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棒」是許多健身者、減重者常吃的補給品,因為營養棒主要是取代澱粉的部分,這樣吃對身體來說有飽足感,不會因為快速消化而感到飢餓,在減重過程中也能事半功倍,但真的是這樣嗎?營養師表示,營養棒,吃對時間、吃對量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功用,而且飲食必須以「原型食物」為主,營養棒只適合拿來當搭配。
營養師張宜婷於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提及,對於忙碌、時間少少的現代人而言,隨身攜帶一個點心,不只能得到飽足感還能補充營養,真的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市面上其實有非常多方便攜帶的「營養棒」,但是營養棒似乎都很甜、熱量又高,建議挑選成分天然的會更好。
張宜婷說明,營養棒的熱量總體其實不一定很高,大約100~200大卡左右,民眾若在嘴饞時當做點心,確實稍微多了些。建議挑選成分天然的會更好,即使本身是加工的食品,但越少的添加物對身體來說越沒負擔。
張宜婷說明,營養棒的熱量來源大部分來自碳水化合物,若是添加較多的精緻,平常當作零食吃,也可能造成脂肪囤積,所以很多營養棒其實會使用代糖(甜味劑),有甜甜的味道但是熱量可以大大減低。 甚至,部分營養棒會添加蛋白質與堅果等好油,這在身體能量使用上是更符合健康需要的;若是再更訴求健康的,會添加纖維質,對於飲食比較精緻的現代人來說也是一個好選擇。他也提醒,飲食以「原型食物」為主是最好的,營養棒比較適合當作飲食的搭配。
張宜婷說明,若是將營養棒當作運動途中或運動後的補充,光是1根營養棒的熱量可能有點不足,但因為運動後補充要越快越好,因此是個快速方便的好選擇;若要讓運動後的補充更有效率,建議再搭配其他碳水化合物或是蛋白質來源,例如搭配1杯豆漿。在戶外運動,出門爬山或是長途騎車等,也可以將營養棒取代成其他常見的零食,這樣的補充方式較可以限制熱量,也不會讓運動的努力白費。
張宜婷說明,降低熱量攝取對於減重確實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民眾若只在意熱量,可能會讓減重效果不夠理想;如果要將營養棒當作代餐,可以挑選鹹口味的,漸漸減少對甜食的依賴,並且搭配其他蔬菜與蛋白質來源,讓整餐更為均衡。
張宜婷補充,只要吃對時間,其實營養棒可以帶給身體很多好處;其中重要的關鍵是,營養棒攝取適量就好,即使是天然食材為主的營養棒,也不能取代真正的食物。建議民眾,聰明選擇營養棒,吃對時間、吃對量,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功用,別忘了身體的基礎還是來自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先把地基打穩才能更接近自己的目標。
延伸閱讀:
冬天運動「這樣吃」更燃脂!營養師揭秘:運動後營養補充關鍵在這⋯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營養棒怎麼挑?適合當減肥時的代餐嗎?營養師揭密「這口味」最適合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哪位女性不想要水蛇腰、修長雙腿,以及蜜桃臀?只要你願意改變,就能達成!英國一位180磅(約90公斤)棉花糖女孩梅根(Megan Margo),為了健康下定決心改變生活。在經過4年的時間裡,她狠甩30公斤,並將10項瘦身密技分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鼓勵正在朝減肥之路邁進的女孩們,希望能幫助大家擺脫當前困境,和她一樣順利瘦下來。
明知道氣泡飲料含糖量高,但以前的梅根就是喜歡每天喝,後來採用「逐漸降低飲用量」的方式戒掉,到後來甚至連果汁都不喝,開始讓自己大量喝水,並且保持每天出門都會帶一罐水的習慣,真的很想喝飲料時,只喝綠茶來解膩。
容易發胖的人都有共同的一點就是,喜歡吃精製麵粉,像是麵包、蛋糕、麵條等,然而麵包、蛋糕不僅是再製麵粉,其中糖分以及油量也高。之後梅根真的很想吃這些東西時,都會吃五穀麵包或是地瓜來滿足自己,真的很餓時,會食用適量的澱粉增強飽足感。
許多人都會狼吞虎嚥,以及邊吃飯邊看電視以及玩手機,其實這樣更容易發胖!曾有研究指出,進食後要等到15分鐘大腦才會接收到飽的訊息,所以梅根在吃東西的時候會放慢速度,多咀嚼食物來增強飽足感,同時也能避免因為一時飢餓吃下太多熱量,造成身體負擔。
