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筋肉媽媽:鍛鍊,成為更好的自己
1
筋肉媽媽:鍛鍊,成為更好的自己
2
擺脫弱肌男吧!你知道肌力負荷如何設定? 簡單5個規劃增肌課表的觀念
3
路跑甜心陳明俐:運動是見證生命成長的喜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筋肉媽媽:鍛鍊,成為更好的自己

2016-07-25
知識庫 健身 專訪 故事 體適能

網路上小有名氣,透過粉絲頁及部落格與網友們分享健身秘訣的筋肉媽媽,因為運動,兩度成功克服低潮並扭轉自己的人生,如今他把健身及推廣運動當作自己全心投入的事業,不僅過得更快樂,也幫助許多人愛上運動且學會正確運動。

筋肉媽媽Melody

接觸運動 克服人生的低潮

談到運動,筋肉媽媽說,和大多數台灣小孩一樣,小時候很常運動,但後來因為升學,漸漸不重視,直到出社會工作後才又重新接觸。「一開始我也參加健身房會員,但因為沒時間、沒對的方法,其實也去沒幾次。」筋肉媽媽笑說,大概很多人都有同樣困擾,加入會員可是一樣沒運動。

原本是節目製作人的筋肉媽媽,因為工作壓力、不良生活作息,加上生活上的不如意,一度養成酗酒習慣,也讓他的健康每況愈下,直到遇見不菸不酒、又剛好是健身教練的筋肉爸爸,才讓他改變習慣,讓運動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身體狀況也漸漸變好。

鍛鍊 讓自己變得更好

「剛開始跟筋肉爸爸在一起時,會跟著去健身房運動,不過當時並不是很有系統的訓練,只是踩踩腳踏車、跑步機,效果並不明顯,真正開始有系統的健身,是生完小孩後。」筋肉媽媽說,他的產後憂鬱很嚴重,每天在家帶小孩,壓力很大,加上當時整個人狀態不是很好,頓時變得很沒自信,也因為心理不太平衡,常常和筋肉爸爸吵架。

「直到後來筋肉爸爸看不下去,開始替我規劃健身目標跟課程,不僅體態恢復,健康狀況也變得更好。」筋肉媽媽說,運動原先是為改善產後憂鬱的情況,但漸漸地,這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現在想要推廣健身,讓更多人體會運動的好處。「對我來說,運動這件事算是給了我的人生兩次很大的救贖!」

過去自己運動 現在幫助別人運動

從一開始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健身技巧,到後來出書、成為教練後,筋肉媽媽說:「以前是訓練自己,現在要訓練別人,教其他人怎麼去運動,這之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自我學習、精進就變得很重要。」

對於筋肉媽媽而言,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和筋肉爸爸一起推廣運動,讓更多人一起投入健身行列。同時,對於自我要求甚高的筋肉媽媽來說,不能只是教大家運動技巧,更希望傳達正確的運動觀念及健康知識給大家,「現在定期都要出國上課,國外有很多更新的資訊,透過這些課程,讓我們的教學變得更專業。」自己經營健身工作室的筋肉爸媽,現在除了上課、分享運動資訊外,也取得專業證照,希望他們的健身課程能夠結合學理,讓所有與他們一起健身的學員及網友,都能正確、健康的運動。

健康大過於減重

「運動真正目的,應該是維持健康大過於愛美減重這件事,但為了吸引更多人願意動起來,我們還是會用『變美麗』這樣的口號來吸引大家運動。」筋肉媽媽開玩笑說,很多人都是為了要瘦身而開始運動,但事實上運動對於健康的維持真的很重要,「平常沒有運動習慣,身體很多肌肉、關節漸漸會退化,久而久之開始這裡痠、那裡痛,這都是相互影響的。」

因此筋肉媽媽也呼籲,大家有時間就要動起來,哪怕一天只有短短幾十分鐘,找自己覺得最容易、而且有興趣的運動開始,因為不是大家都有時間跟預算去上健身房或找教練,但可從網路上分享的運動資訊開始做起,筋肉媽媽笑說,「我們分享在網路上的示範影片也可以參考。」

減重迷思多 飲食控制很重要

許多愛美女生都有同樣疑惑,減重要做什麼運動才能達到最好效果?「關於減肥有太多迷思,一些網路流傳的方法不一定有用,最重要的還是飲食控制,跟適量的運動。」筋肉媽媽分享,飲食控制最重要的三件事:定時定量、不要吃太飽(但營養均衡)、減少精緻食物。

定時定量避免攝取過多熱量,只要三餐正常,該攝取的營養素不缺少,都可以不用刻意節食就健康瘦身,另外,精緻食物像炸物、甜食都儘量少吃,因為這些東西不只熱量高,也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常吃並不健康。

