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23愛心獎歡迎團體參選 獎金18萬美元
1
2023愛心獎歡迎團體參選 獎金18萬美元
2
老年人常發呆、反應慢?小心不是老化,而是腦中風後癲癇作祟
3
運動幫助排毒
運動可加速身體排毒!建立10個生活習慣將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影響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3愛心獎歡迎團體參選 獎金18萬美元

2023-04-13
話題 綜合 新聞

本獎是當今融合華人世界的公益慈善獎項。2006年由林添茂主席創辦,甄選範圍延伸至全球華人、法人慈善/公益團體,每屆6-8名,17年來共選出海內外106位實至名歸的得獎者。本屆甄選範圍首次由個人遍及法人團體,逐步實現愛心無分國界、種族、宗教的目標;第18屆‧2023的8名得獎者(含團體)獎金提升至美金18萬元,全額用於參選地區公益慈善專案讓更多弱勢族群受惠。

本獎創立10年後,首次有中國內地暨臺灣、香港地區得獎者同台領獎。

本獎成立以來,全球得獎者共106名,歷屆部分名單如下:

1.台 灣

證嚴法師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星雲大師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王建煊 (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台北市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

張淑芬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

林志玲 (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

王文淵 (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高秉涵 (抱逾百老兵骨灰壇回鄉律師)

陳樹菊 (《富比士》雜誌選為亞洲慈善英雄)

2. 香 港

陳守仁 (陳守仁基金會)

田家炳 (田家炳基金會)

陳 葒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

陳兆焯 (正生書院)

杜 聰 (智行基金會)

林順潮 (光明行動護眼基金、亮睛工程)

蔣麗萍 (愛基金)

康 典 (香港桂馨基金會、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

莊陳有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

疫情前6位得獎者同台拍合照。

2.內 地

閻明光 (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

馬蔚華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

牛根生 (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

王振耀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

盧 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劉海鷹 (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

曹德旺 (河仁慈善基金會)

陳一丹 (一丹獎基金會)

周秉德 (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

4.海外華人

卓順發 (新加坡善濟醫社)

潘南弘 (澳洲華人服務社)

鮑潘曉黛 (美國幫幫忙基金會)

歷屆頒獎典禮的亮燈儀式皆別具特色。

本獎自第12屆‧2017至今,頒獎典禮續由鳳凰衛視協辦及製播,典禮的錄影實況亦於鳳凰中文台、歐洲台、美洲台、香港台、鳳凰網、鳳凰秀等全球播出。

本獎於中國內地暨香港、台灣、全球重要華人地區、網站、臉書、微信、微博、YouTube、Instagram、Line等線上/線下推廣歷屆得獎者,並於3月底開始啟動提名訊息,向全球華人甄選本屆(18屆)愛心楷模(本屆起含法人團體)。

終選會歷屆/本屆主席

藍鴻震、梁愛詩、李焯芬(本屆)

本獎頒獎典禮歷屆部分主禮/頒獎嘉賓/提名者

1. 台 灣

前總統馬英九、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前統一集團董事長/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林蒼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王建煊、台塑企業集團總裁/王詹樣基金會董事長王文淵、吳俊傑慈善公益基金會副董事長/三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中和、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董事蔡堆、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黃輝珍及副董事長李伸一等。

2.香 港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林鄭月娥、前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前司長梁愛詩、前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林廣兆、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聯泰集團行政總裁陳亨利、陳趙滿菊伉儷、前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等。

兩岸三地主禮嘉賓主持亮燈啟動儀式。

3.內 地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羅援、四川省玉階文化基金會理事長朱新華、《中國新聞週刊》社長/《中國慈善家》雜誌社社長/中新凱悅傳媒集團董事長呂振亞、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劉海鷹、東西方慈善論壇執行總裁兼CEO王慶泓、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台灣事務部前部長唐怡源等。

現凡居住中國內地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並持有當地永久居民身份證,全球華裔(華人/華僑等),不分宗教、性別、職業、年齡,以及上述地區之法人慈善/公益團體,其愛心善舉符合獎勵標準,均可被提名參選。參選者如參選期間離世,即喪失資格。

獎 勵 標 准

2023 CompassionAward

(1) 公益創新,慈善文明先行者。

(2) 愛心企業,心繫社會領導者。

(3) 宗教領袖,慈悲度苦濟難者。

(4) 默默行善,匡正社會風氣者。

(5) 濟困扶危,救助老弱無依者。

本屆相關提名/作業將由即日起在海內外全面啟動,提名可經由網上系統、電郵及郵寄等方式遞交申請;頒獎典禮將於12月中旬舉辦,續由鳳凰衛視、東西方慈善論壇、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吳俊傑慈善公益基金會、陳守仁基金會、許曉暉紀念基金等協辦。

本獎提名詳情敬請瀏覽官方網站

線上提名系統連結

提名日期:

即日至2023年4月28日(五)止

獎勵名額及獎項:

8名 ( 含全球華裔及法人慈善/公益團體 ) 每名獎金美金18萬元、獎座及獎狀。

終選委員會 / 基金會主席:

李焯芬 / 王茂林

榮譽捐助:

