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核心訓練
  • 瑜伽
  • 瘦身
  • 跑10K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飲食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BLADEZ ARES S30 跑步機:輕鬆跑出理想好體態
1
BLADEZ ARES S30 跑步機:輕鬆跑出理想好體態
2
歡樂長跑必備! BROOKS傳奇支撐跑鞋腎上腺素系列ADRENALINE GTS 22登場
歡樂長跑必備! BROOKS傳奇支撐跑鞋腎上腺素系列ADRENALINE GTS 22登場
3
玉山地景-吳玉麟攝
單攻玉山來回只花3小時40分的15歲神奇少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LADEZ ARES S30 跑步機:輕鬆跑出理想好體態

2016-10-06
配備館 跑步 跑步訓練 運動器材 BLADEZ 有氧運動

「跑步機」這項運動器材,不僅能讓你能節省時間,安全性又高、而且可以穩定地進行爬坡訓練,還能享受多種不同訓練。使用跑步機時不用受到天氣影響,不管刮風下雨都能跑,也不用擔心鞋子會濕掉的問題,更不用費心尋找另一個路程以及山坡,重點是跑到最高處時還可以直接緩和下降,不用再特地跑回下坡回家。

BLADEZ ARES S30 跑步機許多強大功能有別於一般市售同級的跑步機,像是有:心跳監測等多樣的訓練方式以及依據跑速和坡度不同顯示對應的訓練肌肉方式、搭配專屬 APP 紀錄運動數據,幫你輕鬆打造理想體態。

BLADEZ ARES S30跑步機是你的居家運動好選擇

BLADEZ 為跑者打造更理想的器材

BLADEZ 這個品牌早在1999在北美發跡,最早的合作對象為Walmart及SEARS的健身器材供應商,以提供最適合終端消費者使用的健身產品所受到歡迎,以高CP值著稱,集團同時也設計生產健身俱樂部的高耐用器材,並與其他知名品牌代工廠合作,銷售到西班牙、墨西哥、英國、波蘭等近65個國家。

BLADEZ 為了這些喜愛跑步者的各種需求,推出了一台非常適合居家使用的 ARES S30 跑步機,此款跑步機上的跑板比一般市售同級的跑步機跑板來到更寬敞,當訓練者在此跑步機上訓練時可以跑得非常自在, ARES S30 跑步機的跑板下方雙邊共6有顆避震球,避震功能比其它跑步機更佳優越,可以幫助在跑步的時候更加穩健、強化緩衝機制。此外,ARES S30 跑步機的馬達聲浪在時速高達12km時,只會發出僅75分貝的聲響,比使用家用吸塵器所發出的聲音還要低。

ARES S30 跑步機比起市面上販賣同級的跑步機還有更多優越的功能,面板上還有六組不同運動模式加上使用者自訂四種訓練模式,在跑步上增添更多訓練變化,讓我們在跑步時更加有趣。3組心跳模式(HRC)能加強鍛鍊我們心肺器官,活化身體機能。除了這幾項功能還有一組 BODYFAT 能測量我們的體脂,作為運動時的參考數據之一。

ARES S30 跑步機除了獨特功能,在使用設計上也很貼心跑者,ARES S30 跑步機的版面下方有設置物架能方便讓我們在跑步時把身上的物品放置在內,16段揚升系統(1.2度~7.2度)在跑板螢幕上會顯示相對應訓練肌肉區塊。跑步機搭配6顆有效避震墊,設置於跑帶前中後,可消除多數的反彈力道,高密度跑板讓您比起在外跑步更來得舒適,讓使用者跑得更久。對於眾多跑步機的跑板來說,S30是同等級最寬敞跑帶,跑板寬度高達56公分,材質上使用三層式鑽石紋抗靜電防滑跑帶,鑽石紋能增加磨擦係數,三層式複合材質能更加耐用。

從事任何運動,都有能參考的方法及文獻,適用與否就得個人實行後的成果。以跑步這個運動來看,不難發現,若有確切的基準,能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訓練要往上或是下修,而這精確的數字就是”心跳”(心率)。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跑步或是在家自己進行運動將近1小時,幾個月下來肌肉雖然是緊實了,但體重仍然下降不了多少,原來是因為心跳數達不到 (強度不夠),也浪費了時間。

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心率呢?ARES S30跑步機提供三種心跳測試的方式,側邊的手握心跳,搭配心率帶跑步機上顯示或是搭配 APP 在智慧裝置上顯示,你就可以準確詳實地記錄自己每一筆的心率紀錄!

