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部的動作主要是針對整個腿部的訓練,下半的腿部訓練,以側蹲的方式,增加腿部內外側肌肉的訓練以及身體左右的協調性。
側蹲
鍛鍊肌肉群:腿部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上身挺直,雙手抱拳,雙腳距離比肩膀寬,腳尖向外45度。
STEP 2 正式動作
上身保持挺直往側面蹲,右腳膝蓋自然彎曲並固定,並將膝蓋與腳尖保持在同一個直線上,且保持重心依然在身體中心線上。
STEP 3 正式動作
往上收回動作,雙腳依然保持貼地,腳跟腳尖依然保持接觸地面,換邊動作,並重複10~15次為一組,做3~5組。
STEP 4 錯誤動作
往上收回動作,雙腳依然保持貼地,腳跟腳尖依然保持接觸地面,換邊動作,並重複10~15次為一組,做3~5組。
抬手側蹲
鍛鍊肌肉群:腿部
動作難度:★
側蹲的變化動作,藉由抬起雙手,進而同時訓練到雙手的手臂。
STEP 1 準備動作
上身挺直,雙手向前伸直,雙腳張開約一個肩膀寬,腳尖向外45度。
STEP 2 正式動作
上身保持縮背姿勢往側面蹲,膝蓋自然彎曲並固定,並將膝蓋與腳尖保持在同一個直線上,且保持重心依然在身體中心線上。
STEP 3 重複動作
往上收回動作,雙腳依然保持貼地,腳跟腳尖千萬不能離地,換邊動作,並重複10~15次為一組,做3~5組,背部依然保持縮背的狀態。
STEP 4 錯誤動作
上半身應保持在身體中線,不能隨著動作轉移上半身。
蹲舉(Squat)是最普及的下肢訓練動作之一,對提升人體肌力與爆發力有良好的效果,且因參與蹲舉的肌群眾多,使其成為提升整體肌肉量和基礎代謝率的指標性訓練動作。在蹲舉訓練中,除了調控訓練負荷(重量)、次數、組數之外,蹲舉深度也是一項影響訓練成效的因素。然而,隨著蹲舉深度增加,負重勢必會降低,因此訓練者往往會面臨兩者之間取捨的困境。
究竟蹲舉的深度對人體會產生什麼差異,是一項值得探討的議題。
2019 年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一篇文章對蹲舉深度差異做了研究。研究收取 20 名健康男性,前測分別以 1RM(一次反覆最大重量)法測得所有受試者深蹲(屈膝角度大於 140 度)與半蹲(屈膝角度約 90 度)之最大肌力,並透過 MRI(磁共振斷層掃描)測得下肢橫斷面積,分別作為肌力與肌肉量兩項評斷指標。隨後將受試者分成深蹲組與半蹲組,介入相同負荷強度(1RM%)、不同蹲舉深度訓練共 10 週。最後再進行後測,以 1RM 法與 MRI 觀察所有受試者深蹲、半蹲最大肌力的變化,以及不同組間大腿肌肉橫斷面積的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不論介入何種訓練,肌力皆顯著提升。此外,深蹲與半蹲組在半蹲測驗中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然而在深蹲測驗中,深蹲組顯著優於半蹲組。這項結果反應出,雖然在相同負荷強度下,深蹲可承載的重量小於半蹲,但整體進步效益是高於半蹲組的。且平時以較深的角度進行蹲舉訓練,對各種蹲舉深度下的肌力表現皆有幫助。
在肌肥大指標中,研究發現深蹲組的臀大肌與內收肌群成長幅度顯著大於半蹲組,膝伸肌與腿後肌群則無顯著差異。這些結果也與先前研究相呼應,過往研究已得知,臀大肌與內收肌群在較大的屈髖與屈膝角度下會誘發較大的肌電訊號,代表蹲得越深,對該兩項肌群的刺激越完全,肌肥大效果也就越好。
蹲舉對髖、膝伸力量的提升有很大的效益,凡是需跳躍、衝刺的運動都須倚賴深蹲這項訓練。雖然在諸多下肢爆發性運動中(如短跑衝刺、籃球跳躍),下肢伸髖的起始深度大多不會到深蹲(髖低於膝蓋),使部分訓練者認為在練習蹲舉時,只要蹲到與專項需求類似的深度即可。然而,以上文獻提供的訊息可發現,深蹲帶來的效益是較為全面的。即使蹲得比較深,依然能使我們在較淺位置有更好的力量輸出,且對部分肌群肌肥大的效益遠比蹲得淺來的大。
參考文獻:
Kubo, K., Ikebukuro, T., & Yata, H. (2019). Effects of squat training with different depths on lower limb muscle volumes.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9(9), 1933-1942.
