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小男孩的眼淚教會巴西比奪牌更重要的事
1
小男孩的眼淚教會巴西比奪牌更重要的事
2
打網球必備的5種體能訓練
3
運動媒體新創公司「球學」獲種子輪投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小男孩的眼淚教會巴西比奪牌更重要的事

2016-08-17
話題 球類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中國女排過去7年面對巴西,僅得1勝,但卻在今年的里約奧運的場上,以15:13打敗巴西隊,順利晉級四強。
 
或許你會認為這就是一個比賽輸贏的結果,但那天晚上在這個排球場上的角落,當觀眾皆散去之時,有位身披巴西國旗的小男孩出現在會場的大螢幕上,而畫面所呈現的卻是他臉上滿滿的淚水。

里約奧運女排比賽結束後巴西小男孩哭了 ©bbc.co.uk

男孩不顧眾人的眼光衝向仍坐在場邊的巴西女排的主教練Jose Roberto Guimaraes的懷裡,Jose Roberto一把抱住小男孩,並讓小男孩坐在他的腿上,原來這是他的兒子。父子倆緊緊相擁了5分鐘,他的媽媽和姑姑也接續著來到旁邊安慰小男孩。

根據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早在第五局中國隊14:12分領先巴西隊的時候,小男孩早已止不住自己的眼淚,躲進媽媽的懷裡哭泣。而這一幕,變成了這場比賽之中最經典的一個畫面。

奧運女排中國以15:13打敗巴西隊 ©rio2016.com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巴西的足球、排球…等項目皆勝卷在握,根據統計的數字也都優於其他對手,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更沒有永遠的勝利,只要不斷地精進,一定有機會推翻這個絕對。然而面對這次的失敗,相信巴西的人民也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從眾人離去的眼神之中看出大家的失落與無奈。
 
而孩子,是最直接單純的寶貝,他臉上的眼淚更直接表露出對於這個結果以及整個巴西隊的不捨。

男孩臉上的眼淚直接表露出對於這個結果以及整個巴西隊的不捨 ©Marcio Fernandes

Jose Roberto安慰小男孩說:「不要哭泣,這就是生活。人生本來就有贏有輸,今天我們在這場比賽輸了,但不代表其他比賽也輸了,如果在其他的比賽中,我們能仍贏得勝利,這也是一份相等的榮耀,不管如何,至少我們大家都還能聚在這裡一起努力。」
 
每個人都在競爭中生存,光靠體力或實力還不夠,重要的是這份精神是否能延續到每個人的心坎裡。因著男孩的眼淚,讓更多人看見森巴背後悲傷的一面,同時也讓大家更重視到體育各個不同的面相,當我們竭盡所能,在場上發揮淋漓盡致的那一刻,除了成績,還有什麼原因讓我們願意發揮到極致呢?

©Marcio Fernande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打網球必備的5種體能訓練

2017-06-05
球類知識庫觀念瑜伽有氧運動重量訓練網球

網球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除了要有擊球技巧之外也必須要擁有良好的體能才能好好在場上表現。體能訓練又稱體力訓練,是一種發展能量潛能以及能量潛能發輝有關的體能要素為目的的運動計畫,它也是所有運動員必備的基本訓練。

體能訓練是打網球必備的訓練 ©articles.latimes.com

一般來說,網球體能訓練是需要計畫、週期來安排,更是要掌握選手的體能狀況來設計,以下整理了五種體能訓練方式,讓在學習網球的你能更擁有好體能。

 1  耐力訓練

耐力訓練又稱為全身性持久訓練,藉以訓練有效率的吸收氧氣,經長時間運動也不會有疲倦感。網球比賽是時間長且激烈比賽,要有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和功能良好的肺以及有效率的腿力,則耐力表現也是網球選訓練最基本要求。

一般來說,培養耐力的方法有長跑、游泳、騎單車、長時間跳繩等,則每週可訓練3至4次,每次基本要40分鐘,在培養耐力時應在練球後開始,因為距離及時間可依據運動員之本身水準而定,以漸進方式來訓練不可輕易貿然增加份量,過程中要保持之以恆的精神。

跑步能增加心肺耐力

 2  重量訓練

重量訓練可以讓運動員增加肌耐力、肌力、爆發力等。如果想要擁有強勁發球和高壓殺球就必須要有良好背肌力和腹肌力,而要有靈活的移動和迅速改變擊球方向就需要有瞬間爆發力。過去網球教練對於重量訓練較為忽視且專業度不足,以至於影響其他動作表現;然而現在各種訓練之資訊發達完備,重量訓練已逐漸是訓練重要一環。

重量訓練前一定要做準備運動也就是熱身及整理動作,一般制定每週2至3次且嚴禁於重量訓練後練球,重量訓練後可安排一些放鬆或伸展的運動,打網球所需的重量可以規劃不用太重。

重量訓練可以讓運動員增加肌耐力、肌力、爆發力

 3  柔軟度訓練

網球屬於擊球高性的運動,擊球動作變化大且需利用全身協調力量,因此要有良好的柔軟度才能做出較高難度的擊球動作,還可以避免一些運動傷害的機會。

身為運動員就要從小就要培養柔軟度,這樣可以較長大時因訓練過程劇烈而使的身體過分僵硬。現今,許多網球選手都會透過瑜伽或是一些伸展性的動作讓自己的身體更加柔軟,不僅可以消除肌肉痠痛,還可以在場上更加活躍。

