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小男孩的眼淚教會巴西比奪牌更重要的事
1
小男孩的眼淚教會巴西比奪牌更重要的事
2
NIKE 發布 NIKE ZOOM KOBE IV PROTRO
3
專業級控球後衛-林書緯的專屬重訓課表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小男孩的眼淚教會巴西比奪牌更重要的事

2016-08-17
話題 球類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中國女排過去7年面對巴西,僅得1勝,但卻在今年的里約奧運的場上,以15:13打敗巴西隊,順利晉級四強。
 
或許你會認為這就是一個比賽輸贏的結果,但那天晚上在這個排球場上的角落,當觀眾皆散去之時,有位身披巴西國旗的小男孩出現在會場的大螢幕上,而畫面所呈現的卻是他臉上滿滿的淚水。

里約奧運女排比賽結束後巴西小男孩哭了 ©bbc.co.uk

男孩不顧眾人的眼光衝向仍坐在場邊的巴西女排的主教練Jose Roberto Guimaraes的懷裡,Jose Roberto一把抱住小男孩,並讓小男孩坐在他的腿上,原來這是他的兒子。父子倆緊緊相擁了5分鐘,他的媽媽和姑姑也接續著來到旁邊安慰小男孩。

根據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早在第五局中國隊14:12分領先巴西隊的時候,小男孩早已止不住自己的眼淚,躲進媽媽的懷裡哭泣。而這一幕,變成了這場比賽之中最經典的一個畫面。

奧運女排中國以15:13打敗巴西隊 ©rio2016.com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巴西的足球、排球…等項目皆勝卷在握,根據統計的數字也都優於其他對手,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更沒有永遠的勝利,只要不斷地精進,一定有機會推翻這個絕對。然而面對這次的失敗,相信巴西的人民也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從眾人離去的眼神之中看出大家的失落與無奈。
 
而孩子,是最直接單純的寶貝,他臉上的眼淚更直接表露出對於這個結果以及整個巴西隊的不捨。

男孩臉上的眼淚直接表露出對於這個結果以及整個巴西隊的不捨 ©Marcio Fernandes

Jose Roberto安慰小男孩說:「不要哭泣,這就是生活。人生本來就有贏有輸,今天我們在這場比賽輸了,但不代表其他比賽也輸了,如果在其他的比賽中,我們能仍贏得勝利,這也是一份相等的榮耀,不管如何,至少我們大家都還能聚在這裡一起努力。」
 
每個人都在競爭中生存,光靠體力或實力還不夠,重要的是這份精神是否能延續到每個人的心坎裡。因著男孩的眼淚,讓更多人看見森巴背後悲傷的一面,同時也讓大家更重視到體育各個不同的面相,當我們竭盡所能,在場上發揮淋漓盡致的那一刻,除了成績,還有什麼原因讓我們願意發揮到極致呢?

©Marcio Fernande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發布 NIKE ZOOM KOBE IV PROTRO

2019-02-14
鞋子籃球球類配備館

當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思考自己的第四雙簽名球鞋該如何設計時,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世界上頂尖的足球前鋒穿著低幫足球鞋,而同樣參與高強度運動和對抗的籃球運動員,卻普遍認為高幫設計是最適合的?

NIKE 發布 NIKE ZOOM KOBE IV PROTRO

科比告訴耐克創新副總裁及創意總監艾瑞克·埃瓦爾(Eric Avar),他想耐克能夠為他創造出一雙非常輕盈的低幫籃球鞋。現在那雙讓科比得償所願的Nike Zoom KOBE IV 即將再度發售兼具性能與經典外觀的Protro 版本。

在2009年發布之初,Nike Zoom KOBE IV 便證明了輕質和低幫設計的籃球鞋即便在高競技水平的比賽中仍舊可以給予球員極佳的支撐。它並非第一雙耐克低幫籃球鞋(1972年的Bruin 就是與其截然不同的一款低幫鞋),但它對籃球比賽產生了極大影響,因為它將籃球鞋向低幫的轉變與一位球員聯繫到了一起。在如今人才輩出的聯盟中,低幫籃球鞋出現在各個位置的球員腳下,從靈活的控球後衛到高瘦的前鋒再到強有力的中鋒。

NIKE ZOOM KOBE IV PROTRO

元年球鞋搭載的科技在當時頗為前衛。採用纖薄、強韌的尼龍纖維支撐鞋面的Flywire 結構,已經在發布前一年的Nike Hyperdunk(科比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穿著的鞋款)上首度使用。前掌LunarLite 泡棉、後掌Zoom Air 氣墊單元以及全掌Phylon 中底為雙腳提供快速緩震響應。

Nike Zoom KOBE IV Protro 採用96年選秀日配色,從黃蜂隊的色彩汲取靈感,並增添部分革新後的性能特點,包括改進的外觀輪廓、更圓滑的後跟線條,以及更大面積的外底,以提供更大的抓地力。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業級控球後衛-林書緯的專屬重訓課表

