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漸進訓練的補給:五公里以上慢跑、半馬、全馬
1
漸進訓練的補給
漸進訓練的補給:五公里以上慢跑、半馬、全馬
2
世大運全民運動熱潮持續延燒 小米「橙色跑」碧潭登場
3
如何備戰春季到來的第一個馬拉松?

漸進訓練的補給:五公里以上慢跑、半馬、全馬

2016-10-26
知識庫 跑步 運動生理 運動營養 馬拉松 半馬 全馬訓練 跑10K

平日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只要遵循均衡飲食原則,能量絕對充足。但運動量較大的人,飲食和營養補充就和一般人不一樣。例如,一般慢跑五公里屬於輕度,十公里則是中度,半馬與全馬以上屬於強度,訓練內容和強度不同、能量需求不同,營養的給予自然也不相同。

運動量較大的人,飲食和營養補充就和一般人不一樣

為什麼呢?因為慢跑是典型的有氧運動,身體因為運動而血液循環旺盛,氧氣被血液帶到全身後,細胞也因此相當活躍。由於體內必須不斷產能以供應運動所需,所以用葡萄糖作為燃料、以加速電子傳遞來產生能量的動作,就要非常順暢。

而在這些過程中,維生素B群(尤其B1、B2和菸鹼酸)和維生素C,扮演著潤滑與催化的重要角色,當訓練強度或運動時間拉得越長,這些營養素的補給量需求就越多。

但在計算營養的給予量之前,我們還是要先了解自己的總熱量需求。

 a  一般靜態工作且無額外運動的人

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二十五大卡,但每週有三次(或以下)、運動三十分鐘的五公里固定跑者,會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三十大卡。

 b  剛入門的新手、一般規律運動的人(每天運動四十五至六十分鐘)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五十大卡計算,並多攝取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建議從全穀雜糧及天然蔬果來補充,若有不足則由營養補充品中取得。

醣類是提供能量的來源,供應量會隨訓練強度的增加而提高(訓練期間要補充中升糖指數或低升糖指數的醣類,才能有效儲存),每日運動或慢跑四十五至六十分鐘的中度訓練,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五至七公克。

以六十公斤的人為例,則需要三百至四百二十公克的醣類(熱量為一千兩百至一千六百八十大卡),占總熱量(三千大卡)的四○%至五六%。

 c  訓練量較大者(強度訓練,每天運動一至三小時)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六十五大卡計算,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七至十公克。

 d  耐力型運動者(超強度訓練,每天運動四到五小時)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八十大卡計算,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十至十三公克。
訓練期間蛋白質需求維持在每天每公斤體重一.二至一.四公克(會建議大豆蛋白質與乳清蛋白質一:一,各占一半)。脂肪則保持在總熱量的二○%至三○%即可(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比例為一:一:一)。以下是我個人建議的耐力型運動者菜單:

鮭魚蒸豆腐一份(富含大豆蛋白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牛奶一杯(補充乳清蛋白)。
番茄肉醬義大利麵(肉醬、番茄醬含少許飽和脂肪,葵花油清炒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Q&A

Q 跑步會想吐
我有固定跑步健身的習慣,但不知為什麼,每次跑步途中或是結束後都有股強烈的嘔吐感。是因為我平常運動量太少嗎? 有什麼有效的改善方法?

A:跑步後出現頭暈或嘔吐感,有三個可能原因:一是因為肺活量不夠所致;二是跑步姿勢不正確,與平日鍛鍊少密切相關;三是鉀離子補充不足導致。

這並非疾病表現,建議可逐步鍛鍊身體,漸進增加慢跑的距離與速度;另外,平時可增加富含鉀離子食物(如香蕉等)的攝取,此外要注意,飯後兩小時內不要跑步。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營養學博士王進崑著作:《這樣吃,體能回到20歲》新書。此外,本書也透過太極陰陽調和與平衡觀念,強調過與不及可能帶來的傷害。王教授以親身經歷,說明每天如何實踐運動營養的健康飲食法,成功拯救自己的衰老,找回健康活力。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大運全民運動熱潮持續延燒 小米「橙色跑」碧潭登場

2017-09-02
賽事路跑跑步話題

世大運於日前完美閉幕,掀起的全民運動熱潮持續延燒中! 小米台灣今於台北碧潭舉辦「橙色跑」活動,橙色跑首度移師台北,結合四大趣味關卡任務,打造今夏最歡樂創意路跑;此外,小米秉持關懷在地精神,本次亦攜手千位米粉捐出十萬元予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響應公益,同時小米也派出米家掃地機器人擔任本次活動最萌參賽者,帶領米粉一起為愛而跑!

世大運全民運動熱潮持續延燒 小米「橙色跑」碧潭登場

結合四大趣味關卡  最萌參賽者「米家掃地機器人」挑戰7K完賽

小米橙色跑今日於台北碧潭東岸廣場盛大舉辦,全程共7公里,吸引超過千位米粉共襄盛舉,其中小米更派出最萌參賽者「米家掃地機器人」挑戰7K路跑完賽成功,畫面可愛吸睛! 小米橙色跑除能欣賞碧潭的秀麗風景外,有別於以往路跑活動,精心打造四大關卡,參賽者沿途還可體驗水槍大戰、熱血球池、及巨型米兔討抱抱自拍等趣味活動任務,為路跑增添更多樂趣! 此外,參加贈品包含小米行動電源、橙色跑主題T恤、橙色跑束口袋、多彩手環、幸運號碼布等,完賽還可抽小米6、小米Note2等總值超過10萬元精選好禮,讓民眾藉由參與小米橙色跑運動,也能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