筋肉媽媽Melody/profile

曾任電視製作人,現專職私人健身教練,著有《鍛鍊,成為更好的自己:跟著筋肉媽媽,生了孩子照樣3個月練出六塊肌!》、《用阻力,遇見更棒的自己:喚醒臀部&核心的赤足訓練,Level1~6助你打造精實線條!》等書。

現任/  
Fit Taiwan專業女性體適能(WFS)、產前產後體適能(TPPC)、青少年運動體適能(YES)授課教官
Fit Studio專業小團體私人教練主管
J.Z. Fitness個人體適能教練

專業認證/
ACE(美國運動協會)CPT認證 
AFAA(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WT認證
REVO₂LUTION RUNNINGTM certification

撰文/粘粘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擺脫弱肌男吧!你知道肌力負荷如何設定? 簡單5個規劃增肌課表的觀念

2019-05-13
初階訓練增肌健身知識庫觀念

當想要建構出強壯肌肉的你,知道該拿多少重量?每組動作該做幾下才有效?要了解這兩個問題之前,你必須要先確認好你要訓練的目標是肌肥大(增肌)或是增加肌力耐力?然而,我們這篇將針對肌肥大的目標來做說明,無論你的目標是哪個方向,都必須要了解這個最重要的課題「關於肌力訓練的負荷設定」。

你知道肌力負荷如何設定? 簡單5個增肌課表的秘訣。

我們的身體擁有一個十分神奇又精密的系統,它具有適應環境的強大潛力,這裡也包含著組織對於重複性的適應能力,尤其,當我們面對高強度高負荷的外在力量時,肌肉會透過學習成長來對抗它。因此,當我們講到肌肥大的時候,就必須要知道「肌肥大」可以被認為是肌肉纖維的增厚,這是身體受到「適當」壓力時就會發生的現象,如同,上述所表明的它必須產生更大更強壯的肌肉,才能夠承受這種新的負荷,這種需要引起細胞反應(cellular response);導致細胞和成更多的物質。

肌纖維的成長

然而,為了肌肉纖維的成長,就必須要做這兩件事:「刺激」和「修復」。稱為衛星細胞的休眠細胞存在於肌纖維的外膜和基底膜之間,受到創傷或損傷的刺激,觸發免疫系統反應導致「炎症」,在細胞上就會開始產生自然清理和修復過程;所有這些的前提都有可能是重量訓練對肌肉所產生的壓力。在此同時,激素反應被觸發,導致生長因子、皮質醇和睾酮激素的釋放;這些激素有助於調節細胞活動,生長因子有助於刺激肌肉肥大;而睾酮激素可增加蛋白質合成效率,這個過程導致衛星細胞繁殖,其子細胞遷移到受損組織;在這裡它們與骨骼肌融合,並將其細胞核貢獻給給肌纖維使用,幫助它們變厚和成長,好應付接下來更大的負荷力量,這就是所謂的肌肥大(增肌)過程。

為了肌肉纖維的成長,就必須要做這兩件事:「刺激」和「修復」。

肌力訓練5要件

了解了肌肉增長的基礎生理原理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了解如何設定增肌的訓練目標。首先,你必需要將訓練的目的明確化,並依據目的來設定訓練條件與課表,因此,你必需要考量以下這5個要件:

1.負荷強度

2.反覆次數

3.間隔時間

4.訓練組數

5.訓練頻率

如果,你不想要肌肥大但想增加「肌力」時,就要進行高強度、低次數與長間隔的訓練;反之,若是你以肌肥大做為主要目標時,則必需要將訓練方式變成中強度、中次數與短間隔;還有一種是以肌耐力做為訓練目的的人,原則上就是以低強度、高次數與短間隔做為訓練方式。為了決定訓練的內容,你就必須要根據目的來設定接下來的這五個條件:

 

1.要用多大的重量訓練?

2.要連續做多少次數?

3.組與組之間的休息時間?

4.要進行幾組的訓練?

5.每週要訓練幾天?

訓練的目的與重量負荷的建議參考值

訓練的目的與重量負荷的建議參考值,也可依據你的特殊需求去做調整!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jenreview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路跑甜心陳明俐:運動是見證生命成長的喜悅

2016-07-20
專訪跑步人物誌健身路跑故事

人生的轉彎處,可以看見不同的風景,路跑甜心「俐哥」陳明俐在人生中最燦爛的年紀遇上疾病,但她非但未被病魔擊倒,反倒藉由改變運動習慣,來翻轉自己的人生,甚至活得比以前更精采。

