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重量訓練容易受傷嗎?給所有健身人的3個預防措施
1
重量訓練的傷害
重量訓練容易受傷嗎?給所有健身人的3個預防措施
2
超市健身器材
超市就能買! 3款超「食用」不占空間健身器材
3
公園運動(7):欄杆—全身性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重量訓練容易受傷嗎?給所有健身人的3個預防措施

2021-03-26
知識庫 健身 重量訓練 徒手訓練 運動傷害 運動恢復 肌肉痠痛 觀念 增肌

許多重量訓練傷害不是因為訓練過於激烈而發生,而是身體還沒從之前的訓練中完全恢復而引起的。你一定有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影片,有人在做臥推時拉傷胸肌、槓鈴深蹲時站不起來而跌倒或是在做大重量的硬舉時下背部受傷,但是這些最壞的情況其實很少發生。

重量訓練的傷害
重量訓練容易受傷嗎?一般來說都是耳根子太硬的人才會受傷 ©sustainhealth

因為重量訓練時會發生的傷害大都隱微不顯,你在受傷之前會有足夠的時間做修正。譬如說,當膝蓋在進行大重量深蹲後的隔天感覺有點僵硬,但不是很嚴重,你可能聳聳肩想說應該幾天就會好了,過了幾週後,你在深蹲時膝蓋痛了起來,你心理會想:「沒有痛苦哪來的收獲。」再次不理會身體給你的警訊,幾個星期又過了,現在膝蓋隨時都會有痛感。

在醫學上稱這樣的現象為「重複施力傷害」,這個問題困擾著每個運動員,但又不至於痛到讓你停止訓練,可是卻會阻礙運動的表現和進步。幸好你只要多休息就能消除這個狀況,實際上「休息」也是唯一解決方法,一旦出現「重複施力傷害」,你得暫緩造成這個問題、會讓症狀加重、延遲復原的各種相關訓練項目,否則問題只會加劇發生。

運動傷害很多都是硬撐
許多運動傷害的造成都是你硬撐惹的禍!

所謂的暫緩很可能是得完全停止訓練這些肌群,直到傷害修復為止。我們都了解重量訓練並不像多數人想的危險,但任何劇烈的運動都是一樣的,做過頭都可能發生嚴重的「重複施力傷害」,或是其他相關的運動傷害。換句話說,雖然真正的傷害不一定無法避免,但不小心操作的話還是會給身體帶來小疼痛、拉傷等症狀,不過我們是可以採取預防措施防止問題發生,接下來我們就討論預防方法。

1.會痛就不要做

這句話聽起來稀鬆平常,但不聽勸的人很多。讓我再重申一次,規則很簡單,就是「會痛,就立即停下來。」我不是在談論做到技術力竭時,肌肉感到痠痛或灼燒的情況,而是真正的「疼痛」,如果在訓練過程中,會因為疼痛而讓你緊縮,這是要你停下來的警訊,疼痛是在告訴你有錯誤發生,耳根子太硬是自找麻煩。

會痛就不要繼續訓練
如果在訓練過程中會因為疼痛而讓你緊縮這是要你停下來的警訊。 © pilawyers

因此在你感到疼痛時,休息個幾分鐘,再試試看這個動作。如果疼痛還是持續的話就換其他的訓練項目,把會痛的留到下次訓練再做,然後觀察身體的反應,依舊會痛就更換訓練項目,沒有哪一項訓練值得你用疼痛來換,也沒有哪一項是「必須」得做的。若是你不確定身體的感覺是痛還是正常訓練下產生的不適感,你可以問自己以下兩個問題:

1.疼痛是出現在身體對稱的兩側還是單邊?

動作正確的話,身體的兩邊應該是要承受到差不多的壓力;因此如果有一邊特別的痛那應該就是有問題,而不只是肌肉燃燒或疲勞。

2.疼痛是否集中在一個關節或是特定的部位?

這是最可能發生的疼痛類型,因為肌肉拉傷並不尋常。在訓練前有做好暖身的話,通常就能解除肌肉和關節部位的疼痛與僵硬,但是真正的疼痛並不會因為暖身而消失,事實上大都會變得更糟。因此在身體局部發生持續性的疼痛時,請務必暫停這個項目,直到疼痛完全消失為止。

2.循序漸進是王道

最容易在重量訓練時受傷的方法就是「貪心」。也許你今天覺得特別有力氣,可以將訓練往上拉一階;也許你想讓旁人寡目相看,你今天就是把槓鈴的重量加到讓你頭皮發麻的程度。我得說這不是個好主意,除了容易造成姿勢不正確,關節和韌帶也會承受過大的壓力,讓身體更難獲得完全的修復。緩慢而穩定的進步速度才是聰明、有效的作法。重量訓練新手在頭幾個月,可以每隔一兩週增加十磅(4-5公斤)。但如果你是經驗豐富處於精實增肌期的健身老手,那麼每週增加一個次數(幾週增加一次訓練重量),就已經是很好的進展了。

循序漸進的訓練技巧
最容易在重量訓練時受傷的方法就是「貪心」,因此循序漸進的訓練才是最安全的技巧。

3.堅持正確姿勢

想不想知道如何用一個技巧,就能立即將全身肌力拉高一成?那就是投機取巧使用錯誤姿勢!「作弊次數」可以增加重量卻會降低訓練品質,並且提高受傷的風險。我們要謹記在心「重量訓練不是一場重量比賽」你不用無止盡的追求增加負重,而是把訓練重點放在控制好整個動作範圍,這樣做可以降低受傷風險,更重要的是讓每次的訓練都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幫助你增加肌肉和肌力。

