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瘦身
  • 飲食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易筋操配合二十四節氣 保健效果持續一整年
1
易筋操配合二十四節氣 保健效果持續一整年
2
想提神拚命喝能量飲料?專家:小心不能保肝反讓你爆肝!
3
以藥丸取代運動?在未來有可能實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易筋操配合二十四節氣 保健效果持續一整年

2017-06-12
知識庫 保健 書摘

找出你最需要改善的經絡及肌肉,對症下藥

易筋操的十二種招式,可針對人體各部位經絡及肌肉提供強化或舒緩的鍛鍊。其相對應的經絡及肌肉部位,如下方圖表所示。

由於易筋操十二式既可各自獨立,又可互相連貫,若能一次把十二式全部做完,養生效果最好;但如果你想針對各種病況對症下藥,可參考第三章提到的二十種現代人常見症狀,找出相對應的經絡及肌肉部位,再加強練習能改善狀況的招式即可。

了解易筋操對應的經絡及肌肉後,我們可進一步將易筋操結合五行學說,以及二十四節氣來練習,提前預防各種疾病,使保健效果持續一整年。

中醫是哲學中化生而出的醫學理論,若想了解中醫內涵,必須從五行開始。西周末年,開始出現「五材說」(五材即木、火、土、金、水)。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戰國晚期則有五行相勝(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勝(剋)、相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西漢之後,《黃帝內經》透過五行學說,說明人體的生理和病理,並進行臨床診斷及治療,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五臟之間可相互滋養、相互制約。在臨床上,五行生剋規律不僅能說明疾病從何而來、如何變化,行醫者還能依據此理論,使用中藥、針灸、導引推拿等調理各臟腑功能,達到撥亂反正的治療效果。

易筋操12式相對應的經絡及肌肉部位。

五行影響健康的方式,超乎你的想像

更有趣的是,傳統中醫不僅將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還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等與自然界的五方、四季、五味等有相應的關係(見下圖)。如此一來,就把人體與自然環境整合起來,符合「天人合一」的觀點。

從下方的圖表裡,大家可以看到春天屬東方,氣候由風主令,故溫和晴朗、陽氣生發,可滋生萬物;人體之肝氣與之相應,故肝氣旺於春。又如長夏(黃河流域一帶為農曆六月;而粵、港、澳、臺的長夏,則指三伏天前後[按:一年最熱的時期,約在每年陽曆七月十日至二十日開始,結束於八月八日至十八日左右],但各學派說法不盡相同,此時節在五行中屬土、臟腑歸屬則為脾胃。

一年四季(若加上長夏則為五季)、物質、臟腑、組織、情緒等環境因素與生理現象,都和五行息息相關,此外,關於人體與外界環境,如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的關係,中醫學亦是按照五行之規律說明。換句話說,五行影響健康的方式,其實遠遠超乎了一般人的想像。

五行與人體及自然界的對應關係。

古人在幾千年前,就把所有的農事活動,按照節氣安排,訂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個準則,四者不失其時,則五穀不絕,道理就在此。然而古代沒有時鐘,為了掌握時間變化,老祖宗們把竿子插在地上,依竿影看時辰。他們發現每日中午的竿影,長短都不同,且其變化有規律可循,由日影最長漸變到最短,再由最短變到最長,分別為「夏至」及「冬至」。

古人將冬至視為一年的開始,把這一年的時間平分為十二個等分,每個分點稱為中氣,再將兩個中氣間的長度等分,其分點稱為節氣,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俗名統稱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一年可等分為24個節氣。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陳寶蓮(寶中醫)著作《寶中醫的易筋操:每天只要15分鐘,改善過敏、強化代謝,連西醫老看不好的文明病,也有解!中醫師都在練,一般人更要練》一書。

什麼是易筋操?效果居然這麼神奇?
和流傳已久的道家經典《易筋經》有啥關聯?
本書作者陳麗蓮(人稱寶中醫),現任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雖然自己當中醫師多年,卻一直被過敏性鼻炎困擾。
連爸爸都笑她,自己當醫生,身體還這麼差。
直到有一回,陳麗蓮和學姊到廣州中醫藥大學見習,初識《易筋經》。
返臺行醫後,她繼續研究、練習,並在醫院開辦易筋操減重班。

‧易筋操12式很難?別擔心,寶中醫針對現代人不同年紀、體力,
將易筋操分為簡易版及完整版。如果你生活忙碌(或單純懶得動),
單練簡易版(一招即成),也能迅速改善頭痛、肩頸痠痛、注意力渙散等症狀。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提神拚命喝能量飲料?專家:小心不能保肝反讓你爆肝!

2019-06-24
飲食方式生活飲食保健知識庫

許多上班族在面對忙碌的壓力來臨時,總會有精神欠佳、注意力無法集中、眼花撩亂的狀況,還有些人得經常性的熬夜趕報告,這樣不僅傷神還傷「肝」。然而有不少人就會想靠著能量飲料來醒腦、提神,同時市面上有一大堆能量飲料廣告不僅宣傳的很好,也讓消費者印象深刻!但是,這些號稱能提振精神、迅速恢復體力的飲料嗎?根據這些提神飲料有專家從中研究出,如果過度補充,不僅不能保肝反而讓你大爆肝!  

