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需要理由才去做一些事,然而跑步卻能成為我們充滿熱情並持續堅持的理由。以下是摘自Runner's World的短文--【熱愛跑步的48個理由】,小編們都昇華了,您也找到自己的理由嗎?
都柏林大學的研究顯示一個140磅(63.5公斤)的成年男子跑30分鐘,將消耗391卡路里熱量;而騎車同樣時間只消耗277卡路里熱量,打網球同樣時間消耗熱量272卡路里,說簡單點呢?就是跑步減肚腩要比其他方法的速度快40%。
英國國家骨質疏鬆研究協會表示,一周三次輕鬆的慢跑,每次跑15分鐘,就能把你年長後患骨質疏鬆的風險減低40%。
有些人設定距離和時間目標,還有人就喜歡舒適地跑跑,不管你的目標為何,跑步的目標總是可以達到的。
只要不是非常極端的天氣,穿好你的裝備,跑步都能進行;比起其他運動受天氣的影響更少。
心理健康基金會的首席運營官安德魯·麥卡洛克表示 :溫和而中等強度的鍛煉能讓身體自然分泌內啡肽,內啡肽能幫你緩解壓力而且能讓你感到開心愉快。內腓肽也被稱之為“快感荷爾蒙”或者“年輕荷爾蒙”,這種荷爾蒙可以幫助人保持年輕快樂的狀態。
當你早早地起床跑步時,其餘的世界還在睡覺,你能看到初雪,看到第一縷曙光,你可以盡情欣賞一切而不被打擾。
史坦福大學醫學專家要求長期失眠的患者每隔一天慢跑20-30分鐘,結果呢?他們入睡的時間減短了一半,而且睡眠時間增加了幾乎一個小時。
只要你參加跑步比賽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你就能獲得一個獎牌作為證明。
跑前跑後吃點零食能讓身體補充鹽分,避免低鈉血症。
布里斯托大學直腸科醫學教授肯·希頓解釋 :研究證明跑步還能讓排泄更通暢,「身體運動幫助食物更快地通過大腸,減少了身體對食物中水分的吸收,從而讓便便保持水潤更加容易排出體外。」
「中等強度的鍛煉能讓免疫細胞保持活躍,他們隨時準備著擊退病毒細菌等侵襲。」倫敦聖喬治醫院的首席營養科柯林斯醫師表示。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則顯示,那些每週跑5天,每次跑15分鐘的人,生病的時間平均要愛看電視的人們減少一倍。
世界各地都有馬拉松比賽供你參加,跑步的同時也能去旅遊。
只要你能走,你就能跑。小孩子走路後很快就會開始到處跑,這是人類最原始自然的本能。
美國普度大學的研究顯示,規律地跑步能把你患心臟疾病的機率降低50%。
為了能節約出時間鍛練,你會更好地規劃你的日程和時間表,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跑步可以讓你暫時擺脫日常生活的煩惱,而且運動使血液輸氧能力增強,充足的血液運輸和氧氣能活化你的大腦皮層。
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跑步提升心肺功能約5%,能同時幫助該人員在心理測試中速度提高15%。
不管你是想變更苗條勻稱,還是想成為健美先生,跑步都會是你塑造體型的開始和基礎運動。
只要找到一段有坡度的路,吸一口氣衝到頂,把該衝頂納入你的跑步訓練,你燃燒的卡路里將增加40%。坡度10度的坡跑一小時就有此效果。
上千萬的跑者們參加了各種慈善長跑比賽。光倫敦馬拉松的慈善基金會已經籌集了善款超過4億歐元。
康乃爾大學的研究證明 :男性跑者的性能力至少相當於比他們年輕2 ~5年的男性,女跑者也有類似表現。同時,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50歲以上,每週跑至少3小時的跑者跟不跑步或跑得不多的人相比,出現性能力問題的機率要減少30%。(編按:兩大牛校積極研究跑步對這方面的效果,囧)
抽煙,酗酒,貪吃等等跑步都能根治。《正向成癮 (Positive Addiction)》的作者做了大量闡述。(跑步產生的內啡肽有功勞)
任何日常的無聊趕路都可以改為跑步,去遛狗,去買東西等等,只要你想,隨時可以開始鍛練。
跑步的好鞋子可以讓你感受更加舒適,而且,需要常去跑步也是你添購新鞋的好理由。
認識新的跑友,發現新的跑步路線,發現以前忽略的美麗街景,感受以前忽略的自然環境,這些都會在跑步時發生。
當你站在任何跑步比賽的起點或終點,你能感受到你的競爭者們對彼此的尊重和認同。
當你到了任何地方,通過跑步認識各個景點街道將是很好的選擇,而且跑步帶來的體能,讓你排除時差和換地方的疲憊感。