正確的訓練姿勢與重量
「作弊次數」可以增加重量卻會降低訓練品質,並且提高受傷的風險。

這對於深蹲、硬舉和臥推等複合式動作尤為重要,這些項目雖然本身不危險,但因為負重大,你更需要做正確。在孤立肌群訓練的最後的1-2次作弊(例如啞鈴彎舉或是啞鈴側平舉),還是在深蹲或硬舉時作弊有很大區別。千萬不要為了進步而拋棄正確的姿勢,每一次的練習都要守住這個底線。

•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麥可.馬修斯著

《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鍛鍊全書》一書。

本書特色

1、結合科學文獻與實戰經驗

2、破除健身者的常見迷思

3、飲食搭配重訓的12週訓練菜單

4、圖片示範訓練重點

重訓並非是做著相同的動作、推著一成不變的重量,毫無目標的隨興亂練,即使你持之以恆,身型也不會有所改變!本書將破解你苦練多時但身材卻毫無長進的原因,提供飲食、訓練的科學化建議,以系統性的訓練菜單,直搗有效鍛鍊的核心!

• 更多《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鍛鍊全書》資訊 請點此

美國第一健身強人
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鍛鍊全書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香港01
香港01

超市就能買! 3款超「食用」不占空間健身器材

2020-08-31
居家肌力訓練重量訓練趣味健身話題

想在家訓練身體,卻因為居家健身器材貴桑桑、小房子放個啞鈴都被父母嫌阻礙通道?不妨做孝順好孩子,到超級市場買水買米買毛巾,還能順便用這些物資鍛鍊體能。不過記住,食物和水都很珍貴,鍛鍊後不要浪費!要通通放進肚子裡。

超市健身器材
超市就能買! 3款超「食用」不占空間健身器材 (區嘉俊攝)

家庭裝水瓶.重量夠重易攜帶

小時候,我們都試過用水瓶當啞鈴,現在一樣可以。水瓶容量大概是 330 毫升至 2 公升,很多成年人覺得它太輕,最常用來鍛鍊手臂,我們不妨將眼光放遠點,不只用低容量水瓶,更放眼於家庭裝水瓶,一個容量 5 公升,等同於重量 5 公斤!水瓶重量足夠,可以配合不同體能動作,例如負重深蹲、蹲立舉和弓步等。當然,每個人肌力不同,大家要衡量自己能否應付以上負重動作。

關於選擇水瓶,建議選擇有手把設在中間的寶特瓶。因為它夠堅固又容易拿穩,兩側重量平衡,並且不擔心訓練時突然斷裂。

適合家庭裝水瓶的體能動作:

負重深蹲與弓步
負重深蹲(左)與弓步 (區嘉俊攝)

米.形狀可變 改善協調

每次捧著兩包米回家都像鍛鍊身心,有沒有想過「米」確實可以訓練體能?超級市場販售1 公斤、5 公斤、8 公斤,甚至 15 公斤等不同重量的米,就如不同重量的健身沙袋供你選擇。

包裝米和沙袋一樣是罕有的軟身器材,它們重量固定、形狀可變,為體能動作提供不穩定性,每次移動身體都要微調,從而提升體適能的重要一環:身體協調。

此外,包裝米是抱、提、背和擲皆宜,提供多元化的訓練。如果擔心包裝會外瀉,可以先用拉鍵袋將其包住。

適合袋裝米的體能動作:

真空包裝米負重上提
真空包裝的米很硬,訓練前可先戳破,圖為負重上提 (區嘉俊攝)

毛巾.滑動方式鍛鍊體能

任何一個家庭都會有布,用來擦身體、擦碗或擦地。透過一塊毛巾或地墊,可減低地面與支撐點的磨擦,讓身體容易滑動,鍛鍊動作就更多元化。

適合用布的體能動作:

腹部訓練動作
腹部訓練動作 (區嘉俊攝)
伏地挺身動作
伏地挺身動作 (區嘉俊攝)

圖文/區嘉俊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體育」

/ 關於香港01 /
香港01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公園運動(7):欄杆—全身性運動

2016-08-12
街頭健身初階訓練徒手訓練訓練動作健身動學堂

欄杆在整體的訓練上,難度算較低的,也是較具有變化的道具,可以藉由欄杆訓練全身性的肌肉。

欄杆側面跨越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握住欄杆,膝蓋微蹲,準備進行跳躍動作。

STEP 2 正式動作
以側身跳躍的方式,跳躍過欄杆,落地時動作放輕,來回做跳躍動作,一組跳8~10次,跳3~5組。

欄杆側跳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握住欄杆,膝蓋微蹲,準備進行跳躍動作。

STEP 2 正式動作
正式動作:以側身跳躍的方式,跳躍過欄杆,落地時動作放輕,來回做跳躍動作,一組跳8~10次,跳3~5組。

欄杆側面甩動跳躍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握住欄杆,膝蓋微蹲,準備進行跳躍動作。

STEP 2 正式動作
以靠近欄杆的腳為啟動腳,先向前做擺盪動作。

STEP 3 正式動作
以靠近欄杆的腳為啟動腳,先向前做擺盪動作。

STEP 4 重複動作
來回做跳躍動作,一組跳8~10次,跳3~5組。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