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向曼德拉致敬!英國影星27天跑完27個馬拉松
1
向曼德拉致敬!英國影星27天跑完27個馬拉松
2
穿越1998時空隧道 PUMA CELL ENDURA / CELL VEN
3
首次4胞胎參賽紐約馬,三姊妹與截肢兄一起圓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向曼德拉致敬!英國影星27天跑完27個馬拉松

2016-09-14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故事

出生於葉門的英國影星艾迪·伊扎德 (Eddie Izzard)完成了一項偉大的壯舉!據英國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伊扎德完成橫跨南非的「27天跑27個馬拉松大挑戰」,以表達對偉人曼德拉的紀念。伊扎德來到了位於南非行政首府普勒托利亞的聯合大廈,大汗淋灕、看起來顯得筋疲力盡的他撫摸了矗立其前的一座曼德拉雕像的腿,為他這個總長707.4英里(約1138公里)的超級馬拉松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Eddie Izzard ©sportrelief.com

在群眾的熱烈加油、鼓掌、歡呼並大聲呼喊「艾迪!艾迪!艾迪!」聲中,這位來自英國,現年54歲的喜劇明星在酷熱的南非天氣中開了一瓶香檳並大口豪飲起來。在抵達終點線時,伊扎德說這實在是他所遭遇過最艱難的事情,「感謝每一位加入捐獻行列的你們,不過這實在太難了,我個人不建議你們效法。(Don't try this at home.)」

Eddie Izzard ©dailyrecord.co.uk

在過去的27天之中,他每一天都在為自己變得不聽使喚的雙腿奮戰著,並且,他還得面臨脫水、熱衰竭與中暑之苦。事實上,因為身體不堪負荷,他在第五天時被迫休息一天,這使得他最後一天得連續跑兩個馬拉松的距離。他聽從醫生囑咐,每天避免在早上11點半到下午3點半之間執行這個挑戰,並請人幫忙開車載運飲水以避免在酷熱的天氣之下跑到脫水。

把跑步的每一英里都用來表達自己的紀念,這是保持動力的絶佳方式。伊扎德選擇在南非以27天跑27個馬拉松,來紀念前反種族隔離領袖曼德拉,因為這位偉大的人權總統曾經入獄27年。他這個挑戰同時也要為 Sport Relief 這個 Comic Relief 與 BBC 體育台合作成立的體育公益組織籌集資金,藉由運動挑戰募資來救助英國以及世界貧窮國家需要幫助的傷病民眾。藉由這個挑戰,伊扎德至今總共募集到164.8萬英鎊(約台幣7,588萬元)的善款。Sport Relief 的執行總監 Kevin Cahill 說,「艾迪無疑是我們 Sport Relief 傳奇人物之一了,我們對於他能夠再次將自己的身體極限推上更高峰感到無比興奮與榮幸。」

為了向曼德拉致敬,這位曾獲艾美獎與黃金時段艾美獎肯定的喜劇明星,將自己這趟27天的路線遵循曼德拉的人生征途去規劃。今年,伊扎德在南非東開普省的姆維索 (Mvezo) 開始了此次挑戰之旅,那是曼德拉的出生地。他這趟挑戰的終點在普勒托利亞的聯合大廈,這是曼德拉宣誓就任總統職,並發表他的第一次公開演說之處。

這不是伊扎德第一次做馬拉松公益挑戰,也不是他參加過最艱苦的比賽。這位影星一直致力於給那些貧困的國家和地區謀求資金援助,2009年,他以52天橫越英國跑了46場馬拉松的距離,總里程為1,100英里(約1770公里),並募集了180萬英鎊(約台幣8,276萬元)的善款。2012年,他第一次在南非嘗試這個「27天馬拉松」挑戰,後來因為腎臟病橫紋肌溶解症而取消,當時他說:「如果跑完第四個馬拉松,也許會害我喪命。」

Eddie Izzard ©翻攝Youtube

2013年12月,曼德拉去世之後,聯合大廈正面樹立起一座他的巨大雕像,這也是伊扎德選做挑戰終點的原因。面對這個偉人的巨大形象,伊扎德說:「感覺曼德拉還在我們身邊一樣,他留給了這個世界非常多積極正面的影響。」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穿越1998時空隧道 PUMA CELL ENDURA / CELL VEN

2018-12-20
PUMA鞋子跑步配備館運動時尚生活流行

PUMA CELL 氣室跑鞋科技於 1998 年推出後,旋即在潮流跑鞋領域颳起一陣旋風,生於 1998 年,具有革命性技術的「CELL 氣室科技」,由 PUMA Trinomic 跑鞋科技演化而來,六角形的 TPU 結構更增加鞋款穩定性、避震、高彈性與絕佳耐用效能,PUMA CELL 在 90 年代推出的雙霸鞋款 CELL Endura 與 CELL Venom,成功造就 90 年代最暢銷的跑鞋經典之作。經歷了科技、時尚快速變化的 20 年,PUMA 將再次向經典致敬。