瑜伽可以使運動員身體更加靈活,在場上表現更加優異

 4  速度訓練

網球場地不大所需移動以機動快速反應為主,所以必須養成提早移位及準備之能力,良好速度可以增加擊球時間並有及早到位的觀念,尤其發球上網的選手更要具備此項能力。

培養速度最理想時機是身心狀況最佳的時候,速度可藉著訓練達到強化,此種訓練不需以長時間進行,應採取間歇方式進行,在練習時間上,一般可以安排20-30分鐘左右為宜。

繩梯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提升速度 ©qiuhuamc.com

 5  循環訓練

網球比賽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只有在換邊休息時有機會休息,因此在短暫時間內要恢復體力是相當重要的。循環訓練是個多種類、多樣化、全身性的訓練方式,藉由循環訓練可以加強運動員的肌肉耐力、肌肉力量、柔軟度、速度、敏捷性和心臟承受力等的綜合練習,循環訓練的重要性對促進肌肉呼吸循環適應的發展具有很高的效果。

循環訓練是一種科學的訓練方式,是預訂一組6至12項的運動,並決定運動順序以及反覆的次數,使運動員能在短時間內,持續不斷的完成一系列性質不同的體能訓練法。在訓練時間安排上,可以每周2次,訓練場地以網球場地為主,規劃多種訓練項目,在每種訓練間休息20秒,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有效達到成果。

循環式訓練 ©medifitbiologicals.com

資料來源:南亞體育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媒體新創公司「球學」獲種子輪投資

2016-09-12
球類話題新聞趨勢

﹝9 月 12 日台北訊﹞球學(CX),一間立足台灣台北的運動媒體新創公司,在今天宣布獲得種子輪投資的好消息,而該筆資金將用來推動「讓運動成為教育的一環」的公司使命。

球學創辦人兼執行長、前哈佛大學傑出美式足球員何凱成表示:「我們深信,運動是幫助年輕世代形塑個人品格、價值觀與領袖特質的催化劑,而也正是我們想讓運動成為教育一環的原因。」 他也提到:「球學將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來改變亞洲文化認為運動與教育需要分開的傳統思維, 讓運動更容易與教育體系相結合。」

在亞洲地區,有越來越多人將運動視為整體經濟發展的動能。舉例來說,目前運動產業是中國最 有活力的產業之一。根據中國的國家體育總局統計,二零一五年時,運動產業與其附加產值粗估達到四千億人民幣 (約六百億美金),即便近年來中國的運動產業經歷兩位數字的大幅成長,但其對 GDP 的貢獻仍未達百分之一,和美國占 GDP 近百分之三相比,從數據顯示,中國的運動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球學的商業計畫目前專注於運動賽事內容開發與數據分析,將獨家的運動內容發送至不同地區轉播,何凱成說:「為了讓學生運動員、教練與教育工作者更容易把運動融入教育體系,我們正在開發球員數據與分析工具,也希望透過互聯網帶給社會大眾令人興奮的賽事內容。」而這些核心元素都將在接下來由球學主辦的「2016 球學邀請賽 CX Invitational」中呈現,活動將邀請來自各城市的頂尖球隊,同時,球學也將全程轉播,讓全世界的觀眾都能看見這群頂尖運動員的精采表現。

何凱成的個人故事是球學使命的靈感來源,十三歲父親過世之後,何凱成在幾乎不會說英文的情況下,從台灣被姑姑與姑丈收養到美國同住,在喬治亞州美式足球是非常神聖不可侵犯的,他透過高中時期優異的運動表現,爭取到哈佛大學打美式足球的機會。在哈佛,何凱成是一個生涯跑陣碼數達到 1731 碼,並累積十二次達陣得分的明星跑鋒。關於何凱成的個人故事,可以參考 《商業內幕》文章:「前哈佛美式足球員想在中國將高中運動發揚光大」 或《蘋果日報》文章:「一位哈佛高材生教你勇氣的力量」。

球學的種子輪資金來自支持其使命的個人與機構,現階段的投資人包括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台灣籃球名人陳建州、好事多亞洲區副總裁張嗣漢、富邦育樂股份有限公司蔡承儒、威盛電 子股份有限公司陳主望、展逸國際行銷有限公司張憲銘、慧康生活科技鄧居義與比特記號的尚恩 (Sean Moss-Pultz)。

一九八零年代曾在耶魯大學打袋棍球的蔡崇信表示:「能有機會成為這個使命的一部份並支持何凱成是一種恩典,因為從生活的各個面向,我們都在尋找能挺身而出並接下責任的領導者,我也曾見證過年輕人如何透過運動,學習到團隊合作、謙卑、誠實與堅持的價值觀,進而建立個人的品格。」

球學的概念是由台灣台北 Big Family 家教會的五位成員所共同推動,執行長何凱成與一群有相同 理念的成員,秉持著「品格是透過運動建立,而運動是每一位年輕人教育的一環」的信念,在何凱成自己的公寓成立了公司。

公司命名「球學」字面上是「球」與「學」,象徵體育與教育的結合,它是「求學」的同音異義 詞,「追求學問」。創始團隊相信這是最適合公司的名字,因為其使命是「讓運動成為教育的一 環」,「球學」是由台灣台北 Big Family 家教會的陳信生牧師所命名。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