撰文/周奕呈、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原文:蹲低一點,效果更好!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PUMA持續推動DO YOU新女力運動,號召全球女性勇敢為自己喊聲、獨立自主嶄露頭角,今年大力支持女孩們突破社會既定印象,堅定地展現自信散發個人獨特魅力,如同今夏PUMA專為女孩打造的新女力系列新品 PUMA LQD CELL Shatter 螢光怪獸勁履般強悍出擊,純白潔淨的鞋身卻毫無避諱展現最自信的螢光 PROFOAM 中底,搭配全新升級的 LQD CELL 氣室科技提高機能內在;而另一款 PUMA WEAVE XT 系列,以 Boxing 拳擊為靈感,搶眼特殊的編織造型中底大力提升運動靈活度及步伐彈性,兩款新女力訓練戰履由內而外魅力直衝破表,實至名歸成為女力最佳後盾!在戲劇上不斷突破自我極限的陳妤受邀擔任女力代表,身著 PUMA 全新 LQD CELL Shatter 系列鞋款挑戰 POUND FIT 擊鼓有氧運動,展現不同螢幕前的新面貌;而積極健身的雷艾美著 PUMA 女力訓練服出場,散發著超強氣勢在 PUMA DO YOU 活動現場躍躍欲試,滿心期待體驗全新 PUMA LQD CELL 氣室科技 2.0 升級版!
實力派演員陳妤:「享受挑戰每個角色,勇於跳脫框架突破極限」 在戲劇上表現脫穎而出的實力派新星陳妤特別出席 PUMA DO YOU 新女力運動,鼓勵女孩們大膽突破自我極限,拒絕當個乖乖牌,在活動現場盡情揮灑汗水享受專業課程訓練,開心地表示:「無論在戲劇角色或是休閒運動,我都願意嘗試任何的挑戰,平常忠於練習滑板,今天特別興奮可以接觸擊鼓有氧運動,整體螢光激昂的氣氛包圍,不斷激發腎上腺素,那種靠意志力堅持下去的感覺真好!」
此次「PUMA DO YOU 強悍女力」訓練課程吸引各界女力代表爭相出席,熱愛健身、路跑、潛水的雷艾美,積極挑戰各項的運動是她最引以為傲的模樣,興奮說道:「穿著最新 PUMA LQD CELL Shatter 螢光怪獸鞋款參與這次 POUND FIT 擊鼓有氧運動訓練,它的高穩定度及避震防護在課程訓練中大大提升速度及反應力!期許自己在每個領域都能有傑出的表現,展現現代女力代表最重要的獨立精神。」活動現場音樂一下雷艾美拿起鼓棒跟隨著強力節奏擺動舞蹈,率性的魅力瞬間抓住全場目光,更鼓動現場氣氛,令人熱血沸騰!
活動現場營造 PUMA 強悍螢光夜派對時尚感,經典 PUMA 霓虹燈牆及多鏡面造型螢光拍照貼,讓現場的網紅們拍得愛不釋手,紛紛換上新潮流滿版印花戰袍,性感小心機的美背設計搭配螢光 Legging 兼具造型及功能,多口袋的貼心設計更是令人讚不絕口,首次參與 PUMA DO YOU 的陳艾熙說道:「今天穿上的是帥氣 PUMA WAEVE XT 系列鞋款,讓我在高強度的 POUND FIT 快節奏訓練中,體驗絕佳的靈敏度及耐久性,並持續激勵自己能以不同面貌呈現給觀眾,不論是戲劇還是音樂作品都能有傑出表現。」 擁有高知名度的前人氣主播趙岱新,將目標轉為主持、時尚界發展,希望勉勵身邊的女孩們跳脫框架不要侷限自己,勇敢向未知挑戰,盡情展現女性獨立強悍的面貌,能獲得的收穫絕對是意想不到的豐富。
近期在節目上遊戲表現出色的梁以辰,穿上 PUMA 最新螢光怪獸鞋款化身為性感小怪獸:「PUMA LQD CELL 科技系列鞋款不僅擁有避震穩定的高效能外,鞋身的外觀設計更是吸引我,利用前衛大膽的新穎外型搭配螢光色系,PUMA 實在太懂女孩的心了!」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