陳守仁基金會、許曉暉紀念基金、吳俊傑慈善公益基金會、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張炳煌、陳趙滿菊、王茂林、林俊杰、林耀明、劉李麗珉、李嘉音、劉永強、張伯煌、陳睿茂、蕭麗琴、李偉庭、羅台秦、羊福雄、賴李承美、定正倫、吳肖梅、鍾清宇、方劉小梅、翟普、饒亮賢、蘇永安、魏霜馨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老年人常發呆、反應慢?小心不是老化,而是腦中風後癲癇作祟

2025-06-18
觀念綜合健康話題

經常發呆、反應變慢,小心竟是腦中風引發癲癇!一名70歲老翁近日出現反應遲鈍、經常發呆,甚至有時候會突然跌倒的狀況,家屬發現他經常發呆、反應變慢,甚至有時候會突然跌倒,因此帶他至醫院進行檢查。經過進一步的電腦斷層掃描(CT)檢查後,醫療團隊發現老翁左頂葉有曾經發生過腦中風的痕跡,但患者與家屬皆不清楚其曾經中風的事實。

恩主公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醫師李君右表示,中風可能導致腦部某些區域受損,影響神經穩定性,使得大腦神經較易出現異常放電,進而引發癲癇發作。

以該名老翁為例,經過診斷後發現,其腦波異常放電位置與中風區域相對應,研判中風造成的神經受損是造成癲癇的主因。該名老翁經過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約2~3週內病情明顯改善,反應遲鈍的情況獲得顯著緩解,家屬也觀察到他放空發呆的次數明顯減少,日常對話變得更加流暢。

老人癲癇症狀易被忽略

「老人癲癇的症狀較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略。」李君右說明,10歲以下兒童和60歲以上長者是癲癇好發族群,兒童癲癇多與基因異常、腦部發育問題相關;長者癲癇則與腦中風、阿茲海默症、神經退化疾病等相關,腦外傷或腦部受損者也是高風險群。

李君右指出,藥物控制是治療癲癇的主要手段,約70%老年患者規律服藥可控制病情,若病患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則可能需進一步考慮手術治療。

李君右提醒,癲癇患者應規律服藥、確保睡眠充足,適度運動有助健康,但應結伴而行,不宜單獨游泳、騎腳踏車;在飲食保健方面,需避免酒精,有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過度攝取高糖食物,以防止血糖劇烈波動。

4徵兆留意癲癇發作

癲癇不僅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李君右強調,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作,若發現自己或家人經常無故發呆、短暫失神、記憶斷片,或突然無力跌倒,應提高警覺,這可能是癲癇發作的表現,如果親人出現突發性的抽搐、反應遲鈍或意識不清,建議用手機即時錄影並提供給醫師分析,以協助診斷。

李君右提醒,老年癲癇並非無法控制,只要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患者仍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若家中長輩有可疑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

常見6種頭暈症狀,醫警告「這1種最嚴重」恐中風前兆

什麼是小中風?5症狀「短暫出現又消失」恐是腦中風前兆:打哈欠也是警訊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常發呆、反應慢⋯竟是「曾經中風」沒發現!醫:腦部亂放電引發癲癇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可加速身體排毒!建立10個生活習慣將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影響

2021-07-12
觀念新知綜合話題無氧運動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徒手訓練

我們的身體是由荷爾蒙和腺體組成的網絡、並影響控制著我們所做的一切。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在青春期考慮這種系統(內分泌系統),但實際上,賀爾蒙在發育、新陳代謝和其他行為的所有階段,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運動幫助排毒
運動可加速身體排毒!建立10個生活習慣將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影響

分享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壞消息:塑料和香水等產品中的合成化學物質可以模仿荷爾蒙,干擾或破壞我們的內分泌。而我們每天都會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尤其是從兒童期開始到青春期,我們尤其容易受到這些「化學物質」,也就是「環境賀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素)的影響。

什麼是環境賀爾蒙?

環境賀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素,是與我們的激素相互混淆的化學物質。它們通過模仿荷爾蒙起作用,來影響到人體中的天然荷爾蒙。它們可以阻止你的身體使用、或吸收特定的激素,干擾人體中的激素試圖傳遞的訊息,進而影響到我們的器官。

你為什麼不應該忽視環境賀爾蒙

你可能會想,這東西從來都沒人跟我說過,我也活得好好的,為什麼我要在乎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使用個人護理產品,無論是洗髮精,除臭劑或是粉底液,但我們通常都忘了去考慮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對我們的身體,特別是荷爾蒙產生什麼作用。

刮鬍泡也是化學物質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發現,原來有許多護理用品都是屬於化學物質製成,例如常見的刮鬍泡沫。

據統計,女性平均每天使用 12 種個人護理產品,而光是使用化妝品就會讓人不知不覺接觸 168 種獨特的化學物質。而男性在使用牙膏、除臭劑、刮鬍泡、沐浴露和乳液等產品方面也沒有落後。最令人擔憂的是,其中大多數成分從未經過公共安全評估。

