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BCAA──耐力運動員的肌肉缺口營養
1
BCAA──耐力運動員的肌肉缺口營養
2
蘇格蘭最強健身媽媽,透過運動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3
6個爆發性訓練 助你跑步加快腳步
鄭匡寓
鄭匡寓

BCAA──耐力運動員的肌肉缺口營養

2016-05-25
運動部落 健身 運動生理 跑步 運動補給 營養補給 跑步字典

BCAA是什麼

BCAA(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支鏈胺基酸,其實是三種氨基酸:白胺酸Leuc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和頡胺酸Valine。它是人體的必需胺基酸,也是支持骨骼肌的必需品。

©sportsdietitians.com.au

為什麼需要BCAA

耐力運動的過程中,體能燃燒來自於脂肪跟肝醣作為主要來源,但是當這兩種熱量不夠用的時候,燃燒薪材就會轉向對肌肉纖維抓取。人體很奧妙,當燃燒薪材不足又持續運動下,身體會自然地找尋對生理機能少影響的骨骼肌蛋白,但當運動燃燒掏空了骨骼肌內的氨基酸時,人就會因此產生肌耐力不足、抽筋的問題(哎呀好痛)。

 你想為什麼體能燃燒不會抓取脂肪當薪材呢?體脂肪很高啊!一來因為脂肪的燃燒效率很差,高心跳狀態下身體必須要能快速補充體能薪材。二來脂肪其實是人體內建的保護機制,預防寒冷、飢荒等問題,所以要能燃燒脂肪只有靠低心律的LSD才能有所幫助。最重要的是,脂肪並不是支援骨骼肌的要項!

 骨骼肌內的BACC被掏空的速度,遠比你想像得更快。可以想像,跑步過程中骨骼肌內的BCAA被掏空時,你趕緊補上BCAA補充品,就能適時地保護骨骼肌仍保持一定的肌耐力。

©thebalancedbeautyblog.blogspot.com

BCAA的其他功能

基本上骨骼肌與BCAA的關係是『缺』與『補』的關係。吃BCAA並不會提升運動表現(那是禁藥),也不會增進肌耐力成長(要靠訓練),它能做的就是『減緩肌肉作用疲勞與保護肌肉組織』。

 在國外的研究中,有許多論文說明BCAA對中樞神經疲勞、免疫功能影響、及耐力運動上的變化。但事實上,BCAA確實對免疫功能確實有正面幫助,對耐力運動更為顯著,但對中樞神經疲勞仍是持假說之論(註A)。AND,它並不能幫助減肥!

運用時機跟怎麼吃

進行長時間耐力運動,約莫開賽前一小時吃到2到5克,實際開始競賽後,平均每小時只要補充1克,或三個小時後補充3到5克都可,賽後再補充個5克做肌肉組織修補。簡單來說,通常10個小時的耐力運動,可能會補充15到25克之間,端照選手自己的運動強度跟狀態而定。

有些做法是賽前兩天於睡眠前,補充2到5克讓身體預先將骨骼肌內的BCAA缺口填滿。BCAA本身不具有毒性,過多的BCAA將會被代謝,而不會留存在腎臟內造成負擔。

現有的作法是膠囊裝或是粉末原粉、以及少量混入能量果膠的方式。膠囊吃法是最快捷的作法;粉末雖然可以混入飲料用水中,但吸收得不算快。而混入能量果膠的方式與果膠一併使用,雖然有計算卡路里的問題,但卻也成為受歡迎的方式。基本上沒有一定的規則,只要牢記吃足量,以及在大抽筋之前吞服都可。

註解

支鏈胺基酸在骨骼肌代謝轉化後,可轉換成丙胺酸或麩醯胺酸,麩醯胺酸對體內之免疫功能的影響很大,包含器官間氮的傳送以及氨解毒、體內酸鹼平衡維持、核甘酸合成、調節蛋自質都很有成效。

但是當運動訓練後,短少的麩醯胺酸將會影響體內代謝。因此高強度運動或超負荷訓練後,體內的麩醯胺酸濃度明顯下降。另外,過度訓練症候群,同時造成內臟組織和免疫系統的傷害。

所以訓練過後補充支鏈胺基酸,讓骨骼肌轉化代謝成麩醯胺酸,對免疫系統的傷害有亡羊補牢的成效。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蘇格蘭最強健身媽媽,透過運動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2017-08-02
健身話題故事

