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令人驚嘆!美少年成功抗癌,並成為一名健美運動員
1
令人驚嘆!美少年成功抗癌,並成為一名健美運動員
2
加強活動度訓練
運動訓練成效不彰!你該加強身體的活動度訓練
3
公園運動(2):單槓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令人驚嘆!美少年成功抗癌,並成為一名健美運動員

2016-05-29
人物誌 健身 故事 重量訓練

激勵人心!美國密西根州一位青年,現年22歲的扎克·蔡勒 (Zach Zeiler) 在15歲時被診斷出患有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s Lymphoma),他的體重驟降到1百磅 (45公斤),後來他成功抗癌並同時開始了嚴格的健身訓練與努力增肌。他也在網上張貼自己的自拍照與影片激勵他人,現在,他在社群網站上如Twitter和臉書上擁有龐大的粉絲群,他的YouTube影片也有超過1億的點閱數。

©Facebook/Zach Zeiler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2015年9月報導,2010年,當時非常瘦弱的扎克被診斷出霍奇金淋巴瘤1B階段,這是一種淋巴系統的異常,這種病變會導致盜汗、體重下降和發熱等等,好發於15~35歲或55歲以上。這個消息震驚了他的家人,因為他們知道扎克是一個熱愛運動與健康的青少年。幸好及時發現,扎克在醫生給予化療與放療之後成功痊癒。

他母親,49歲的喬安娜·蔡勒說,「有一天,扎克躺在我的房間,我經過時他對我說,『媽媽,我很抱歉,我把你的床弄溼了。』」當時她發現他「從頭到腳,全身是汗。」「我注意到他回家時越來越會全身濕透,這不像他,因為他很有運動天賦。」她補充說:「我父親也因為這種病而過世,當我們開始看到扎克有相同的症狀,我們懷疑他也染上這種病。」

扎克說:「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我爸爸哭泣。」「家裡每個人都非常沮喪難過,只有我大部份時間保持平靜。」

Zach Zeiler 自15歲到19歲的變化。 ©Facebook/Zach Zeiler

扎克的女友,現年23歲的塔拉·赫利從那時候就跟他在一起,知道這個惡耗之後也很難過,但是她選擇與他一起對抗癌症。任職托兒所的喬安娜說,「當我們驅車來到她家,告訴她診斷結果時,我永遠不會忘記她的眼神。」「我將她拉近,並將她的頭靠在我肩上,她當時真的完全崩潰了。」

扎克說:「我在診斷報告2個月前成功約她出來——我在聖誕節時偷偷跑到她家,並寫下『你願意跟我出去嗎?』」「我們在一起快六年了,她完全支持我。」

Zach Zeiler與女友。 ©Facebook/Zach Zeiler

現在,體重超過175磅 (80公斤) 的扎克持續在網路上激勵他人。

「當我在健身和增加肌肉方面有快速的進展,我的朋友和家人們都印象深刻——它對我來說很重要。」
「聽到來自他人的讚美並讓人們注意到我身體的變化,這幫助我持續激勵自己向前。」
「我近期不打算有所停止。我真的很想繼續鼓舞更多的人能夠在他們的目標上面持續努力。」

©Facebook/Zach Zeiler
©Facebook/Zach Zeiler
©Tumblr/Zach Zeiler

扎克還開發了一系列自有品牌商品。

©Facebook/Zach Zeiler

今年初,札克已經向女友正式求婚,並即將步入幸福的禮堂,祝福他!

©Facebook/Zach Zeiler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訓練成效不彰!你該加強身體的活動度訓練

2021-04-08
健身知識庫減脂增肌觀念爆發力徒手訓練重量訓練

很多踏入健身生活的人,無非是想要變得更壯、更精實、身材更好,而這其中也有人追求要變得「更快」、「更強大」,如果舉重、伸展在你的鍛鍊課表中是必須,這些都能幫助你變得強壯而且能舒緩肌肉,那還少了什麼呢?沒錯,就是「移動身體的能力」,也就是靈活度、機動性。

加強活動度訓練
運動訓練成效不彰!你該加強身體的活動度訓練

為什麼身體的靈活度很重要呢?實際上,活動度一直是健身界甚至是運動界非常重視的範疇,美國武裝部隊的菁英首要條件,就是必須克服所有障礙,以讓身體達到最佳的活動範圍。知名的武術格鬥選手 Conor McGregor 除了重量訓練之外,也會進行體操動作訓練。 而 2016 年美國奧林匹克體操隊也在訪問時分享他們進行增強力量和提升機動性訓練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紐約物理治療師 Grayson Wickham 說,每個人都應該在他們的訓練中加入「靈活性與活動度鍛鍊」來提升運動表現,並減少受傷的風險,為什麼?舉運動員為例,若是運動範圍不夠,性能和表現都會受到影響。而如果無法正確地進行舉重,那麼身體將無法完全參與、並鍛煉到想要加強的肌肉,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因此,如果你真的想要在訓練時獲得所有收益,那麼是時候開始「活動度鍛鍊」了。

靈活性與活動度鍛鍊
紐約物理治療師 Grayson Wickham 表示,訓練中加入「靈活性與活動度鍛鍊」能提升運動表現。 ©nourishmovelove

什麼是「Mobility Workout」?

那麼,到底什麼是「活動度鍛鍊」?伸展嗎?瑜伽?熊爬?走弓步嗎?其實,都可能是這些東西中的任何一個。專家說明,「活動度鍛鍊」是指可以增加運動範圍和穩定性的運動,並引導我們控制周圍每個關節的肌肉,機能性鍛鍊融合了靈活性和力量強度,這對於在進行深蹲、舉重、跳高等動作都非常重要。

為什麼需要?

