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目標心率
1
目標心率
2
進階跑者可以慢慢跑嗎?
3
向心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目標心率

2016-05-16
知識庫 運動生理 觀念 體適能 跑步字典

目標心率,是將最大心率做分區,一般來說主要分成四個部分:

1. 有氧耐力,小於最大心率的70%
2. 有氧動力,介於最大心率70~80%
3. 最大效能,介於最大心率80~90%
4. 速度,90%以上

這樣的分法,有助於將自身的訓練目標,明確的規劃出目標心率,並在訓練中保持在這樣的心率區間裡面,才能達到訓練效果。
一般為了減少體脂肪做的有氧運動,在心率區間上,不會超過最大心率的70%,在這區間中,身體比較不會感到疲累,且可以長時間讓身體的能量供給轉換,從醣類準換到脂肪的燃燒,才能有助於減少體脂肪,這樣的訓練方式也被認為是基礎體能建立的最佳訓練方式,同時也是增加運動耐力的訓練。

在最大心率70~80%的區間中,這時身體能量介於無氧與有氧之間,對於增加身體心肺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增加體能狀況,卻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的情況下,有效的提升心肺能力。

當最大心跳率介於最大心率80~90%,讓身體能在最低的能量消耗之下,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動作,這樣的練習法就是我們常見的HIIT練習,或是間歇式訓 練,這樣的訓練又可以比上一個區間的運動方式來得更有效率,但是相對的風險就會比較大,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肌力體能,這樣是非常危險的。

當超過90%以上時,身體就已經使用磷酸系統作為身體的能量來源,但是這樣往往只能保持很短的運動時間,但是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訓練到爆發力,但是當心跳接近最大心率時,就會非常的危險,所以千萬不要自己嘗試這樣的訓練。

對於已經了解自己運動的目標時,就可以藉由目標心率安排自己的運動計劃,文論是減脂瘦身,還是提高心肺能力,將自己的心跳率保持在這區間中,就能夠有效的達成訓練目標。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心跳率你最好的運動教練》,臉譜出版公司出版 (2015)
6. 山姆伯伯工作坊-靜止心率與功能性過度訓練
7. 山姆伯伯工作坊-利用心跳率來設計間歇訓練
8. 山姆伯伯工作坊-測量跑步時的最大心跳率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進階跑者可以慢慢跑嗎?

2017-08-17
觀念運動生理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和一位經驗不足的朋友一起跑步時,發現自己的速度比平時慢而內心覺得浪費了此刻的鍛鍊時間呢?

跑得慢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運動生理學家也是亞特蘭大Running Strong總教練的Janet Hamilton認為雖然聽上去有些不尋常,不過實際上可能是正常的。她說:「如果有一位可以一公里跑五分速的馬拉松選手,但你卻要他用9分速跑一公里的方式訓練,這樣並不會激起他任何生理上的變化,使他成為一個為更好的選手,更不會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因為這樣的方式並不適合他。」
 
但有些人卻也認為跑得慢實際上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發現當你將跑速減緩時而感到身體不適,甚至出現小腿抽筋或脛前疼痛等症狀,那麼,你可能需要配合較慢的速度來改變節奏(或是每分鐘跑步的步數)。改變節奏就是改變身體的力量,從而把壓力放在通常不應該或不會受到壓力的肌肉上。
 
Hamilton說:「你可以透過每分鐘減少一些步數來放慢步伐,這樣可以增加與地面的接觸時間,使你的雙腿承受更多的震動。」

跑得輕,不是跑得慢

這並不是說你不能與跑友一起慢慢跑。期間,如果你能保持所有的律動或節奏都一如既往,但是每一步都要減少你離開地面的力量(這自然會縮短你的步幅,或每步覆蓋的距離),換句話說:盡量想著如何跑得更輕,而不是更慢。
 
Hamilton說:「對於已經跑了多年又有成就的跑者來說,在他們的大腦中已經建立了節奏。所以,如果他們和一個較慢的跑友一起跑,他們會用較少的技術重點來推進,以減少每步的基礎,但仍保持著相同的節奏。」也就是說,即使有了重點,你也很難在幾公里的範圍內以較慢的速度保持節奏,所以你可能會在更長的時間裡拖著腳步或回到那些壞習慣之中。因此,你應該讓你的跑友來控制這次跑步的距離,畢竟這三公里的距離將需要比以前花費更長的時間完成。

但更重要的是,許多跑者的「簡單」訓練跑得太快,應該放慢速度,以提高耐力或幫助恢復的速度減慢速度。不過Hamilton 表示:大多數跑者在跑步時都會以中等難度的速度訓練,而建立耐力的簡單步伐要比實際上慢,所以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管快慢,你可以永遠堅持下去。此外,恢復跑可以當作增加血液流動和刺激肌肉癒合的一種方法,亦可以更加悠閒。
 
有很多跑者開始時也許會不習慣將速度放慢,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感到身體不舒服,而是對這個概念感到不舒服罷了!所以多適應、多嘗試,你可以變得更強大。

資料來源/MEN'S FITNESS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向心訓練

2016-05-16
微肌男子增肌健身體適能觀念運動生理話題

在健身訓練中任何動作都有「向心收縮」與「離心收縮」兩種,「向心收縮」肌肉收縮力量大於外在負荷的器材重量,讓肌肉縮短,肌肉產生的力量大於外在負荷附和器材所拉扯的肌肉重量,就是向心運動,在做動作時,出力的對抗地心引力的動作就是做向心收縮。

過去的訓練模式比較偏向「向心訓練」,藉由舉起大重量的器材,來提高健身效果,但是經過較長時間發現,這樣的訓練方法,似乎在成效上比較小,因為在肌肉在進行向心收縮時,肌肉變短,肌肉的破壞效果沒有比伸展十來得好,無法更有效的達到「破壞與重組」的效果,所以為了找到更好的辦法,越來越多人開始轉向「離心訓練」。

但是向心運動依舊在任運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是騎車、游泳或是跑步等等,這些動作都是向心運動的延伸,不能因為在肌力訓練上追求強化肌肉與肌肥大的效果比較不好而捨棄,而且在任何訓練中「向心運動」與「離心運動」是同時發生的,只是肌肉專注的狀況不同,才會產生出不同的訓練法,所以在訓練上,除非有特別的需求還是建議以兼顧二者的訓練方式進行。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山姆伯伯工作坊-負向進行的訓練方式
6. 山姆伯伯工作坊-何謂肌肉向心、離心及等長收縮?
7. 山姆伯伯工作坊-離心訓練帶來更好的結果
8. Mr. 司博特-卡關了嗎?來試試離心訓練!(胸部)​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