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最簡單又安全的運動減重法-健走瘦身
1
最簡單又安全的運動減重法-健走瘦身
2
消除內在脂肪的3種健走自療法
3
勇闖雙溪不厭亭天堂路  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報名開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最簡單又安全的運動減重法-健走瘦身

2019-04-17
知識庫 綜合 瘦身 跑步 瘦身攻略 有氧運動 健走

運動減重方式數不完,然而不是每項運動都適合全部減重者,例如肥胖者和有關節疾病困擾者常不敢運動,或是平時沒運動習慣,突然為了減重而運動恐怕很難維持。這時,健走會是個最初階、簡易,且適合多數人的入門運動。如果你是上述這些人,或是你身旁有朋友想瘦身又懶得動起來,穿上舒適合腳的鞋,去健走吧!

最簡單又安全的運動減重法-健走瘦身

健走消耗的熱量

健走可有效燃燒體內脂肪!不過走路也有分強度,而強度影響消耗的熱量。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一般走路每小時速率約4公里,消耗熱量以50公斤成人計算,每半小時消耗77.4大卡、60公斤則消耗約93大卡。快走則會感覺心跳加速、微喘、流汗,每小時速率約6公里;消耗熱量以體重50公斤的人計算,每走半小時約消耗112大卡、60公斤消耗135大卡。

許多人把健走與強度較高的慢跑相比,若以15-30分鐘運動時間計算,健走與跑步同樣都是消耗掉體內的碳水化合物,然而減重主要目標是「減脂肪」。如果健走持續半小時以上,這時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降低,脂肪的燃燒率急劇提高;跑步消耗的熱量則以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消耗掉肌肉熱量)較高,跑步後的體內脂肪消耗率較健走少,反而較低強度的健走能在減重上小兵立大功。但必須注意的是,健走不是隨便走10分鐘就有效,長時間運動才能燃燒更多脂肪!

表格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健走的其他好處

以下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列出的健走好處﹕

1. 健走對腳部關節的耗損比跑步、爬山等其他運動少。走路時,腳關節承受的荷重約體重的1-2倍;跑步約3-4倍。

2. 預防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

3. 預防骨質疏鬆、預防跌倒。

4. 提升心肺功能。

5. 紓解壓力。

6. 以步代車,經濟又環保!

健走時身體各部位姿勢

全身:身體打直同時放鬆,從心裡感覺你的耳朵、肩膀、臀部、膝蓋到腳踝都成一直線,並謹記「抬頭、挺胸、縮腹、不聳肩」。

頭部:頭頸放鬆,頭部和視線都朝正前方,下巴與地面平行,眼睛避免往下看,將視線落在你的正前方約6公尺處。

雙手:肩膀放鬆,手掌微握但避免握拳過緊,手臂彎曲呈90度角,上臂貼近身體,手肘約在腰部位置,搖擺幅度隨著步伐自然擺動。(手臂的擺動有助於健走的速度,快速的手臂擺動可帶動增加步頻)

核心:維持正確姿勢的關鍵在核心力量。健走時,使用從身體中央肚臍周圍到後背脊柱之間的腹部肌群,並隨時檢查下背部(腰部),如果它開始彎曲不正,重新使用核心力量讓骨盆回到自然的位置。簡單來說,縮小腹、夾臀以保持直立。

雙腿:跨步距離依個人舒適度而定,前腳腳掌落下時腳後跟先著地,此時地面、腳後跟與腳趾呈45度角;隨著每一步的著地點都從腳後跟移到腳趾,在下一步開始前,運用前腳來轉換身體重量。記住走路時腿部必須打直,但別鎖住膝蓋。

健走的注意事項

速度﹕每小時5-6公里(若以每小時4公里的速度則屬於散步)。

時間﹕扣除暖身與緩和時間,每次最好30分鐘。

建議時機﹕飯後半小時到1小時後,另建議睡前2小時內不要激烈運動,避免刺激交感神經影響睡眠。

地點﹕針對膝蓋關節安全考量,在室外選擇PU跑道最安全,室內使則可使用跑步機。以外在環境因素考量,室外缺點是有空氣汙染,夏天容易中暑、冬天太冷容易使血管急速收縮導致血壓飆高,有心臟疾病者不建議此時到室外。相反的,在室外運動好處是可吸收維生素D,研究證實骨密度的維持必須運動、日曬、鈣質補充及維他命D三管齊下,建議每週3-4天早晨或傍晚到室外運動,約15-20分鐘即可。