相信你也聽過這樣的說法(但是我們還是想再囉唆一次),很多人因為工作的關係,導致我們長時間「固定」在一個不良的靜態姿勢,因此我們的身體漸漸變得緊繃,並且會在運動時連帶缺乏特定肌群的刺激。在進行運動範圍有限的鍛煉時,我們的輔助肌肉就會受到影響。由於輔助肌肉通常較小且較弱,因此迫使它們承受過大的重量、不足的活動範圍,就會造成疼痛和傷害。更糟糕的是,如果因為活動受限而造成你進行的深蹲或舉重無法確實做好做滿,再怎麼累都無法鍛鍊到你的目標肌肉。

長時間久坐的問題
長時間固定在一個不良的靜態姿勢,容易讓我們的身體漸漸變得緊繃。

你可能會問,每次到健身房時已經熱身了,還不夠嗎?專家表示,大多數人在暖身時,通常不會意識到他們需要多花時間來提高自己的活動度,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直到長期下來,身體已經受夠了,才開始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和痛苦。

每個人都不該錯過

健身運動的人並不代表他們的身體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與活動度。事實上,你的身體並不在乎你鍛煉了多長時間,如果你的肩膀活動範圍有限,並且每次執行伏地挺身、臥推、抓舉動作時都一直卡在某個範圍,那麼最終就會開始受傷。

好處

進行活動度訓練有兩個原因:防止受傷和變得更強壯。我們知道,大家都只想知道後者的知識,但是請記得,如果等到你真的受傷了,就什麼也練不成了。 專家指出,在進行物理治療時,有90%的案例都是因為活動性和穩定性不足,事故發生的那幾秒,沒有人會知道自己的傷會帶來什麼影響。好消息是,每天僅需 15 分鐘的動態熱身,就可以防止毀滅性的傷害(例如椎間盤滑脫)。

以硬舉來說:要進行正確安全的硬舉,你需要靈活的臀部和其他幾個關節和肌肉的活動能力。而如果我們的臀部或膕繩肌僵硬時,就會造成相鄰關節無法在該角度承受太大重量(如大家最脆弱的下背部)。

硬舉时如果臀部或膕繩肌僵硬,就會造成相鄰關節無法在該角度承受太大重量。

你可能會想,額外的下背部鍛鍊只是會讓你的腰椎有點痠痛,但如果繼續在活動受限的狀況下舉重,最終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如果你能定期進行機能性鍛煉,則可以改善運動範圍(臀部放鬆,腿後側更柔韌),並且身體可以利用強壯的肌肉達到更好的表現。

此外,有限運動範圍也會讓肌肉生長更有限。《歐洲應用生理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與12週的淺蹲相比,深蹲可增強大腿肌肉,改善膝蓋伸展和屈曲,並增強深蹲跳躍力。專家表示,擁有良好的移動性和機動性,會讓我們的硬舉等運動效率更高,也會讓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壯。

該如何進行活動度鍛鍊

專家說明,不要將其視為一種特定的鍛鍊方式,而應該將其視為一種一般的運動技能,例如力量或速度。而在建構力量或速度一樣,您需要使用多種技術來構建移動性。建議了一套包含三個部分的暖身:

●使用滾筒或滾球來按摩筋膜。

●動態伸展。

●不需要器材,只用自身體重的訓練,例如深蹲或弓步。

最重要的是緩慢而有意識地移動,與靜態伸展(拉伸和保持)相比,動態伸展將更能增加關節的運動範圍並增強肌肉力量。另外,以鍛鍊為基礎進行熱身。在進行下半身鍛煉之前,可以先做髖關節劃圈、雙腿擺動、或是深蹲以打開臀部、四頭肌、腿後肌群、小腿和腳踝周圍的肌肉;而在上半身訓練之前,也可以做一些動態拉伸、天使等動作以增加肩膀的運動範圍。

靜態伸展
與靜態伸展(拉伸和保持)相比,動態伸展將更能增加關節的運動範圍並增強肌肉力量。

將熱身與鍛鍊相結合,不僅可以真正刺激我們想要鍛鍊的肌肉,還可以使大腦能夠更活用關節。除了訓練前之外,也可以將機能性鍛鍊納入日常中。例如把有氧運動換成游泳或划船來改善上身的運動範圍,熊爬、鴨子走也能提高靈活度和運動能力。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公園運動(2):單槓

2016-08-12
健身動學堂街頭健身初階訓練徒手訓練訓練動作

在公園中,單槓是非常常見的器材,也是對於背部與手部很好的訓練,只是難度比較高,對於一般人來說,比較不是那麼容易完成動作。

正面上拉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比肩膀略寬,手掌向前抓穩單槓。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上半身肌肉的力量尤其是背肌的力量,下半身盡量不要晃動將身體往上拉,下巴超過單槓高度即可,並回到準備動作,一組做6~10下,做3~5組。


注
意:單槓對於剛接觸者較有挑戰,對於一開始還無法完成完整動作的人,可以以自己拉上去最大的高度為主,並持續以那個高度做完一組的訓練。

反面上拉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肌群
動作難度:★★

,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約等於肩膀寬,手掌朝向自己抓穩單槓。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上半身肌肉的力量尤其是背肌與二頭肌的力量,將身體往上拉,下巴超過單槓高度即可,並回到準備動作,一組做6~10下,做3~5組。


注意:反面上難度比較低,但是對於一開始還無法完成完整動作的人,以可以自己拉上去最大的高度為主,並持續以那個高度做完一組的訓練即可。

側面上拉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身體面向欄杆左側,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握住單槓。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上半身肌肉的力量尤其是背肌與二頭肌的力量,將身體往左上拉,下巴超過單槓高度即可。



回到準備動作之後,換邊做單槓動作,一組來回換邊做8~10下,做3~5組。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