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1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2
格鬥選手必練的踢擊與膝擊肌力訓練
3
不輕言放棄!殘奧選手重摔再起,完成傳承的感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2016-07-13
人物誌 武術競技 格鬥 故事 專訪

外表秀氣文靜的Jenny黃偵玲,很難想像她是台灣第一位職業女子綜合格鬥選手,會踏上格鬥這條路,除了對運動的熱愛,還有她從中獲得的成就感。對台灣人而言,綜合格鬥(MMA)是項較陌生的運動,結合了拳擊、泰拳、柔術、等,有別於一般單項競技項目限制多,MMA比賽規則較開放,因此選手須具備更多元的能力。2015年7月在ONE FC 擊敗俄羅斯選手的Jenny表示,MMA是一種多元格鬥運動,她擅長柔術,但像拳擊或其他站立技,她也一樣要下功夫去學習。

「格鬥少女」黃偵玲

玩樂找到興趣

學生時期,Jenny在同學的邀約下,開始學習柔道,「小時候好動愛玩,因為好朋友邀約,跟著加入學校柔道隊,學出一點興趣。」J。之後,Jenny接觸柔術等其他競技項目,最後踏上MMA這條路,Jenny說,「自己投入MMA約一年半,比賽成績比預期好,但MMA領域很廣,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夢想可以不只一種樣子

過去曾在美國、新加坡工作,Jenny表示,以前的夢想是希望到國外工作,把她工作的心路歷程,集結成冊,分享經驗給有同樣夢想的朋友。

不過人生往往不會照著計劃走,因緣際會下,Jenny接觸到MMA這項運動,也改變了她的人生道路。「突然夢想、人生目標,都變得不一樣了,現在打好每場比賽,就是我的人生目標,或許改天會變成出版自己比賽心得的書吧!」Jenny笑說。

談到現在的夢想,Jenny表示,希望在MMA這個領域中,表現更好,期待未來能向自己偶像龍達蘿西(Ronda Rousey )看齊,目標成為第一位挑戰UFC的亞洲女性。

證明自己 期待獲家人肯定

MMA這條格鬥路,Jenny走得並不輕鬆,家人對於她從事這項運動,並非全力支持。Jenny表示,母親還算是支持她,不過父親蠻反對的,畢竟這項運動,多少會受點傷,她能理解父親是因為擔心、心疼女兒的心態才會反對。「有時候媽媽會拿我參加比賽的新聞給爸爸看,但他都會不太高興,尤其看到我受傷,他都會生氣。」Jenny說。

不過,個性樂觀的Jenny說,每種運動會有運動傷害,並非格鬥才有,重點是在運動過程中,要學會保護自己,把受傷機會降到最低;所以也不會刻意去說服父母,反倒認為,要先拿出好的成績,讓大家都接受、知道這項運動,自然而然父母也會漸漸認同。

職業比賽中,Jenny雖然都拿下不俗成績,但她對自己要求甚高,不管練習或比賽都有一套規劃。「沒有MMA比賽時,我就會自費去國外參加柔術比賽,雖然沒有獎金或其他贊助,但透過比賽來累積實戰經驗,會成長更快。」除了自行規劃賽事參與,Jenny平時在道館也嘗試和男選手練習,雖然常常被打很慘,但她說,這是讓她進步神速的原因之一。

「外面比賽,對手都超兇,平常跟男生練習的最大好處,就是力量跟強度跟女生不太一樣。每次打輸,我不覺得是性別的問題,而會想說,自己怎麼這麼差,過程很挫折,但也因此砥礪自己,要更努力練習。」從言談中,不難聽出Jenny的好勝心還有對自己嚴謹的要求。

熱愛挑戰自己 極限運動是她的最愛

除了格鬥運動外,Jenny嘗試過、且想要繼續挑戰的兩項運動,就是跑酷和走繩。

談到跑酷,Jenny說,之前她曾站在一顆石頭上,整整站了三小時,最後好不容易才克服恐懼,空翻下去。「會覺得不知道自己當初在怕什麼?」Jenny笑說,因為已在室內場地練習過很多次,同樣高度她能夠翻,但不知道為何,一站上那石頭,就是會害怕。而從這些運動,她也學會如何克服恐懼,還有得到成功挑戰自己的那種成就感。

