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減重方式數不完,然而不是每項運動都適合全部減重者,例如肥胖者和有關節疾病困擾者常不敢運動,或是平時沒運動習慣,突然為了減重而運動恐怕很難維持。這時,健走會是個最初階、簡易,且適合多數人的入門運動。如果你是上述這些人,或是你身旁有朋友想瘦身又懶得動起來,穿上舒適合腳的鞋,去健走吧!
健走可有效燃燒體內脂肪!不過走路也有分強度,而強度影響消耗的熱量。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一般走路每小時速率約4公里,消耗熱量以50公斤成人計算,每半小時消耗77.4大卡、60公斤則消耗約93大卡。快走則會感覺心跳加速、微喘、流汗,每小時速率約6公里;消耗熱量以體重50公斤的人計算,每走半小時約消耗112大卡、60公斤消耗135大卡。
許多人把健走與強度較高的慢跑相比,若以15-30分鐘運動時間計算,健走與跑步同樣都是消耗掉體內的碳水化合物,然而減重主要目標是「減脂肪」。如果健走持續半小時以上,這時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降低,脂肪的燃燒率急劇提高;跑步消耗的熱量則以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消耗掉肌肉熱量)較高,跑步後的體內脂肪消耗率較健走少,反而較低強度的健走能在減重上小兵立大功。但必須注意的是,健走不是隨便走10分鐘就有效,長時間運動才能燃燒更多脂肪!
以下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列出的健走好處﹕
1. 健走對腳部關節的耗損比跑步、爬山等其他運動少。走路時,腳關節承受的荷重約體重的1-2倍;跑步約3-4倍。
2. 預防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
3. 預防骨質疏鬆、預防跌倒。
4. 提升心肺功能。
5. 紓解壓力。
6. 以步代車,經濟又環保!
全身:身體打直同時放鬆,從心裡感覺你的耳朵、肩膀、臀部、膝蓋到腳踝都成一直線,並謹記「抬頭、挺胸、縮腹、不聳肩」。
頭部:頭頸放鬆,頭部和視線都朝正前方,下巴與地面平行,眼睛避免往下看,將視線落在你的正前方約6公尺處。
雙手:肩膀放鬆,手掌微握但避免握拳過緊,手臂彎曲呈90度角,上臂貼近身體,手肘約在腰部位置,搖擺幅度隨著步伐自然擺動。(手臂的擺動有助於健走的速度,快速的手臂擺動可帶動增加步頻)
核心:維持正確姿勢的關鍵在核心力量。健走時,使用從身體中央肚臍周圍到後背脊柱之間的腹部肌群,並隨時檢查下背部(腰部),如果它開始彎曲不正,重新使用核心力量讓骨盆回到自然的位置。簡單來說,縮小腹、夾臀以保持直立。
雙腿:跨步距離依個人舒適度而定,前腳腳掌落下時腳後跟先著地,此時地面、腳後跟與腳趾呈45度角;隨著每一步的著地點都從腳後跟移到腳趾,在下一步開始前,運用前腳來轉換身體重量。記住走路時腿部必須打直,但別鎖住膝蓋。
速度﹕每小時5-6公里(若以每小時4公里的速度則屬於散步)。
時間﹕扣除暖身與緩和時間,每次最好30分鐘。
建議時機﹕飯後半小時到1小時後,另建議睡前2小時內不要激烈運動,避免刺激交感神經影響睡眠。
地點﹕針對膝蓋關節安全考量,在室外選擇PU跑道最安全,室內使則可使用跑步機。以外在環境因素考量,室外缺點是有空氣汙染,夏天容易中暑、冬天太冷容易使血管急速收縮導致血壓飆高,有心臟疾病者不建議此時到室外。相反的,在室外運動好處是可吸收維生素D,研究證實骨密度的維持必須運動、日曬、鈣質補充及維他命D三管齊下,建議每週3-4天早晨或傍晚到室外運動,約15-20分鐘即可。
注意﹕「我每天吃完飯後都散步30分鐘,這樣算運動到了嗎﹖」事實上,時速每小時3-4公里的散步不是運動,只能算是「活動」,比起吃飽就睡或坐著看電視,這樣的活動促進血液循環、肢體活動,但散步既不能增加心肺功能、沒有增加耗能,也較少訓練到肌力或肌耐力。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i-care健康促進服務雲
責任編輯/Dama
New Balance延續跑者勇於突破的意念,2017年4月9日將於擁有「寂寞公路」美稱的臺102線熱血舉辦「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期盼藉由團隊合作接力賽形式完成長達44.2公里、近500公尺的高低落差、21公里爬坡段的坡道馬拉松路程,實踐「always in beta我要我更好」、並肩奮力向前的跑者精神。身為NYRR (New York Road Runners紐約路跑協會)官方贊助者,New Balance特別將此次的接力賽延伸到世界級賽事殿堂,將最終總冠軍戰場跨海移師到美國紐約,於「布魯克林半程馬拉松」一決勝負!即日起至3月26日止,報名正式啟動,期待與同樣意念的跑者一起決戰天堂路!