穿越1998時空隧道 PUMA CELL ENDURA / CELL VENOM 雙霸正式亮相

就在今年 10 月初,PUMA 重新翻玩復刻叱吒 90 年代的當家跑鞋-PUMA CELL Endura,全台超限量 35 雙旋即銷售一空!在廣大鞋迷的吶喊期盼下,PUMA 今特宣布,曾經成就 90 年代暢銷經典,並締造跑鞋搶購熱潮的 PUMA CELL 系列新作,即將正式大舉回歸。12 月 6 日,PUMA 將不僅推出 CELL 經典鞋款 PUMA CELL Endura 新色款,日前在北美市場與 Marvel 猛毒電影跨界聯名,造就全球討論度破表的復刻 PUMA CELL Venom 也將首度引進台灣發售。

穿越PUMA CELL 1998 時光隧道

2018 年可謂是時尚復古老爹鞋大鳴大放之年,向來引領街頭潮流趨勢的 PUMA 趁勢讓當家經典 CELL 強勢回歸,為時下翻湧的復古鞋風潮豎立強悍霸主之旗。PUMA CELL 系列鞋款結合搶眼吸睛的六角形外露式 CELL 氣室科技,透氣網眼鞋面結合麂皮皮革材質,輕量 EVA 中底巧妙搭配搶眼外露的 CELL 氣室科技更是視覺一大亮點。為強化高穩定性效能,PUMA CELL Endura 特別將 CELL 氣室科技配置於鞋大底前掌、中段、及鞋跟處,鞋身則加入獨特設計鞋帶支撐系統,以細線加強局部穩定功能;而 PUMA CELL Venom 則以優異避震性著稱,精心於鞋跟處強化置入霸氣外顯的 CELL 六角形氣囊,讓邁步時雙腳在足跟落地瞬間成功分散吸收衝擊動能,大幅提升避震防護。霸氣前衛的潮流外觀,完美結合絕佳的穩定緩震科技優勢,讓復刻重現的 PUMA CELL 再次引發時尚話題,成功贏得眾多潮人、跑者們青睞,於潮流圈掀起一波鞋履巨浪。

PUMA CELL Venom

為大舉迎接 12 月 6 日即將登台的復刻鞋履雙霸 PUMA CELL Endura 與 CELL Venom的上市,PUMA 特別於今日(12月 4日)打破新品發表既定形式,以穿越 1998 時空隧道為主題,邀請眾多潮流 Icon 與媒體們搶先鑑賞 PUMA CELL Endura與 PUMA CELL Venom 全系列男女新色款。 在此次搶先鑑賞發表會上,眾多潮流名人們及鞋頭大老紛紛蒞臨現身,在進入活動現場前,PUMA 特別在每位來賓的手上印下有著 2018 數字的螢光紋身貼紙,在進入 PUMA CELL 時空隧道後,2018 的數字瞬間轉變為 1998 及經典 PUMA CELL 發光字樣,巧妙增添現場所有來賓對於 PUMA CELL 時光之旅的期待,潮流暗黑系女神阮禾茜以及街頭女王 StarXu 更是忍不住尖叫。

PUMA CELL Endura

進到全黑現場,大型霓虹燈管及閃爍漸進的燈光效果,更加強 CELL 時光隧道氛圍,全場聚焦今日主角 PUMA CELL Endura,霓虹光透過鏡子反射映照,象徵穿過時光隧道,重現經典。擁有鞋頭之稱的潮鞋蒐集控李易、潮流 Icon Allen Yang,對於 PUMA CELL 完全沒有抵抗力,對於 CELL 氣室科技及各項鞋履特色如數家珍,在 1998 年復刻版 PUMA CELL Endura 鞋前駐足拍照,留下許多如畫報般的時尚大片。

穿過了時光隧道後,俐落、霸氣的黑色鐵網架上展示 12 月 6 日即將發售的全系列 PUMA CELL 系列新品,以搶眼的六角形蜂巢點綴,蜂巢箱內置滿各色新款 PUMA CELL Endura 以及 PUMA CELL Venom,搭配螢光綠漾蜂巢燈光在地面奔跑跳動,象徵 PUMA CELL 挾帶強 會場內另外一大吸睛亮點則是巨型 CELL 透明炫光綠色氣球,還原 PUMA CELL 鞋款最具特色的外露式綠色蜂巢狀氣室,立即讓可愛潮流女神紀卜心、熱愛 PUMA 的時尚教主 Judy Chou、與知名髮型師 Wind 爭先與透明氣球合照,以各自獨特的品味與搭配功力,演繹 PUMA CELL 系列新品。

