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進階肌力與體能的訓練之後,還想要再挑戰更高級的動作時,可以藉由高級肌力與體能的動作,來增加練習的強度。在這個項目中,以進階肌力與體能的動作為基礎,再加上復合性的動作,來完成高級肌力與體能的訓練,請確保對於之前的訓練已經駕輕就熟時,再來嘗試這項訓練,以免受傷。
柔道式伏地挺身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比肩略寬,雙腳併攏,臀部抬高,並與背部、頭部成一直線。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全身的力量,讓身體靠近地面,這時膝蓋微彎。
STEP 3 正式動作
整個身體順勢回到伏地挺身的動作。
STEP 4 重複動作
之後往反方向向後推回至準備動作。一組做8~10下,做2~3組。
五指伏地挺身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手部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動作與一般伏地挺身動作相同,只是手部能用手指著地,手心始終保持離地
STEP 2 正式動作
保持手心離地,做伏地挺身動作,每組做6~10下,做2~3組。
拍手伏地挺身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手部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比肩膀略寬,雙腳微微靠攏。
STEP 2 正式動作
做伏地挺身動作。
STEP 3 正式動作
用上半身的力量,將身體往上推,當身體達到最高點時,雙手拍手。
STEP 4 重複動作
上半身落地時,動作放輕,保持肘關節微彎,以免手肘受傷,動作完成後回到準備動作,一組做5~8下,做2~3組。
你是否常常一到健身房換完衣服就開始進行訓練?先等等!你在訓練前應該要花一點時間來伸展肌肉,根據一些研究表示,伸展運動可以改善肌肉與關節的靈活性,並且能提升運動訓練的範圍,另外也能增加血液流向肌肉的效率減少受傷的風險性。接下來,我們將針對上半身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與手腕部位進行運動前的伸展,讓你在重量訓練前能先做好準備。
1.肱二頭肌伸展
肱二頭肌的訓練動作基本上都是採用彎舉訓練,因此,在伸展動作上我們可以採用站姿進行。首先,採用站姿並將雙手放置於身後,掌心相對十指相扣,然後,手腕向外轉讓雙手掌心朝下,同時,將雙臂向上抬起感受到二頭肌伸展為止,這個姿勢可以維持約 20 秒左右並深呼吸5次,然後回到起始姿勢。
2.肱三頭肌伸展
剛剛我們已經進行肱二頭肌的伸展動作,接下來就可以進行肱三頭肌的伸展動作。採用站姿或坐姿都可以進行,首先,將右手臂伸向天花板,然後彎曲手肘並伸向上背部,接著嘗試將右手掌放在背部中央且中指放在脊椎上;左手掌放在右肘上方並輕輕將右手臂向下推,同時手肘稍微向後滑動,然後停留約30秒的時間,接著換另一側手臂重複動作。如果,手掌無法放到背部中央,也不用勉強進行,可改為放在頭部後方來操作。
3.三角肌伸展
三角肌可分為前中後三束肌肉,這邊我們以比較常用到的中束肌肉伸展來做說明。在拉伸的基本動作上可採用站姿,將雙臂自下垂腋窩處可夾小球,然後將左臂向背後抬起一點再用右手拉住左臂,將左臂向右側拉伸直到肩膀三角肌中束感覺到緊繃,這個動作維持15秒左右,接著放鬆再重複上述動作,大約2-3組就可以。
4.手腕伸展
當你已經完成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伸展動作之後,千萬別忽略了手腕關節的伸展動作,它除了可以在運動訓練中執行之外,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許多的活動,例如打字或是拿取一杯咖啡,因此,手腕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位,必須要好好的進行伸展訓練。然而,手腕有伸展和屈曲兩個動作可以進行,兩者都可以採用站姿或坐姿進行。
A.手腕伸展
