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有許多的研究報告都指出,無論我們如何透過運動和飲食習慣,都不如增加棕色脂肪細胞的活化程度。那棕色脂肪究竟能做什麼?關於這點專家認為,在人類生產和儲存的兩種主要脂肪細胞(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中,棕色脂肪具有更多的好處,主要是因為它能夠燃燒更多的熱量用於人體;在這樣的過程中人體內的溫度將會升高,並有助於減少由白色脂肪構成的其它脂肪堆積,而這種脂肪是我們許多人可以承受的更少的脂肪,某些研究甚至表明,棕色脂肪燃燒的熱量比其它類型的體內脂肪高出五倍!
嬰兒和幼兒的棕色脂肪比成人多得多,但成年人的一生中確實會保留一些棕色脂肪。這一事實只有科學家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得到證實,2009年,三個不同的研究小組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 表明成年人仍然可以檢測到棕色脂肪,並且在體重調節中起著重要作用。
棕色脂肪組織的功能是將食物中的能量轉化為熱量,這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幫助燃燒卡路里,它需要消耗卡路里/能量來產生熱量,另外,這會奪走其它脂肪細胞的卡路里與能量並阻止脂肪堆積,同時,棕色脂肪的活化似乎對代謝過程和效率產生有著積極的影響性,例如它能平衡血糖並幫助我們控制食慾激素的分泌。
1.將溫度調低
相信沒有人喜歡在寒冷的地方生活,甚至於你會認為天氣冷容易增加生並的風險,但有個研究測試讓志願者穿著冷卻的緊身衣褲在皮膚周圍循環水的效果研究發現,與不穿冷卻衣的人相比,這群志願者可以在3小時內燃燒多達250卡路里的熱量,這與快步行走一小時所燃燒的卡路里相同!研究人員認為,這樣額外消耗卡路里的原因是由於激活身體的棕色脂肪細胞有關。
同樣,2013年日本發表在《臨床研究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將棕色脂肪儲存量較低的成年男性,每天將他們安排在華氏63度(攝氏17.22度)的房間裡兩個小時並持續六週後,發現與正常室溫的人相比平均能多消耗108-289卡路里。有趣的事,一開始只能多燃燒大約108卡路里的熱量,但在經過六週之後平均都能多燃燒289卡路里,這也就表明溫度降低可以激活某些棕色脂肪的基因。
2.運動訓練
有許多的研究證明運動可以增加棕色脂肪的活躍性,更不用說經常運動對新陳代謝和身體成分還有許多其他好處。最近一項值得注意的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可以改變稱為虹膜素的激素的產生,這種激素具有幫助白脂肪從根本上模仿棕色脂肪的積極作用的能力。肌肉細胞活躍後釋放出虹膜素,從而通過將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引入細胞來幫助我們穩定血糖水平,控制體重並從運動中恢復。
3.找出身體飢餓的訊號
我們大腦中調節飢餓激素包括生長素釋放肽和瘦素,以及其它重要激素的神經元在維持棕色脂肪中也起著一定作用。根據耶魯大學醫學院所進行的研究表明,這些控制我們食慾的神經元,也可以幫助鼓勵白色脂肪發揮更像棕色脂肪的作用,但是,發生這種情況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如何傳達給這些脂肪細胞正確的訊號,特別是不感受到飢餓卻又能感到滿足。充分的飽足感似乎對助於這些神經元迅速採取行動促進棕色脂肪的效果,為了幫助棕色脂肪盡其所能的發揮功效,你必需要了解如何正確的飲食避免經常性的情緒化飲食習慣,過度且長期的飢餓只會導致白色脂肪的增家與堆積,並產生更多的健康問題與風險性。
4.充足的睡眠
大家一定都有聽說過睡眠不足會導致減肥的困難度,尤其,我們已經知道褪黑激素會極大地影響睡眠,但是新的研究表明褪黑激素也會影響棕色脂肪的使用。發表在 《松果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褪黑激素含量較高的老鼠似乎也具有更多的活化棕色脂肪,因此具有更高的卡路里燃燒能力。根據這項研究表明,褪黑激素即使在不影響食物攝入和活動的情況下,也可以幫助降低老鼠的肥胖症,這歸因於其棕色脂肪的功效,因為它具有產熱的作用。
所以,褪黑激素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在睡覺前看手機或電腦螢幕所發出的藍光,並嘗試盡量在同一個時間入睡與醒來,如果白天有陽光也多曬一下,都是可以加速睡眠品質的方式。
5.學習壓力管理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過大的壓力會讓身體健康變得更糟,包含失眠、體重失控以及憂鬱等問題,此外,壓力肯定會使管理或減輕體重變得更加困難,另外,壓力就體內脂肪百分比和預防肥胖症而言,似乎會擴大體重並有利於儲存體內的危險脂肪例如圍繞我們內部器官的內臟脂肪,而且也難以根據人體所傳達的飢餓信號來進食。因此,學會控制壓力可以幫助你睡得更好,進行有規律的運動,優先選擇能幫助健康的食物讓自己的情緒獲得控制,這樣就能更有效率的控制暴飲暴食,這些都是對於增加棕色脂肪能力最大的影響因素。
資料參考/draxe
責任編輯/David
肩頸痠痛、腰酸背痛甚至是近年流行的運動傷害,到底該找哪種專業的醫療院所尋求協助?是中醫、西醫、還是幽閉的診療密室?
