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為滿足Michael Jordan 夏季的穿著需求,Air Jordan XI Low IE 就此誕生。該鞋款以Air Jordan XI 為設計原型,在保留中底配置的同時,將原版厚重的漆皮鞋面替換為透氣性更強的真皮與網眼結構材質,提供更加舒適涼爽的穿著體驗。
今年秋天,黑紅配色的Air Jordan XI Low IE 首度在Jordan Brand 秋季復刻產品中回歸。並同時發表三雙女子專屬鞋款,透過材質與配色的多元變化,為經典鞋型注入年輕活力。
隨著Air Jordan XI 25 週年紀念進入尾聲,Jordan Brand 將首度發表Air Jordan XI Low IE 復刻鞋款,完美重現元年的設計細節。同時,這也是黑紅配色繼1995 年發表以來,首次回歸。
這雙鞋的鞋面採用真皮與網眼材質,搭配模壓鞋墊,並延用碳纖維板以及人字紋橡膠大底等經典設計。此外,該鞋款也將以元年鞋盒包裝進行販售。
這款女子專屬Air Jordan I HI OG 以鼠尾草為設計靈感,鞋面採用柔軟皮革與高級絨面材質組合而成,並以雙色鞋帶與吊牌為鞋款增添細節。本次復刻另有兩組備用鞋帶,提供了更多造型搭配的可能。
這款女子專屬的Air Jordan IV 的配色別具特色,設計師從各種中性大地色彩之中汲取靈感,並將這些獨特的顏色融合運用在鞋面上。
該鞋面選用柔軟絨面皮革搭配拋光皮革,透明的TPU 裝飾片點綴在鞋身處。隨著穿著次數的增加,鞋面會自然老化,光澤感也會隨之變化。就像是女性精緻的妝容會隨時間的流逝慢慢褪去,卻又能展現出歲月的風采。鞋舌上的電鍍Jumpman Logo 帶有著金屬質感,與彩妝盤中化妝鏡的設計概念相互呼應。
白色皮革鞋面、金色底面、消光內襯與半透明白色橡膠大底的搭配,以及不同材質的拼接運用,更加展現出這雙鞋卓越的質感。
設計師從金色耳環中獲得靈感,將相互連接的金色圓環點綴在這款女性專屬Air Jordan VI 的鞋帶扣上。
資料提供/NIKE
責任編輯/David
全球高度矚目的世界級運動盛事即將起跑,各國運動員如火如荼準備以最佳狀態迎戰。為致敬運動員強大意志,並透過運動傳遞正面能量、看見每一種可能,adidas打造全新Tokyo Pack系列運動裝備,推出包含男女訓練、網球服飾、訓練跑鞋等風格運動單品。以世界團結一致、重新出發為設計靈感,運用adidas品牌代表白、黑色象徵嶄新起點,並以搶眼橘紅色點綴,猶如黎明升起的太陽所散發的溫暖光芒,開啟運動賽事全新篇章,鼓勵運動愛好者透過運動挑戰極限,打破不可能!
adidas專為夏天設計的HEAT.RDY運動服飾推出Tokyo Pack全新配色上衣採用HEAT.RDY科技面料,內層吸濕、外層透氣排汗,炎夏訓練也能時保透氣乾爽;上衣兩側的360度抗撕拉彈性網布,即使動作再大也不受限;背部使用TPU顆粒貼片,解決選手在高強度訓練中,因劇烈動作造成的上捲困擾。下身穿著HEAT.RDY運動短褲,臀部延伸至大腿兩側的拼接網布,可有效加速散熱;內搭高強度緊身褲完整包覆雙腿,更於膝上增加TPU貼片加強支撐效果,助選手專注於每個起跑瞬間。
女款HEAT.RDY寬版運動上衣在下襬處拼接網格透膚面料,讓運動時產生的熱氣能更快排出,修身俐落的剪裁,拉長整體線條比例。下身緊身褲則推出五分及全長兩種款式,高壓縮、高支撐設計適合高強度運動,兩側的鏤空設計則為運動穿搭增加變化性。
為慶祝即將到來的世界級運動盛事,adidas最新革命性跑鞋adidas 4DFWD、旗艦跑鞋Ultraboost 21同時披上Tokyo Pack限定配色,全白鞋身搭配鞋側黑色三線標誌,簡單俐落且百搭,鞋後側一抹太陽紅點綴,象徵運動員們澆不息的熱情與堅定意志。
獨創4DFWD中底科技,特殊幾何網格結構可完整吸收垂直衝擊力並轉化為前進動能,較前一代4D Futurecraft提升300%的推進力;全白Primeknit襪套式針織鞋面,則帶來兼具包覆與支撐的舒適腳感,搭配特殊菱格紋大底,提供良好的耐磨性與抓地力,全力推動跑者向前,再次締造傳奇時刻。
而強勢升級增量26%BOOST中底科技(與第一代Ultraboost相較)的Ultraboost 21,提供跑者卓越舒適的腳感與緩震效果;全新Torsion系統加倍穩定支撐,帶來豐富且靈敏的能量回饋;搭配兼具絕佳抓地力與耐磨性的STRETHWEB 360大底,讓跑者輕鬆上腳、整裝待發。
adidas Tokyo Pack系列,將於7月6日起於adidas官網及門市上市。
資料提供/adidas
責任編輯/David
相信現在許多人都想要在接種COVID-19疫苗之後,立即回到健身房進行運動訓練,但這樣做式可以的嗎?目前雖然沒有沒有關於在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期間,運動訓練該注意的官方指示,但有部分的研究表示,在接種疫苗前24小時保持適度的運動,能有助於提升身體的免疫能力並於接種疫苗之後產生抗體,但再接種疫苗之後是否可以立刻進行運動及訓練?
