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棒」是許多健身者、減重者常吃的補給品,因為營養棒主要是取代澱粉的部分,這樣吃對身體來說有飽足感,不會因為快速消化而感到飢餓,在減重過程中也能事半功倍,但真的是這樣嗎?營養師表示,營養棒,吃對時間、吃對量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功用,而且飲食必須以「原型食物」為主,營養棒只適合拿來當搭配。
營養師張宜婷於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提及,對於忙碌、時間少少的現代人而言,隨身攜帶一個點心,不只能得到飽足感還能補充營養,真的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市面上其實有非常多方便攜帶的「營養棒」,但是營養棒似乎都很甜、熱量又高,建議挑選成分天然的會更好。
張宜婷說明,營養棒的熱量總體其實不一定很高,大約100~200大卡左右,民眾若在嘴饞時當做點心,確實稍微多了些。建議挑選成分天然的會更好,即使本身是加工的食品,但越少的添加物對身體來說越沒負擔。
張宜婷說明,營養棒的熱量來源大部分來自碳水化合物,若是添加較多的精緻,平常當作零食吃,也可能造成脂肪囤積,所以很多營養棒其實會使用代糖(甜味劑),有甜甜的味道但是熱量可以大大減低。 甚至,部分營養棒會添加蛋白質與堅果等好油,這在身體能量使用上是更符合健康需要的;若是再更訴求健康的,會添加纖維質,對於飲食比較精緻的現代人來說也是一個好選擇。他也提醒,飲食以「原型食物」為主是最好的,營養棒比較適合當作飲食的搭配。
張宜婷說明,若是將營養棒當作運動途中或運動後的補充,光是1根營養棒的熱量可能有點不足,但因為運動後補充要越快越好,因此是個快速方便的好選擇;若要讓運動後的補充更有效率,建議再搭配其他碳水化合物或是蛋白質來源,例如搭配1杯豆漿。在戶外運動,出門爬山或是長途騎車等,也可以將營養棒取代成其他常見的零食,這樣的補充方式較可以限制熱量,也不會讓運動的努力白費。
張宜婷說明,降低熱量攝取對於減重確實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民眾若只在意熱量,可能會讓減重效果不夠理想;如果要將營養棒當作代餐,可以挑選鹹口味的,漸漸減少對甜食的依賴,並且搭配其他蔬菜與蛋白質來源,讓整餐更為均衡。
張宜婷補充,只要吃對時間,其實營養棒可以帶給身體很多好處;其中重要的關鍵是,營養棒攝取適量就好,即使是天然食材為主的營養棒,也不能取代真正的食物。建議民眾,聰明選擇營養棒,吃對時間、吃對量,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功用,別忘了身體的基礎還是來自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先把地基打穩才能更接近自己的目標。
延伸閱讀:
冬天運動「這樣吃」更燃脂!營養師揭秘:運動後營養補充關鍵在這⋯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營養棒怎麼挑?適合當減肥時的代餐嗎?營養師揭密「這口味」最適合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增肌減脂是許多健身人不斷追求的目標,而台灣近年引進一款已在歐美、日本推行的身體雕塑儀器Emsculpt,宣稱無侵入式治療下,4次療程可增肌16%、減脂19%,並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這台儀器能替代在健身房揮汗如雨嗎?它是運用什麼原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嶄新技術。
以往,坊間醫美有許多用於減少脂肪的非侵入性設備,例如冷凍減脂,但這些技術都不適用於肌肉。Emsculpt是第一個美國FDA 核准的增肌減脂非侵入式治療,換句話說,它同時鎖定肌肉和脂肪問題。
Emsculpt每次療程約30分鐘,它利用一塊面板放置在腹部或臀部上,這塊面板將「高強度聚焦電磁」(High-Intensity Focused Electromagnetic, HIFEM)傳導於放置部位的肌肉(即腹肌或臀肌),觸發運動神經元,造成超極限肌肉收縮,並促進肌肉內部結構的深層重建以適應極限狀態,同時達到減脂和增肌目的。但要注意的是,效果僅限局部,不像許多健身動作可同時訓練到全身。
該儀器經美國7項臨床實驗,使用者兩週間隔執行共4次療程後,對腹部及臀部增肌減脂獲得一致結果︰使用部位脂肪減少約19%、肌肉增加約16%。
此外,「腹直肌分離」是許多懷孕及產後媽媽常見的現象,腹直肌若長期分離,鬆弛的腹部可能大量堆積脂肪,使產後婦女身材走樣,甚至造成脊椎病變、腰痠背痛、內臟器官移位等問題。而據臨床實證,該療程1年後平均改善11%腹直肌分離。
國外使用Emsculpt 的醫美機構宣稱,該儀器非侵入性、非加熱式、無游離輻射,安全性高,因為無痛所以使用者不需麻醉。療程30分鐘可達兩萬次極限肌肉鍛鍊,相當於做兩萬次仰臥起坐。除了幫助增肌,同時可增加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並增加供氧量,預期成效通常在療程幾天內顯現,持續時間則依個人狀況而異。
如前段所述,Emsculpt目前在國外主要用於腹部與臀部,用在腹部,使男女使用者腹部平坦、加強六塊肌線條;用在臀部,多為使女性臀部圓潤、提臀,這也是美國FDA核准的非手術式提臀儀器;另也可用於雕塑手臂(二頭肌和三頭肌)、小腿、大腿等較小部位的線條。不過,目前台灣許可證僅通過腹部,臀部則正在申請中。
健康且在理想體重範圍內的男女可從治療中受益最大,要注意的標準是,使用者的腹部肌肉沒有太多餘脂肪,建議身體質量指數(BMI)低於30。此外,對於患有疾病、疼痛而無法鍛鍊的人,Emsculpt可增強他們的核心肌力。
台灣已引進該設備的漫雲思境診所醫療長、前萬芳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昱廷指出,多數接受此療程者,本身BMI在平均值之間,並且已嘗試鍛煉和重量訓練多年,而他們接受此療程目的是,讓自己的六塊腹肌更明顯清晰。
資料來源/林昱廷醫師, BYRDIE, Haute Living, BATNIJI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