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如何預防老年人多重用藥引發的危險?專家提醒不可忽視的藥物交互作用
1
如何預防老年人多重用藥引發的危險?專家提醒不可忽視的藥物交互作用
2
髖關節炎問題
退化性髖關節炎也找上你了嗎?4個居家網球按摩法幫你找回健康的「滑液」
3
保護骨骼從運動和飲食開始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如何預防老年人多重用藥引發的危險?專家提醒不可忽視的藥物交互作用

2024-11-21
話題 保健 新知 觀念

老年人多重用藥,小心造成藥物交互作用!70歲李奶奶有高血壓、憂鬱症等多重共病,需要服用近5種藥物,不料服藥1個月後,李奶奶因自覺身體虛弱、精神倦怠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藥物檢視發現李奶奶因多重用藥而出現低血鈉症狀,考量鈉離子濃度在短時間快速下降會造成中樞神經傷害,醫師隨即將其轉往急診,由腎臟科團隊接手治療。

老年人多重用藥,小心造成藥物交互作用!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分析,台灣65歲以上長者,將近3成都有多重用藥的情形。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劉修勳指出,多重用藥並沒有明確定義,通常以用藥種類多寡評估,或者是否有多餘且不必要的藥物使用。一般而言,同時有5種以上用藥就能稱為多重用藥。

老人多重用藥「3大原因」

劉修勳指出,隨著年紀愈大,身體機能會跟著退化,長者容易合併出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失智症、憂鬱症以及失眠等症狀,身體機能衰退也有服用止痛藥之必要,因此導致長者多重用藥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因素:

1.病人本身患有多疾病,因而需要多種藥物治療

2.病人習慣自行購買藥物服用

3.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使醫師開立其他藥物再做治療

常見多重用藥「4種情況」

劉修勳進一步提到,若沒有遵從醫囑用藥,則可能出現意識模糊、腎功能受損、腸胃道潰瘍出血以及因外力造成腦傷或骨折,長輩們不可不慎。對此,他也舉例4種常見的多重用藥情形:

憂鬱症藥物與高血壓藥物:憂鬱症藥物部分含三環抗憂鬱劑,高血壓則有利尿劑成分,這會刺激抗利尿賀爾蒙(ADH)釋放,導致腎臟對水分再吸收增加,使體內水分滯留,從而降低體內鈉含量,造成低血鈉症。

憂鬱症藥物與失眠藥物:兩種藥物作用在中樞系統,提升血清素水平達到鎮靜效果,但若是過多血清素累積,會產生暈眩、嗜睡症狀,更甚出現血清素症候群。

含嗎啡止痛藥與抗凝血藥物:兩種藥物都能防止血栓,若同時服用就會有加乘效應,引發患者內出血,若是外傷則有增加出血的風險。

多種糖尿病藥物:糖尿病患者藉由藥物中的胰島素調控血糖濃度,若血液中胰島素濃度過高,患者可能有低血糖症狀,出現全身無力、反應遲鈍、運動不協調,嚴重甚至昏迷。

劉修勳呼籲,若長輩有用藥疑慮或出現不適症狀,務必諮詢專業醫師,切勿自行停藥。長者服藥風險雖然較普通成年人高,但只要尋找固定醫療院所及醫師、主動告知醫師用藥情形、仔細檢視用藥單張、養成服藥順從性以及不自行購買坊間成藥,即能為自己把關用藥安全。

延伸閱讀:

夏日見「隱翅蟲」拍了恐皮膚潰爛!藥師揭「5種藥」修復皮膚不留疤

吃柚子配「這6種藥」恐致命!藥師揭「1風險表」快查你吃的藥上榜沒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這些藥物千萬別一起吃!4類「藥物交互作用」一次看:失眠藥也上榜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退化性髖關節炎也找上你了嗎?4個居家網球按摩法幫你找回健康的「滑液」