ARES跑步機利用心跳率進行跑步的好處

1. 易於檢視是否為”有效”訓練,不會像一般跑步機上去可能就是設定時間跟公里數然後跑完了事。
2. 避免運動傷害或疲勞:從心跳率可以了解是否心跳太高以及恢復(Recovery)的狀態,藉此發現是否過度疲勞,具有安全性的考量提醒自己不要跑太快或是得多休息。
3. 能掌握強度:例如耐力跑一開始跑太快,結果跑不完、間歇訓練時跑太慢,強度太低等於沒跑,節奏跑掌握不好導致太操勞,影響之後的運動規劃,這些都能由利用心跳率去掌握,發展自己的適當配速。

Ares跑步機有三種方式量測心跳

Ares跑步機HRC心跳模式訓練

依照目標60%、75%、與THR(自訂目標心率),這是在配帶無線胸帶時可執行的功能。

 1  從心判定——找出自己的最大心跳速率

最大心跳速率(MHR)是衡量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主要功能在於評估身體對於目前運動強度的適應能力。目前最被廣泛使用的最大心跳率預估公式為「220-年齡」,例如一位35歲的男性,其最大心跳率的預估值即為220-35=185次/分。當計算出最大心跳率之後,便能以最大心跳率的百分比來區分運動的強度,一般運動時心跳率若達到最大心跳率的60%~70%屬於低強度運動,達到70%~80%屬於中強度運動,而達到80%以上則屬於高強度運動。透過最大心跳率百分比的計算來預估運動強度,運動時只要監控心跳率,就可在適當的運動強度下運動,當心跳率超過運動前所設定的標準時,可立即停止或降低強度,如此一來,便可以在安全的強度之下完成自己想要的運動訓練。

 2  設定「心的目標」——根據最大心率設定目標心率

目標心率即要鍛練心臟而應該達到的心率,而心率範圍根據年齡和性別而變化。目標心率是一個理想的心率強度水平,在這個心率範圍内,您的心臟得到了鍛練卻不會過度勞累。要決定您的目標心率,請先找出您的最大心率,然後按照所想要鍛鍊的強度,設置一個百分比的範圍(如圖表所示)。

舉例説明:您35歲,每分鐘心跳185次是您的最大心率。現在,您要開始鍛鍊,並希望達到減脂效果,目標心率為最大心率的70%。

您的目標心率便為:185 x 0.7 = 129.5 (您的目標心率約為每分鐘130次心跳)

※心跳數為其中一種運動強度指標,而跑步機或其他健身器材所產生的數據並不具有醫療參考價值,若想了解更多合適個人的運動強度及進行方式,務必請教專業醫師。

ARES跑步機所顯示的心率資訊

藉由目標心率控制運動強度便是有效運動

藉由ARES跑步機的面板資訊顯示,在跑步運動時,讓心跳數保持在目標區間內,您便可以利用心跳率掌握自我訓練,避免運動傷害!若能成功保持在目標心跳區間,而且持續運動30分鐘,勝過1小時的快走,運動效果不言而喻!

