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同為國人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問題前2名,但有研究指出,睡眠品質不佳可能加速大腦認知功能退化,進而提升失智症風險。根據全台首份「睡眠與失智白皮書」調查顯示,失眠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失智風險,將較正常人提高3倍,若未即時篩檢,可能對後續健康及治療照護造成大影響。
侯先生因前年疫情確診後引發失眠開始服用安眠藥,平常睡不好、夜尿次數多,造成他白天精神不濟,身體免疫力下降,甚至引發心律不整、帶狀皰疹等不適症狀;直到今年接受睡眠檢測後,診斷為失眠合併重度呼吸中止症,夜晚平均睡眠呼吸中止次數達42次,最低血氧更降至82%。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醫師莊立邦表示,一般人常認為失眠和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有關,卻不知道跟失智症也有關聯;國人睡眠障礙問題以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最為常見,兩者合計臨床就醫比例超過一半。
莊立邦說明,失眠是指難以入睡、易睡眠中斷或早醒,睡眠呼吸中止症則是因上呼吸道道塌陷而堵住呼吸,嚴重甚至造成缺氧或窒息。事實上,有約30~40%的失眠患者同時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稱為「失眠與睡眠呼吸中止共病症」(COMISA)。
然而,根據國際臨床研究顯示,有睡眠障礙者與正常人相比,罹患失智症的平均風險增加20%,其中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更高出60%。工研院針對台灣人睡眠狀況研究並發布的「睡眠與失智白皮書」調查也發現,有高達近7成的民眾不知道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增加失智症風險。
睡眠障礙和失智有什麼關聯?莊立邦舉研究指出,睡覺時間平均未滿6小時者,相較於正常睡眠時間7小時以上,失智風險增加30%,「原因在於睡眠時間較短者,大腦內會累積β-澱粉樣蛋白並形成斑塊,此蛋白正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斑塊內的內主要成分,會破壞腦神經傳導,損傷認知及記憶功能。」
莊立邦提到,許多人以為失智是正常老化所造成,但失智其實有很多原因,也可能是後天因素所造成。如失眠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睡眠時間不足、深度睡眠減少等睡眠障礙問題,可能導致退化性失智如阿茲海默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造成體內血氧降低,導致血管性疾病所引起的大腦梗塞,進一步引發血管型失智症。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北榮胸腔部主治醫師周昆達表示,目前失智年輕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不少人常在40、50歲之後就開始出現記憶力差、專注力容易分散等症狀,「睡眠障礙也可能也是一個其中因素」,建議有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狀況者,積極接受專業睡眠檢測ˋ,評估背後真正的疾病原因。
周昆德提醒:「打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重要的症狀,建議只要有打鼾狀況就要接受篩檢。」建議可到醫院神經科或睡眠中心,進一步做睡眠生理檢查。生活習慣上也建議保持運動習慣、均衡營養、積極參與社交活動,都有助於降低失眠及失智症風險。
科林睡得美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表示,民眾也可選擇居家睡眠檢測,配戴專業睡眠監測儀器,在家睡一晚便能評估是否有睡眠障礙,透過適時的醫療介入,提升睡眠品質,以降低失智及其他身心共病的風險。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人體的膝關節雖然設計精巧,卻容易受傷。在所有的運動傷害中,以膝關節的傷害最為嚴重!如果膝關節的半月軟骨破裂或是十字韌帶斷裂,會都導致膝關節疼痛、反覆腫脹、大腿肌肉萎縮,以及無力感及關節卡住現象。但是,許多膝關節意外事先可預防,前提是要懂得在任何情況下且保有正確觀念才能保護它。
許多人在運動前往往急於想趕快動起來,此時不先做暖身活動以及腿部的伸展,但殊不知不做腿部伸展正是讓膝蓋容易受傷的主因。不暖身就運動,就像冬天早晨不熱引擎就要開車一樣。在車子缺乏機油潤滑下,引擎的運轉將會嘎吱作響,同樣的如果我們未給關節自然的潤滑(關節滑液),膝關節也將運轉不順暢。然而除了潤滑不夠,冰冷、繃緊的肌肉也同樣也不利於關節平順運轉!當突然開始或結束動作時,會撕裂圍繞在關節周圍的肌肉,造成或加劇過度使用的傷害,例如腱炎或是傷害軟骨。
當我們一走動時,膝關節就得支撐全身的體重。因此,任何過多的體重都會造成膝關節額外的負擔。像走上樓這般簡單的動作,對膝蓋造成的壓力即是平常的4倍。換言之,如果你的體重超重5公斤,每次爬樓梯,你的背等於多扛了20公斤的肉。
在大口吃肉、飲酒時,其實也是傷害膝關節的方式。常吃速食,暢飲啤酒,恰巧又缺乏可避免分解尿酸的酵素,就難逃痛風一族。當血中尿酸如果太高,尿酸就會去找鈉作伴,形成尿酸鈉鹽的結晶。一旦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體內的白血球就會將它視為外來駭客,展開攻擊,所以得痛風的人,關節會紅、腫、痛。
運動過度不僅會降低體能、造成身體負擔外,同時也是膝關節受傷的一項因素。許多專業醫師都認為大部份的膝關節傷害是在一天要結束時發生,正是當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你的身體不按照你的意志而動時發生。然而如果運動時覺得膝蓋不舒服,那是可接受的,但如果做完運動後或是隔天開始覺得疼痛,那可能情況就不妙。
絕大多數嚴重、突發的膝蓋傷害發生於腳跟定住,但膝蓋扭傷的情況。大多數的膝蓋傷害是因打籃球,而其他不幸發生的扭傷,則無關運動。許多是發生於日常活動中,例如爬樓梯,或是在床上錯誤翻滾。另外載蹲姿時、膝蓋彎折,以及臀部比膝蓋低時,也容易使膝關節受傷。
如果長時間疼痛、造成跛行以及膝蓋周圍的腫脹,這些都是膝蓋嚴重受傷的警訊,建議馬上就醫。
資料來源/康健、BUOY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