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空腹跑步更能瘦?
1
空腹跑步更能瘦?
2
銀髮族不喜歡參加運動課程的7大原因
3
其實你的臀肌默默失憶了

空腹跑步更能瘦?

2016-08-03
知識庫 健身 運動生理 瘦身 減脂

空腹去運動,「理論上」可以維持身體燃燒脂肪的狀態,讓運動的燃脂效果更好──理論上如此,但實際上呢?
如果你是個經驗豐富的減重者,應該有聽過空腹運動更能瘦的說法:早晨空腹運動時,因為碳水化合物來源缺乏, 身體被迫要燃燒儲藏的脂肪。所以每個想減重的人都應該把鬧鐘往前調1小時,趕在早餐前去跑步,如此可以幫助你燃燒更多脂肪。
嗯……理論上應該行得通,但實際上真有那麼簡單?讓我們來看看別人血淚交織的經驗吧!

《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作者史考特醫師

空腹運動的理論基礎

首先我要帶大家認識一些基礎的生理學:當我們進食後,身體會釋放胰島素來儲存進入血液的養分。如果各位讀者有印象的話,胰島素還有個惡名昭彰的功效:阻止脂肪釋放與燃燒。

簡單來說,身體是這麼思考的――既然你都吃了飯,血液中現在滿滿都是養分,幹嘛還要花功夫把脂肪組織裡面的能量抓出來用呢?
在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吃下食物之後,身體就會轉換所使用的能源,迅速地將熱量來源從脂肪轉移到碳水化合物。

所以只要空腹去運動,「理論上」就可以維持身體燃燒脂肪的狀態,讓運動的燃脂效果更好。理論上如此,但實際上呢?

空腹運動的長期效應

如同之前我所說的:人們的大部分時間都不是在運動,絕大部分的熱量消耗也與運動無關,如果只看運動當下,而忽略了一整天的熱量消耗,那是犯了見樹不見林的毛病。

為了測試空腹運動更能減脂的假說,美國學者布萊德.舍恩菲爾德(Schoenfeld B.J.)發表在《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期刊》的研究,找來20位青春洋溢的女大學生,將他們推入火坑以下的魔鬼減肥訓練營:

這20位女生1週慢跑3天,慢跑時間為1小時,心率調整到最大心率1 的70%,並進行節食(每天攝取的熱量減少500大卡)。

【註1】這篇研究採用的最大心率公式為:「220─年齡=最大心跳率」,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永遠的18歲,最大心跳率就是永遠的每分鐘202次。

所有女生的運動與節食課表都一樣,差別僅在於「控制組」(或說「非」空腹組)在運動前喝下1杯運動飲料,「空腹組」則要等到運動完才能喝。請注意,這邊的運動飲料是20公克的乳清蛋白與40公克的麥芽糊精,大家可以把它想成很好吸收的蛋白質加碳水化合物飲品。

儘管空腹跑步能燃燒更多脂肪,「理論上」也能幫助人們減去更多肥肉,但再一次,複雜的人體運作讓專家們的預測通通槓龜,研究結果否定了空腹運動更能減脂的假說。

失望歸失望,但以下幾種解釋值得各位讀者推敲:
  • 空腹跑步時,雖然燃燒了較多的脂肪,但休息時,身體會燃燒較少的脂肪來補償。
  • 儘管空腹慢跑燃燒較多脂肪,這些差異尚不足以在4週內產生顯著變化。
  • 空腹運動根本就不能燃燒更多脂肪。

那如果是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呢?

這篇研究針對的是原本就有運動習慣,努力節食、慢跑且青春洋溢、妖嬌美麗的女大學生,如果今天你不是瘦瘦的年輕女性,或是不喜歡慢跑怎麼辦呢?別擔心,早就有人想到這個問題了。

在2013年,運動機能學的學者吉倫(Gillen)等人在《肥胖期刊》發表了研究,讓16位肥胖女性進行6週的高強度間歇式訓練(就是有點像TABATA那樣),這些小胖妹們在腳踏車上全力衝刺60秒後休息60秒,10個循環後收工下班。

完成了18次訓練之後,學者宣布:不管你是吃飽運動還是空腹運動,都不會改變高強度訓練的效果。空腹運動可能真的不如理想中美好!