ARES S30 跑步機像一般跑步機一樣都有一個安全夾,避免我們在跑帶上跑步,突然沒力氣時,可以拉下它,跑步機就會立即停止運作。

在跑步機上的介面操作方面,左邊為調坡度,右邊是調整速度。而速度可以從最微小的0.1開始操作,讓訓練者能依造自己理想的速度開始進行訓練。介面程式還預設有6組訓練模式,可以依照訓練者的喜好去輸入自己想要的菜單。在開始訓練時只要輕輕按一下,訓練課表就會立刻跑出來,左邊握把兩側可以測量我們的心率,在跑步機兩旁扶手上面還有快速調整速度的按鈕,讓訓練者在跑步機上不用一邊跑步,一邊還要一直按介面來調整。

BLADEZ ARES S30 介面上的安全夾
BLADEZ ARES S30 介面操作:左邊為坡度調整;右邊為速度
BLADEZ ARES S30 扶手上的快速調整速度鈕

在跑步機上的訓練通常有以強度作區分的間歇訓練,以訓練的時間長度做區分的耐力訓練兩種。一般建議在跑步機上要待上40分鐘,但是使用 ARES S30 跑步機來做訓練,只要掌握好我們的心跳率來做自主訓練。在30分鐘內就可達到超越快走1小時的功效,是非常有訓練效果的一台跑步機。

GP綠能特級高效能馬達

3.0HP峰值馬力,耐用係數高,運轉聲浪穩定,符合歐盟規定,材料選擇均為績優大廠,續航力佳。
馬達分貝 (靠近馬達5公分實測):
時速3km – 56db
時速6km – 61db
時速9km – 73db
時速12km –75db
※Ares跑步機馬達聲浪控制在80分貝以下(比吸塵器音量更低)

BLADEZ ARES S30 GP綠能特級高效能馬達

噪音分貝參考:

多元訓練程式 – 直覺式畫面操作

時間、心跳速率、年齡、心跳訓練模式區間、揚升高度、目前速度、使用肌群、體重、距離、行動載具連接狀態、卡路里、文字跑馬燈、程控程式控點矩陣圖
11組+User 4組
內建6組運動模式+使用者自訂(4人)+隨機(RANDOM)1組+心跳模式(HRC)3組+BODYFAT 1組
 
可置放平板或手機,開啟藍芽傳輸,下載APP,畫面不只是雙色螢幕,且更加有趣,資料易留存。

*APP支援平台(行動載具)於最下方規格處介紹

BLADEZ ARES S30 使用介面
使用藍芽傳輸搭配各品牌行動載具

下方儀表按鍵:
INCLINE INSTANT KEY(揚升快速鍵) | SPEED INSTANT KEY(速度快速鍵)
STOP(停止)|揚升(上下)|輸入|(安全插銷)|模式|速度(增減)|快速啟動

BLADEZ ARES S30 下方儀表按鍵

INCLINE SYSTEM揚升系統:
揚升坡度為16段(即1.2°~7.2°),螢幕會顯示相對應訓練肌肉區塊,並且以閃爍方式呈現。

INCLINE SYSTEM揚升系統

訓練肌肉如下圖:大至上分成6個程度,至少在4~6段時訓練小腿肌肉、至第8段時大腿前側開始,直到13段後會訓練到臀部整個下肢。

上控介紹

Ares S30上控富有流線感,黑色亮面烤漆與藍色背光螢幕搭配得宜,設置2處溝槽可置放水杯、搖控器等其他小物,扶手寬處符合大多數人的虎口大小,可自然的擱置於上方,心跳感應及快速鍵同設置於此處,非常直覺。

※扶手快速鍵功能:左手揚升調整、右手速度調整
上下調整為撥桿式,比起按鍵式更好操作。

骨架設計

為避免機台頭重腳輕而產生搖晃,雙側骨架在材質及粗細程度都經過嚴格計算,並且搭配整體外觀。
材質為:高鋼性鐵材外覆特殊沙紋烤漆 (高耐磨、防水、防汗蝕)
涵蓋範圍從支架往下延深至跑帶底部,這些地方承接了80%的力道及汗水。
立管厚度達12cm,測試由80kg的成人手部放置於扶手區,並以時速12km奔跑,車體不晃動。
<註:不含刻意搖晃狀況>

BLADEZ ARES S30 骨架設計

Ares S30 絕對讓身長190cm的朋友也能跑起來無侷促感,圖中 model 身長190cm,腿長95cm。

跑帶面積大

S30是同等級最寬敞跑帶140*56cm,材質三層式鑽石紋抗靜電防滑跑帶,鑽石紋增加磨擦係數,三層式複合材質高耐用。

BLADEZ ARES S30 採用鑽石紋跑帶

雙側避震球

Ares 跑步機搭配_6顆有效避震墊(Cushion),設置於跑帶前中後,可消除多數的反彈力道,高密度跑板讓您比起在外跑步更來得舒適,讓使用者跑得更久。

避震球(黃框處)

