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只要遵循均衡飲食原則,能量絕對充足。但運動量較大的人,飲食和營養補充就和一般人不一樣。例如,一般慢跑五公里屬於輕度,十公里則是中度,半馬與全馬以上屬於強度,訓練內容和強度不同、能量需求不同,營養的給予自然也不相同。
為什麼呢?因為慢跑是典型的有氧運動,身體因為運動而血液循環旺盛,氧氣被血液帶到全身後,細胞也因此相當活躍。由於體內必須不斷產能以供應運動所需,所以用葡萄糖作為燃料、以加速電子傳遞來產生能量的動作,就要非常順暢。
而在這些過程中,維生素B群(尤其B1、B2和菸鹼酸)和維生素C,扮演著潤滑與催化的重要角色,當訓練強度或運動時間拉得越長,這些營養素的補給量需求就越多。
但在計算營養的給予量之前,我們還是要先了解自己的總熱量需求。
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二十五大卡,但每週有三次(或以下)、運動三十分鐘的五公里固定跑者,會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三十大卡。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五十大卡計算,並多攝取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建議從全穀雜糧及天然蔬果來補充,若有不足則由營養補充品中取得。
醣類是提供能量的來源,供應量會隨訓練強度的增加而提高(訓練期間要補充中升糖指數或低升糖指數的醣類,才能有效儲存),每日運動或慢跑四十五至六十分鐘的中度訓練,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五至七公克。
以六十公斤的人為例,則需要三百至四百二十公克的醣類(熱量為一千兩百至一千六百八十大卡),占總熱量(三千大卡)的四○%至五六%。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六十五大卡計算,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七至十公克。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八十大卡計算,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十至十三公克。
訓練期間蛋白質需求維持在每天每公斤體重一.二至一.四公克(會建議大豆蛋白質與乳清蛋白質一:一,各占一半)。脂肪則保持在總熱量的二○%至三○%即可(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比例為一:一:一)。以下是我個人建議的耐力型運動者菜單:
鮭魚蒸豆腐一份(富含大豆蛋白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牛奶一杯(補充乳清蛋白)。
番茄肉醬義大利麵(肉醬、番茄醬含少許飽和脂肪,葵花油清炒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A:跑步後出現頭暈或嘔吐感,有三個可能原因:一是因為肺活量不夠所致;二是跑步姿勢不正確,與平日鍛鍊少密切相關;三是鉀離子補充不足導致。
這並非疾病表現,建議可逐步鍛鍊身體,漸進增加慢跑的距離與速度;另外,平時可增加富含鉀離子食物(如香蕉等)的攝取,此外要注意,飯後兩小時內不要跑步。
越野跑步能夠為路跑跑者帶來更多的好處,包括提高力量、平衡性和耐力等,尤其是越野跑需要100%的專注力集中。那麼路跑跑者要如何轉戰越野跑呢?以下有四點可以參考。
在越野路面上跑步,不僅速度會降低,而且疲勞累積的也更快,特別是越野新手。越野跑所消耗的時間以及精力,足以完成兩倍的公路跑距離。作為越野新手,最重要的是盡快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以努力程度作為標準,速度只是訓練的結果。
越野跑的地形複雜多變,跑者應該透過走和跑結合的方式,保持程度的穩定。有很多超級馬拉松選手就是先用走著上山,接著跑著下山,這個技巧能讓跑者跑得更強勁,更快適應越野場地的需求。
由於越野跑的速度減慢,所以跑者應該注重自己的跑步時間,而不是跑步距離。對於越野新手來說,折返跑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有助於建立信心,首先先規劃好路線,不會導致迷路,其次是能很好的控制時間,達到自己的預期。
任何一項新的運動都一樣,如果沒有進行過越野跑的跑者,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30分鐘開始,隨著能力的提升再延長跑步時間。雖然較軟的越野路對於身體的衝擊力較低,但實際上它對能量消耗反而更大,跑者需要的恢復時間也更長。
越野跑道上的障礙比較多,像是樹根、岩石、路面坑洞等,都是越野跑常遇到的地形,跑者需要注重訓練自己的跑步技術、力量和敏捷度。開始的時候,最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進行訓練,當遇到障礙時透過走路的方式越過,隨著時間的累積,當力量和耐力都有所提升後,便能掌握更多的越野技術。
越野跑的時候,建議眼睛看著前方1-3公尺的位置,一方面能看清楚前方的障礙,另一方面也能讓知道自己下一步的步伐。另外,肩膀要保持平衡,在下坡的時候,利用雙臂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雙臂應該與身體軸心保持一定的距離,步伐盡量縮短並保持穩定和效率,雙腳落地時應該在身體的下方而不是前方。
如果你發現自己喜歡愛上了越野跑,可以考慮購買一雙越野專用的越野鞋,他們將提供更好的阻力和緩衝,也能幫助避免腳踝扭傷。最重要的是,享受一場人生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