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接力賽大逆轉 紅衫女孩爆衝奪冠
1
接力賽大逆轉 紅衫女孩爆衝奪冠
2
足弓構造解析
足底筋膜炎、扁平足是怎麼造成的﹖ 日本教授從足弓構造解析
3
2018日月潭最強尋寶獵人定向越野 全員跳島ING熱烈報名中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接力賽大逆轉 紅衫女孩爆衝奪冠

2016-10-17
話題 跑步 賽事 新聞

振奮人心!觀看專業選手的賽事就是這麼刺激!當你以為比賽就要結束,沒想到在最後一輪殺出程咬金,不但一路衝刺,還反敗為勝!2016年4月16日由愛爾蘭大學田徑協會(IUUA)在桑特里 (Santry) 所舉辦的錦標賽中,女大生菲爾‧希利(Phil Healy)在女子4x400公尺接力賽決賽中,從第5位一路狂追,在終點線前演出了驚天大逆轉,讓所有人看得大呼過癮!

當接力賽來到最後一棒,穿著紅背心的菲爾‧希利在第5位接棒,此時,第1位的黃背心選手已經過了第一個彎道,不過她的速度在後半段明顯下降,眾人的目光都盯著正在加快腳步的紫背心選手米雪爾‧芬(Michelle Finn),期待她來個逆轉秀。

想不到,到了最後衝刺階段,菲爾‧希利反而開了外掛開始拔腿狂奔,過彎後更開始神奇加速,前面4位看來體力已經有點不濟,菲爾‧希利於是從落後位置一連超過幾人,在終點線前幾公尺更是超越了眼看冠軍在望的米雪爾‧芬,翻轉了這場比賽。

令人心頭一緊的是菲爾‧希利衝過終點線後,整個人立馬摔趴在地,不過她表示自己只有些許擦傷,對於能夠跑最後一棒並逆轉獲勝感到很開心。

Phil Healy衝線後摔趴在地 翻攝Youtub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足底筋膜炎、扁平足是怎麼造成的﹖ 日本教授從足弓構造解析

2021-03-10
運動傷害運動生理知識觀念健走跑步知識庫

足弓對我們的影響從日常站姿、走路到跑步等生活和運動,擴及範圍之廣,其衍伸的常見問題如足底筋膜炎、扁平足更成為不少跑者心中永遠的痛。足弓是人體的靜態支撐結構,面對負載時,會保護足部構造與內部組織,吸收因變形造成的衝擊或失衡,並具彈性地積存能量、提升踢地力等作用。本篇深入探討足弓是怎麼保護我們的,也為你解析足底傷害如何產生,更教你一招有效舒緩足底筋膜慢性發炎的拉伸動作。

足弓的骨骼排列像座石拱橋

足部的縱弓構造含括了內側縱弓(從第一至第三蹠骨→楔骨→足舟骨→距骨→跟骨)與外側縱弓(從第四至第五蹠骨→骰骨→跟骨)。

足弓中的骨骼排列本身就像是石拱橋般,是維持弓形構造的基礎,如下圖。以前曾經很熱切議論過肌肉活動是否涉及這種弓形構造的靜態維持。有無數研究者對此議論紛紛,但根據Basmajian(1985)的彙整,以正常足部來說,在靜態的維持上弓形構造本身以及其連結的韌帶會同時發揮主要的作用,不見得需要肌肉的作用。然而一般認為,在承受龐大負荷的狀態或需要微調平衡之類時,肌肉也會 參與其中從旁輔助。

人類足部骨骼的排列就像石拱橋般
足弓中的骨骼排列就像石拱橋(如圖下)般,是維持弓型構造的基礎。此構造又由韌帶與其他支撐結構加以補強

韌帶是與骨骼排列構造同等重要的靜態支撐結構,而於內側縱弓的頂點處支撐著足部的是蹠側跟舟韌帶(彈簧韌帶)。這條韌帶強韌地連接起跟骨的載距突與足舟骨的下面。這條彈簧韌帶位於搭在跟骨之上的距骨中,比載距突更往前方突出,從下方支撐著連接足舟骨與幾塊軟骨的距骨頭。載距突與足舟骨之間沒有骨性的連結,而距骨頭就搭載於這條韌帶上。

足底短韌帶(蹠側跟骰韌帶)和彈簧韌帶一樣,於外側縱弓的頂點處結合,連接跟骨與骰骨的下面,是一條極為強韌的韌帶。足底短韌帶的淺層處有條足底最長的韌帶「足底長韌帶」,於深層處連結跟骨與骰骨,於淺層處則是連接跟骨與蹠骨,在維持外側縱弓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足部縱弓的靜態支撐結構(韌帶)
足部縱弓的靜態支撐結構(韌帶)