兩段式緩降

Ares 跑步機利用2段式的液壓裝置,有效穩定跑板下降速度,保護使用者安全,更避免破壞地板。

錐型滾軸

Ares 跑步機使用錐型60MM滾筒,使跑帶置中不偏移,簡單就能校正跑帶位置。

BLADEZ ARES S30 採用錐形滾軸

BLADEZ ARES S30 跑步機
產地 台灣製造(全機100%)
使用介紹 附詳細使用說明書(英/繁/簡)
跑帶面積 140 x 56 公分
跑帶規格 三層式鑽石紋抗靜電防滑跑帶(495x2944mm/1.6t)
避震球 跑版下方雙邊排列共6顆
坡度範圍 16段電動揚升(1.2度~7.2度)
速度範圍 1- 18 公里/小時
峰值馬力 3.0HP (GP綠能)
顯示螢幕 7”大型藍背光LCD螢幕
顯示資訊 時間、心跳速率、年齡、心跳訓練模式區間、揚升高度、目前速度、使用肌群、體重、距離、行動載具連接狀態、卡路里、文字跑馬燈、程控程式控點矩陣圖
內建程式 內建6組運動模式+使用者自訂(4人)+隨機(RANDOM)1組+心跳模式(HRC)3組+BODYFAT 1組
心率偵測 手握心跳偵測把手 + 無線心跳接收裝置 (與手機或平版串接時可使用APP)
展開尺寸 179.5 x 92 x 136.3 公分
折收尺寸 116.8 x 92 x 154.6 公分
產品重量 98 公斤
最大載重 130 公斤
建議售價 $32999
 
APP支援平台(以下為列舉,請以APP下載頁面所述為主)
1.   IOS Device:
    iPod touch(第四代) / iPod touch(第三代)
    iPhone 5 / iPhone 4S / iPhone 4
    iPad / iPad2 / iPad mini
2.  Andriod Device:
   ASUS Nexus 7
   Samsung Galaxy Note 2
   Samsung S4
 
※IOS建議更新至7.0或更新版本,Andriod建議更新至4.0或更新版本,可以有最佳體驗。
 
其他未列入的IOS或Andriod機型仍可安裝並使用APP,只是因為各家螢幕及解析不同,有可能無法最佳化,上述的機型是完成調校的型號,若有其他新增的機型會公佈在PAFERS官網上。


產品購買方式,請洽:BLADEZ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歡樂長跑必備! BROOKS傳奇支撐跑鞋腎上腺素系列ADRENALINE GTS 22登場

2021-12-09
BROOKS鞋子跑步配備館

迎接冬季訓練及比賽,找到一款能契合你的跑步又給予舒適的命定跑鞋,是跑者最不可妥協的事!BROOKS傳奇支撐跑鞋-腎上腺素系列ADRENALINE GTS 22,已於12月起全球同步推出,搭載的是BROOKS最頂級的避震中底及傳奇支撐科技,提供最穩定舒適的跑步感受,並貼心設計三段楦寬款式供各種腳型跑者做選擇,該跑鞋同時適用備戰馬拉松比賽及歡樂長跑。

歡樂長跑必備! BROOKS傳奇支撐跑鞋腎上腺素系列ADRENALINE GTS 22登場
歡樂長跑必備! BROOKS傳奇支撐跑鞋腎上腺素系列ADRENALINE GTS 22登場

傳奇支撐與舒適避震聯手 帶你安穩暢跑

ADRENALINE GTS 22 將 BROOKS 最頂規的 DNA LOFT 避震中底材質,用量加到 100%,腳感如同採在 Q 彈的彈簧上,柔軟流暢恰到好處;搭載跑鞋界黑科技 - GUIDE RAILS® 全方位軌道導引支撐系統,透過內外側堅固的穩定牆加入,如保齡球道的左右防護牆,有效減少跟骨和脛骨的過度翻轉,降低腳步過多的偏移,帶來零干擾的舒適跑步體驗;以全新工程用大孔洞透氣網布織成的鞋面,添加 3D 彈力列印科技,賦予透氣性及保證了整體輕盈之外,更加強其包覆性及穩定性。

