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場館資訊
  •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1對1專屬私人健身教練悉心指導
1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1對1專屬私人健身教練悉心指導
2
肌力訓練是鐵人三項選手必做的課題嗎?
3
跑者在家花20分鐘就可以看見效果的HIIT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1對1專屬私人健身教練悉心指導

2016-05-25
場館資訊 健身 重量訓練 趨勢

隨著全民運動風越來越熱,健身房也越開越多,大型健身中心雖夾著集團與大空間、設備齊全的優勢,但打著專屬私人1對1指導的小型健身房,因場館不需太大,不但更容易進駐你我生活周遭,合理的費用加上專屬指導,成為許多人的健身新選擇。

專業教練團隊,各個精實有型

位在捷運中山國中站徒步約7分鐘距離、2015年7月底全新開幕的「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擠身在辦公區的巷弄間,讓許多上班族群不論利用中午、或下班後來這裡運動健身變的更加方便。由曾獲得健美比賽冠軍的Eason呂家豪所領軍的5人教練團隊,不但各個都是精壯型男、也都具有豐富專業健身指導經驗,教練團成員之一的Rock就說,他們團隊除專業度夠之外,更因教練團隊每個人都有數年健身經驗,所以更清楚知道什麼樣的器材、什麼樣的訓練方式,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因此不論男女、不論年齡、無論胖瘦,針對健身目標的達成,他們都能替學員制定出專屬的健身課程,只要努力跟著教練的指導,想要成為充滿活力又有型的人,絕對不是夢想。

Fit In教練Rock

1對1指導,專屬個人訓練課程

由於這裡主打1對1私人專屬教練指導,學員不需跟一堆人擠在一起運動外,上課時間透過教練全程指導,更能在短短一堂課中,發揮最大健身效率,對於忙碌而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無效運動的人來說,可說再適合不過。1對1指導的好處是可讓學員對於訓練方式、每個動作角度、運動強度,更精準掌握與確實感受體會,除了讓目標能更快速達成外,也避免運動中的傷害;再者當學員健身一陣子後,教練透過觀察,也可適時給予健身方向的調整或轉換不同健身方式,來讓健身過程充滿變化及趣味,像是用健身器材、拳擊有氧或飛輪等來轉換,甚至連徒手重量訓練也是學員必學方向,讓不適合一開始即進入器材類的重量訓練學員,透過教練指導先以自身重量來開始入門,不但避免受傷更能隨時居家運用,等身體狀況適合,再由教練帶領進入器材的重量訓練課程。

一對一指導,發揮最大健身效率

無須入會費,課程更彈性

參加運動課程的學員年齡層也很廣,即使是小學生也出於興趣在媽媽陪伴下一起來到教室健身。
 
「在這裡運動相當有趣,因為教練有設計很多不同的運動項目,各種障礙挑戰、翻滾等,比外面一般跑步好玩。」學員小P今年才就讀小學,因為媽媽的關係也特別從新北市搭捷運來上課,因為覺得好玩而樂此不疲,雖然現在才剛上基礎班沒多久,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繼續挑戰進階班,在運動中獲得很大的快樂。
 
根據不同的課程挑戰項目難度也不同,適合不同的對象。例如後空翻的課程,就適合身材瘦小輕盈,且動作較敏捷的學員,一般剛上基礎課程的學員若無正確暖身方式,加上體型壯碩用力不當,受傷的機率也很高,因此才需要接受正確的指導,鍛鍊健康之餘也要保護自己。
 
另外也有包括增加肌力、瘦小腹等的身材雕塑運動,對上班族男女性來說相當受歡迎,運動健身還可以雕塑身材,在室內運動不需要曬到太陽,也是一項容易入門的基礎運動課程。
 
雖然運動項目很多,極限體能教室除了能滿足挑戰身體極限、身材雕塑的學生外,也能幫助一般初入門的朋友更快速養生運動健身的習慣,透過趣味的挑戰項目,增加對運動的興趣,透過輕鬆的方式同時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一舉多得。這也是李恩至希望帶給所有熱愛運動的好朋友最大的寶藏!

Fit In創辦人Eason

多元結合,連運動後餐飲全都包

40坪左右的場館雖不算太大,但也規劃有重量訓練區、有氧訓練區、獨立有氧教室等,訓練用器材雖不多,但大都具備複合多功能訓練用法,像是國外相當受歡迎的TRX懸吊訓練(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能有效增強全身核心肌群,身體各個部位幾乎都可以訓練到,很多女生也都很愛使用它來做全身訓練。除了健身訓練外,為了讓整體健身目標達成方式更加完整,Fit In除提供營養菜單建議外,接著也嶄新規劃提供健康餐盒,讓學員運動前、後所需的營養,能更完整照顧到,規劃中的中央廚房,不但能提供健康安全的飲食,也解決學員在運動後不當的飲食攝取習慣,讓健身目標不至於功虧一簣。

多功能訓練法,所有肌群皆可訓練到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

add 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160巷11號B1
tel      0926-996972
time 週一至週六 13:00~22:00
price
 請電洽
FB  Fit In 健身訓練工作室
LINE ID niceboy0809

撰文/周麗淑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力訓練是鐵人三項選手必做的課題嗎?