注意﹕「我每天吃完飯後都散步30分鐘,這樣算運動到了嗎﹖」事實上,時速每小時3-4公里的散步不是運動,只能算是「活動」,比起吃飽就睡或坐著看電視,這樣的活動促進血液循環、肢體活動,但散步既不能增加心肺功能、沒有增加耗能,也較少訓練到肌力或肌耐力。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i-care健康促進服務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消除內在脂肪的3種健走自療法

2017-07-05
減脂健走瘦身知識庫

一聽到健走這個字眼,有些人以為一定要走很遠,沒有運動習慣絕對辦不到。事實上,健走只要增加平時「步行」的動作量即可,做起來負擔較少,也容易養成習慣持續下去。健走雖然看似簡單,卻也有分成不同的種類。

健走主要分為一、運動式健走;二、長距離健走,以及已故的泉嗣彥先生提倡的三、生活式健走。

對症健走的3種自療法 ©womenfitness.net

 1  運動式健走

行走時保持一定的速度。不過,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難持續下去;此為進階健走。

 2  長距離健走

花時間進行長距離健走的模式,可以選擇山明水秀、名勝古蹟等景色優美的地方,享受健走的樂趣,同時放鬆心情,紓解壓力。

 3  生活式健走

這個方法最大的特色在於,除了一般的健走運動外,在工作或處理家務時也能積極行走。儘管強度不高,但仍能確保一定的運動量。而第三種健走,就是任何人都能輕鬆實踐,養成習慣的初階健走。也就是說,最適合用來改善和預防生活習慣病,就是生活式健走的特徵。

近年來,大家越來越關心生活習慣病了。所謂的生活習慣病,顧名思義,是指平日不良生活習慣所造成的病痛。這是一種不容易察覺的
恐怖疾病,置之不理話的會導致動脈硬化,最後引起中風或心肌梗塞等重症。事實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痛風就是生活習慣病的代表。

生活習慣病的病因,主要來自暴飲暴食、運動不足、酗酒、抽煙等現代人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光靠藥物治療無法完全根治此疾病,治療的重點,就是改善飲食習慣和運動量不足的問題。不過,現代人的工作忙碌,生活形態越趨便利,有電梯、手扶梯、捷運等可代替雙腳行走的工具發明,以致嚴重缺乏運動。雖然大家都知道非運動不可,卻又難以貫徹始終。相信不少人都沒辦法持之以恆地慢跑,或是上健身房鍛鍊吧!

從事健走,可消除內臟脂肪

聽到「肥胖」,很少人會認為這是一種「疾病」吧!一般人多覺得減肥瘦身,只是為了美觀。事實上,肥胖是生病的前兆,因為比起身材苗條的人,肥胖者其生病的機率確實比較高。

基本上肥胖的原因,主要是不規律的飲食和運動量不足,導致體脂肪累積到一定的基準值以上。肥胖與否必須用「BMI」這個數值來判斷,而不是體重。在日本BMI 超過二十五就算肥胖了(編按:在台灣根據衛福部公告,BMI超過二十四就是必須注意的過重範圍)。請試著用BMI 來測量自己的體脂肪吧!

另外,肥胖又分為「內臟脂肪肥胖」和「皮下脂肪肥胖」。皮下脂肪肥胖,是指皮下組織的脂肪較多的肥胖類型,這種也稱為「西洋梨型」肥胖,主要以女性為主。另外,內臟脂肪肥胖則是脂肪囤積在內臟的肥胖類型,又稱為「蘋果型」肥胖,主要以男性居多。這兩種肥胖,比較危險的是內臟脂肪肥胖。因為內臟脂肪增加會導致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進而引發動脈硬化、腦中風、心肌梗塞。

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內臟脂肪。不過,有時單靠BMI 也難以判斷內臟脂肪多寡。為此,最近除了測量BMI 以外,也有新增測量腰圍大小。若男性超過八十五公分、女性超過九十公分,就有內臟脂肪肥胖的可能性了。