搭載頂級中底科技DNA LOFT,給予極致的柔軟及流暢跑感
搭載頂級中底科技DNA LOFT,給予極致的柔軟及流暢跑感

為因應更多跑者皆可體驗 ADRENALINE GTS 22 的安穩暢跑,推出符合亞洲人腳型的寬楦選擇,男款從 1D 一般楦、2E 寬楦至 4E 超寬楦,女款則是由 1B 標準楦至 2E 寬楦,選擇最適合,拒絕委屈雙腳。

ADRENALINE GTS 22 同時推出一般楦至4E寬楦,供各腳型跑者挑選
ADRENALINE GTS 22 同時推出一般楦至4E寬楦,供各腳型跑者挑選

ADRENALINE GTS 22 以高科技做為後盾,提供跑者舒適流暢腳感、安心的支撐保護、以及貼心的舒適楦寬,實為支撐型避震跑鞋類中的經典之作。ADRENALINE GTS 22,男女款皆為 NT$4,790,已於全台BROOKS門市及授權運動用品經銷商發售。步上既安穩又暢快的跑步軌道,讓 ADRENALINE GTS 22 為你開啟 RUN HAPPY 的跑步節奏!

資料來源/BROOK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單攻玉山來回只花3小時40分的15歲神奇少年

2020-12-31
故事人物誌黃崇華教練跑步越野跑戶外運動書摘

文章摘錄自《一萬天不休跑:地才跑步教練黃崇華與他的31年跑界風雲》「兩張切結書換3952公尺-奧林匹克盃玉山高山馬拉松賽」

賽道上的風景,永遠比終點更精彩迷人;
賽道上的感動,永遠比終點更難以言喻。

黃崇華教練少年時期
圖為黃崇華教練少年時期參與其他高山越野比賽之照片

眼前一片壯麗遼闊,工作人員對我說:「來,先拍一張!」接著問我要不要喝水,我心想「真的很需要,我已經兩小時沒有喝到水了!」最後有點捨不得地多看了一眼。在低溫低氣壓中,我只停留了一分多鐘就趕著離開, 因為我仍在比賽中,所在位置卻是台灣最高峰 — 玉山主峰。

這場賽事由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主辦,名為「奧林匹克盃玉山高山馬拉松賽」。我當時越野跑的跑齡約四年,殊不知「越野跑」與「高山越野跑」是兩回事,即便在相同困難度(海拔高度、距離、總爬升、路況、爬升曲線 等)之下,個人運動能力的差異將會展現不同的運動型態。例如運動能力較佳者,運動型態屬於越野跑;運動能力較弱者,則屬於登山或健行,兩者因為運動時間落差極大,所需裝備也截然不同。

玉山單攻從海拔高度約2,610公尺的玉山登山口開始,登上海拔高度約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總距離約22公里,爬升1,342公尺高度,相當於連續爬2.6座台北101大樓高度;如果精算累積總爬升,可能接近三座台北101。複雜的地形路況以及空氣稀薄等環境因素,讓單攻己不是一件輕鬆的挑戰,還要應變高山變化多端的氣候。

一般登山客會安排兩天一夜行程入住排雲山莊,第二天清晨攻頂後返回。近幾年開始流行單攻玉山主峰,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也開放單日往返申請,但每日僅60位名額限制。單攻因個人運動能力、經驗、裝備等因素,花費時間差異甚大,大部分登山客往返約8-12小時不等,如果能在8小時內完成,屬於登山好手等級;若能在4-6小時內完成,則屬於越野跑好手等級。 

玉山高山馬拉松賽的報名簡章清楚寫著「限18歲以上」,當時我明知不符合資格,但運動員的性格就是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 賽前一天,我心想「反正先去再說,有去有機會」,抱持著試看看的心態前往賽事說明會場,並將命運交給上天。