第三關水槍大戰,跑者熱血之餘感受清涼

號召米粉響應公益  力挺陽光為愛而跑

而小米台灣秉持著長期關懷台灣在地的精神,繼去年(2016)捐贈100台小米空氣淨化器予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及小港區中小學外,更進一步力挺台灣基層體育運動,贊助高中籃球(HBL)甲級聯賽及發起網路公益籃球挑戰賽,捐贈千顆籃球予HBL乙組球隊;本次小米橙色跑攜手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號召米粉一起為愛而跑,小米台灣總經理李佳峰表示:「小米橙色跑希望讓大家在健康運動之餘,還能一起響應公益,持續支持陽光福利基金會為燒傷顏損朋友提供的服務與關懷,讓民眾享受趣味路跑的同時,還能力挺陽光為台灣弱勢朋友盡一份心力。」凝聚全民公益能量,只要每一人報名,小米就捐出NT$100,活動募得善款將捐贈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藉由實際行動為傷友打氣!

小米橙色跑號召米粉響應公益,捐贈十萬元予陽光福利基金會,為關懷台灣傷友盡心力。(圖左陽光基金會 社工總督導曠裕蓁、圖右台灣小米總經理李佳峰)
小米橙色跑結合四大趣味關卡,打造今夏最歡樂路跑活動,第一關巨型球池增添活動樂趣

關於小米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於2010年4月,是家專注於先進智慧手機、互聯網電視以及智慧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公司。

「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是小米公司的願景。小米公司應用了互聯網模式開發產品的模式,用極客精神做產品,用互聯網模式去掉中間環節,致力於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用來自小米的優質科技產品。

小米公司在互聯網電視機上盒、互聯網智慧電視,以及家用智慧路由器和智慧家庭產品等領域也顛覆了傳統市場。截至2014年年底,小米公司旗下生態鏈企業已達22家,其中紫米科技的小米移動電源、華米科技的小米手環、智米科技的小米空氣淨化器、加一聯創的小米活塞耳機等產品均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影響整個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明星產品。 小米生態鏈建設將秉承開放、不排他、非獨家的合作策略,和業界合作夥伴一起推動智慧生態鏈建設。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備戰春季到來的第一個馬拉松?

2017-02-20
觀念馬拉松跑步跑步訓練知識庫

當春雷響起的那一刻,雙腳也開始蠢蠢欲動,只要身為跑者的人都知道,新的目標要開始了。此外,有許許多多的大型國內外賽事,也都將於春天執行,很多人將在這個季節迎接人生中的第一場馬拉松賽,那麼在備戰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呢?

如何備戰春季到來的第一場馬拉松

 1  選擇一場適合你的馬拉松賽

每一位跑者都是獨一無二的,若是人生第一場馬拉松,建議選在自己的城市所舉辦的馬拉松,因為對於初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的選手來說,主場優勢是很重要的,這代表著你不需要適應新的食物、環境,也不需要去適應時差,而且在賽道兩邊還會有你的家人和朋友、跑有為你加油,有利於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如果你的城市沒有舉辦馬拉松賽或是較適合的賽事,那麼請盡量選擇那些氣候、海拔與你居住地差不多的地方,這樣有助於身體快速適應,避免在比賽中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

 2  找出一套合適的訓練計劃

循序漸進適非常重要的,馬拉松的訓練計劃應該結合你目前的健康狀況和運動經驗,如果在你平日跑步的基礎之上突然增加很多的里程數,身體自然會吃不消。舉例來說:你一周跑步四天,每次跑步3-6英里或者是每周跑3-6英里,但一周也有4天的跑量…以上這兩種練習方式,如果想要突然開始馬拉松練習都是不明智的決定,就算逼著自己開始練習,其結果也絕非是你想要的。

循序漸進,就是在你平日跑步的基礎之上逐漸增加1-2英里,讓身體有一個充分的適應過程。請記住:馬拉松訓練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證你能夠以健康的身體站在起跑線上,同時為比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人生第一次參加馬拉松賽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夠完成比賽就是一種勝利。

 3  做好訓練的準備

當你已經在一項賽事中報名,同時已經對科學訓練做好了計劃,接下來就是開始正式的訓練了。通常來說,在正式的訓練開始之前,你最好還有一段時間的準備期,在這段準備期中,你可以做一些短距離的跑步練習和一些必要的交叉訓練,目的就是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更能適應馬拉松訓練的要求。比如說,肌力訓練能夠增強你的肌肉,這能幫助你提升平衡感,降低訓練中受傷的風險;此外你還可以做一些瑜伽或者彼拉提斯的練習,這可以增加你身體的柔韌性,這些對於你接下來的訓練將有很大的益處。

 4  保持最佳狀態,設定成功目標

當你正式開始馬拉松訓練之後,你需要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因為你的作息時間和生活方式都會發生一些改變,甚至連工作時間也可能也會受到一些影響,這些都需要得到身邊的人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除了自己練習外,還可以加入一些跑團其他跑友一起練習,因為馬拉松訓練是漫長艱苦的過程,當跑道之外還有其他人在為你加油時,你會感覺這段路程沒有那麼漫長,當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跑鞋以及準備一個滾筒也是非常重要的,賽後可以利用他放鬆。

在第一場馬拉松比賽之前,進量保持放鬆的心態,並讓你的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沒有任何一項計畫是完美的,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開心地迎接春季的初馬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