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1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2
Tyson日常拳擊訓練
這一拳打中可能就買單!53歲世界級拳王泰森訓練影片曝光
3
為台灣柔道寫下歷史,連珍羚做到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2016-07-13
人物誌 武術競技 格鬥 故事 專訪

外表秀氣文靜的Jenny黃偵玲,很難想像她是台灣第一位職業女子綜合格鬥選手,會踏上格鬥這條路,除了對運動的熱愛,還有她從中獲得的成就感。對台灣人而言,綜合格鬥(MMA)是項較陌生的運動,結合了拳擊、泰拳、柔術、等,有別於一般單項競技項目限制多,MMA比賽規則較開放,因此選手須具備更多元的能力。2015年7月在ONE FC 擊敗俄羅斯選手的Jenny表示,MMA是一種多元格鬥運動,她擅長柔術,但像拳擊或其他站立技,她也一樣要下功夫去學習。

「格鬥少女」黃偵玲

玩樂找到興趣

學生時期,Jenny在同學的邀約下,開始學習柔道,「小時候好動愛玩,因為好朋友邀約,跟著加入學校柔道隊,學出一點興趣。」J。之後,Jenny接觸柔術等其他競技項目,最後踏上MMA這條路,Jenny說,「自己投入MMA約一年半,比賽成績比預期好,但MMA領域很廣,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夢想可以不只一種樣子

過去曾在美國、新加坡工作,Jenny表示,以前的夢想是希望到國外工作,把她工作的心路歷程,集結成冊,分享經驗給有同樣夢想的朋友。

不過人生往往不會照著計劃走,因緣際會下,Jenny接觸到MMA這項運動,也改變了她的人生道路。「突然夢想、人生目標,都變得不一樣了,現在打好每場比賽,就是我的人生目標,或許改天會變成出版自己比賽心得的書吧!」Jenny笑說。

談到現在的夢想,Jenny表示,希望在MMA這個領域中,表現更好,期待未來能向自己偶像龍達蘿西(Ronda Rousey )看齊,目標成為第一位挑戰UFC的亞洲女性。

證明自己 期待獲家人肯定

MMA這條格鬥路,Jenny走得並不輕鬆,家人對於她從事這項運動,並非全力支持。Jenny表示,母親還算是支持她,不過父親蠻反對的,畢竟這項運動,多少會受點傷,她能理解父親是因為擔心、心疼女兒的心態才會反對。「有時候媽媽會拿我參加比賽的新聞給爸爸看,但他都會不太高興,尤其看到我受傷,他都會生氣。」Jenny說。

不過,個性樂觀的Jenny說,每種運動會有運動傷害,並非格鬥才有,重點是在運動過程中,要學會保護自己,把受傷機會降到最低;所以也不會刻意去說服父母,反倒認為,要先拿出好的成績,讓大家都接受、知道這項運動,自然而然父母也會漸漸認同。

職業比賽中,Jenny雖然都拿下不俗成績,但她對自己要求甚高,不管練習或比賽都有一套規劃。「沒有MMA比賽時,我就會自費去國外參加柔術比賽,雖然沒有獎金或其他贊助,但透過比賽來累積實戰經驗,會成長更快。」除了自行規劃賽事參與,Jenny平時在道館也嘗試和男選手練習,雖然常常被打很慘,但她說,這是讓她進步神速的原因之一。

「外面比賽,對手都超兇,平常跟男生練習的最大好處,就是力量跟強度跟女生不太一樣。每次打輸,我不覺得是性別的問題,而會想說,自己怎麼這麼差,過程很挫折,但也因此砥礪自己,要更努力練習。」從言談中,不難聽出Jenny的好勝心還有對自己嚴謹的要求。