挑戰格鬥 先從體驗開始

身為教練,Jenny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從體驗開始」,畢竟要先嘗試過才會清楚自己到底是否喜歡、適合這項運動。不少人會覺得,格鬥選手看起來很光鮮亮麗,但沒有實際嘗試過,就挑戰太高層級的運動項目,不但無法讓自己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反而增加挫折感,無法繼續下去。因此,Jenny說,對於格鬥有 興趣的朋友,不妨考慮從初階的拳擊開始,熟悉後再繼續往上挑戰,會進步更快、更有成就感。

拍攝場地提供:武甲總合武術- Martial Armour

撰文/粘粘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格鬥選手必練的踢擊與膝擊肌力訓練

2017-05-19
知識庫臀部肌群書摘訓練動作武術競技

踢擊和膝擊是在格鬥中最常被使用到的技巧之一,不過,你可知道要強化這些攻擊的技巧與力道,該著重在哪方面的訓練?

從表面上看,會認為踢擊和膝擊是靠大腿的力量,其實與大腿關係不大。事實上,大腿反而會減慢攻擊的速度。如果你的大腿非常粗,光是要移動這些額外的重量就不可能快得起來。

踢擊和膝擊真正的威力是來自於腰肌與髂肌,股直肌是唯一支撐髖屈肌的大腿肌肉。當你用單腿站立時,讓你穩定而不致倒下的是臀中肌與小腿肌肉。所以你只需要加強這四個肌群。

踢擊是格鬥中最重要的攻擊技巧之一。

人體正常來說,慢肌纖維(第 1 型)的直徑比快肌纖維(第 2 型)小。而研究顯示,腰大肌約有 60% 是由快肌纖維構成,但此部位的慢肌纖維卻比快肌纖維來得大,顯然與常識出現矛盾。

腰肌的慢肌纖維變得肥大,但快肌纖維卻沒有,表示腰肌只發揮了維持身體姿勢穩定的功用,而這也代表快肌纖維缺乏大量爆發性訓練的刺激。

需要用到雙腿進行攻擊的格鬥者,一定要改進這個弱點。

為了讓腿部更能積極發揮攻擊力,就必須盡可能使用高重量來訓練髖屈肌。以生理功能來說,要刺激此處的大量快肌纖維,這是必要的訓練。

! ​警告
你雖然格鬥者需要加強鍛鍊腰肌與髂肌,但這樣做也造成一些問題,這也是髖屈肌的矛盾之處,因為加強鍛練這些肌肉,會有兩項負面結果:

1. 短期來說,有些訓練會傷到椎間盤。

2. 長期來說,過度訓練的屈肌會造成下部脊椎拱起。錯誤的脊椎位置伴隨肌力訓練帶給脊椎的強大壓力,會大幅提高下背受傷的風險。為了避免這些問題,你需要做以下動作:
☞在訓練腰肌與髂骨肌群後,用跨步來伸展
 圖1  。
☞吊在單槓上,舒展腰部脊椎。

站姿抬腿

這是針對股直肌、腰肌、髂肌,以及腹肌群的臀中肌與小腿肌的孤立訓練運動。

為什麼格鬥者需要練這個動作
★ 專注訓練讓踢擊與膝擊更強的肌肉上,同時也能改善單腳站立時的平衡感。

採用站姿,將槓片或是啞鈴放在左大腿膝蓋上面一點,勿直接壓到膝蓋  1 。

以左手穩定重量,用右手搭在穩固的機器或牆壁維持平衡。保持左膝蓋彎曲,盡量抬高  2 。接著降下左腿,直到左大腿與地面垂直。 左腿做完一組動作之後,再換成右腿做一組。

