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下午茶是許多都會上班族共同的習慣,然而,許多下午茶點都充滿著奶油與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與糖份,這些成份雖然好吃卻都不見得健康,尤其對於我們的腸道與心臟健康充滿著不良的風險性,所以,我們在吃下午茶的選擇上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性。
根據發表在營養雜誌(Journal of Nutrition)上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換掉平時過甜或過鹹的下午茶點,改吃一些核桃類的堅果,對於心臟健康會有更多的好處。這項研究找來了42位年紀位於30-65歲之間的超重或肥胖者,這些人的飲食習慣每天卡路里有12%來自飽和脂肪,這與美國人平均的飲食習慣相類似。
在兩個星期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將它們的飲食改用飽和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其中每日卡路里的7%來自飽和脂肪,並加入每日兩份核桃的量(一份核桃是1OZ),取代他們常吃的薯條或是餅乾之類的零食,經過兩週的研究分析,所有的受測者在膽固醇的濃度方面都降低,另外,腸道的細菌也降低了離換心臟病的風險。
關於這項研究的結果,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營養學教授Penny Kris-Etherton博士與助理研究員Kristina Petersen博士都指出,這個研究的結果顯示出這兩著之間有相關性但卻不是因果關係。另外,先前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期刊上的研究也發現,在飲食中添加適量的核桃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尤其是代替高飽和脂肪的食物時。
腸道健康與心臟病之間的風險有何關連?這部分是由於核桃中含有纖維,可以對腸道細菌產生影響,此外,根據營養學教授Penny Kris-Etherton博士與助理研究員Kristina Petersen博士的說法,核桃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與omega-3可促進腸道的益菌並降低血壓,因此,就能減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1.魚和其它海鮮(例如鮭魚、鯖魚、金槍魚、鯡魚和沙丁魚)
2.堅果和種子(例如亞麻籽、奇亞籽和核桃)
3.植物油(例如亞麻籽油、大豆油和低芥酸菜子油)
4.強化食品(例如某些品牌的雞蛋,酸奶、果汁、牛奶、大豆飲料和嬰兒配方食品)
Penny Kris-Etherton博士與Kristina Petersen博士說,將不健康的零食或下午茶換成核桃或其它的堅果,雖然,只是小小的改變卻可以為健康帶來極大的好處,這樣微小的調整比整個飲食改變要來的容易,另外,除了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之外,在許多的健康飲食法中都會推薦食用堅果例如地中海飲食,這也是鼓勵人們在健康的飲食計劃中,加入更加健康食材的好方式。
此外,先前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發現,在飲食中添加堅果可促進健康的衰老,並有助於預防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因此,研究人員也解釋說,即使你在20多歲或30多歲時身體健康,但有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和膽固醇數值都會升高,這就是為什麼無論你的年齡或活動量如何,都必須要在日常生活中選擇有益於心臟健康的飲食方式。
然而,最重要的是大家現在可以運用一些零食來維持健康,而不是等到晚年或是健康出現問題時才來調整。雖然,這篇研究是專門針對核桃對健康的風險影響,但只要在日常飲食中添加適量的堅果,就能幫助一個人維持健康的身體。
資料參考/美國國立衛生健康研究所、runnersworld
責任編輯/David
很多人會以為,只有醣類食物會影響胰島素,但事實上你只不管吃甚麼食物都會影響胰島素,只有程度上的差異大小而已。你應該關注的重點是食物的『升糖指數』(GI值)。
升糖指數用於衡量糖類對血糖量的影響。食物在消化過程中迅速分解並且將葡萄糖迅速釋放到循環系統的糖類具有高升糖指數。反之,在消化過程中緩慢分解並且將葡萄糖逐漸釋放到循環系統的糖類具有低升糖指數。低升糖指數食品有益於大多數人的健康。
高升糖指數食物包含澱粉、醣類、含白糖、蔗糖的點心,這些食物會經過消化迅速分解,使個體本身立刻血糖上升(飯後血糖),但這樣的血糖升並不會太久,所以很快神經系統就會提醒你『再次進食』囉,不管你是不是在進餐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會有『糖癮』的問題。
低升糖指數食物包含肉類、蔬菜跟堅果、少數部分水果,很多水果其實都是高GI值的。但豆類通常都是偏屬澱粉類食物,包含紅豆、綠豆、花生都是。所以即使花生的GI值很低,但仍包含大量的澱粉。
影響升糖指數的關鍵因素,除了我們已知的澱粉、含糖量、脂肪食物或蛋白質食物外,還有哪些?料理方法,譬如麵條飽水量高,升糖指數就會提升。食物加工,加工越細,生糖指數越高。譬如生燕麥升糖指數較低,一分鐘燕麥飲升糖指數較高。不加糖牛肉乾比牛肉塊升糖指數更高。
(簡單地說,生酮飲食裡,碳水化合物你盡量少吃,不要以為你都可以吃在限定百分比下,因為事實上你會吃得更多一些。因為許多肉類脂肪食物也有碳水化合物)
部分食物如米、麥、豆莢跟堅果類,有些是澱粉食物有些則否。要怎麼辨認?這些都是種子,是植物用來孕育後代的構造。比較簡單的區分方法,堅果大多為是喬木植物,而且顆粒較大 (米麥一顆跟核桃一顆有沒有感覺差異很大)。堅果的喬木歷史悠久,比其他食用植物出現得更早。堅果之所以大顆,才能吸引動物幫忙播種。
大家應該都看過冰原歷險記電影,那隻一直努力要藏橡子然後搞出災變的古生物松鼠 (但橡子其實是栗子,比較偏澱粉類)。
由於喬木生長所需時間較長,故堅果不同於穀類以澱粉形式來儲存能量,而是改用更濃縮的能量型式『脂肪』儲存。因此,堅果一般富含脂肪,在食物分類上堅果大都屬於『油脂類』。
但有些長得像堅果的食物,其實是澱粉,除了花生之外還有蓮子、栗子、菱角,只要咀嚼起來有沙沙的感覺,多半都是澱粉(好笨的分法)。
可口可樂出了零卡可樂,標榜的是零卡、無糖成分。但事實上,糖騙得過消費者,騙不過身體。許多代糖包含阿斯巴甜、糖精或是蔗糖素、木糖醇,儘管熱量極低(還是有熱量唷),但仍會引起胰島素作用,造成血糖震盪問題。所以可口可樂的零卡可樂,儘管一開始販售時受到熱量的歡迎,但卻沒有人因此變瘦,常態飲用零卡可樂的人甚至更胖了些。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