環境賀爾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化妝品中常見的兩類化學藥品的作用;鄰苯二甲酸酯和對羥基苯甲酸酯。鄰苯二甲酸鹽在指甲油中用作增塑劑,在洗髮劑和保濕劑中用作防腐劑。由於這些化學物質具有雌激素作用,因此已知它們會損害男性的精子,改變成人的性激素和甲狀腺激素。

我們今天看到的最令人擔憂的趨勢是女孩平均青春期年齡降低的趨勢。 有各種與青春期提早有關的健康影響。顯而易見的是抑鬱症,而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也增加了。

塑膠瓶亂丟
塑膠瓶就是屬一種危害環境的物質,同時也會影響著人體的賀爾蒙。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有毒合成化學物質對個人護理和家用產品的破壞作用。2010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癌症小組發現,由有毒化學物質引起的癌症風險被大大低估了,並指出「美國人由於空氣、食物和水中的大量不受管制的化學品而遭受嚴重傷害。」

常見的環境賀爾蒙(內分泌干擾物)

草脫淨:將這種除草劑噴灑在農作物上以控制雜草量。可以在飲用水中找到。

雙酚A(BPA):儘管由於公眾對其使用的不滿,但超市貨架上仍然裝有BPA產品。它在各種軟硬塑料中都很常見,包括塑料瓶、嬰兒奶嘴和玩具,某些罐頭食品的內襯、商店收據上的塗層、再生塑料、牙科密封劑以及在水、灰塵和空氣中。

戴奧辛:存在於海鮮、肉、蛋和奶酪中,這種工業加工副產物被釋放到空氣中並沉積在土壤中,從而進入我們的水和植物生活。

阻燃劑:一類用於使家用和商用物品的易燃性降低的化學物質,例如織物、塑料、表面塗料、家具和嬰兒用品。

對羥基苯甲酸酯:在個人護理產品中用作防腐劑,例如除臭劑、乳霜和洗髮水。 高氯酸鹽:這種工業化學物質存在於火箭推進劑、煙火和道路火炬中,也可能跑到我們的飲用水中。

全氟化合物(PFC):一類用於清除污漬的化學物質。它也出現在食品包裝和不粘炊具中。

農藥:用於農業和食品生產中,以殺死傷害或食用農作物的昆蟲或生物。

鄰苯二甲酸酯:有香味的個人護理用品和家用產品中的化學品,例如香水、指甲油、家用清潔劑、地毯和塑料。

其他禁用物質:自1980年以來就禁止使用砷、DDT、乙二醇醚、鉛、汞、多氯聯苯,但它們仍存在於我們的食物鏈中。

如何降低環境賀爾蒙給你帶來的傷害

1.多選擇有機食品:盡可能選擇有機種植的食物,遠離農藥和化學肥料的食物。

2.洗淨所有新鮮農產品 : 是的,即使它是有機產品(儘管有機產品比非有機產品要好得多,但這並不總是意味著100%不含化學物質,並且您不知道發生交叉污染的地方)。

3.照顧好甲狀腺和肝臟:這些是人體的一線內分泌器官。多吃富含酶的食物青木瓜,菠菜(高溫烹飪會破壞酶),並開始重視肝臟排毒相關的資訊來改變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

4.重視飲用水的品質:像簡單的活性炭壺過濾,或逆滲透過濾器之類的過濾器可以確保我們從水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5.多吃蔬菜: 不可否認的是,許多化學物質在肉、海鮮等其他動物產品(甚至有機產品)中的濃度最高。限制這些攝入量將大大減少環境賀爾蒙(內分泌干擾物)的攝取。而另一方面,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攝取也可以幫助排出體內毒素。

6.重視化妝品和家用清潔劑的成分: 如同上面提到的,生活中許多用品如化妝品或是居家清潔劑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可以選擇購買更天然、有機的成分。

7.居家清潔:灰塵中也會有許多環境賀爾蒙。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並用含有HEPA濾網的加強效用。

8.減少塑膠使用量:大多數塑料都有瀝出化學物質的危險,不僅包括保特瓶,還包括兒童玩具、保鮮膜和各種回收塑料,盡量將食物存放在玻璃等可以重複使用的容器中吧!

9.慎選不粘鍋具:盡量使用不銹鋼、鑄鐵、鈦或陶瓷鍋。

10.多運動流汗,增加排毒機會:炎炎夏日,總是難免需要使用冷氣來涼爽一下;但是當人不出汗,或者低於基本出汗量時,身體內的多數代謝廢物包括眾多有害物質,會無法及時排出,長期下來,就會增加肺部、腸道和淋巴系統等排毒管道的工作負擔,成為重大疾病的直接誘因。

出汗排毒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被動主要是像三溫暖或蒸汽浴,或是心生恐懼、身體虛弱而引起的出汗,排毒的效果一般;而主動則是透過中高強度的運動或勞力付出,使身體排出汗液,而這個時候許多有害物質也會跟著出來。 專家指出,想要出汗排毒,首選跑步。跑步能夠讓身體迅速發熱流汗,有害毒素(如乳酸、尿素、氨)等自然隨著汗液源源不斷冒出來,以運動為主的出汗排毒方式不僅效果絕佳,還可訓練心肺,振奮精神,好處多到說不完!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