上述的問題相信是一般民眾心中常見的問題,在了解答案之前,首先我們必須要導正的一個觀念是復健這兩字,不只是中風或是肢體障礙的患者的專屬,其實一般的小病痛也可以藉由復健治療以防小病變大病。
位於石牌捷運站旁邊的旭康復健科診所,其總院是在許多運動員心中首選的復健治療名單「桃園南崁旭康復健科診所」。隨著運動風氣增長,院長發現有需求的民眾供不應求,同時在北投地區也較缺乏此類型的復健科診所,因此今年七月,第二間診所於石牌開幕。從外觀看去,整體並不像傳統的診所;木質地板配上spotlight燈光,彷彿來到頂極spa會館,立即掃除一半的疼痛煩惱。
1樓的空間主要為看診間以及神經疾病治療室,針對神經方面患者包含中風、脊隨損傷等病患進行治療,治療室裡有專門設計的矮床,為需要做精細動作的患者設計,以及步態治療和器材輔助等。
2樓則以儀器治療為主,有基本常見的電療、牽引儀器治療,經醫生評估過後,除了儀器治療外,還有運動姿勢矯正、震波治療以及增生療法的選擇。
石牌的院長潘醫師表示:其實疼痛只是一個症狀,只是針對痛點做治療,但是造成疼痛的底層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姿勢或是肌力不足而造成,除了當下的治療,我們也會教導病人簡單的動作請他回家自己做,用運動強化不足的部分,減少復發。
由於診所附近就是河堤,許多民眾常在附近跑步,也因此旭康的跑者病患占了很大一部份。其中最常見的問題為跑者膝以及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針對跑者膝,除了做局部治療外,醫師還會衛教跑者一些肌力訓練運動或是髂脛束的強化運動回家自主練習以減少不適。
若是狀況較嚴重的個案,旭康則會藉由增生療法;施打高濃度的葡萄糖液,讓發炎的部位再度活化,並促進韌帶的癒合和增加關節穩定度,免除因關節不穩而受傷再受傷。
另外足底筋膜炎也是常見的運動傷害,最常發炎的地方位於跟骨,痛的地方看似一片,但治療首先得先找到根源。因為有些痛的地方常誤認為是足底筋膜炎,但也許是阿基里斯腱連到骨頭的地方,所以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而受傷往往是因為小腿過度緊繃造成阿基里斯腱負擔過重造成,所以除了電療之外,更重要的應是藉由小腿放鬆的訓練做治療。
走上3樓共有三間教室,分別為團課教室、兒童治療和語言治療室。團課教室主要以Record、徒手治療或皮拉提斯等課程為主,教室的左右邊佈滿鏡子,目的是讓患者藉由鏡子看到自己的姿勢做調整。
在做任何治療前,皆須經由醫師的評估整段,然而運動治療也不例外;一般有需要運動治療的患者,醫生會建議從墊上核心開始,一段時間之後,基本動作都可以做好或是需要更深層的肌肉訓練,則會推薦挪威Redcord懸吊訓練;以不穩定的繩子來誘發軀幹深層肌肉進行收縮,訓練核心肌群,以達到核心穩定,進而提升軀幹及肢體肌肉之間的穩定、平衡與協調能力。
還有另一項特別的課程是皮拉提斯,一般健身愛好者都會較著重於大肌肉的訓練而忽略深層肌群的喚醒,藉由皮拉提斯可以讓民眾從日常生活中的坐姿、站姿甚至是呼吸中認識身體,再進行其他項目時效果更佳。
目前Redcord以及徒手治療皆以一對一的課程為主,皮拉提斯除了針對有需求的病患外,也接受外面的報名,進行團體課程。課程的師資皆是院所中的物理治療師授課,他們除了本身的物理治療專業之外,也有著運動治療的長項,在非門診期間,不斷努力進修只希望能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沈醫師也提醒大家:很多民眾喜歡前往中醫診所進行推拿,而這個治療對於放鬆來說效果很好,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你身上的痛到底是哪一種痛;神經痛還是肌肉痠痛?若是神經痛,則必須馬上就醫做鑑別診斷。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在治療的過程之中,有時並非一次就好,如果效果不佳,建議可以先與醫師討論,改變其他的治療方式;打針、吃藥固然好的快,但是如果不做運動訓練的話,復發機率反而容易增高。
健康是自己的責任,診所或醫院的角色是協助你在恢復過程中的加持,若當有問題就將責任全然丟給他們,那麼對自己或對診所來說,都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附錄】桃園南崁旭康復健科診所
石牌旭康復健科診所
撰文/瀅瀅
攝影/楊仁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