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小男孩的眼淚教會巴西比奪牌更重要的事
1
小男孩的眼淚教會巴西比奪牌更重要的事
2
UNDER ARMOUR CURRY 7簽名鞋 首發配色「UNDRTD」11/1全台上市
3
周思齊生涯百轟紀錄達成,啟動「百轟募百萬」募資計畫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小男孩的眼淚教會巴西比奪牌更重要的事

2016-08-17
話題 球類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中國女排過去7年面對巴西,僅得1勝,但卻在今年的里約奧運的場上,以15:13打敗巴西隊,順利晉級四強。
 
或許你會認為這就是一個比賽輸贏的結果,但那天晚上在這個排球場上的角落,當觀眾皆散去之時,有位身披巴西國旗的小男孩出現在會場的大螢幕上,而畫面所呈現的卻是他臉上滿滿的淚水。

里約奧運女排比賽結束後巴西小男孩哭了 ©bbc.co.uk

男孩不顧眾人的眼光衝向仍坐在場邊的巴西女排的主教練Jose Roberto Guimaraes的懷裡,Jose Roberto一把抱住小男孩,並讓小男孩坐在他的腿上,原來這是他的兒子。父子倆緊緊相擁了5分鐘,他的媽媽和姑姑也接續著來到旁邊安慰小男孩。

根據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早在第五局中國隊14:12分領先巴西隊的時候,小男孩早已止不住自己的眼淚,躲進媽媽的懷裡哭泣。而這一幕,變成了這場比賽之中最經典的一個畫面。

奧運女排中國以15:13打敗巴西隊 ©rio2016.com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巴西的足球、排球…等項目皆勝卷在握,根據統計的數字也都優於其他對手,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更沒有永遠的勝利,只要不斷地精進,一定有機會推翻這個絕對。然而面對這次的失敗,相信巴西的人民也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從眾人離去的眼神之中看出大家的失落與無奈。
 
而孩子,是最直接單純的寶貝,他臉上的眼淚更直接表露出對於這個結果以及整個巴西隊的不捨。

男孩臉上的眼淚直接表露出對於這個結果以及整個巴西隊的不捨 ©Marcio Fernandes

Jose Roberto安慰小男孩說:「不要哭泣,這就是生活。人生本來就有贏有輸,今天我們在這場比賽輸了,但不代表其他比賽也輸了,如果在其他的比賽中,我們能仍贏得勝利,這也是一份相等的榮耀,不管如何,至少我們大家都還能聚在這裡一起努力。」
 
每個人都在競爭中生存,光靠體力或實力還不夠,重要的是這份精神是否能延續到每個人的心坎裡。因著男孩的眼淚,讓更多人看見森巴背後悲傷的一面,同時也讓大家更重視到體育各個不同的面相,當我們竭盡所能,在場上發揮淋漓盡致的那一刻,除了成績,還有什麼原因讓我們願意發揮到極致呢?

©Marcio Fernande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NDER ARMOUR CURRY 7簽名鞋 首發配色「UNDRTD」11/1全台上市

2019-11-01
球類配備館籃球UNDER ARMOUR新聞

新賽季、新主場、新隊友,不變的話題是:Stephen Curry能再次在場上證明自我,帶領球隊贏得榮光?進入聯盟11年,Stephen Curry未曾放慢腳步,上個賽季他打破自己在2015-16賽季寫下的場均5.13顆三分球紀錄,在季後賽也以846分鐘上場時間數及620分得分數創下個人職業新高!

Stephen Curry表示:「別人可以低估你,但你千萬不要低估自己」

十年過去,從當年選秀球探報告僅獲三星評等,到拿下三次NBA總冠軍的不凡成就,外界質疑Stephen Curry的聲音卻從未因此止息,然而質疑聲浪只是激勵他前進的動力。因此,專業運動品牌UNDER ARMOUR攜手Stephen Curry在2019-20賽季推出全新世代籃球戰靴「Curry 7」,首發配色「UNDERATED」(UNDRTD,被低估的天才)紀錄Curry從三星新秀到三次總冠軍的驚奇歷程。Stephen Curry表示:「”UNDRTD”是向所有曾經被低估的運動員致敬,是一則提醒、更是一種心態––別只記得別人對你的期待,更重要的是記得你對自己的期望。」

首創雙重中底

UNDER ARMOUR運動員表現副總監Paul Winsper表示:「我們致力於研究Stephen Curry的場上數據,期望打造一款與他創新打法匹配的鞋款,幫助他打破自己的紀錄。」Stephen Curry除了以高命中率的長程三分投射能力顛覆比賽,場均切入禁區得分效率更是排名在全聯盟第五位,是全聯盟最高效的籃框終結者之一。數據顯示,Stephen Curry需要一套符合他動態打法的系統,一雙更能讓他更能掌控場地、反應更迅速、保持疾速,也促使UNDER ARMOUR首度在籃球鞋結合雙重中底科技HOVR和Micro G®。

