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們,你們有多久沒有運動了?每當問到這句話時,許多媽媽們總會說:為了顧小孩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了,哪裡還有時間 可以去運動?要是我跑去運動,誰可以幫我照顧小孩呢?或是就算不用照顧小朋友,家裡也是一堆家事要做,怎麼去運動呢?如果有一間可以暫時幫你帶小孩的健身房,讓妳在運動的這段時間,有專人幫妳照顧一下小朋友,讓妳可以安心的運動,也不怕小朋友的照顧問題時,是不是開始有點心動了呢?想不想趕快帶著家裡的孩子一起來運動呢?
位於臺北市民權西路的My Fitness從外觀上來看,就像即將要進入一座城堡般,是那樣的夢幻。進入到裡面以後,更有著與一般健身房不一樣的氛圍。一進門就能看到許多台幼兒推車,停放在門口,場館裡輕快地音樂,配上帥氣的小鮮肉教練以及許多小朋友和媽媽們的歡笑聲,猶如來到樂園,期待旅程的開始。
同樣也身為父母的My Fitness創辦人兼教練的賴裕琨說道,以前他在健身房教課的時候,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有人照顧,所以將小孩帶來健身房,許多媽媽看到之後也向教練詢問 到,是不是也可以把自己家裡的小孩也帶來呢?所以想到如果可以一邊在健身房健身,健身房又可以暫時的幫忙照顧小孩,那豈不是最棒的事情嗎?而且現在有許多的職業婦女們也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健身房有這樣的服務時,真的是造福了不少的媽媽們。就在這樣的契機之下,My Fitness成為了台灣第一間只要父母來運動,就提供幫忙妳顧小孩的健身房。
來館內運動時,有專業的教練與幼教人員,可以同時讓妳充分的運動到,也不用擔心家裡的小寶貝們的照顧,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讓小朋友們,在幼教人員的陪伴下 在專屬的遊樂區,快樂的度過父母們健身的時間,更可藉由這樣的機會,讓這些小寶貝們有機會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一起快樂的玩耍。
對於課程的選擇上,My Fitness提供了多樣化的課程選擇,像是團體健身、TRX、拳擊與瑜伽課程。聽到這裡也許有些媽媽們已經更加心動了吧,可是還是會擔心太久沒有運動, 突然參加這樣的課程是不是身體會受不了。這些事情My Fitness也很貼心替妳們想到了,對於新加入的健身課程的會員,她們會給予一個菜鳥手環,可以藉由這個手環,讓教練們了解到以及更加注意到新手學員的狀況,並且依照該學員的身體狀況,調整上課的強度。如果本身平常就已經有運動習慣,可以接受比較激烈強度的運動的學員們,在同樣的課程中,教練也會依照學員的能力,在強度上做變化,讓每個參加課程的人,都可以依造自身的狀態來調整最適合自己的健身強度,來達到最好的健身效果。
同樣身為健身房常客的雪兒媽媽與Sammi媽媽,也向我們分享她們在這邊健身的經驗;在這邊讓她們有機會可以暫時不用照顧小孩子,可以好好的運動一下,其中Sammi媽咪真是厲害,在加入My Fitness大約半年的時間就已經成功減掉了快20公斤的體重。而雪兒媽咪也建議一般媽媽們,如果一開始不知道怎麼選擇課程,那就選TRX或是團體課程就對了!