到目前為止,尚無證據表明接種COVID-19疫苗後的運動及訓練可能對健康有害,因此,如果你的身體狀態允許你進行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訓練,那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多的問題。然而,在國外有許多的人在接受注射疫苗之後,都會產生包含腫脹、肌肉疼痛、疲勞、發燒以及注射部位疼痛的副作用,所以,在接種疫苗之後是否要進行原有的嚴格訓練或修改訓練強度及方式,避免造成任何對於身體的傷害,就要取決於每個人接種完的身體反應。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CDC) 的說法,COVID-19疫苗可能有一些常見的副作用。在注射疫苗之後,有的人會在手臂注射部位感受到疼痛、發紅與腫脹;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會伴隨著疲倦、頭痛、肌肉疼痛、寒顫、發燒和噁心等常見的現象。這些跡象都是證明你接種的疫苗正在對病毒產生免疫力,有些人可能會有輕微的症狀,而另一些人在注射後會面臨很大的不舒適感,因此,沒有辦法告知你該不該立即進行運動及訓練,如果你感到疲倦和噁心時,最好能避免立即性的訓練以防止受傷。
接受疫苗的注射之後進行訓練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的危險,這時你可以安排簡單又低強度的訓練動作與計劃;並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有感覺到不舒服的現象,請不要勉強自己完成計畫的運動課表,簡單來說就讓身體狀態來指導你。
身為免疫學家和過敏症專家同時也是紐約大學 COVID-19 疫苗試驗的聯合研究員的Purvi Parikh博士表示,你可以在接種疫苗後一到兩天在感覺恢復正常時,恢復任何常規性的訓練,在適當的時候從低衝擊和低強度的運動或訓練開始慢慢開始進行,在第二次注射輝瑞 BioNTech或墨德納Moderna後更是如此,這與它們第二劑擁有更強烈的副作用有關。
Purvi Parikh 博士說,接種疫苗除了導致虛弱或噁心之外,接種後進行運動訓練有可能會增加身體內炎症的狀況,這是因為運動訓練都會加速血液流動和心率提升。即使你在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後沒有感受到任何副作用也是如此。密蘇里州的營養師Cara Harbstreet也表示,在接種疫苗之後你可能會迫不及待的想進行以前常做的運動及訓練,但你也可以選擇適應身體的反應之後再進行調整訓練,就身體健康與運動訓練而言「休息幾天並非偷懶」。
同時,歷史數據顯示,在接種疫苗之前進行訓練可以作為佐劑或任何增強人體對疫苗免疫反應的物質,耶魯大學的兒科和成人住院醫師Sharon Ostfeld-Johns博士也表示,她在接種COVID-19疫苗後騎自行車回家,她引用了2014年發表於ScienceDirect期刊內「運動對疫苗接種反應的影響:對人類慢性和急性運動干預的回顧」研究報告,指出「接種疫苗後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反應」。
目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表示,接種疫苗後可以「訓練手臂」以幫助減輕疼痛和不適。紐約 Northwell Health 的成人和小兒過敏和免疫學專家Blanka Kaplan博士特別說明,在接種疫苗前後2小時都必須要避免劇烈的運動與訓練,其實所有的專家都一致認為,在進行任何運動訓練之前最好都先注意自己身體的狀況,千萬不要勉強身體進行大量的高強度訓練。
資料參考/sciencedirect、miamiherald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