重點提示
在每個反覆次數之間也可以把腳放在地上稍稍停頓,如此可讓你用上更大的重量。

變化動作

 A  可以用彈力帶取代啞鈴。將彈力帶纏繞在略高於膝蓋的位置,另一端用對側腳踩住。

 B  也可以結合彈力帶與啞鈴,同時受惠於兩種阻力結合的效果。

 C  若要訓練穩定肌群(臀中肌與小腿肌),就盡可能減少用手做平衡(或完全不用手)。

結合彈力帶與啞鈴強化訓練強度。

 D  原本抬腿時是屈腿,可改成腿在整個動作過程都伸直。

 E  也可以使用特別為抬腿設計的機器,讓你不用擔心平衡的問題,雖然比啞鈴要容易操作,但對同時需要訓練平衡能力的格鬥者卻不怎麼實用。

用機器做強化訓練。

優點
抬腿訓練到的部位,是在格鬥中很重要,卻在其他訓練中常被忽略的肌肉。

缺點
這項訓練一次只能做一邊,所以會花上更多時間來完成。

! 風險
訓練腰肌群會拉扯脊椎。必須保持背部挺直,小心不要拱起下背。如果抬腿的過程中感覺脊椎在移動,就不要把腿抬得那麼高。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旗標出版,Frederic Delavier 與 Michael Gundill 著作《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動員全身爆發力出擊,培養僵持肌耐力克敵制勝》一書。

肌力訓練對格鬥或綜合武術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因為肌力訓練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去增進你的運動效益:
1. 讓爆擊更有力量。
2. 增進肌耐力與對抗性。
3. 增加動作範圍 比如踢腿。
4. 可以成為有效的防禦手段去減少破綻。
5. 減少慢性運動傷害。重複性的強力出拳,會導致肌肉關節的原發性傷害,肌力訓練可避免不必要的創傷。

市面上有許多針對肌力訓練設計的器材與裝備,其實只要運用槓鈴及啞鈴的訓練動作便綽綽有餘。 由於槓鈴與啞鈴的便利性與訓練效益,本書會以這兩樣器材作為訓練課表的核心。

過去的格鬥技巧教學並不強調因材施教,而近期在自由搏擊最大的進展,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格鬥風格。

遵從這理念去設計你的肌力訓練課表,能夠避免盲目地遵循他人或冠軍選手的格鬥風格。人並非無堅不摧的剛體,要成為為一位頂尖鬥士,就必須正視生理上的條件,因此本書將告訴你發展出屬於自己格鬥風格的肌力訓練課表。


•旗標科技《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輕言放棄!殘奧選手重摔再起,完成傳承的感動

2016-09-14
話題奧運新聞里約殘奧武術競技

奧運的精神除了堅持不懈之外,背後最大的意義就是永不放棄。2016殘奧的開幕典禮當地時間7日在巴西的里約進行,在多彩多姿的表演中拉開了序幕,並向世界傳遞包容的訊息。

開幕式上的巴西國歌則由右手殘疾的馬丁Carlos Martin以鋼琴的呈現方式完成。

前帕運巴西隊選手選手瑪薩爾Marcia Malsar ©huffingtonpost.gr

在此次的開幕典禮最令人期待的傳遞火炬橋段上,大會特意安排4名殘奧選手以接力方式呈現。大雨滂沱的現場,前帕運巴西隊成員瑪薩爾Marcia Malsar,在1984年代表巴西出戰殘奧奪得一金,此次擔任火炬手第二棒,在扶著拐杖奮力前進的過程之中,年事已高的她,卻在傳遞聖火時一度重心不穩讓火炬從手中飛出,不慎跌倒….

Marcia Malsar傳遞聖火中 ©mashable.com
傳遞中不慎跌倒 ©straitstimes.com

失敗為成功之母

正當大家不知所措時,瑪薩爾靠著自己的毅力與工作人員的扶持之下,扶起拐杖勇敢站起來,這一幕不僅代表失敗為成功之母之外,也誓言了永不放棄的含意。當觀眾看到為之動容的一幕,紛紛起立鼓掌,以表支持與佩服。

©straitstimes.com

拿著火炬勇往直前,傳到下一棒的視障選手山度士(Adria Rocha Santos),最後由坐在輪椅的泳手施華(Clodoaldo Silva)點燃聖火。
 
除了感動之外,這一幕也為里約殘奧開闢了一個美好的開始。

泳手施華Clodoaldo Silva點燃聖火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