©newscientist.com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的資料顯示,能量飲料最常見的成分包括咖啡因、牛磺酸、維生素B群和電解質,每一項主要成分都有它的功能,但也同時存在著副作用,同時能量飲料中的成分過量會傷血管更可能讓你爆肝。以下為這些成分會造成報肝、傷血管的原因:

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類化合物,它能穿越血腦障壁(BBB)與神經元上的腺苷受體結合,抑制腺苷受體的活性,避免讓中樞神經元的活動減緩,於是中樞神經持續活動,使人體呈現興奮的狀態,消除睡意,還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加食慾。  不過,咖啡因也會刺激心肌收縮,使得心跳加快。食藥署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以不超過300毫克為原則,並指出如果一天咖啡因攝取量超過500毫克時,容易出現煩燥不安、焦慮、易怒、 心悸、噁心感及尿液變多等咖啡因輕度中毒現象。

咖啡因 ©thelist.com

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含有維生素B1,B6,B12,菸鹼酸、肌醇等,它們可以提高代謝,加強體內循環,快速將碳水化合物、胺基酸等營養素轉換成能量,讓人不會因為缺乏能量而感到疲勞,協助心臟與腦部運作,產生能量。不過,攝取B群過量,也可能會出現頭痛、暈眩、噁心、失眠甚至出現神經病變,再加上維生素B群是肝臟代謝一個很重要的輔酶,如果一直要肝臟不斷做工,卻沒讓肝臟休息,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爆肝的情況發生。

維生素B群 ©healthline.co

電解質

電解質可以補充因為大量流汗所失去的鹽分,維持血液中的電解質,讓肌肉正常運作,防止抽筋的現象。  但是,沒有運動或是運動量輕的人是不必補充的,當過多的電解質進入身體後,會需要更多的水分來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飲用過量可能會使血壓上升,增加心臟和血管的負擔,而且腎臟必需花更多的功夫來排出這些電解質,增加工作負擔,進而損害腎臟。

©rline.co.nz

牛磺酸

牛磺酸是維持腦部運作的重要物質,但卻是人體非必需的胺基酸,肝臟可自行製造而成,它能降低體內含氮廢物的濃度(例如尿酸),提高氧氣的利用率,改善昏昏欲睡的情況,當身體感到疲倦、頭暈、記憶力下降時、補充牛磺酸可以有所改善。不過,短期服用大量牛磺酸可能會造成舒張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許多能量飲料都含牛磺酸 ©Amazon.com

能量飲料過量會損害血管以及肝臟受損

美國心臟協會與美國中風協會曾經進行一項有關含咖啡因能量飲料的研究,結果顯示飲用能量飲料者有可能會導致心臟異常跳動,由此產生的心律不整可能危及生命。此外,該研究顯示,在飲用能量飲料的受試者中,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增加4到5毫米汞柱,說明能量飲料可能會損害人體的血管功能。根據《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曾經報導一項研究,指出飲用過多的能量飲料可能會導致肝臟損傷,還有對心臟造成傷害,如果每天喝超過兩杯能量飲料就可能會危及心臟。

©newscientist.com

此外,除了上述能量飲料所含成分所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也千萬別輕忽了其中潛在糖份的威脅。攝取過都的糖分不僅會發胖,還會導致許多病情。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NEWSCIENTIST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以藥丸取代運動?在未來有可能實現

2017-09-05
保健生活瘦身話題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有助身心健康,但是現代人工作忙碌,往往抽不出時間,想要維持規律運動習慣更難,更何況健康或身體狀況不佳,無法自主運動的人。那麼,我們要如何享受運動所帶來的好處?美國有個研究也許可以幫助解決這樣的問題。這個研究探索了以化合物來活化身體代謝機制,達到與運動相同的效果,實驗結果顯示不但能增進心肺耐力,而且還有機會擺脫不必要的脂肪。

以藥丸取代運動?未來有可能實現 ©Net Doctor

知識便利貼|PPAR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或稱為「脂小體增生活化受體」(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在分子生物學的領域裡,是一組核受體蛋白 ,具有轉錄因子的功能,以調控基因表達。這組核受體蛋白對高等生物的細胞分化、發育與新陳代謝(碳水化合物、脂質、蛋白質)及癌變的發生有著關鍵的作用,能夠控制環境與飲食刺激。其中受體α主要參與肝細胞的氧化過程。受體δ則參與了脂肪細胞的分解過程,受體γ與脂肪細胞的生成過程有關,這兩個受體被認為與肥胖有關。本類受體只有與視黃醇類X受體(RXR)結合後才會發生作用。(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PPAR 受體存在於人體的細胞核中,它就像是一把鎖,可以啟動人體細胞中脂質、醣類代謝、發炎等的調控因子,而啟動它的鑰匙就是「蔬果」及「運動」。也就是說,藉著多吃蔬果及多運動,可以活化 PPAR 受體,進而平衡血脂、血糖、調控發炎、抗癌等功效。(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前所長蘇益仁發表於《營養研究》(Nutrition Research)之專文)

資料來源/Salk Institute、Fox News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瘦身
  • 飲食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