2017-06-28
單車鐵人三項跑步知識庫運動傷害健身觀念游泳

肌力訓練對於許多運動愛好者來說,已漸漸成為運動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項訓練,因為在運動中需要許多的肌肉群互相配合,非單一的特定肌群。然而,耐力運動愛好者,如鐵人三項,本身就已經有3個項目在課表中進行交叉訓練,若再加入肌力訓練,是否能增加此項目的經濟性呢?

肌力訓練是鐵人三項選手必做的課題嗎?

肌力訓練防止運動傷害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柏本克健身房的老闆也是私人教練的Corey Enman表示:肌力訓練在每一個鐵人三項的訓練方案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如果鐵人們透過適當的肌力訓練讓肌肉系統變得更強,將增加人體組織(骨骼、肌肉、肌腱)對於衝擊的耐受性,在面對諸如跑步這種反複動作形態下可以減少運動傷害,同時減少能量的消耗。
 
此外,美國鐵人三項教練Clayton Feldman認為,肌力訓練對於一位鐵人來說是有道理的,在過程中若因肌力不足,容易造成平衡不足或是運動傷害。

耐力VS肌力:應分開訓練

然而,光是游泳、自行車、跑步即會佔據鐵人們大部分的訓練時間,那麼,這兩項能夠同時放在一起訓練嗎?肌力和耐力結合訓練,聽起來是一件既方便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過程中,你的訓練的狀態會是個訊號,而你的身體則會根據訊號支配身體應該以哪種姿態來反應,決定身體應該如何適應。
 
從肌力訓練和耐力訓練的時候身體所發出的信號觸發不同的生理反應。進行肌力訓練時身體會加快蛋白合成率,能夠更快速的修復在大負荷下受損的肌肉。在進行耐力訓練時,身體會更快的創造新的線粒體,進行能量供應。所以當你將耐力訓練和肌力訓練放在一起進行時,不僅無法有效的讓身體做出準確的判斷來適應訓練,反而會導致訓練效果減弱。

肌力訓練也包含大腦訓練

美國整脊博士Ben Kleinbrodt在整治過這麼多有過運動傷害的選手中,他認為往往是因為肌力不足的原因而導致,所以他也建議每個鐵人三項運動員都應該進行肌力訓練。然而,所謂的肌力訓練意指身體的每一處肌肉群都需要訓練,而不僅僅是那些我們用來游泳、騎自行車和跑步的肌肉群。
 
如果把體能比作汽車的發動機,那麼優秀的肌肉力量就像是汽車的車體,提供前進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只是進行體能訓練可以讓你的耐力變好,但是並不能讓你變得更強壯,但肌肉力量絕對是你健康的進行鐵人三項訓練和比賽的保證。

最後,大腦訓練是即使你的時間緊湊仍然需要考慮的因素,定時定量的進行肌力訓練,可以對大腦產生良性刺激的訓練,並可以幫助在日常生活上工作效率提升,以及對思考能力大有幫助。它不僅能幫助鐵人們克服了在鐵人三項比賽中突破黑暗心理時期的能力以及消除比賽的疲勞和情緒轉化為動力。

所以在鐵人三項運動中,加入肌力訓練,可以減少訓練的時間,並讓身體得到休息,同時可以強化骨骼和肌肉對於運動衝擊的耐受性,可以更好的應付比賽前的高強度的耐力訓練,避免受傷,獲得更好地運動表現。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在家花20分鐘就可以看見效果的HIIT訓練

2017-05-23
間歇訓練健身跑步動學堂跑者肌力訓練動作

許多跑者都有上健身房的習慣,除了固定的團課時間外,其餘若要使用器材的訓練,可能得加上等待的時間,有時工作累了,一想到還須等待,連去的動力也沒有了。

以下有一套只需花20分鐘就可以在家完成的直接鍛煉HIIT,過程中能夠幫助你釋放身體的大量汗水,提高心率,並增加整體的敏捷及身體肌肉量。每個動作只需做30秒,可以依照自己的程度調整強度,總之,想開始,只需要一張瑜珈墊即可。

這套只需花20分鐘就可以在家完成的直接鍛煉HIIT!