主辦單位深知這場比賽有相當難度與一定風險,賽前一夜特地舉辦一場賽前 說明會,詳細說明路線困難度與注意事項,所有參賽選手幾乎都到場仔細聆聽。 說明會結束後,我與父親立刻拉住主辦單位負責人,不斷尋求能讓我報名參賽的 任何可能性,我們坐下來商量很久,負責人詢問我的運動能力、馬拉松成績以及登山經驗等,但就是沒有詢問越野跑經驗。因為在二十五年前,台灣運動界還沒 有「越野跑」運動型態一詞,甚至更早期台灣路跑賽簡章中,還常以「越野賽」為活動名稱,但實際上全程皆是一般道路。當時台灣越野賽除了沒有強制裝備(註)的觀念,更沒有GPS衛星定位手錶輔助,僅能倚賴傳統計時碼錶、個人方向感及體力分配經驗,或是參賽者在賽前預先路線勘察,來熟悉賽道與高山變化多端的天候。

最後,負責人經不起我苦苦哀求的攻勢,沈思許久後終於說出:「好吧! 既然你那麼堅持要參賽,父親與當事人都要簽下切結書,我才能讓你報名。」聽到終於可以參賽的我雀躍不已,根本不管切結書的法律效力與嚴重性,隨 手拿了兩張白紙,在大會負責人指導之下,一字一句寫上切結書內容,最後也被要求要親筆簽名、蓋上手印與壓上日期。

切結書內容我早已忘記,甚至根本沒有在記,我只知道不斷與對方再三確認, 如果我得獎是否可比照一般選手,具有錄取領獎資格及完賽證明? 等到對方當場允諾後,我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由於賽前一天才確定獲得參賽資格,我在訓練上並沒有特別針對性的準備, 僅維持一週早晚訓練6天的節奏、假日參加越野跑團體活動,跑山比例維持在每週4次以上。但我認為如果能做好模擬賽、移地訓練、裝備訓練、高度適應等針對性訓練,雖然不一定能完全反應於成績表現,但一定能將運動風險降至最低,這是高山越野跑競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觀念。

直到賽前,我只知道總距離約二十多公里、主峰海拔高三千九百多公尺,如果經過排雲山莊就代表快到了,其餘賽道資訊完全不清楚。這是場風險相當高的 賽事,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我僅憑著一股傻勁。

在補給方面我更是非常外行,可說是幾乎零分。全身裝備跟參加馬拉松一模一樣,不過那時台灣還沒有水袋背包裝備的觀念,為了求速度和成績排名,僅以 最輕便的裝備應戰,全程倚賴大會設立的補給。而大會除了在會場外,賽道上僅在登山口、主峰折返等兩處設有簡易補給。 所幸平常訓練已習慣並適應在2小時運動時間內、30公里距離內可以全程不用補給。不過這有兩項前提條件,第一是訓練前後必須充分補給,讓水分與肝醣充分儲存於人體肝臟與肌肉中(現代跑者過度依賴大會補給,而遺忘身體原 本就擁有最佳的儲存能量系統);第二是紮實的訓練,在相同距離、速度、強度、 氣溫變化之下,實力較佳的選手在競賽途中的身體能量耗損程度相對較低,體重 較輕的跑者能量保存也相對較高。

現在我不會建議一般跑者效仿2兩小時不補給的訓練法則,畢竟這存在一定的風險,也不是完全健康的做法。競技選手與健康運動法則,仍存在一定的衝突與抵觸。不過,不能過度依賴大會補給這方面是肯定的,也是選手訓練的基本原則。

玉山高山馬拉松賽的起終點設於塔塔加遊客中心,出發後很快就遇到山路上坡,我猜主辦單位用意是藉此疏散選手密度,避免在登山口發生選手擁擠狀況, 這也是國內外所有越野賽道設計上的基本程序。