2022-11-14
觀念保健話題趨勢書摘新知

退化性髖關節炎的疼痛最常發生在鼠蹊部或臀部下緣。也有人只在髖關節前側或後側感到疼痛,當然也有人是前後都會痛。大多情況下,疼痛不適感只出現在髖關節的左或右其中一側。惟有當髖關節病症進展至一定程度之後,臀中肌,即臀部外側才會發生疼痛。膝蓋內側前方疼痛的案例偶爾會發生,不過原則上出現疼痛的部位仍會以鼠蹊部(髖關節前側,大腿根部)、臀部下緣(髖關節後側)、臀中肌(髖關節外側的肌肉,臀部外側)這3處為主。

髖關節炎問題
你的髖關節還好嗎?有出現這幾個問題就要趕快來進行自我照護。

會移動的髖關節炎疼痛

不可思議的是,退化性髖關節炎的疼痛是會移動的。原先才感到髖關節前側疼痛,過段時間卻消失了,下次疼痛感卻換後側。若是腰部或肩部關節出問題,疼痛的部位基本上是固定的,只有髖關節的疼痛會移位。

此外,退化性髖關節炎的徵狀會在好轉與惡化的反覆之中持續進展。在上述提及的髖關節炎初期階段,剛開始只是「偶爾會痛」,不假時日便會發展成每動必痛。在此階段,許多患者疼痛持續了一段時間,卻突然有一天你注意到疼痛消失了。相反地,疼痛的狀況也可能消失好轉了一段日子,才忘記它的存在時卻又突然開始痛了起來。就這樣,退化性髖關節炎的病症在「疼痛期」與「消停期」之間不斷反覆重演,並 且由於病症不斷地進展,「疼痛期」的時間越來越長,最終演變成「無時無刻都在痛」。

髖關節疼痛
退化性髖關節炎的疼痛是會移動的。

恢復滑液活力的治療方法

只要早期發現,適當治療,退化性髖關節炎幾乎可以完全痊癒,中期患者的關節也能恢復到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水準,而我為患者所提供的「適當醫療處置」就是「關節囊內矯正」。

關節表面包覆著「關節軟骨」,具有緩衝作用,可防止堅硬的骨骼直接相互碰撞。而相接的骨骼受到囊狀組織「關節囊」保護,關節囊內部充滿著「滑液」,讓關節活動順暢,並且減輕疼痛。但是,關節囊中兩端的骨骼與軟骨容易相互摩擦。長期的不良姿勢導致關節過度承受重量或衝擊而無法活動,我將這種現象稱為「關節卡鎖(locking)」。臨床證實,有不少退化性髖關節炎的案例,正是因關節囊內的卡鎖現象引起的。

自我照顧是預防和改善的關鍵

針對此問題,我會以熟練的技術解開髖關節卡鎖,並延展關節腔(關節囊內充滿滑液處),讓骨骼有足夠空間能夠順暢地活動,此治療方法即是「關節囊內矯正術」。透過此治療方法可改善關節卡鎖的問題,讓滑液佈滿關節腔,從而使關節活動滑順且消除疼痛。只要術後的維持與保養做得好,關節疼痛便不再找上門。

自我照護的重點有2點,第1點是透過按摩或伸展延伸關節腔的體操,亦可稱之為「簡易版關節囊內矯正」,其方法將於第2章到第3章中詳細解說。第2點是正確的姿勢,藉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輕髖關節的壓力,延展關節腔讓滑液恢復活力,其詳細內容於第4章解說。

 

運用網球進行4種居家照護

1.網球伸展操

「網球伸展操」推薦給兩側髖關節皆不適者。請準備4顆硬式網球、封箱膠帶、2條能繫住雙腳長度的繩子(長手帕或毛巾亦可)。

首先,將4個網球排列成正方形,並以封箱膠帶固定。 接著坐在平坦的地面上,使用1條繩子將雙腳腳踝綁住。然後把4顆網球擺在大腿之間,其重點在於盡量將網球靠近胯下。

擺放好網球後,使用另條繩子將雙腳膝蓋綁緊。維持這個姿勢,上半身往後躺下,雙腿開始施力夾緊網球,盡量併攏膝蓋及大腿。此時對網球施予的力道越強,來自網球的反作用力便越大,藉由此作用力讓髖關節向外延展。對同時罹患退化性髖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的人特別有效。建議1天進行1∼3次即可。

髖關節伸展
「網球伸展操」推薦給兩側髖關節皆不適者。

2.網球滾動按摩法(鼠蹊部)