梅根表示,辣椒裡面有辣椒素,能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加強燃脂作用,是減肥的好夥伴,不過辣度真的適量就好,千萬不能多,不然很容易帶給身體其它傷害。
梅根表示,自己除了放慢進食速度避免吃過量以外,還會特地找小盤子盛裝食物,這時候就算東西裝滿滿,看起來豐盛實際量卻少,吃得滿足也不怕胖。
就算每天站在鏡子前觀察身體,也很難察覺到細微的變化。梅根表示自己會脫光所有衣服來照相,透過照片來紀錄自己的身型,並且鼓勵自己持續瘦下去。
梅根:「既然不能抗拒垃圾食物的誘惑,那就不要買回家!」對她來說,戒掉零食的方法就是不看也不買,就算在家餓了也只能煮健康的蔬菜或吃水果代替。
許多女性都很怕練出肌肉會看起來更胖,其實不會!梅根告訴所有女性們,不要害怕到健身房練肌肉,因為它能加速你的新陳代謝,還能讓你的體態更美,而且適量運動還能紓解壓力,對減肥來說都是相當正向的發展。
梅根會多看許多的照片,除了可以從他們的經驗修正自己的減肥方法以外,還能讓自己努力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梅根:「建議INSTAGRAM可以多追蹤火辣女星,她們會讓你更有動力往前進。」
雖然不要迷失在體重機上的數字,但量體重還是能監督自己!或許有的人習慣天天量體重,但是梅根表示,一天下來的體重變化幅度不大,此時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壓力和挫折,所以她建議一週量一次就好,在紀錄同時也能明顯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
資料來源/YOUTUBE、Step up 4 Fitness
責任編輯/妞妞
我們都知道「飲食」與「運動」為減重的不二法門,因此想要瘦得更快更健康,除了控制飲食,搭配運動效率才會更加倍。根據國民健康署推行的「運動531」原則,建議每周應運動5 次,每次30 分鐘以上,心率保持每分鐘110 下以上,才能有效減重。
運動與飲食息息相關,許多研究發現在正確的時間點給予正確的食物可以造就良好的運動表現,相對地運動效果也更好,這邊告訴大家運動前、中、後該怎麼吃,讓運動表現更上一層樓!
許多人喜歡清晨空腹去運動,但其實這樣可能會讓你的運動效果大打折扣,空腹運動等於開著沒有加滿油的車子出去,很快燃料就會消耗殆盡、後繼無力,因此建議運動前應攝取少量好消化的醣類食物,以及攝取足量的水分,使身體達到最佳水合狀態,同時避免運動時肌肉能量不足而達不到目標強度之窘境,使運動減重效果更佳。
運動過程中會流失大量體液,主要有兩大目標:1. 補充流失體液 2. 維持血糖水平。水分建議以少量頻繁的方式補充,每10 ∼ 20 分鐘補充200 ∼ 300 毫升,以預防脫水,另外可選擇冷飲,有助於體內降溫、散熱,若運動時間拉長至1 小時以上或是高強度運動,除了水分補充之外,還要增加電解質與醣類食物(補充2 ∼ 4 份/小時),分次適量補充,幫助維持體力與體內血糖平衡。
運動後馬上吃會胖?別傻了!運動後要馬上吃才會瘦!研究發現運動後身體的肌肉處於能量被榨乾的情形,因此,此時若趕緊進食能幫助身體肌肉能量修復,有助於肌肉蛋白質合成,建議食物組成為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1:3 ∼ 4 的比例,熱量控制約300 大卡,即可幫助肌肉修復。
假如運動強度較低者,如快走、短程慢跑(1 ∼ 5 公里)等,其實消耗的熱量不多,建議攝取小份量食物,或是將下一餐的熱量分成兩份,分次食用,以避免過度飲食反而攝取太多熱量。
簡易瘦身運動每回合1 ∼ 6 動作循環,每個動作做60 秒,中間休息30 ∼ 60 秒,2 ∼ 3 回合,可視個人能力決定休息時間與回合數。
背、臀、腳呈一直線,記得收下巴、縮小腹、屁股夾緊,手肘位於肩膀正下方。動作維持30 秒,休息30 秒。
雙腳與肩同寬,想像臀部往後坐的感覺,過程中背部 盡量打直。蹲下時以自身舒適自然為主。
站直身體,雙手放在兩旁,跳起同時雙腳向外跨,雙手往上引,拍手、不拍手皆可。落地時,雙腳合併,雙手放回身體兩側。
身體平躺,雙腳與肩同寬,曲膝腳掌貼地,以腰、腹、背肌的力量,將骨盆慢慢上抬呈一直線,停留10 秒再緩緩將骨盆放下。
雙手手心朝下平放在胸前,雙腳打開,左右輪流上抬碰到手掌,過程中注意背部與腰部要打直。
雙手插腰,右腳往前跨步,左腳在後,如同弓箭步姿勢般,進行下蹲動作。過程中背打直,膝蓋呈現兩個90 度,勿超過腳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