大會鳴槍,選手們從塔塔加遊客中心出發,自己像是無頭蒼蠅地盲目跟從,這條約3公里的山路道路位於海拔2,600公尺高度,跑起來不算輕鬆。所有選手皆爭先恐後,搶在進登山口之前取得最佳位置,到登山口前己不像出發時擁擠,大家也陸續搶入山徑。

不過,因為比賽一開始的卡位爭奪戰,不少選手在折返前,甚至進山徑後不久的上坡段,即發生體力衰竭等狀況,代表大家在體力分配、路線熟悉度,甚至競賽心態等各方面,都還有提升與進步空間。再加上25年前的玉山路況與危險困難度高上許多,多年後我才聽說,玉管處修補許多危險的登山路段,沿路架設不少木棧道與木橋。

進入山徑不久,我的前後就看不到任何選手,只遇見幾位一般登山民眾,因此幾乎是獨自一人在山林中奔跑,遇到較陡峭上坡時,就改以快走前進。不知過了多久時間,我終於來到排雲山莊,賽前得到的賽道資訊顯示,抵達排雲山莊後距離玉山主峰就更近了,只是這最後一哩路、關鍵攻頂段,更加考驗體能與毅力。

峭壁、鐵鏈、大小碎石相繼來打擊挑戰者的決心,這段路我花費了不少時間,也曾多次嘗試切小徑上攻,但數度以滑落失敗收場,只得乖乖沿原路徑而行。就 在不斷遭遇打擊時,終於看見第一名選手吳有家,大幅領先群雄率先折返下山, 此時無疑是對自己注入一劑強心針,不斷告訴自己:「主峰真的不遠了!」

繼續加油、不能放棄,更不能放慢。眼前的霧氣都是自己的喘息,我也終於深刻體會到,在高山上拼鬥、生存,是如此的殘酷與現實。最後聽到前方山頭有眾人呼喊聲音,我才知道即將攻頂。

攻頂那一刻,我聽到大家接連的鼓掌聲,還有人說:「這位好像比較年輕噢!」攻頂後,眼前的壯麗景色沒有讓我淚流滿面、感動不已,心裏只想著:「台灣最高峰長這樣喔,終於看到了!」

大會工作人員先幫我拍一張照片,背景是于右任銅像(後來銅像遭人破壞移除了),接著我趕緊喝了幾杯純水,回眸一眼便趕緊下山,在主峰僅短暫停留一分多鐘。此時我大約在總排前十名左右,換句話說約有十名選手比我更早攻頂。

下山後,我繼續奔跑於高原山林之間。當天所有登山客都知道有這場玉山攻頂比賽,所以在途中遇見我們,都會禮讓比賽選手優先通行,每位選手胸前也都配掛顯眼清楚的號碼布,在遠方即可辨識。

返程途中遇到一處斷崖段,此時前方有兩名登山客看到我迎面而來,立即做出禮讓動作,我也急忙揮手表達感謝之意。但是當我接近時卻發現,兩名登山客面朝峭壁、背朝著斷崖站立不動,但他們的登山背包相當龐大,以致可通過的空間相當有限,我小心翼翼地經過時看著下方斷崖,心想「萬一不小心滑落下去, 就真的掰掰了,我還年輕啊!」此刻才是我在這場比賽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驚險萬分地通過後,接著延綿不絕的長下坡似乎沒有上坡輕鬆,可能此時體力已大幅衰退,也可能心態上急於奔回終點失去耐心,無論如何,正好驗證「上 山容易下山難」這句名言。

衝出登山口後還得面對3公里道路,雖然知道完賽已不成問題,總排名也在前段班,但總覺得相當煎熬與折磨,因此衝進終點後的畫面,我著實一點印象也沒有!