PUMA CELL Venom

此番大舉回歸的全系列 PUMA CELL Endura 及 PUMA CELL Venom 雙霸鞋款將於 12 月6 日正式登台發售,除了更多樣的男款新配色外,日前國際超模 Cara Delevingne 在個人 IG 上狂曬的 CELL Endura 女生尺段新粉配色也現身在台灣此波發售行列。潮流迷們可得準備好了,下一波即將引爆全台復刻跑鞋熱潮的 PUMA CELL 來勢洶洶,也為 2019 年鞋履新主流奠定霸主之位。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首次4胞胎參賽紐約馬,三姊妹與截肢兄一起圓夢

2016-11-03
賽事跑步話題六大馬馬拉松

在今年里約奧運的馬拉松比賽中,有三胞胎姊妹一起參賽,還有其他各國的攣生兄弟…等。本周日11/6 2016紐約馬拉松即將登場,在有著45年歷史的紐約城市馬拉松賽道上,將迎來史上第一次有四胞胎一起參賽。

美國四胞胎Brian Siemann、Jessica Siemann、Maria Siemann、Amanda Siemann將於11/6紐約馬拉松一同從起點出發 ©newyorker.com

家庭成員,如同籃球隊

1989年,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的Teresa Siemann被醫生告知她懷上了4胞胎,本身身為醫院婦產科護士的她當時並沒有特別驚訝,因為在這麼長的工作經驗之中,也不是第一次聽到類似這樣的消息,話雖如此,但畢竟是4個小孩,內心仍然有些焦慮。.
 
在4胞胎出世以前,他們已經有了1個3歲大的兒子John。Teresa表示:「至今想起來還是有些神奇,因為當時我並不是非常期待這4個孩子的到來。」不過他們的爸爸卻不同,當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便興奮地到處和別人說:「我們家要組一個籃球隊了!」因為等到4胞胎出生後,他們5個孩子就是一組快樂的藍球隊了!

四胞胎剛出生的樣子 ©newyorker.com

輪椅馬拉松是表達自我最好的方式

大概因為重量因素,4胞胎在預產期的前兩個月,提早來到世界上,逼不得已,4個小寶貝在保溫箱一住便是兩個月。但沒有料到的是,4個寶貝中的唯一男孩Brian,卻在出生的幾天之後,腿部便得到骨髓炎,可憐的兩條小腿被迫截肢…從此一輩子得靠輪椅維生。

不過勇敢的他卻特別熱愛運動,喜歡馬拉松的他,不但已連續參與了2屆殘奧會,再召集三姊妹一起參加紐約馬拉松之前,他自己也已經完成了4場全馬。Brian說:「輪椅馬拉松是表達自我最好的方式之一。」

Brian已參加過2012和2016的殘奧會 ©richmond.com

運動,讓他們感情更融洽

關於運動,五兄妹一直相當感謝父母的鼓勵和引領。他們擁有各自的運動專長,大哥John擅長冰球,其他像是籃球、壘球、曲棍球也都是他們熱愛的運動項目。母親Trersa笑說:「他們常各自有不同的比賽,我常覺得自己像在車上工作一樣,周末不同時段常常要奔到不同的比賽場為他們加油。」
 
至於馬拉松,妹妹Amanda和Maria也曾經一起完賽過芝加哥馬拉松,小妹Jessica雖然還未有全馬經歷,但也與姐姐們一起有過好幾次的半馬經驗,剛好這次的紐約馬拉松,也能成為她的初馬。

Siemann一家人 ©nydailynews.com

27歲的他們,如今也都有各自美好的生活和工作。Brian和Maria目前住在Illinois,兩家住得非常近,可以互相照應。而Amanda則繼承母業,在Connecticut擔任婦產科護士,Jessica則在一家管理諮詢的公司工作;身為資深跑者的她,如果遇到還沒有接觸過跑步的客戶,她會熱心地向客戶傳達跑步的好處,若遇到也喜歡跑步的跑友那就更好了,在共同語言之下,Jessica更會熱心地告訴他們該怎麼避免受傷。

每到路跑賽的日子,她也會為了參賽而向公司請假,而她的同事也都相當支持她,只要一有空便會前往現場當Jessica的啦啦隊。

當爸爸知道他們要一起跑在紐約的街頭時,他甚至比4胞胎還興奮。他仔細幫他們研究路線圖,赫然發現在42.195公里數中,剛好可以穿越整個紐約程式,也能好好回憶小時候每個快樂的場景。
 
當一家人能夠在起點一起出發其實是很可貴的事情,4胞胎雖然本身就愛跑步,但是這份珍貴卻與過去的意義截然不同,讓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順利完賽紐約馬拉松。
 

四胞胎準備好要一起迎戰11/6的紐約馬拉松 ©nydailynews.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