另外健身房中,也有提供私人的教練課程,藉由教練一對一的指導,更可以依照個人需求,在動作與強度去做變化,以及提供運動後的運動按摩服務,所以在整體課程的選擇上可以說是非常的多樣化與個人化。
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做著最辛苦的工作,每天花費許多的心思在家庭上,都沒有時間好好的照顧自己一番,好好的做個運動放鬆一下,不過現在的媽媽們不用再擔心了,因為My Fitness都幫妳設想好了!不仿下次帶著自己的小朋友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運動吧。
My Fitness
很少有自身體重動作能像是伏地挺身一樣有效,且伏地挺身不但可以加強鍛煉你的胸部,還能增強核心、肩膀和三頭肌。伏地挺身不需要任何設備即可完成此運動訓練,此外你還可以增加它的難易度。本文將帶您了解伏地挺身的8種變化,並教您如何在家徒手操作。
此種伏地挺身與標準伏地挺身一樣,能讓你效地控制地著身體,配合向上爆發成拍手或跳躍。要執行此方式,請確保您的手腕已熱身做好準備,然後先採取標準的伏地挺身姿勢。透過手臂控制緩慢貼近地面,保持核心支撐以保持身體力量。然後,用力推地向上爆發,讓您的手離開地面,或是加上拍手。盡可能小心地降落並重複此動作。
窄距伏地挺身適用於肱三頭肌群。此方式伏地挺身與窄握推舉一樣,你會訓練到胸肌和三角肌,它也能更有效地鍛煉肱三頭肌。俯身在墊子上,雙手選擇和自己舒服的距離,要比肩寬窄,雙腳可以併攏,也可以略微分開,膝關節不要鎖死,脊柱骨盆中立,收緊腰腹,脊柱保持在一條直線,不要低頭,也不要昂頭,微收下巴,肘關節不要鎖死,吸氣身體下落,要用肱三頭肌控制,下落到身體接近地面的時候,呼氣,肱三頭肌發力,將身體推起來,還原到初始位置,重複動作。
蜘蛛人伏地挺身算是一個更進階的動作,因為它需要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先使用標準的伏地挺身姿勢。當您將胸部向地面降低時,彎曲右膝蓋並將其抬向右前臂,在胸部懸停在地面附近時短暫保持。當你把自己向上推起時,把你的腳放回起始位置。保持核心收緊,並儘量保持平衡,再換左腿重複此動作。
錯手伏地挺身也常被叫做斯巴達伏地挺身,是一種很有趣且高效的伏地挺身變式。通常在訓練伏地挺身的時候,會通過調節雙手的距離變換難度,比如寬距俯臥撑、窄距俯臥撑等等。並且,我們還可以前後移動雙手,比如向前移動的超人伏地挺身與向後的腰間伏地挺身等等。
先以標準伏地挺身的起始姿勢。下降身體至最低點,爆發推起身體後,雙手離開地面,一手向前一手向後落在地面(前手向外、後手向內),以此姿勢再做俯臥撑,推起自身並更換雙手位置,此為一個動作反覆。
雙手距離約肩膀寬度的1.5倍,進行伏地挺身時,身體向弱側手方向移動,另一條手臂伸直或者稍微彎曲輔助發力。這個動作因為姿態像一位弓箭手拉開弓箭一樣。此動作的訓練難度較高,是要朝向單臂伏地挺身前的絕佳動作。因為動作中對於單側推肌群刺激會更大,包括胸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前束。
Deficit Push-Up 伏地挺身能提高上身肌肉的變化。Deficit Push-Up 伏地挺身與標準伏地挺身姿勢相同,但需要你把你的手放在較高的表面上,你可以使用較厚的防撞板、啞鈴,也可以使用滾筒來提高穩定性難度。
上斜及下斜伏地挺身主要鍛煉胸大肌下及上束。姿勢與標準伏地挺身相同,但在做上斜伏地挺身時,需將雙手撐在長凳、防撞板或台階平台上;做下斜伏地挺身時,你的腳需抬起放置於長凳、防撞板或台階平台上,雙手撐於在地板上。要注意的是下斜伏地挺身時,注意不要讓臀部下垂,全身需保持平衡且核心出力。
肩膀伏地挺身主要訓練你的三角肌、肱三頭肌以及斜方肌。先採取伏地挺身標準姿勢,雙手張開比肩膀略寬,手肘完全鎖死。臀部往上抬高,腳趾穩穩頂住地面,使身體呈倒「V」字形。慢慢將頭頂往下貼近地面。頭部即將碰到地面時,停頓一下,然後將身體撐起回到起始姿勢。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