熱愛挑戰自己 極限運動是她的最愛

除了格鬥運動外,Jenny嘗試過、且想要繼續挑戰的兩項運動,就是跑酷和走繩。

談到跑酷,Jenny說,之前她曾站在一顆石頭上,整整站了三小時,最後好不容易才克服恐懼,空翻下去。「會覺得不知道自己當初在怕什麼?」Jenny笑說,因為已在室內場地練習過很多次,同樣高度她能夠翻,但不知道為何,一站上那石頭,就是會害怕。而從這些運動,她也學會如何克服恐懼,還有得到成功挑戰自己的那種成就感。

挑戰格鬥 先從體驗開始

身為教練,Jenny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從體驗開始」,畢竟要先嘗試過才會清楚自己到底是否喜歡、適合這項運動。不少人會覺得,格鬥選手看起來很光鮮亮麗,但沒有實際嘗試過,就挑戰太高層級的運動項目,不但無法讓自己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反而增加挫折感,無法繼續下去。因此,Jenny說,對於格鬥有 興趣的朋友,不妨考慮從初階的拳擊開始,熟悉後再繼續往上挑戰,會進步更快、更有成就感。

拍攝場地提供:武甲總合武術- Martial Armour

撰文/粘粘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這一拳打中可能就買單!53歲世界級拳王泰森訓練影片曝光

2020-05-25
話題生活拳擊武術競技

在2005年被拳擊手凱文·麥克布萊德(Kevin McBride)技術性擊倒,最後以敗北收場的前世界級拳王邁克·泰森(Mike Tyson),也在同年宣佈從拳壇中退休,但在近日於IG上流出他的日常訓練影片,現年已經53歲的泰森曾獲世界重量級冠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重量級拳擊手之一,在其全盛時期,他以毀滅性的風格多次擊敗了著名的對手一度被定義是最具威脅性的拳擊手。

世界級拳王Tyson
已經於2005年宣佈正式退役的拳王泰森(Tyson)會再次復出嗎? ©dailymail

泰森(Tyson)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年輕的時候因為進過少年拘留所因此被高中開除,卻在一次街頭打架中連續打倒3個成年的黑人,因此,被拳擊教練迪亞文圖(Cus D'Amato)看到並教他如何打拳,可惜這樣益師益友的迪亞文圖在1985年去世。接著,Tyson在1985年初次登上拳擊職業的舞台,只用了一局就贏得第一場的比賽,接下來同年的15場比賽全都以擊倒獲勝,而且都只用一局的時間。

Mike Tyson強大的威力
經過測量Tyson的拳將產生1,178磅-英尺的力量,相當於1,600焦耳的能量。 ©sportscasting

然而,這位曾經被公認為世界最強的拳擊手之一的Mike Tyson,在2005年正式退役之後卻沒有放棄日常的自主性訓練,近日他日常的訓練影片在網路上曝光,另眾多網友都在猜測這位拳王是否有想要復出的可能!Tyson在5/2和5/12個人的Instagram上傳最新的訓練影片,在影片中可以看見留著白鬍的Tyson帶著拳套與培訓員一同練拳,他首先是瞄準頭部進行快速左右交替的3拳,接著立即用左手向右邊側腹部位打2記重拳,然後,閃躲過培訓員的攻擊之後,在以一記漂亮的右勾拳做完美個結尾,前後攻擊的時間不到3秒鐘就結束。在過程中可以看見Tyson俐落的動作之外,還可以看見準確的拳位以及每一拳的力道,這點可以從護具被打響的聲音中了解這拳的破壞力道有多大。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ike Tyson(@miketyso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5月 月 1 日 下午 12:07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ike Tyson(@miketyso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5月 月 11 日 上午 10:14 張貼

這兩支影片迅速的在網路上曝光,就連前摔角巨星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美國喜劇演員馬汀·勞倫斯(Martin Lawrence)等眾多名人都在底下留言;而Tyson的新教練擁有三屆巴西泰拳世界冠軍的拉斐爾·科迪羅(Rafael Cordeiro)也表示,現年53歲的Tyson雖然已經超過10年以上沒有上場打拳,但我看到他的拳速完全不會輸給21或22歲的年輕拳王,當他將拳打到我的護具上時就感受到生命在眼前閃過的感覺,當下令人感覺到十足的震撼力與恐懼感。