主要針對髖關節前側及鼠蹊部(大腿根部)做開展放鬆。請事先準備1顆網球。 將網球抵在患肢的鼠蹊部,俯臥於地面。應留意要在堅實的地面上進行,如木地板或塌塌米,而非床上或被褥上。

將身體重量放在網球上,稍微搖晃身體,試著讓球來回滾動。 最初的幾10秒內可能只感到疼痛,持續3∼5分鐘後,按摩效果會使部位逐漸溫暖,待髖關節舒展開來,疼痛會隨之減輕。

鼠蹊部不適者,建議可搭配「網球伸展操」,1天進行3次即可。

髖關節前側
網球滾動按摩法針對髖關節前側及鼠蹊部(大腿根部)做開展放鬆。

3.網球滾動按摩法(臀部下緣)

推薦給髖關節後側及臀部下緣感到不適者。 將網球抵在患肢的臀部下緣,平躺於地面,與鼠蹊部的練習版本相同,需要在堅實的地板上進行。

屈起另一腳的膝蓋,將重心放在臀部下方的球上,然後以自身體重施壓,稍微搖晃身體,讓球來回滾動。持續按摩3∼5分鐘,可舒緩關節的疼痛不適。

常有患者提問,如果按摩時感到較為強烈的疼痛,隔天是否會出現酸痛不適的情形。因臀部除了脂肪分佈較多之外,還有臀大肌包覆保護,故不會傷害到關節。 建議搭配「網球伸展操」,1天進行1∼3次即可。

網球滾動按摩法
網球滾動按摩法推薦給髖關節後側及臀部下緣感到不適者。

4.網球滾動按摩法(臀部側面)

隨著退化性髖關節炎的惡化,臀部兩側的臀中肌被過度使用,導致臀部下垂或是臀部兩側贅肉突出。此按摩法可有效舒展放鬆臀中肌,若是臀部兩側酸痛不適的人,請務必嘗試看看。

首先,將網球抵在患肢的臀中肌(骨盤突出處上方)位置,然後側身躺在堅實的地面,將網球壓在身下。 接下來,將身體重量放在網球上,透過自身體重施壓就可達到放鬆臀中肌的效果, 若想加強按摩效果,可嘗試搖晃身體,讓球來回滾動。持續按摩3∼5分鐘,可改善痠痛及贅肉突出的情形。 透過以上方法,可有效緩解髖臼發育不良或先天性髖關節脫臼引起之疼痛不適。建議1天進行1∼3次。

網球滾動按摩法
臀部兩側酸痛不適的人,可嘗試針對臀部側邊的網球滾動按摩法。

按摩練習的要訣

練習體操的要訣在於「不拖泥帶水」。在進行按壓關節、拉伸肌肉的體操時,需要施以足夠的力道。對初學者來說,在出力時通常會感到疼痛,於是害怕「萬一骨折了怎麼辦?」,「是不是反而會傷到關節?」,因此施力不完全。之所以會感到疼痛,正是因為關節僵硬、無法活動。若想改善髖關節不適,就需要克服體操的疼痛。請你放心,只要關節恢復正常活動,便不會再感到疼痛了。

當然,由於每個人對於疼痛的承受能力不同,前提仍勿過度勉強,做到「稍微有點痛」即可。

資訊

• 文章摘自莫克文化 ,酒井慎太郎著、徐詩涵譯《改善退化性髖關節炎疼痛!讓「滑液」恢復活力的體操》一書。

【本書特色】

★退化性髖關節炎,是一種會隨著時間逐漸進展的疾病!