Dr. 史考特1 分鐘小叮嚀

根據今天的研究,我建議大家:
  • 空腹運動或「非」空腹運動都可以幫你減重,而且效果相差不大。
  • 如果空腹運動讓你眼冒金星,那麼吃些點心再戰吧!
  • 如果吃飽再運動讓你欲振乏力,那麼就放心地空腹運動吧!
  • 能長期配合個人生理、時間、習慣的運動策略,就是一個好的策略。

另外,這個研究也點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漂亮的理論未必經得起研究的考驗。許多時候,學者、專家在研究室、紙上、網路上建構出漂亮的理論, 告訴大家要怎麼吃、怎麼動才能更健康、更美麗,儘管這些說法看來論述完整、堅不可破,但人體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單一的機制(例如空腹燃脂) 往往會被其他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給稀釋、影響,最終結果出人意表。也因此,在「人體試驗」出爐前,再美麗的理論也只能「看看就好」。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史考特醫師(王思恒)新書《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用「科學」✕「圖解」破除迷思,打造完美體態!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幫客教練
幫客教練

銀髮族不喜歡參加運動課程的7大原因

2018-08-07
高齡觀念健身運動部落

家中長輩活動能力良好、健康上也無大礙,為什麼不出去運動,或是參加促進健康的活動課程呢?以下為擬人化實際案例。 
小米:爸,您偶爾也出門去動動嘛!別老是看電視。 
小米爸:在家看電視多舒服啊!你看(拿起遙控器轉台)這益智節目可以讓我動腦,驚悚懸疑動作片可以讓我心率飆高,瑜珈節目教我怎麼伸展。 
小米:這…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不喜歡出門運動,以下大致歸納出幾項常見原因。

銀髮族不喜歡參加運動課程的原因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規律運動已被許多科學研究證實可延緩老化,然而在台灣如果談起運動、健身,無論是民眾或媒體,大多數只跟年輕人做連結。因為大環境的忽視,讓許多長輩不知道、晚輩不清楚運動對老年人的重要,也減低了長輩運動的動機。這篇文章內容雖簡單,卻是長期參與長照計畫與樂齡族群體適能的幫客教練,以自身教學經驗統整出來的問題集,並針對長輩與晚輩分別提供兩種建議,讓雙方揪出最根本的問題點,才能真正解決長輩運動的課題。

 原因  1 沒有規律的運動時間、定時定點

好的習慣往往不易養成,卻又容易放棄,規律的運動習慣也是,怎麼才能天時地利人和?
給長輩的建議: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自己運動的目的是什麼,然後訂定目標,沒有達成絕不輕言放棄。時間地點的選擇上,以容易到達、一天中精神狀況較好的時間為主。
給晚輩的建議:先了解長輩的需求,協助安排時間地點,並陪同前往幾次。

 原因  2 教練與同伴間的壓力

在一個團體課堂中,不可避免地,有時候多少會與他人做比較,心裡常常有疑問,為什麼他們可以這麼厲害而我卻做不到?另一方面,比較嚴格的教練也會讓人倍感壓力。
給長輩的建議: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結構、生活習慣和活動方式,都會有不同的呈現方法,只要想著做出自己最好的表現即可;並挑選適合自己、能協助進步的教練。
給晚輩的建議:同上,多給長輩信心,或是選擇有程度等級區分的課程,一對一教練課也是不錯的選擇。

團體課堂中不與他人做比較,盡力做出自己最好的表現即可

 原因  3 身體不聽使喚或不舒服

長輩運動時感覺身體不受控制,無法達到教練的動作要求或次數,或是聽到要去運動就渾身不對勁,訓練後全身痠痛難受。
給長輩的建議:控制身體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無須著急,越訓練會越得心應手,記住把身體狀況即時反應給教練。
給晚輩的建議:與教練保持聯繫,了解長輩每次的訓練狀況,並協助長輩針對訓練部位簡易地放鬆伸展、徒手複習上課所學動作。

 原因  4 缺乏達成目標的信心

當目標過於遠大就會感覺壓力,再加上以往沒有接觸過、自信心不足,很容易打退堂鼓。
給長輩的建議:一開始先設立容易達成的目標,待達成後再設定更高的目標,循序漸進。
給晚輩的建議:事先與教練溝通,多建立長輩的自信心,並且多關心上課狀況。