2018-07-03
下半身肌群上半身肌群訓練動作重量訓練籃球球類知識庫

林書緯(Joseph Lin)這三個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他是台裔NBA球星林書豪(Jeremy Lin)的親弟弟,目前效力於富邦勇士隊主要位置是控球後衛,曾奪下SBL第13季的助攻王、新人王以及入選年度第一隊的籃球員,是一位極為優秀的專業籃球選手。然而,在日常的訓練裡除了專項訓練外,最重要的就是重量訓練項目,就如同Joseph在影片中所說道的,籃球運動是一項肢體碰撞相當頻繁的運動,對於身型相對偏瘦的他來說,除了努力的攝取營養增加體重之外,還需要更確實的進行重量訓練幫助肌肉成長並強化身體的穩定性。你想要嘗試控球後衛林書緯的重訓課表嗎?現在就可以開始!

專業級控球後衛-林書緯專屬的重訓課表!

 訓練  1 臥推
首先第一個動作是大家很熟習的臥推項目,它是重量訓練三大主要動作之一,主要可以鍛鍊到胸大肌、三角肌和三頭肌等上半身肌群,根據使用器材的不同又可分為槓鈴臥推 (Bench Press)與啞鈴臥推 (Dumbbell Bench Press)這兩種,這兩者的差異在於槓鈴的穩定性較高可訓練重量較重,也因此有機會提升較多肌力。而啞鈴雖然一般來說負荷重量較輕,但因為是屬於單手分開訓練的方式,所以在動作角度與穩定度上更加的靈活,也能讓肌肉的收縮更加完全。
槓鈴臥推Bench Press:3-4組,每組5次
啞鈴臥推Dumbbell Bench Press:3組,每組8次

啞鈴臥推(Dumbbell Bench Press)

 訓練  2 仰臥懸垂臂屈伸
仰臥懸垂臂屈伸(Inverted Row)是徒手訓練中相當重要的動作,這個動作可以有效強化肩膀後側肌群和上背部肌肉,很多運動員會忽略背部肌肉的重要性,只專注於鍛鍊胸肌及腹肌等前部肌肉群,這會讓身體前部肌力壓垮背部肌力而導致受傷,對一般人來說這個訓練動作也可以預防駝背。
仰臥懸垂臂屈伸Inverted Row:3組,每組10-12次

仰臥懸垂臂屈伸(Inverted Row)

 訓練  3 引體向上
當過兵的男生肯定對這個動作並不陌生,引體向上(Chin Ups)的難度較仰臥懸垂臂屈伸大,不論是手臂、肩部與背部肌肉都能更加全面的訓練,而引體向上又分為Pull Ups和Chin Ups,差別在於Pull Ups是手掌朝外(又稱正手引體向上),Chin Ups是手掌朝向身體(又稱反手引體向上),Chin Ups會使用到較多二頭肌的力量相對來說難度較低,但兩個方式都可以鍛鍊到背肌與二頭肌。
引體向上Chin Ups:3-4組,每組5次

引體向上(Chin Ups)

 訓練  4 伏地挺身
這也是當兵系列動作之一,大家第一印象會認為伏地挺身(Push Up)就是練胸肌,其實除了胸大肌外,包括肱三頭肌、三角肌、核心肌群以及部分背部肌群都可以鍛鍊到,不過正確的伏地挺身姿勢需要收緊屁股加上背部挺直,確保你的身體從側面看是呈現一直線的狀態就像一塊板子一樣,這樣才能有效鍛鍊到你該鍛鍊的肌群部位。
伏地挺身Push Up:2-3組,每組都做到不能做為止Max reps each set

伏地挺身(Push Up)

 訓練  5 腹部肌群訓練
腹部肌群(ABs Workout)是核心肌群的一部份,是身體相當重要的穩定與支撐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與腹內斜肌等,如果鍛鍊得當除了可提升控制身體的能力外,也可以有效的增加身體平衡感,對於像林書緯這樣的控球後衛而言,由於需要常打擋拆戰術和接受衝撞的情形之下,對於身體的穩定度和平衡感相對的重要。雖然我們不是運動員,但加強核心的肌力對我們來說除了可以讓身型更好看之外,對於靈活度也會有不錯的幫助。
腹部肌群訓練ABs Workout:2-3組,每側各10次

腹部肌群(ABs Workout)

結論

雖然我們不會跟林書緯一樣要面對高強度的技術與體能挑戰,但體能訓練對自己的身體有相當多的好處,不但可以使身體健康加分,也可以讓精神更好以面對更多挑戰。當然,身材更加結實,可以使衣服穿起來更有型、更好看,也是開始訓練的一大理由!然而,任何的運動和訓練都不是在鍛鍊的「當下」讓你立刻變強壯,訓練只是提供一個強大的刺激讓身體接受挑戰,鍛鍊後的「恢復」才可以幫助你變得更強壯,因此訓練後的飲食補給對於身體恢復非常重要,記得在訓練之後多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飲食,將會有最佳的恢復與成長。

資料提供/REDBUL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