 不盡早學會保養,你的關節將很快會亮起紅燈。

隨著年紀的增長及滑液分泌的減少,關節軟骨的修復能力也會隨之下降。當髖關節緩衝功能衰退,就會開始直接承受來自自身的體重及來自地面的衝擊力;最終當髖關節活動力變的困難、卡頓時,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腱就會受到拉扯損傷,甚至會演變成骨骼的磨損變形,只能靠開刀或安裝人工關節來解決。

【詳細收錄20個居家伸展操+2個自我檢測】

▲2個關節自我檢測

▲3個網球按摩法

▲5個雙腿體操

▲12個自我伸展操

★動作完全圖解!在家也能自我照護的超實用「伸展體操」

  本書採用「簡易版關節囊矯正」技巧,讓任何人都可以在家進行的伸展體操!你可以從基礎的「腳跟推壓體操」開始恢復髖關節柔軟彈性,再運用「網球伸展操」、「網球滾動按摩法」、「雙腿墊高體操」來展開髖關節,對同時罹患退化性髖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的人特別有效。

• 更多《改善退化性髖關節炎疼痛!讓「滑液」恢復活力的體操》資訊 請點此 

 

退化性髖關節炎疼痛
改善退化性髖關節炎疼痛!讓「滑液」恢復活力的體操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保護骨骼從運動和飲食開始

2017-09-13
保健知識庫觀念飲食

英國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每天跑步一兩分鐘可以強化骨骼。英國科學家發現,那些從事短暫高強度、負重運動的女性比不運動的同齡人的骨骼健康狀況高出4%。

保護骨骼從運動和飲食開始

艾希特大學的運動與健康科學高級講師Victoria Stiles說:「我們還不知道在一天中或每一天積累少量的運動是否對骨骼更好,且若每周運動1-2天,每次的運動時間稍微延長,是否與一天跑步1-2分鐘的效果一樣?」

Stiles在大學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說:「但是,這種高強度的負重運動和對女性擁有更好的骨骼健康之間有著顯著的聯繫。」

短暫運動更有利於骨骼健康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2500多名女性的數據。他們要求女性穿著監測器一星期以追蹤她們的運動程度,並進行超聲波的腳跟骨頭檢查來評估她們的骨骼健康。

Stiles表示:「我們希望我們在分析中的每一秒鐘都有價值,因為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比長時間的持續運動更有利於骨骼健康。」所以,我們不能忽視一天之中的短暫運動。

每天訓練兩分鐘以上的婦女之中,骨骼健康狀況好轉的約有6%。對於年輕女性來說,這就相當於中等速度的跑步。研究人員說:「對於更年期後的女性而言,這要的訓練叫做慢跑。」

但由於研究結果是基於某一特定時間段的特定女性群體為基礎,目前還不清楚劇烈運動是否能改善女性的骨骼健康狀況,或者讓骨骼更強健的女性更傾向於進行這種鍛鍊。因此,這項研究並沒有證明跑步能改善骨骼健康。

Stiles說:「雖然如此,但是每天跑步一到兩分鐘還是很有可能對骨骼健康有益處。」

保持骨骼健康四步驟

不過,保持骨骼健康不僅是女性或是上了年紀人的事,實際上這是在生活中所建立起來的。你現在所做的各種努力,像是運動或者是吃健康的食物讓骨骼強壯,都有助於防止因年齡的增長而導致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根據全國骨質疏鬆基金會的統計,1000萬名患有骨質疏鬆症的美國人中,女性雖占大多數,但男性亦有一定罹患的風險。例如它會減少骨質密度,讓他們面臨更大的骨折風險。以下的四步驟為男性及女性提供更好的骨骼健康:

首先,建議在飲食之中,盡量選擇含有鈣以及和維生素D的食物。像低脂乳製品、優格和牛奶,都是很好的鈣源。另外,可以尋找一些富含維生素D的牛奶,也可以從富含脂肪的魚類中攝取一些維生素D,比如金槍魚和鮭魚。

第二,鎂、鉀、維生素C和K等健康補充也很重要。他們能夠在許多水果、辣椒和綠葉蔬菜中找到。另外,雖然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但也不要過多,這樣反而會降低你身體中的鈣含量。此外,像汽水、酒和咖啡因等也盡量少碰為妙。

脂乳製品、優格和牛奶,都是很好的鈣源

第三,多從事對骨骼健康有益的運動類型,像是肌力訓練或負重訓練都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走路。或者也可選擇有助於增加平衡的訓練,如瑜伽和太極,以改善姿勢和防止跌倒,因為跌倒就是骨折的罪魁禍首。
 
最後,不要吸煙,吸煙會降低骨密度。

資料來源/Drugs.com、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責任編輯/瀅瀅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