計算BMI來判斷自己是否肥胖

嚴禁太劇烈的健走步調

內臟脂肪肥胖的人,單純限制飲食無法消除內臟脂肪,必須藉由充足的運動,才能消除內臟脂肪,因此,若是內臟脂肪肥胖者,請立刻開始執行健走運動。然而,肥胖的人從事劇烈健走,容易傷害膝蓋或腰部。為此,請用和緩的方式,每天慢慢地循序漸進增加,切勿心急。

事實上,增加健走步數,肌力也會跟著強化;待肌力強化後,膝蓋和腰部的負擔自然減輕,就可以走得更遙遠了,無形之中,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模式,逐步改善健康。換言之,若想利用健走消除內臟脂肪,就必須培養長遠的視野,最好拉長時間來觀察進展,不要急於消除脂肪。待養成健走習慣,健康檢查的數值一定也會跟著改善。
 

改善肥胖健走法

Tips
用較長的時間消除內臟脂肪,切勿心急。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西田潤子著作《走路是靈藥,治百病的對症健走自療法:怎麼走?才能有效改善糖尿病、高血壓、痛風、憂鬱症……等15種常見疾病》一書。

西田潤子是一位醫師,1986年畢業於日本醫大。專長為消化器官疾病診斷與治療,以及肝臟、膽囊、胰臟、腸道等腹部超音波健康檢查。現任東京山手醫護中心健康管理部部長。曾在健走醫學研究先驅──泉嗣彥醫師(前社團法人健走協會副會長)門下,研究健走的醫學效果;同時,在健走協會擔任講師,不定期舉辦演講,積極推廣健走運動的好處。

基本上,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多半都是因為運動量不足或壓力過大所致。因此,若想徹底根治這些惱人疾病,健走可說是「能以最小的努力,達到最大功效」的運動。然而,健走的時間、頻率和速度,又可依照不同病症調整,例如:

  【糖尿病】走路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因此飯後1~2小時健走,能有效穩定血糖。
  【高血壓】步速不宜過快,用可以保持笑容的速度行走,以免造成心臟太大的負擔。
  【憂鬱症】快慢交替的間歇健走,可刺激、活化大腦,消除壓力。
  【痛風】大量流汗時血液中的尿酸值會上升,所以要邊走邊喝水,每15分鐘補充一次。
  【骨質疏鬆症】曬太陽有助合成維他命D,強健骨骼。因此在白天健走,才能確實發揮療效。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勇闖雙溪不厭亭天堂路  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報名開跑

2017-03-03
賽事NEW BALANCE路跑馬拉松跑步話題

New Balance延續跑者勇於突破的意念,2017年4月9日將於擁有「寂寞公路」美稱的臺102線熱血舉辦「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期盼藉由團隊合作接力賽形式完成長達44.2公里、近500公尺的高低落差、21公里爬坡段的坡道馬拉松路程,實踐「always in beta我要我更好」、並肩奮力向前的跑者精神。身為NYRR (New York Road Runners紐約路跑協會)官方贊助者,New Balance特別將此次的接力賽延伸到世界級賽事殿堂,將最終總冠軍戰場跨海移師到美國紐約,於「布魯克林半程馬拉松」一決勝負!即日起至3月26日止,報名正式啟動,期待與同樣意念的跑者一起決戰天堂路!

New Balance 2017年4月9日 將於擁有「寂寞公路」美稱的臺102線熱血舉辦「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期盼藉由校園接力賽傳遞「always in beta我要我更好」、並肩奮力向前的跑者精神。

凝聚團隊意志、征服最強賽道,「決戰天堂路」等你組團來挑戰

「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賽事分成大專組及一般體驗組,靈感來自已有85年歷史的日本「箱根驛傳」接力賽概念,以眾人齊心「接力」的挑戰概念創造校際間的良性競爭,讓跑者不只為自己而跑、更要為團體榮譽而戰,激發出馬拉松接力賽獨特合作精神! 在賽道的設計上,特別挑選全長44.2公里長、單車界家喻戶曉的「寂寞公路」作為此次的接力賽的「天堂路」; 位於瑞芳與雙溪交界處,從雙溪國小開始出發,共設有三處接力點,包含三貂運動公園與不厭亭,美麗蜿蜒的路徑背後隱藏令人聞風喪膽的500公尺高低落差、21公里爬坡段的險峻挑戰,單憑一己之力實在難以完成,唯有與6位隊友相互激勵並跑出團結精神,才有機會征服這條象徵至高勇氣的「天堂路」。