 原因  5 懶得動

平時許多事情忙碌、體能狀況不佳、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沒有動力出門、沒有同伴一起,任何事都可以成為懶得動的藉口。
給長輩的建議:試著讓身邊的朋友們知道你想運動,或是直接找要好的朋友一起去運動,彼此互相督促、學習、鼓勵,並設立簡單的目標一起去達成。
給晚輩的建議:協助長輩找到能一起運動的同伴,或是親自與長輩一起參與運動課程。

 原因  6 不喜歡那些大大的鏡子

進到健身房總是有很多鏡子,有時候會不太自在。
給長輩的建議:試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體的活動上,專心聆聽教練的解說及互動,偶爾試著欣賞一下鏡中獨一無二的自己。
給晚輩的建議:在挑選健身房時,盡可能選擇空間大、器材多樣,可避免無時無刻都讓長輩注意到鏡子。

幫長輩挑選健身房時,盡可能選擇空間大、器材多樣,避免長輩不斷注意鏡子(圖為DR. GYM) 楊仁渤

 原因  7 音樂很惱人

運動課程或運動場所總是播放著很大聲吵雜的電子音樂,常常令人受不了。
給長輩的建議:參與運動課程前,先了解該課程的教練風格、上課內容及參與的族群程度與年紀。
給晚輩的建議:協同長輩一起了解課程風格、參與該課程的年齡層、課程的運動強度以及教練的風格...等。
 
其實,只要能了解運動對於健康的益處,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空間及合適的教練,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什麼?還不知道有什麼收穫嗎?那就來說說有哪些益處是讓樂齡族群非運動不可的理由:
 1  有益身心
 2  改善健康
 3  延年益壽
 4  改善情緒
 5  鍛鍊益處男女均同
 6  減少對於藥物的依賴
 7  預防意外(跌倒等)
 8  用進廢退
 9  擁有身體自主權

 
 
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

/ 關於幫客教練 /
幫客教練

經歷

現任肌力與體能教練、跑步教練

體適能訓練規劃、運動健身課程講師

長照計畫與樂齡族群體適能執行機構之合作夥伴

Resistance Training Specialist (RTS) 國際阻力訓練認證專家

PoseMethod姿勢跑法國際認證教練

Boot Camp Level 1 國際認證教練

職業運動員、藝人及演員指定體適能教練

FB Iron Bunker鋼鐵幫客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其實你的臀肌默默失憶了

2016-05-12
話題臀部肌群健身重量訓練觀念運動生理

臀大肌(Gluteus)

臀部肌群由臀中肌與臀大肌所組成,是我們人體力量的來源,在許多動作中扮演了許多重要推動的角色,不過因為長期久坐又沒有適當的訓練,長久下來我們臀肌就慢慢的退化與失去功能了。

造成臀肌失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是因長期久坐所造成的。

肌肉是藉由收縮與伸展轉換成動作,而「坐」的動作,對於臀大肌來說是一個「伸展」狀態,以就是臀大肌一直處於「放鬆」之中。

©Shutterstock

肌肉長期處於放鬆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失去功能,當需要再次啟動這塊肌肉時,因為長期沒有使用,身體也會忘記如何正確的啟動這塊肌肉,就會利用附近的肌肉來做代償運動。

這種代償的狀態久了之後,反而增加重新喚醒臀肌的難度,也造成臀肌失憶更加的嚴重。

在臀肌失憶的狀況下,許多的身體問題也會出現,最常見為下背部疼痛。有些人明明已經有在鍛鍊背部的肌肉來延緩或是避免肌肉的受傷,可是在下背的部份還是會有酸痛感,這時的酸痛,就有相當大的可能是因為臀肌失憶所導致的。

因為臀肌無法正確施力與保持身體,所以就會由下背部的肌肉進行代償,彌補臀肌的功能,在長期的代償作用下,就會造成下背部的不適。

所以為了避免臀肌的失憶的發生,在平常生活中,多提高站起來走動的機會,不要一直長坐在椅子上,適度的活動一下臀部肌肉,之後在運動時也可以增加對於臀部肌肉的運動或是訓練,恢復臀肌的功能。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Min yen Strength & Conditioning
-臀肌失衡
6. 山姆伯伯-久坐對於肌肉的影響
7. 山姆伯伯-臀部失憶,大腿後側肌得意!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