UA設計師Leon Gu打造一雙具有自適應性抓地力的Curry 7,讓不同的抓地力道取決於足底施加的力量。

「Curry 7」是首雙擁有HOVR和Micro G® 雙層中底科技的UNDER ARMOUR籃球鞋。UA HOVR中底科技專注於提供動能回彈與吸收衝擊,讓球員於比賽長時間跑動雙腿依舊新鮮;Micro G®中底科技曾於首代Curry籃球鞋使用,幫助球員保持腳步靈敏並充滿爆發力,透過強軔、反應靈敏的前掌中底,面對嚴密防守更容易變換方向,爭取出手時間。Stephen Curry表示:「展望新的賽季,Curry 7幫助我變得更強大、更具爆發力、更快做出反應,且這雙球鞋能夠直接幫助籃球運動員擁有一流的靈活反應及穩定。

掌控全場

UNDER ARMOUR獨家頂級HOVR中底科技结合動能回彈和貼合穩定兩大特性,在給雙足帶來出色能量回饋的同時,也能減緩長距離跑動對雙腳的負擔。

反應靈敏

搭配UNDER ARMOUR經典科技中底Micro G®能幫助提升緩震系統的靈敏反應,使步伐雖快速緊湊卻步步具有驚人爆發力,幫助球員在場上能立即改變方向、從啟動到切入始終犀利。

保持疾速

在兼顧緩震與啟動速度的同時,為了強化每一步的支撐力和穩定性,兩種中底配方同時透過半透明的可彎折支撐墊片FLEXIBLE PLATE來達到緩震系統的完美平衡,這是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並且運用兩種大底紋路強化抓地力,能增強籃球員所需的運動範圍。

靈動舒適

運用透氣性和柔韌性極佳的紡織面料,搭配TPU加固材質拼接來強化局部鞋面,並於採用泡沫式填充材質緊鎖後跟,給予雙足出色支撐力及鎖定性,同時兼顧雙足舒適。

UA設計團隊致力研究Curry的場上數據,構思出一款能由內而外匹配他創新動態打法的全新籃球戰靴Curry 7!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周思齊生涯百轟紀錄達成,啟動「百轟募百萬」募資計畫

2017-07-21
球類話題新聞棒球

曾領過「郭源治棒球獎學金」的周思齊,秉持著飲水思源、回饋社會的初心,創辦「球芽基金」,努力推廣「棒球閱讀教室」及「球芽留學計劃」,希望能夠藉由自身的力量與號召,用實際的行動對棒球運動向下紮根,邀請球迷朋友們一同關懷基層棒球。

周思齊百轟里程碑達成 「百轟募百萬」募資計劃啟動

在職棒打拼了13個年頭,周思齊在今年6月29日達成了生涯百轟的里程碑,球團原訂在7月21日舉辦頒獎儀式為選手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不過周思齊卻婉謝了頒獎,並決定把達成百轟當天的球棒、球鞋、打擊手套、簽名球、頭盔等裝備捐出舉行義賣,為他成立的球芽基金籌募經費。

「一路走來,若是沒有球迷的支持,我也無法堅持下去」周思齊認真的表示,雖然達成百轟是自己的生涯里程碑,但自己很清楚,在一路走來的棒球路上,有著多少人在背後默默的支持,也因如此,讓周思齊想把這樣的信念傳達下去,希望能夠藉由自身的力量與號召,聚集球迷的力量,積沙成塔,邀請大家一起參與「百轟募百萬」的基層棒球募資計畫,由於這次的募資活動有寶悍運動平台的全力協助,預計將所有募得的款項運用在球芽基金推動「棒球閱讀教室」及「球芽留學計劃」的執行。

「棒球閱讀教室」是希望透過優良的棒球相關書籍,讓喜歡棒球的孩子們也能養成閱讀的好習積,目前球芽基金已經在花蓮地區等17所學校放置書櫃,因此將持續募集經費添購更多優質書籍,讓棒球閱讀教室能更加豐富與完整。而「球芽留學計劃」則是預計明年將會送2位小朋友去日本琉球唸高中,接受更高品質的教育與優良的訓練,估計每人3年花費需約新台幣200萬元,球芽基金長期追蹤品學兼優的小選手,希望可以輔導更多優秀選手赴國外留學,募得經費將提供留學小選手獎學金,用於留學所需之學費等支出。

資料提供/寶悍運動平台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