核心的最後一個組成部分是適當的營養。市面上的加工食品大多對身體沒有益處,所以最根本的方式是每日均衡的飲食,以促進最佳的核心發展。
許多女性需要學習一個觀念,就是舉重不會使你變成大肌肉,還可以給你很多的力量,讓你變瘦,線條變美。
重量決定於個人目標。如前所述,如果目標是提高成績,那麼一周訓練需要三到五天,若目標是維持目前的狀況,那麼一兩天就足夠了。至於長跑運動員應該舉起多重的重量,這取決於目標是什麼。如果目標是發展肌肉的穩定性和耐力,那麼次數應該做12到20下,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50到70%。如果目標是增加肌肉的大小,那麼次數應該在6到12下之間,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75%到85%之間。如果制定的目標是盡可能的強大,次數應該在1到5下,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85%到100%。如果目標是發展更多的爆發力,次數應該在1到10下,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30%到45%。
在訓練過程中避免體重增加的一種方法就是一天之中都吃更有目的的食物,意思就是少量多餐。你可以每隔三到四小時吃一餐,平均一天吃五到六頓。另外,在完成訓練後的30分鐘內,可以安排一鍛鍊後的營養補給餐,因為在這段時間內,你的身體會有一個小窗口,可以接受恢復所需的營養和肌肉燃料。
肌力訓練不會讓你感到飢餓,反而讓你更有力量。此外,肌力訓練需要更多的卡路里;訓練強度越大,消耗的卡路里越多。這就是為什麼均衡飲食與適當的營養如此重要。
資料來源/Womens Running、《跑步肌耐力訓練解剖全書》
責任編輯/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