跨過終點線,大會準備不少熱湯熱飲,為每位選手驅寒暖身,也慰勞選手的辛勞,此時的粗茶淡飯肯定不亞於平地的美味佳餚。

簡易果腹充飢之後,我聽到大會廣播我的名字—黃崇華! 是的,我獲得分組錄取,準備上台接受頒獎。當屆大會分組範圍相當廣,男子組只分甲、乙、丙、 丁四組,我這組是男丁組29歲以下最年經的組別。 雖然早已忘記自己是分組第四或第五名,但是總時間成績卻記得非常清楚, 因為這場成績與我人生第二場馬拉松,也是人生唯一「破四」(在此指超過4小時)的馬拉松成績相近,總時間4小時10分左右;若從玉山塔塔加登山口至玉山 主峰往返,換算約花費3小時40分。

本場賽事總冠軍吳有家以3小時02分23秒成績,超越上屆冠軍黃世瓊所保持的3小時08分最佳紀錄。而大會登記吳有家選手僅花費1小時45分登頂成功,如果扣掉前段道路約3公里時間,吳有家從玉山登山口至主峰實際登頂時間大約1小時32分(我則花費約2小時07分),此驚人成績雖有當年的報紙為證, 現在卻無法在網路上搜尋到相關紀錄,實為可惜!

據傳,吳有家選手為了本場賽事積極特訓備戰,更提前在賽前一週前往當地適應調整,最終如願奪下冠軍並創下紀錄,實至名歸,更展現台灣數十年越野跑霸主地位。

奧林匹克盃玉山高山馬拉松賽後報導
奧林匹克盃玉山高山馬拉松賽後報導

就在心滿意足地完成玉山登頂任務,捧著獎盃準備驅車離開會場之際,大約下午一點多,大會工作人員、選手,應該說是會場的所有人,包含許多等待的選手家屬不斷議論紛紛。 當我坐上車後,會場才傳開來不幸的消息:大會工作人員接到山上無線電傳回來,一名選手不幸掉落山谷,可能兇多吉少,也有人說已經氣絕身亡! 大會現場可能為了查證消息,也避免還在等待選手返回的家屬過於焦慮,在我們離開前尚未正式宣布這件令人震驚錯愕的不幸消息,我們則帶著遺憾與祈禱離開會場。 

賽後一個月,我收到主辦單位寄來一張登頂成功的證書,證書中間放上一張照片,正是我登上玉山主峰的照片。

「一登玉山,二單車環島,三勇渡日月潭」。此三項戶外運動曾是身為台灣人最流行,也是必須做的三大壯遊。

民國82年,也是我15歲的這一年,前後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登玉山、跑步環島兩項任務。然而這27年來,卻沒有完成勇渡日月潭最後這塊拼圖。原因無它,當我沒有把握、沒有準備好時,絕不貿然嘗試,更不心存僥倖。

即便我早在15歲就以2小時站上玉山主峰,27年來,我仍然對玉山心存敬畏。

註:強制裝備
越野賽特有的賽事 規範,所有參賽選 手出發前,必須先通過大會列舉的裝 備檢查項目,全部 合格後才能取得正式出賽資格。

責任編輯/Dama

資訊

• 本文摘自莫克文化,黃崇華著《一萬天不休跑:地才跑步教練黃崇華與他的31年跑界風雲》一書。

本書特色

✓ 十餘場經典路跑賽、國家級競賽詳實紀錄
✓ 超過百名台灣近30年馬拉松、田徑、越野跑界風雲人物紙上現身
✓ 退役長跑選手暨資深跑步教練分享對跑步訓練的策略與心法
✓ 以親身案例分析馬拉松、中長跑比賽戰略
✓ 超人氣跑者雷理莎初全馬破3的完整訓練策略大公開

適合讀這本書的人

✓ 跑步教練︰讀完彷彿跟一位資深前輩促膝長談教學理念
✓ 現役與退役長跑選手︰絕對一面讀一面感嘆:「這不是我嗎!」
✓ 路跑、越野跑賽事相關工作者︰深入了解已消失的各大經典賽事規則和舉辦型式
✓ 市民跑者︰沒天賦沒關係!看一名地才跑者如何透過不斷訓練、堅強的意志和比賽戰略贏得勝利,再透過跑步回饋到跑步以外的世界
✓ 一般大眾︰維持31年努力不放棄的經歷,不只能轉化成職場、人生上的養分,更吸引你踏出跑步的第一步!


更多《一萬天不休跑》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核心訓練
  • 瑜伽
  • 瘦身
  • 跑10K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飲食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