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進健身房或身邊沒有任何輔助的訓練器材時,你會想到什麼樣的訓練動作?相信有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伏地挺身這個動作,然而,伏地挺身(push up)最主要是能刺激我們的胸部、肱三角肌、肩部、背部、核心以及腿部等肌群的複合式訓練,也是許多重量訓練及徒手健身等族群最喜愛的自重訓練動作;它除了是一個十分快速有效的肌力訓練之外,還可以隨時隨地在任何平坦的地面練習,並且不需要任何的訓練器材就可以進行。這樣便利的訓練動作可以每天進行練習嗎?以下我們將分析每天進行伏地挺身,對於肌肉的成長會帶來哪些潛在壞處與影響性。
當正確進行伏地挺身動作是一項極佳的肌力訓練,我們只要將這個徒手訓練動作加入日常訓練項目之中,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看見全身令人難以置信的成長,這樣的成長過程是必須要透過不斷的增加組數與訓練角度來增強訓練的強度,這將有助於肌肉的耐力和力量之間的成長。但是,我們都了解影響肌耐力與肌力表現的因素,包含有參與收縮的肌纖維數量、肌纖維張力、神經衝動刺激頻率以及肌肉疲勞程度等等,其中又以肌肉疲勞程度會讓你的訓練不進反退;這也就是在訓練生理學內所提到的「刺激、反應與適應」,這也是許多運動員都會安排減量訓練和週期化訓練的主要原因。
簡單來說,有效的訓練強度可以刺激肌肉的成長,同時,充足的休息時間也能放鬆肌肉使其恢復;在休息日的安排下,我們的身體就會修復因訓練而受損的肌肉纖維組織,進而使得肌肉能獲得更有效率的成長。
另外,我們再進行訓練時,都十分清楚當動作與姿勢不正確就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當然每天進行伏地挺身也將會面臨到同樣的問題。大多數的人都只是不斷的強迫自己完成設定好的數量,即時運用錯誤的姿勢或動作也要完成;但這樣的做法只會造成更進一步的肌肉傷害,這個動作最常見的錯誤包含肩部變圓和後背下垂或拱起,這都會加劇頸部或肩部的傷害,此外,也會更進一步的增加罹患肱二頭肌肌腱炎的機率,甚至會傷害或拉傷你的手腕肌肉。
嘗試在日常的訓練計劃中安排不同類型的動作,例如登山式、橋式、徒手深蹲或前弓箭步蹲等訓練項目,都是十分不錯的複合式徒手訓練動作。但如果你十分熱衷於伏地挺身這個動作,那就多嘗試不同的招式訓練,而不是每天重複同一個練習動作,雖然,這些變化招式都刺激著幾乎相同的部位肌肉,但因為加入一些變化能讓你的訓練過程不會感受到無聊,同時又能強化更多的肌肉群,現在就開始來改變你的訓練計劃吧!
延伸閱讀:完整的10種伏地挺身變化式
資料參考/barbend、draxe
責任編輯/David
核心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幫助身體中段部位提供良好的活動度、穩定性、增加肌力平衡等,為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創造更強而穩健的活動平台,在所有核心訓練動作都是幫助我們增加各個部位肌群的肌耐力。
以下這五組動作能加強緊實腹部,跟多餘的脂肪說掰掰。每一組訓練為20下,做3組,每組訓練中間休息時間為10秒。
STEP 1 準備動作
採坐姿,臀部坐在瑜珈墊上,雙腿彎曲,雙手抱頭。
STEP 2 正式動作
將胸部以上向上捲曲。
STEP 1 準備動作
身體採躺的姿勢,雙手貼放在身體兩側,雙腳膝蓋彎曲。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核心的力量將身體往前捲曲,起來時,將上半身穩右邊旋轉,再次起來時再轉向另一邊。
STEP 1 準備動作
身體採躺的姿勢 ,雙手放在身體兩邊,雙腳及上半身微離地面預備。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核心的力量將雙腳互相上下,如打水姿勢,左右上下交踢。
STEP 1 準備動作
採坐姿,臀部坐在瑜珈墊上,雙手握拳,雙腳彎曲抬離地面10公分。
STEP 2 正式動作
穩定身體,將上半身旋轉,雙手跟著左右移動。
STEP 1 準備動作
躺在在瑜珈墊上,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地面,雙腳打直併攏。
STEP 2 正式動作
穩定身體,利用核心力量,將雙腿直直抬離地面。
STEP 1 準備動作
左側臥,並用前臂和腳部支撐重量,雙腿交疊伸直預備。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核心的力量將右腳伸直抬高,保持水平。
關於Nathan教練UNDER ARMOUR簽約教練團
TFL淬煉體能訓練中心教練團
FISAF FI 體適能指導教練
TRX STC 懸吊阻力訓練教練
TRX RIP Trainer 彈力棍阻力訓練教練
ViPR instructor 阻力筒訓練教練
DVRT 動態多變阻力訓練教練
SPINNING 飛輪體適能一星教練
REHAB Trainer Essential 基礎復健訓練師
REHAB FX 功能訓練傷害修復研習
BLACKROLL-MRC肌筋膜滾筒放鬆研習
SMC美式基礎運動按摩研習
FLEXI-BAR 震動棍訓練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