 1  開合跳

有助於快速高心跳率之外,也有助於肩膀、手臂、腿部等肌肉的鍛練。

 2  T型脊椎伸展

雙手打開成平行,右手向左下點左側腳踝,左手向右下點右側腳踝,做30秒。

 3  上半身旋轉

上半身帶動腰,向左側右側選轉,共30秒。

 4  雙臂旋轉

雙臂向前向繞圈,共繞30秒。

©clipartfest.com

 1  伏地挺身鳥狗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同寬撐在地上,繃緊腹肌並收緊臀肌,使肩膀至雙腿形成一直線。
步驟2:將身體往下放,直到胸部快碰到地面,再回到起始位置。
步驟3:手臂用力往地上推,目的在於讓肩胛骨肌肉參與動作,同時讓肩胛骨與肋骨保持齊平。
步驟4:現在開始進行鳥狗動作,依照上述二個步驟來預備動作,不但能夠強化肩胛穩定性,還可以透過手臂及腿的伸展來達到更好的動作。每邊做5個,共做3-5組。

©ihaveblog.com

 2  螃蟹式

步驟1:雙腳與肩同寬,雙手置於肩膀下方,預備。
步驟2:雙手撐起直到屁股與地面平行,停留3秒
步驟3:將身體向後延伸直到雙腳打直,停留3秒
步驟4:再回到起始位置,重複動作,做30秒。

 3  反向弓部伸展

步驟1:上身挺直縮背,雙腳與肩同寬。腳步向後跨的距離約莫可以讓自已大腿與小腿呈現90度的直角。
步驟2:雙手跟著同時伸直
步驟3:站起,右腳向前伸直,雙手觸碰右腳
步驟4:回到起始位置,換左腳,每邊5次,做3-5組

©womenshealthsa.co.za

 4  熊走路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同寬撐在地上,雙膝離地
步驟2:右腳向前走,右手同時向前,接著左腳向前走,左手同時向前
步驟3:右腳向後走,右手同時向後,接著左腳向後走,左手同時向後,共做30秒

©keywordsuggests.com

 5  螃蟹走路

步驟1:雙腳與肩同寬,雙手置於肩膀下方,同時撐起預備。
步驟2:雙手雙腳向前走4步,左腳抬起,右手觸碰,右腳抬起,左手觸碰,每邊2次
步驟3:雙手雙腳向後走4步,左腳抬起,右手觸碰,右腳抬起,左手觸碰,每邊2次,前後互換,共做30秒

 6  深蹲跳+側彎

步驟1:雙腳打開,略比肩寬,呈深蹲姿勢預備,雙腳跳起來,回到深蹲姿勢,連續動作,做30秒。
步驟2:停留在深蹲的姿勢,上半身向右側彎,右手觸碰右腳踝,上半身向左側彎,左手觸碰左腳踝,共做30秒。

©Semra Madrigal

 7  跳繩

模仿跳繩動作上下跳躍30秒。

 8  高抬膝跳繩

步驟1:先從高抬膝跑開始
步驟2:當其中一腳抬高時,可試著將繩子帶進來,以跑跳的方式跳躍,另一邊一是如此,跳30秒。

 9  站立觸碰腳尖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步驟2:左腳抬起至90度,雙手同時觸碰腳尖,再換右腳抬起至90度,雙手同時觸碰腳尖。左右邊各10下,做3組。
 

©Shape Magazine

 10  蜘蛛人側棒式

步驟1:身體側躺,左手撐在地上,左腳屈膝,右腳點地呈一直線預備。
步驟2:右腳彎曲,觸碰右手手肘,來回約五次。
步驟3:左腳彎曲,觸碰左手手肘,來回五次,左右輪替,做30秒。

©POPSUGAR

 11  腳趾觸碰

步驟1:仰臥,雙腳伸直,上半身彎起,雙手盡量觸碰雙腳腳趾,連續做15秒。
步驟2:雙腳彎曲呈90度,上半身彎起,雙手盡量向上延伸,連續做15秒。

©bodybyrobes.com

 12  V字捲腹訓練

步驟1:雙腳打直合併離開地面,雙手與肩同寬放於身體兩側,背部挺直。
步驟2:吸氣雙腳向右上方延伸、吐氣雙腳向左上方延伸,左右替換,做30秒。

 1  背部伸展

步驟1:身體趴在瑜伽墊上,手掌支撐於胸部兩側做準備。
步驟2:雙手撐地幫助上半身抬離地面,維持30秒。

©kristinmcgee.com

 2  小腿伸展

步驟1:身體趴在瑜伽墊上,左手向後伸抓左腳踝往前勾,停留15秒。
步驟2:身體趴在瑜伽墊上,右手向後伸抓右腳踝往前勾,停留15秒。

©bodybuilding.com

 3  弓部伸展

步驟1:左腳往後伸直,右腿彎曲,上身保持挺直,頸部與背部保持同一條線上,雙手向上延伸,停留5秒。
步驟2:上半身向後傾,直到右腿向前伸直,停留5秒,再換左邊,左右互換,做30秒

©movenourishbelieve.com

 4  上臂伸展

步驟1:將左手臂放在右手臂上,彎曲左手給予右手臂向身體方向施加壓力,停留15秒。
步驟2:將左手臂放在右手臂上,彎曲右手給予左手臂向身體方向施加壓力,停留15秒。

©highplainsenergy.org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瑜伽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