德國波恩大學的神經學家通過跑前和跑後的腦部CT掃描顯示,大腦處理情緒和壓力的部位因為跑步激化的內啡肽分泌而感到愉快舒適。
不管你在哪裡,不管你手頭有多少事,只要擠出點時間,你就能跑起來。而跑步始終能幫你緩解身上的壓力。
你在跑步中的付出都會得到回報,你經歷的鍛煉里程和時間都是切切實實的付出。
哈佛醫學院的一項長達9年的研究顯示,那些有很多朋友並一起活動的人,能降低死亡幾率達60%以上,通過降低血壓和增強免疫功能等方式。(健康跑俱樂部威武啊)
“跑步比任何鍛練都更快地調整你的臀部和大腿,而且事實上就如同把多餘的脂肪從這些容易堆積的部位擠出來一樣。”醫學教授詹姆斯·弗萊明在他的著作中寫到。
一個成年人跑步時,其消耗的氧氣比坐在哪裡看同樣長時間的電視要多10倍。隨著你堅持跑步時間的增長,跑者的心肺功能也將增強,心肺功能會更有效率,會吸取比身體需要更多的氧氣,而且運作地更快。這就像是你擁有了一個功率更高發動機,你可以花更少的體力做更多的運動。
拉夫堡大學運動科學的研究顯示:「即使只跑20分鐘,在你跑步停止後的數小時,你的身體仍會持續燃燒大量脂肪。」
你設定一個目標,然後你實現,跑步能讓你對自己更自信更認可。
跑步是少數能夠全家一起進行的運動。而且有大量的比賽可以家庭為單位報名。
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比較了超過2400對雙胞胎,並發現那些每週慢跑三次,每次跑半小時的人,會比他們沒有運動的同胞兄弟或姐妹在各項生理指標上年輕9年,如果沒有抽煙,體重不標準等不良因素,這些堅持慢跑的人在生理指標上還會更年輕。
堅持跑步提升人的自律能力,自律對成功的意義大家都懂的。
不管你參加什麼比賽,只要你盡力跑了都會獲得認可和掌聲,甚至你沒能達到終點,也不影響身邊人對你的尊重。
不同的體型都可以參加跑步。
只要你願意擠出時間,跑步總是可以進行的。
懷孕的媽媽們保持鍛練能更輕鬆地懷孕生育,並且有更快更全面的產後恢復。這是密西根大學的研究所顯示的。
跑後按摩一下能使身體更好地恢復。
規律地跑步能減少歲月的痕跡。研究顯示體內循環系統能更有效率地把更多氧氣和養分運送到皮膚細胞,同時把有害堆積物沖走。運動鍛練讓體內環境更適合營養皮膚的膠原物質產生,從而幫助減少皺紋。(當然要注意防曬)
其他運動隨著你年齡增長將無法再良好參與,但是跑步永遠不必停止。我們見過太多80-100歲的跑者。年齡更小的跑者更是沒問題,比如71歲的羅恩·希爾,從1964年年11月後的每一天都在堅持跑步。
你永遠不知道你在今天的跑步中會發現什麼或認識誰。
沒有什麼比跑步更能讓你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脫離開來的了。你只要想著跑下去,其他什麼都不用考慮,跑步能緩解你的壓力。
只要一套衣物一雙鞋就可以開跑。
核心肌群支撐著我們的脊椎和腰背,一直延伸到臀部與腿部,整體來說,就如同一台大型的穩定器,所以若核心沒有足夠力量的話,我們的身體便會去呼喚其他部位的肌肉來承擔。例如,如果你的臀部肌肉較弱,在跑步過程中因為疲勞,導致你需要打直的下背部被迫更努力地維持直立和穩定,在跑步過程中或許你不感覺下背部有任何作用,但實際上,下背部很容易因此受傷。
大部分跑者的下背部,最常遇到的三個問題如下:
為了防止背痛,你需要通過核心訓練來努力鍛練力量與靈活性。因為核心就是支助你的脊椎和與肌肉的重點。此外,這些肌群也包含了你的臀部、四肢及腿部,如果平時沒有鍛鍊,當他們感到壓力之時,便更容易變成肌肉痙攣。
如果想要修復以上的背痛問題,以下六種不同面向的肌力練習,一定要嘗試看看。
步驟1:俯臥姿,雙手肘撐地,雙腳與肩同寬放置地面預備,用肚子和腿部的肌肉將身體從地面撐起,用雙手肘和腳趾支撐身體重量並保持呼吸,維持10秒。
步驟2:利用側腹的力量將身體向右側,變成側棒式,穩定身體,將臀部抬離地面,至頭部和脊椎成一直線,保持呼吸約20秒。
將腹部靠至椅墊上,並將雙腳頂在腳墊兩側,讓背部自然垂下呈弧型,雙手交叉放於前胸,利用腹部與背肌的力量慢慢將上半身打直,停留20秒,再慢慢放鬆回到起始位置。
雙手掌撐,雙腳打開置於瑜珈球上,肚子收緊預備,腰部拱起,使身體呈三角形,停留10秒,重複動作,做1分鐘。
調整羅馬椅,確保將大腿墊調至腰線下方,腳踝勾住勾腳管雙手交叉,上半身從腰部往前傾。繃緊核心肌群並挺直身軀,讓身體從頭到腳踝成一直線。停頓,然後慢慢將身體放下,回至起始位置,重複動作,做1分鐘。
橋式是穩定臀部肌群最有效又簡單的動作,針對長期坐著的人而言,此動作能有效改善姿勢,對脊椎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動作。