足底筋膜緊繃與發炎

於最表層連結起跟骨與蹠骨頭的這片結實結締組織稱為足底筋膜(如上圖)。腳趾那側會隨著腳趾背屈而拉扯附著部位,以結果來說,這個動作會拉抬縱弓。此結構稱為絞盤機制(如下圖)。一般推測,在步行或跑步的push off狀態中,足弓因為這種機制而變強,足部的彈簧便會被有效活用在推進上。

當腳趾呈屈曲姿勢或是在放鬆的狀態下,足底筋膜會鬆弛,沒辦法清楚摸到它,不過張力會隨著腳趾的背屈而增加,因此從足底的腳跟部位前端(跟骨隆突的遠端邊緣)附近開始,便可明確摸到在足弓中央處逐漸緊繃的筋膜。

足部絞盤機制
足部絞盤機制

跑者的足底筋膜有時會發生慢性發炎,不過在這類足底筋膜炎的案例中,因其構造使然,每個案例主訴的症狀百百種,有的人是足弓感到疼痛,有的則是腳跟疼痛。這種疾患若疏於適切的治療,很容易演變成慢性病,目前已知使用毛巾等讓腳趾背屈進行拉伸,或是進行所謂的踏竹板,這類拉伸動作都能發揮不錯的效果。

足弓是這樣變平的

足弓變低時所引發的問題大多為內側的問題。如前所述,距骨頭位於內側縱弓的頂點處,來自其足底側的支撐只有彈簧韌帶,並無骨頭的支撐。筆者得知此事之初也深感驚訝。實際上,我曾遇過一個足部旋前而足弓明顯變低的案例,仔細觀察其足部發現,距骨頭跑出這條韌帶的支撐而變得搖搖欲墜。在這樣的案例中,有不少主訴症狀是彈簧韌帶有明顯的壓痛,總覺得就構造上來說,內側縱弓會發生問題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外側足弓本來就比內側還低,幾乎沒看過這裡塌陷的案例,這點以構造來說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必須注意的是,雖然骰骨的疲勞骨折極其罕見,但外側蹠骨發生疲勞骨折的案例卻屢見不鮮。即便是為足弓塌陷所苦的人的腳,試圖拉伸縱弓構造施加外力時,要以肉眼確認足弓伸長的模樣應該不是件容易的事。請各位讀者務必測試看看。足弓的靜態支撐結構就是如此堅固。

限制前足部旋後的運動貼布
限制前足部旋後的運動貼布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旦對足部施加扭轉的負荷,就能輕易造成足弓變低。請固定後足部,試著讓前足部旋後。肉眼即可看出縱弓變平坦了。這樣的狀況實際上會發生在支撐中且後足部旋前的情況下。後足部若在旋前姿勢下承受負載,光是這樣就會讓距骨幾乎從跟骨往內側崩塌,而前足部也會呈旋後姿勢,導致足弓變得平坦。

根據Arangio等人(2000)運用三次元力學模型來進行計算的研究,在距下關節位於中立位的狀態下,施加約70㎏重的負載,並讓後足部旋前5°,前足部便 會呈旋後姿勢,對第一蹠骨的負荷則變大了。此時,拉伸內側足弓頂點處的距骨頭與足舟骨之間的關節的力矩增加了47%,而拉伸足舟骨與內側楔骨之間的關節的力矩則增加了58%。

像這樣讓跟骨往內側倒,或是距骨頭、足舟骨逐漸往內側塌陷,是後足部旋前最具代表性的狀態,以結果來說,此舉讓內側的縱弓伸展而變得平坦,對內側的支撐結構強加了莫大的負擔。

順帶一提,在同一項實驗中,讓後足部旋後5°的情況中,拉伸跟骨與骰骨之間的關節的力矩增加了55%。

也就是說,旋後反而會加大外側縱弓的負擔。仔細觀察彈簧韌帶的纖維走向,看得出來是從後方外側往前方內側、往能限制前足部旋後的方向延伸。假設靜態支撐結構之核心的韌帶是依目的性配置而成,那麼便可得知在內側縱弓的維持中,對前足部旋後的控制果然十分重要。

足弓的靜態支撐結構相當堅固,但令人意外的是,一旦對足部施加扭轉的負荷,就能輕易造成足弓變低。

以筆者的經驗來說,實際上,沿著彈簧韌帶的走向貼上運動貼布(如上圖),強制前足部旋前,可以有效率地限制縱弓平坦化。考慮到關節的運動,並基於功能面的考量,筆者都會在競賽選手的腳上貼上限制前足部旋後的貼布,結果某天察覺到貼布的方向和彈簧韌帶的走向竟完全一致,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話說回來,若稍微換個角度,從確保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或是推進的作用端這樣的觀點來看,足弓在旋前姿勢中會變平坦的這種足部關節的特性,在「應對著地位置的少許錯位」、「在轉彎處、不平整的地面或是斜坡上移動時」、「快速剎車或有效率地變換方向或往側邊推進」等情況下,都是十分重要的功能。