「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賽事分成大專組及一般體驗組,靈感來自已有85年歷史的日本「箱根驛傳」接力賽概念,以眾人齊心「接力」的挑戰概念創造校際間的良性競爭,讓跑者不只為自己而跑、更要為團體榮譽而戰,激發出馬拉松接力賽獨特合作精神! 在賽道的設計上,特別挑選全長44.2公里長、單車界家喻戶曉的「寂寞公路」作為此次的接力賽的「天堂路」; 位於瑞芳與雙溪交界處,從雙溪國小開始出發,共設有三處接力點,包含三貂運動公園與不厭亭,美麗蜿蜒的路徑背後隱藏令人聞風喪膽的500公尺高低落差、21公里爬坡段的險峻挑戰,單憑一己之力實在難以完成,唯有與6位隊友相互激勵並跑出團結精神,才有機會征服這條象徵至高勇氣的「天堂路」。
為實踐「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拚到最後一刻的決戰精神,天堂路的終點站將直接跨海移師到紐約,大專組前兩名之隊伍可各指派6名選手(共12位)共赴5月20日「布魯克林半程馬拉松」,攜手於跑者夢幻等級的馬拉松賽道上一決勝負。自2015年底,New Balance正式宣布與紐約路跑協會(New York Road Runners,簡稱 NYRR)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期待各自發揮所長,以嶄新且激勵人心的方式茁壯全球跑步文化,並於2017年正式成為贊助世界第一馬拉松─「紐約馬拉松」賽事的國際運動品牌。此次的跨海決戰計畫,更讓每一步都成為新的起點與拚戰的延續,期待跑者能將超越困難的決心化作動力,與隊友跑出永不停歇的團結士氣。想與國外好手一決勝負、成為強者之列,先放膽闖過天堂路!
為了讓跑者能在完整防護下出征,New Balance推出由日本設計的HANZO全新競速跑鞋,此雙以古代日本武士-服部半藏為命名的鞋款,除楦頭部分調整為適合亞洲人穿著的寬楦設計,鞋體科技更透過注重中、前足著地的形體設計來分散足部壓力,並同時提高跑步時的動能轉換效率,凝聚日本武士「速」、「靜」、「攻」的極速之氣於跑者雙腳,跑出如風如影的極限速度。
為不同需求的跑者量身打造,HANZO全新競賽跑鞋將進而劃分為「S」與「T」兩種鞋型;針對「競速型專業跑者」研發的HANZO「S」首次使用FANTOM FUZE編織技術工法,造就鞋身僅190公克重的絕佳輕量化,特殊織紋構造提供跑者在高速前進時的完整包覆,同時呼應馬拉松賽事的長時間需求,中底部分改採前腳掌RevLite、搭配後腳跟使用Rapid Rebound的雙避震系統,讓每一步都能充分感受優異的推進動能與流暢腳感,減輕因長時間運動的足部壓力。鞋底則採用Dynaride原理構造橡膠片延伸至前足外側,搭配作為中心支點的鞋橋穩定裝置,輸出穩定抓地力同時確保步伐落地時的平穩妥適,期待挑戰科學極限的同時,能夠讓跑者暢快奔馳於賽場,成為馬拉松比賽中無法被忽視的「Silent Hunter」。
而針對「都會跑者」設計的HANZO「T」則偏向於半馬賽事以下著用,除以三層網布構成透氣鞋面,加速排除因遠征路途所造成的雙腳悶熱不適,同樣採用配合馬拉松需求特有的Dynaride原理構造橡膠片鞋底,不只提供穩定耐用度,更讓跑者奔馳感受出色的抓地性與推進力;中底採用Medial Post內側中足支撐系統增加足部支撐力道,並於全腳掌使用雙密度RevLite科技,為中足帶來可靠支撐,前低後高的足差順勢發力方向,更創造出線性流暢的一流腳感,使都會跑者無論在路跑賽事或者自主訓練時,都能獲得完美又安心的最佳輔助。
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