雙腳與肩同寬,接著雙腿屈膝,雙腳踩地,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臀部夾緊,慢慢將下背及骨盆離開地面,抬起身體後,保持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呈現一直線,維持10秒,再回到平躺姿勢,共做3組。
趴在地板上,雙臂放在身體兩側,雙腿伸直,腳掌彎起。掌心應朝下。夾緊下背部,將胸部向上抬離地面幾公分。同時,將雙手向內轉,直到掌心朝上。將雙腿稍微抬離地面,腳尖伸直。在身體到達最高點時停頓 5 秒。放鬆並回到起始位置。
平日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只要遵循均衡飲食原則,能量絕對充足。但運動量較大的人,飲食和營養補充就和一般人不一樣。例如,一般慢跑五公里屬於輕度,十公里則是中度,半馬與全馬以上屬於強度,訓練內容和強度不同、能量需求不同,營養的給予自然也不相同。
為什麼呢?因為慢跑是典型的有氧運動,身體因為運動而血液循環旺盛,氧氣被血液帶到全身後,細胞也因此相當活躍。由於體內必須不斷產能以供應運動所需,所以用葡萄糖作為燃料、以加速電子傳遞來產生能量的動作,就要非常順暢。
而在這些過程中,維生素B群(尤其B1、B2和菸鹼酸)和維生素C,扮演著潤滑與催化的重要角色,當訓練強度或運動時間拉得越長,這些營養素的補給量需求就越多。
但在計算營養的給予量之前,我們還是要先了解自己的總熱量需求。
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二十五大卡,但每週有三次(或以下)、運動三十分鐘的五公里固定跑者,會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三十大卡。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五十大卡計算,並多攝取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建議從全穀雜糧及天然蔬果來補充,若有不足則由營養補充品中取得。
醣類是提供能量的來源,供應量會隨訓練強度的增加而提高(訓練期間要補充中升糖指數或低升糖指數的醣類,才能有效儲存),每日運動或慢跑四十五至六十分鐘的中度訓練,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五至七公克。
以六十公斤的人為例,則需要三百至四百二十公克的醣類(熱量為一千兩百至一千六百八十大卡),占總熱量(三千大卡)的四○%至五六%。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六十五大卡計算,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七至十公克。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八十大卡計算,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十至十三公克。
訓練期間蛋白質需求維持在每天每公斤體重一.二至一.四公克(會建議大豆蛋白質與乳清蛋白質一:一,各占一半)。脂肪則保持在總熱量的二○%至三○%即可(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比例為一:一:一)。以下是我個人建議的耐力型運動者菜單:
鮭魚蒸豆腐一份(富含大豆蛋白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牛奶一杯(補充乳清蛋白)。
番茄肉醬義大利麵(肉醬、番茄醬含少許飽和脂肪,葵花油清炒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A:跑步後出現頭暈或嘔吐感,有三個可能原因:一是因為肺活量不夠所致;二是跑步姿勢不正確,與平日鍛鍊少密切相關;三是鉀離子補充不足導致。
這並非疾病表現,建議可逐步鍛鍊身體,漸進增加慢跑的距離與速度;另外,平時可增加富含鉀離子食物(如香蕉等)的攝取,此外要注意,飯後兩小時內不要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