各位不妨也試著從這樣的視角來觀察足部。

資訊

• 本文摘自台灣東販,大山 卞 圭悟著
《圖解 運動員必知的人體解剖學:理解人體結構,讓訓練效果最大化》一書。

本書特色

     結合最新運動科學知識與多年現場指導經驗,
     清楚全面地講解「運動時人體的狀態」。
 
本書作者為日本筑波大學體育系副教授,於1999年、2001年與2005年擔任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田徑日本選手團的培訓師,兼任JATI訓練指導者培訓講習會的講師,現場指導經驗豐富,最清楚運動員在訓練時最常見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訓練方式。
 
  要做出最有效率、最合理的動作,
  首先必須認識自己的身體。
 
本書主要針對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切入探討,希望藉由探討日常生活或運動中的身體結構,讓致力於訓練的人或競賽選手獲得助益,並另外費了些心思,透過一些圖片或身體相關的閒聊,讓一般人也能樂在其中。

更多《圖解 運動員必知的人體解剖學》資訊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日月潭最強尋寶獵人定向越野 全員跳島ING熱烈報名中

2018-08-17
賽事跑步話題活動越野跑

今年秋天最好玩的超大型戶外尋寶活動-2018日月潭最強尋寶獵人,將在11/3(六),於風光明媚的日月潭伊達邵碼頭盛大舉辦,這次特別規劃全員跳島的玩法,讓每位參賽者都能體驗水上渡輪與陸上越野兩種不同的樂趣。

2018日月潭最強尋寶獵人定向越野,全員跳島ING熱烈報名中!

水陸尋寶等你挑戰

這次活動的設計以定向越野運動為主體,在不同組別的規劃下,置入尋寶趣味元素,並結合在地文化觀光特色,成為日月潭年度指標休閒活動。活動設計需兩人為一組,分為玩家組、體驗組、親子組三個組別,親子組成員需含一名國小以下孩童;三個組別的活動範圍均涵蓋水陸兩種路線,活動範圍包含了伊達邵、水社以及玄光寺三大區域,往來區域間僅能使用船隻接駁移動,成為日月潭場域設計的一大特色,其中玩家組範圍最大,採順點加積分式計時制,體驗組則採積分式計時制,但加入趣味點的挑戰,親子組不使用電子指卡,以闖關活動的形式進行;所有組別在活動當天才能現場領取地圖,將考驗參賽者臨機應變的判斷力。

今年將分為玩家組、體驗組、親子組三個組別!

參賽者們會在活動前收到選手包,內含活動所需的活動手冊、紀念衣、號碼布及船票,並附加特別贈送的指北針及可攜式折疊水袋,建議大家活動當天帶上指北針,在地圖方位判斷上會更加有幫助,並用折疊水袋補給飲水,以減少塑膠寶特瓶的使用,共同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遊戲中還會有設定突如其來的趣味點!

定向越野運動

定向越野運動(Orienteering)起源於北歐,近年已是風靡歐洲的全民運動,並成為世界運動會的指定賽事,參賽選手利用地圖、指北針等工具,在規定時間內尋找地圖所標示之打卡點,除了考驗體能、反應與方向感,更能深度體驗在地風土民情及文化特色,同時以趣味的方式,訓練方位辨識及邏輯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適合親子同樂的戶外運動。

定向越野運動除了考驗體能、反應與方向感,更能深度體驗在地風土民情及文化特色。

日月潭花火音樂嘉年華

2018日月潭最強尋寶獵人-全員跳島ING定向越野活動是日月潭花火音樂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每年10-11月是日月潭花火音樂嘉年華的活動期間,該活動長達一個月的時程,透過文化觀光及運動休閒的結合,創造出秋遊日月潭的體驗旅程,日月潭原本就是馳名中外的觀光景點,近年更被CNN評為全世界最美的10大自行車道的美名,使得日月潭花火音樂嘉年華系列活動深受國內外旅客的高度觀注,讓多元主題的系列活動豐富日月潭觀光特色,成為國際重要觀光指標。

2018日月潭最強尋寶獵人定向越野最強尋寶獵人
活動時間   2018年11月3日(六) 12:00-17:00
活動地點   南投縣日月潭伊達邵碼頭

活動組別   玩家組、體驗組、親子組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18年10月1日,額滿為止
報名價格   玩家組/NT$1700、體驗組/NT$1500、親子組/NT$1400
主辦單位   騰風國際整合行銷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
指導單位   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

報名詳情請洽伊貝特報名網,即日起至8/31,報名各組別均享有早鳥85折優惠價!

 

資料提供/騰風國際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