第一次見到她,或許你會好奇,為什麼這樣漂亮的女生會有「俐哥」這個綽號,「因為我超熱愛重訓啊!」語畢,俐哥秀出自己很的手臂線條。熱愛運動的俐哥,曾是百貨公司櫃姐,因為害怕曬太陽,以前都習慣選擇拉丁有氧等,不用接觸到陽光的運動,但因甲狀腺的疾病,她選擇跟隨爸爸的腳步,藉著跑步,來維持健康,同時在運動場上,接觸到有別於以往的人、事、物,進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路跑甜心「俐哥」陳明俐

運動是生命的轉彎 

「路跑不只是運動也是記錄自己生命的過程。」俐哥說。剛開始,是因為生病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才開始接觸跑步,後來漸漸養成習慣,「不跑就會怪怪的」。但對很多初學者來說,卻很容易跑到後來放棄,俐哥建議,要如何持之以恆跑下去,培養出興趣才是關鍵。

俐哥表示,人生中參加的第一場路跑是三星舉辦的,原本只是抱著體驗的心態去參賽,累積幾次參賽經驗後,她發現,跑步這項運動不僅讓她找回健康,更重要的,是可以有一段時間,「讓自己跟自己對話」。

「跑者是賽道上最美麗的風景」平常練跑時,俐哥習慣聽音樂、欣賞路途中的風景,並觀察一旁的跑友,因為如果只是一直悶著頭跑,很容易感到無趣,自然會想要放棄,她鼓勵剛開始嘗試跑步的朋友,可以試著聽音樂、到河濱公園等有不同戶外景觀的地點練跑,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跑步習慣。

養成跑步習慣後,俐哥開始積極參加比賽,「透過比賽讓自己更投入於練跑」,俐哥說,她建議女生跑者可以多參加「女生路跑」,透過這些活動,去結交到更多熱愛跑步的朋友,相互鼓勵之下,會更有動力、也更勤於練習。她也開玩笑說,這些路跑會有專屬於女生的「漂亮跑衣」,物資也是女生比較喜歡的小東西,吸引力比較大。

路跑迷思多 愛美女生別怕

路跑經驗豐富的俐哥建議初學者,先從體驗短的比賽開始,不要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否則挫折感很大,反倒開始抗拒跑步這件事。同時,俐哥提到,很多女生會因愛美而對於跑步這件事卻步,「只要暖身、拉身做的夠,就不用怕小腿肌的產生」俐哥說。

另外,運動時間的選擇也很重要,女生如果怕曬黑,傍晚、清晨甚至也夜跑都是很好的選擇,「清晨可以到河堤或是公園,早上空氣好,跑起來對身體更健康,但如果是夜跑就去田徑場,到河濱公園盡量結伴同行。」俐哥提醒女生跑者,專注於運動外,更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運動的下一目標:國外路跑、拳擊

去年剛挑戰完名古屋路跑的俐哥說,她給自己設定,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國外路跑的目標。「名古屋路跑是一次非常不同的體驗,當地的環境、氣候還有參賽的跑者,跟台灣都有很大不同。」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地路跑的補給都至少要5公里才有,甚至傳說中的「私人補給」也根本沒有出現!俐哥笑說,「之前聽說有一些婆婆媽媽會在路途中塞一些私補給你,但我全程跑完都沒有啊!」她建議,有心想挑戰國外路跑的朋友,要事先了解當地路跑舉辦方式,可以事先準備,會讓自己的成績更好。

除了跑步外,俐哥最想挑戰的運動是拳擊跟攀岩,最近開始接觸拳擊,俐哥說,目前還在打沙袋、手靶階段,希望接下來能進步到對打,而攀岩則是接下來的目標,雖然過去曾嘗試,但仍沒有機會好好去學習。

心境上「很多事情看很開」

「活著真好,因為在病痛面前,一切都變得很渺小。」俐哥笑著說,談到過去
歷經開刀、進加護病房的回憶,雖然煎熬,但她說,因為這樣,現在對於很多事情都看很開,不會這麼小鼻子小眼睛,加上運動後,接觸到更多人,生活其實比以前更精彩。

現代人生活大多忙碌,壓力大,俐哥說,「學會慢活真的很重要」,她也鼓勵大家透過運動,養生來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畢竟活著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享受一切。

歷經生病到開始運動,俐哥說,與家人朋友之間的情感比過去更密切,到了假日全家人會「揪團」去運動,除了她自己之外,父母甚至是兄弟姊妹們都很投入於其中,其中爸爸更是「運動狂熱者」,且因為運動,身材保持相當好,讓她媽媽忍不住抱怨,要爸爸別再跑了,不然兩個人站在一起她看起來「越來越大隻」。

訪談的過程中,不時能聽到俐哥爽朗的笑聲,對於路跑有疑問,她更是熱心提供建議,熱情、活力十足,是路跑甜心給人最深的印象,而她也將帶著這份樂觀正向,繼續在她的生命旅途中跑下去。

撰文/粘粘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