首先,將右手臂抬至與肩同高的位置往前方伸直,並將掌心攤開朝向前方手指併攏,接著左手手指輕靠於右手手指上方,並將手指往身體方向輕拉,直到感受到前臂和手腕底部稍有拉伸的感覺,維持這個姿勢約30秒左右就可換另一隻手臂進行伸展。
B.手腕屈曲
與手腕伸展動作一樣,將右手臂抬至與肩同高的位置往前方伸直,手掌攤開朝下手指併攏,接著用左手掌微靠右手臂上並下壓,直到右手手指朝向地面,這時應該會感受到前臂與手腕上方的拉伸感,維持這個姿勢約30秒左右就可換另一隻手臂進行伸展。
資料參考/timesofindia
責任編輯/David
有發現許多的運動項目都有相對應的鞋款嗎?越來越發達的科技也造就了各式各樣的機能性運動鞋,這些運動行機能鞋款能讓你跑的更快、站的更穩以及更加舒適,甚至,讓你的訓練更加的充滿動力,然而,你知道最好的訓練鞋有可能就是脫掉它們,光著腳訓練是你能練的更好變更強的因素之一,特別是著重於重量訓練的人。
我們的身體有著一種訊息反回饋的循環裝置,當我們身體的任何部位只要接觸某個東西,那個部位的神經就會向大腦傳遞出訊號,然後,我們的大腦就會發出回饋式訊號給身體去坐一些動作反應。這也意味著我們的腳也是一種反饋機制的一份子,這個反饋循環對於我們身體的本體感受(proprioceptive)及其動覺意識(kinesthetic awareness)至關重要,在理論上,當你赤著腳走路時,會讓我們的大腦得到更多反饋訊息,這也有助於防止一些受傷的情況發生。紐約足部外科醫生Mohammad Rimawi博士說,本體感受訓練是康復過程的一個基本要素,它不僅可以增加力量和活動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大大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
而赤足的訓練也可以幫助增強你足部肌肉的力量,這是一種被低估的本能反應與訓練方式,這將會幫助你的身體受到傷害;我們可以將赤足想像成在健身房不帶上手套進行訓練的樣子,這樣你就可以更加明確的抓住任何你正在使用的器材,並能更正確的感受這些器材桿子不同的厚度,同時,不帶手套也能幫助前臂肌力與握力的發展,所以,你可以看到許多資深的健身人士都很少使用手套來進行訓練。
或許你也經常聽到一些反對赤腳訓練的論點,它們認為我們已經進化到可以穿著鞋子練習,為何不在鞋子的科技上更加進化,讓訓練的效果更加往上進步?當然,在某些訓練情況下鞋子同樣能為我們帶來一些保護,例如啞鈴掉落或是踢到椅子器材等等的原因。
Mohammad Rimawi博士也針對足部提供了一些想法,他指出,如果你的腳已經出現一些淺在的問題或是赤足訓練效果不佳;特別是如果經過多年穿著運動鞋來訓練的人,突然之間將鞋子脫掉直接進入赤足的訓練方式,這就有可能會造成肌腱炎、壓力性骨折或足弓疼痛等疾病;因為,你的腳已經習慣穿著有保護作用的功能性鞋子。如果你想要赤腳訓練,建議你在每次訓練時嘗試加入5-10的赤足練習時間,然後逐步的增加赤足訓練時間,讓你的腳慢慢的適應這樣的訓練模式與身體反回饋機制。
赤足訓練比你想像的更有意義,特別是在下半身的訓練動作上,尤其是深蹲、硬舉或是分腿蹲這些訓練動作,一般來說在作這些訓練時大多數的人都會穿上專業的舉重鞋,但你仔細看大多數舉重鞋除了高跟鞋外,基本上都是通過將腳放在赤腳的情況下起作用的。它們意味著堅固而堅硬的鞋底,這跟大多數的運動鞋底或機能性鞋墊不同。當你進行深蹲或硬舉這些訓練時,堅固的鞋底可以讓你增加上推力量的傳遞,因為,你透過腳跟穿過堅硬材質,而不是一些帶襯墊的鞋底來完成直覺性的力量傳導,所以,舉重鞋就如同隱形的赤足訓練一樣,悄悄的幫你完成一個動作。所以,你可以在深蹲、硬舉或是分腿蹲這些訓練動作時,採用赤足或穿上舉重鞋練習。
如上面所述的原理及理論,通常可以赤腳完成你的硬舉和深蹲等動作訓練,當然也包含著任何讓你使用足部肌肉的運動項目;都可以從赤足訓練中護得好處,唯一的例外是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s),Mohammad Rimawi博士說,我相信跳箱或跳遠等類似跳躍的動作,都可以通過專業的鞋款進行更好更安全的訓練;因為,這些動作會給你足部的韌帶和肌腱帶來較大的壓力,如果你的腳不足以進行這些運動訓練,則正確的使用交叉訓練器可有效的幫助吸收衝擊並降低受傷的風險。
資料參考/gymjunkies、draxe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