為實踐「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拚到最後一刻的決戰精神,天堂路的終點站將直接跨海移師到紐約,大專組前兩名之隊伍可各指派6名選手(共12位)共赴5月20日「布魯克林半程馬拉松」,攜手於跑者夢幻等級的馬拉松賽道上一決勝負。自2015年底,New Balance正式宣布與紐約路跑協會(New York Road Runners,簡稱 NYRR)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期待各自發揮所長,以嶄新且激勵人心的方式茁壯全球跑步文化,並於2017年正式成為贊助世界第一馬拉松─「紐約馬拉松」賽事的國際運動品牌。此次的跨海決戰計畫,更讓每一步都成為新的起點與拚戰的延續,期待跑者能將超越困難的決心化作動力,與隊友跑出永不停歇的團結士氣。想與國外好手一決勝負、成為強者之列,先放膽闖過天堂路!

此次特別挑選單車界家喻戶曉的「寂寞公路」作為賽道,隱藏在美景背後的是其嚴峻坡度挑戰。

「速」、「靜」、「攻」三者兼備,專為亞洲人設計的HANZO競賽跑鞋革新登場

為了讓跑者能在完整防護下出征,New Balance推出由日本設計的HANZO全新競速跑鞋,此雙以古代日本武士-服部半藏為命名的鞋款,除楦頭部分調整為適合亞洲人穿著的寬楦設計,鞋體科技更透過注重中、前足著地的形體設計來分散足部壓力,並同時提高跑步時的動能轉換效率,凝聚日本武士「速」、「靜」、「攻」的極速之氣於跑者雙腳,跑出如風如影的極限速度。

為不同需求的跑者量身打造,HANZO全新競賽跑鞋將進而劃分為「S」與「T」兩種鞋型;針對「競速型專業跑者」研發的HANZO「S」首次使用FANTOM FUZE編織技術工法,造就鞋身僅190公克重的絕佳輕量化,特殊織紋構造提供跑者在高速前進時的完整包覆,同時呼應馬拉松賽事的長時間需求,中底部分改採前腳掌RevLite、搭配後腳跟使用Rapid Rebound的雙避震系統,讓每一步都能充分感受優異的推進動能與流暢腳感,減輕因長時間運動的足部壓力。鞋底則採用Dynaride原理構造橡膠片延伸至前足外側,搭配作為中心支點的鞋橋穩定裝置,輸出穩定抓地力同時確保步伐落地時的平穩妥適,期待挑戰科學極限的同時,能夠讓跑者暢快奔馳於賽場,成為馬拉松比賽中無法被忽視的「Silent Hunter」。

New Balance Hanzo S 競賽跑鞋,男款NT$4,550
New Balance Hanzo S 競賽跑鞋,女款NT$4,450

而針對「都會跑者」設計的HANZO「T」則偏向於半馬賽事以下著用,除以三層網布構成透氣鞋面,加速排除因遠征路途所造成的雙腳悶熱不適,同樣採用配合馬拉松需求特有的Dynaride原理構造橡膠片鞋底,不只提供穩定耐用度,更讓跑者奔馳感受出色的抓地性與推進力;中底採用Medial Post內側中足支撐系統增加足部支撐力道,並於全腳掌使用雙密度RevLite科技,為中足帶來可靠支撐,前低後高的足差順勢發力方向,更創造出線性流暢的一流腳感,使都會跑者無論在路跑賽事或者自主訓練時,都能獲得完美又安心的最佳輔助。

New Balance Hanzo T 競賽跑鞋,男款NT$3,350
New Balance Hanzo T 競賽跑鞋,女款NT$3,250

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

place  臺102線
date   2017/4/9 (日)
course 44.2K
fee   免費熱血參加!

活動網站 2017 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

報名日期  2017/3/1-2017/3/26
報名網址  伊貝特報名網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