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頒獎台使用錯誤中國國旗 奧委會道歉
1
頒獎台使用錯誤中國國旗 奧委會道歉
2
下班後提不起精神運動!家醫科醫師建議上班族「無痛3招」養成運動習慣
3
2018年SUPER STAR體育表演會 將安排柔道與競技體操作為表演項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頒獎台使用錯誤中國國旗 奧委會道歉

2016-08-09
話題 綜合 新聞 里約奧運 奧運

運動賽事頒獎典禮上,選手後方通常會升起代表國家的國旗,並演奏冠軍選手所屬國家的國歌,不過這次烏龍可鬧大了,因為里約奧運大會所使用的頒獎國旗居然是錯誤的?!

里約奧運頒獎典禮使用錯誤中國國旗 ©畫面翻攝NBC

事情發生在女子10米空氣步槍的頒獎台上,中國隊的杜麗和易思玲分獲銀銅牌,典禮上於是見到兩面中國國旗伴隨冠軍選手的美國國旗一左一右並排上升,不過,眼尖的網友就發現,這兩面國旗非僅不是正規的3:2尺寸,國旗上的四顆小星星的角度也有問題。根據中國《國旗法》規定,國旗上「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的右面,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但里約奧運大會所使用的中國國旗,四顆小星的角度一致,都是有一個尖角朝上,明顯出錯。

正確的中國國旗規範 ©windowtonews.com

由於中國媒體央視在奧運開幕前才曾經大幅報導,奧運所使用的中國國旗全都是「Made in China」,這次烏龍事件也引來中國網友大肆撻伐,立馬被砲轟自家製造的國旗居然還能夠錯得這麼離譜。

不過根據《北京青年報》詢問負責承包的廠商,浙江武義金譽家紡實業公司表示,他們只負責對民眾販售的旗幟,領獎用的國旗並非該公司生產。該公司負責人反駁道:「我也是中國人,怎麼會生產錯國旗?!」並嚴正表示將透過法律途徑維護公司名譽。

根據里約奧運委員會追查,原來此批國旗並非由中國製造,生產地就在本地巴西。為此,大會也鄭重向中國代表隊以及廣大群眾致歉。該會發言人安德拉表示,他們已經重新請供應商根據中國認可的國旗圖案重新製作。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下班後提不起精神運動!家醫科醫師建議上班族「無痛3招」養成運動習慣

2024-10-02
觀念綜合話題

你平常有規律運動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給成年人的運動建議,每週最好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運動的好處有很多,像是增強心肺功能、增加肌肉柔韌度、促進新陳代謝、減緩精神壓力⋯等,而且規律運動還能減少疾病發生,因此,如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也變成需要著手的課題。

你平常有規律運動嗎?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變成上班族必須的課題。

國人不運動主因是「工作太累」

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指出,根據教育部體育署「中華民國112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書」顯示,國人不運動最主要是因為「工作太累」,其次為「懶得運動」、「因工作沒有時間」。如何建立對於運動正確的認知與行動,以維持長久的運動習慣有其必要之處。

已有大量的醫學研究證明,規律運動的好處如下:

減少疾病發生:規律運動可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減少腸胃相關癌症和女性乳癌的發生率,並減少關節炎、髖關節骨折及長者跌倒的機率。此外,也能預防憂鬱症和失智症。

改善慢性病症狀:運動可以減緩關節炎患者的疼痛與僵硬;還能控制氣喘發作的頻率與嚴重程度。糖尿病或心臟病患者則可以透過運動協助控制血糖、體重及心臟功能,並降低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運動還能改善憂鬱症和焦慮症患者的症狀。

益於正向情緒:運動刺激腦內激素讓大腦擁有更多正向感受,感到較為放鬆、較少焦慮,甚至能深化自信與自尊。此外,運動也有助於腦部認知能力,提高專注力及創意發想。 強化體能、肺部、心血管功能:規律運動可以強化身體的肌力與體能,並優化心血管循環系統與肺部的功能,讓身體更有能量與身體的能力來面對日常的各種任務。

3方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陳采汎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給成年人的運動建議為「每週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中度身體活動」是指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運動後,略感疲累,呼吸及心跳較平常快,並有稍微流汗情形,如健走、慢跑、登山、持續的游泳、上下樓梯、有氧舞蹈、騎腳踏車、跳繩、水中走路等都是中度身體活動。

根據醫學研究發現,想要養成規律運動可以透過以下3種方法:

設立實際的計畫與期待:當安排的運動計畫較有可行性時,除了成功行動的機會能夠大幅上升,也能夠從計畫到實際實行的過程之中,感受安排生活的主控權與自由感擺。可以透過以下3個面向來強化運動計畫的可行性:

彈性安排時間:可以改為透過每天30分鐘的運動時間完成每周150分鐘運動所需,或拆成每天各兩次15分鐘運動也可行。實際累積下來的運動時間是最重要的。

可近性地點:若前往特定運動場所會使行動受阻,不妨將運動安排在居家環境,或改善運動地點的可近性。

可觀察或量化目標:使用各種運動數據軟體或社交平台,記錄每一次運動的距離、速度、次數、重量等資料。

照顧自己的感受:詢問自己內心真正想法:「我喜歡戶外還是室內的活動?我享受團體,還是個人運動?」藉此確認貼合此時自己的行動意願與方向。當能擁有自己的內在動機,會比起顯而易見的外在動機,更能夠支持我們維持生活習慣的改變。

建立內在動機:「規律運動的生活習慣能夠帶來各種神奇又強大的健康益處,那我自己究竟想透過規律的運動而得到什麼好處呢?」透過自我探問,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動機。

認知轉換可找回自我價值

陳采汎指出,認知的轉換與釐清,可以重新認識運動所帶來的想像與期待,並強化「身而為我」的意義與價值感。另外,當面對各種改變生活習慣的阻力時,擁有屬於自己的內在動力,就有機會在面對阻力時激發出創意,而因此有了跨越困難的機會。

規律運動的人生,除了能夠降低疾病風險與不適,經驗著規律運動的自己,會有哪些不同以往的感受與體會,對於「身而為我」來說常常會帶來預期之外且具有重量的收穫,同時也能支持人們持續運動,活出健康美好的人生。

延伸閱讀:

運動後少吃胺基酸,竟會流失肌肉!帶你看BCAA「5大好處」能減肥

做2分鐘就能燃脂!風靡歐美「運動零食」5好處:別再喊沒時間運動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上班已經夠累了,還要花時間運動?上班族「無痛3招」養成運動習慣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年SUPER STAR體育表演會 將安排柔道與競技體操作為表演項目

2018-08-10
綜合生活趨勢觀念新聞話題

即將於9月8日SUPER STAR體育表演會,安排登場的臺北市立大學柔道隊與臺灣師範大學競技體操,都將以不同的主題融合運動項目的特性,呈現出力與美的結合,體育署相信透過不同的運動項目結合創新的藝術設計風格,更能將這些運動項目推廣給國人,讓大家都能知道選手們訓練的辛勞及運動精神。

選手飛身一跳,躍過9個人,並以「護身倒法」落地防身。

護身倒法作為表演亮點

成軍於1969年的臺北市立大學柔道隊,團隊以競技項目為主在大型賽事的頒獎臺上經常會看到他們的身影,在 2018全大運柔道項目北市大高郡瑩、許王淑卉及孫佩妤分別在女子的第一、第六及第七量級拿下金牌的她們,除了校內的體育活動之外,都沒有參與過校外的表演活動,這次即將登上小巨蛋舞臺的他們將以柔道最基礎的「護身倒法」作為表演亮點之一,並特別與忠義國小柔道隊配合一套劇場小表演,展現騎乘腳踏車跌倒後保護自己的方法及技巧。另外,除了一些基本招式之外,他們也有模擬柔道比賽時的場景,從裁判公正的判決,到選手的互相壓制,都會一一呈現在大家眼前,雖然是一場表演會,但對打的招式有一半是「來真的」,以真實的對打呈現才能夠讓觀眾投入其中。

模擬柔道比賽時的場景,從裁判公正的判決,到選手的互相壓制。

剛柔並濟的力與美

將再度登上小巨蛋的舞台的臺灣師範大學競技體操隊,以「川流不息」為主題,呈現剛柔並濟的力與美。這次的表演,由幼稚園大班到國中一年級的孩童所組成的小師大,作為開頭導引象徵運動員最初起點。緊接著透過雙槓、單槓等方式節奏性的轉換,結合競技體操各項目展現力與美,在「川流不息」這樣的主題中,以技術強調剛性的層面,結合柔性的舞蹈動作,嶄露出臺師大傳承的精神。尤其在女子雙槓的表演中,將帶給觀眾不只是視覺上的饗宴,更希望獻給許多在背後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展現傳承意涵。

臺灣師範大學競技體操隊選手們練習情形。

今年體育表演會將於9月8日在臺北小巨蛋登場,當天會有電視媒體緯來體育台、TVBS歡樂台、MOD TVBS精采台轉播,以及網路直播平台TVBS新聞台、體育署MOE SPORTS、LINE TV以及i運動資訊平台Facebook粉絲團也會同步播出,讓大家能隨時隨地欣賞這場盛宴。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