洛娜·比格姆(Lorna Biggam)是蘇格蘭一名42歲的健美女子選手,育有4名小孩的她每天都在勤奮運動,在懷孕前到後都保持著健身的習慣,對於這方面她有著非常強大的愛載。比格姆希望自己能一直活動下去,並且變得越來越強大來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蘇格蘭最強健身媽媽,透過運動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Youtube/Barcroft TV

來自漢密爾頓的比格姆一直非常熱愛健身,本身又是一位消防隊員並且擔任這職務已經長達16年,她在懷孕期間仍堅持每周至少要舉重6小時,但由於時常過度鍛鍊導致在懷孕時期出現腹部拉傷的情況,此時比格姆才開始休息,但是過了六個星期後,她又開始做上重量訓練,儘管醫生多次給她嚴重的警告,但是她依舊沉迷在健身的世界中。等小孩出生到一歲多時,她便帶著他們一起訓練,比格姆認為這樣良好的互動,不僅能增加親子關係且還能增加孩子們的健康。

比格姆:「健身對我來說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如果有一天它停止了,代表我的生命也會跟著停止。」

©Jonathan pow/barcroft media

比格姆的老公史蒂夫(Steven)也是一位健美運動員, 他們每天早上五點半就會一起床做有氧運動,運動完後,史蒂夫就會為兩人烹飪早餐並且準備許多含有高蛋白質的食物,之後再來一起做家事、帶小孩並且共同分擔其他家務,到了下午還會一起上健身房做上一些重量訓練。比格姆在生完小孩之後10個月,就立刻重披戰袍參加健美比賽,比格姆每天都會吃上大量的蛋白質以及蔬果並且搭配許多高強度的訓練,她必須每天消耗4000卡路里來維持身材。

她表示,只有不斷參加比賽才能夠讓她有練身體的動力在,並且能感受到自己越來越強大,才能保護好所愛的人(指小孩)。

比格姆與丈夫史蒂夫都是優秀的健美選手。

©Jonathan pow/barcroft media

許多網友表示,媽媽真是偉大的角色,不僅要照顧小孩、鍛鍊身體還要準備參加許多比賽,她真的是一位神力女超人。

資源提供/daily mail、female muscle、youtub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6個爆發性訓練 助你跑步加快腳步

2016-11-24
跑步訓練跑步跑者肌力動學堂訓練動作爆發力

爆發性的動態訓練,包括跳躍以及方向和速度的快速變化,幫助你開發跑步時所需的肌肉彈性,找出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功率。當你在訓練的過程中,也會刺激到神經系統,加速跑步的速度。以下有六個爆發性訓練的動作,教練建議,最好一周訓練兩次,才能達到其效果。

 1  橫向跳耀

雙膝微蹲,左腳向左邊橫跳,右腳輕懸在空中,不要碰觸到地面。右腳向右邊橫跳,左腳輕懸在空中,不要碰觸到地面。左右來回,跳30秒。   
進階版:雙手拿有重量的器材或是跳耀時手掌輕拍地面

©RYAN OLSZEWSKI

 2  180度跳耀

雙膝微蹲,將身體轉為側面,向前跳起時,使用腿部與核心的力量讓身體旋轉180度轉向另一個側面,在回到地面。持續旋轉向前測跳耀,跳30秒。

©RYAN OLSZEWSKI

 3  單腿跳耀

此動作需要強大的核心和平衡訓練。右腳站直於地面,左腳彎曲預備,右腳向前跳,用雙手划行輔助向前進,持續向前跳10個,再換左腳。此動作跳越快越能訓練爆發性。左右來回,至少跳20個。

©RYAN OLSZEWSKI

 4  跳箱

站在一個箱子或台階上。向上向前跳,跳耀中盡可能跳得越高越好。然後在回到箱子上,重複剛才動作,跳30秒。
進階版:略微增加跳耀的高度。

©RYAN OLSZEWSKI

 5  爆發登山式

此為登山式的進階版。雙腳打開超過肩寬,腳尖朝外,肚子收緊,呈深蹲姿勢預備。左腳彎曲觸碰左肘,背部仍保持水平,右腳彎曲觸碰右肘,以類似奔跑的方式快速替換左右腳,越快越能訓練爆發性,做30秒。

©RYAN OLSZEWSKI

 6  最大垂直跳耀

雙腳微彎,利用核心,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向上跳高。回到地面時,盡量用腳尖著地,重複動作,至少跳30秒。

©RYAN OLSZEWSKI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