Tyson與Rafael Cordeiro
拳王Tyson的新教練擁有三屆巴西泰拳世界冠軍的拉斐爾·科迪羅(Rafael Cordeiro)。 ©sportlife.news

邁克·泰森(Mike Tyson)這位曾經的世界級拳王雖然從拳壇退役之後,卻依然保持打拳的習慣並參與香港知名電影葉問3的演出,同時,他還在加州經營一間合法的大麻企業以及擁有Podcast 廣播訪談節目,以他強悍又喜愛冒險的風格來看,誰敢保證這位已經53歲的前世界級拳王不會復出拳壇呢?

資料參考/talksport、Instagram、esp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台灣柔道寫下歷史,連珍羚做到了!

2016-08-09
話題奧運里約奧運武術競技

柔道是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赢得比赛,它是奧運會上比赛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伏對手的項目,也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運動,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熟練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柔道緣起日本古代的武術柔道,由日本人嘉納治五郎發展出來的一套運動,他曾在1932年第10屆的洛杉磯奧運會上與大約200名的學生為那次的奧運會做了完整的柔道示範,最後在1964年第18屆東京奧運會正式成為了男子的獎牌項目,1992年正式成為女子的奧林匹克體育獎牌項目,台灣則從2000年的奧運會中,開始有代表去參加柔道項目的競賽。

雖然開始並未有亮眼的成績,但是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的會上,我國女子組由52公斤級的施佩均和63公斤級的王沁芳代表參加,並分別拿到8強和4強的好成績,表現相當亮眼,而他們現在也分別是多名好手的固定教練。

與日本對手的二次交戰

台灣首位職業柔道選手連珍羚,也是台灣柔道史上的第一面柔道大獎賽金牌得主,在此次2016里約奧運的57公斤級的競賽上打進第4名的好成績。這次比賽,珍羚首先以100:0的得分狠狠擊敗波蘭選手進入32強,接著擊敗美國強手馬帝馬洛伊進入16強,卻在8強敗給倫敦奧運銀牌羅馬尼亞選手卡普里歐利烏,但經過敗部復活賽擊敗來自匈牙利的卡拉卡絲後,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準決賽,卻碰上日本上屆柔道的金牌得主松本薰。

里約奧運台灣柔道代表選手連珍羚 ©sfgate.com

其實這已經不是連珍羚第一次對上松本薰了,身為職業柔道選手的她,在今年2016的一次大獎賽上擊敗這位日本的選手,台灣柔道史上第一面金牌則是她在2015年布達佩斯柔道賽上獲得的大獎,所以連珍羚的實力可說是相當雄厚。

連珍羚(左)與松本薰(右) ©darkroom.baltimoresun.com

外柔內剛,寫下歷史

珍羚小時候為了逃避學校的早自習課,於是參加運動社團開啟柔道生涯。高中時期的她,擔任亞青選手時到日本集訓,才赫然發現原來柔道完全不是她想像的那麼簡單。國體大二時去日本比賽,比完後山梨大學的教練跑過來找她,問珍羚要不要去他們學校念書,這樣難得的機會,她當然二話不說就直接答應,於是她毅然決然地放棄台灣的學業,到日本念大學,並在山梨大學接受完整的柔道訓練,經過努力,成為山梨柔道隊史上第一位外籍隊長。畢業前還與日本小鬆柔道隊簽約,成為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

2015年布達佩斯柔道賽上獲得的金牌 ©judoinside.com

這次在里約奧運會上獲得第四名的成績,珍羚表示已經盡了最大力量,發揮最大實力來對付這場硬戰,雖想為台灣寫下歷史的目標沒有達到,但她對於成績並沒有遺憾。同時也感謝全國的關注朋友為她熬夜加油,她將會帶著這份感謝在未來的路上更加盡心。雖然沒有獲得獎牌的殊榮,但台灣首位職業柔道選手的這個稱號,早已為台灣增添寶貴的紀念。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