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考特在「女孩也該重量訓練」系列文中,告訴各位女孩不用怕練太壯變金剛芭比,因為女生沒有雄性激素的幫助,肌肉不易生長。
兩年時間過去了,歲月增長,智慧可不能停在原地,我被新學到的知識狠狠地打臉,因為女生增長肌肉的潛能並不比男性差。
寫到這裡,我知道許多讀者要跳腳了。
「女生舉重明明就只會變女神,不會變大隻!」、「A女可以硬舉體重1.5倍,身材還是一樣纖細火辣呀」、「史考特你騙了我這麼久,看看現在要怎麼賠人家!」
先別急,我並沒有改變一貫的立場,這包括:
而我「有」改變的立場包括:
好了,破完題,以下是我用來佐證論點的內容。
目前明確能促進肌肉生長的荷爾蒙包括雄性激素(Testosterone)與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這兩者也是健身界最常見的體能增強藥物。
正常的男性性腺能製造充足的雄性素,女性雖然也能生產雄性素,但血中濃度僅是男性的1/15左右。如果雄性素是決定肌肉成長的唯一因素,那麼女性平均的肌肉量應該也只有男性的1/15。
還好現實世界中,男女肌肉量差距並沒有那麼大,未經訓練的女性肌肉量約為男性的2/3。
上天如果為你關了一道門,一定會再給你開扇窗。少了雄性素,女性還有生長激素可以倚賴。
1995年國際運動醫學期刊的報導中,重量訓練僅能使男性產生更多雄性素,但男女的生長激素濃度在運動後都有升高。
學者曾比較過沒運動的女性與國手級的菁英舉重選手,這兩個族群的肌肉量差異甚大,但她們血中雄性激素濃度相似,這說明了女性長肌肉,並不需倚賴雄性激素。
過去的研究顯示,女性生長肌肉的潛力與男性並無不同。
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學者Roth在2001年發表了一篇研究,他招募年輕男女、年長男女共四組人,讓他們接受半年的重量訓練,菜單如下:
這樣的地獄生活過了六個月,四組人的身體發生什麼變化呢?
重點來了,四組人體脂率有些下降有些不動,但他們增長肌肉的相對百分比是不相上下的,真要說起來,年輕女性還是進步最多的一群(增加了8.1%的肌肉量,雖然統計上四組沒有差異)。
男性先天較女性擁有更多肌肉,但經過重量訓練,男女老少所能獲得的進步幅度相仿。
「經過適當重量訓練後,男女老少皆可獲得一樣幅度的肌肉成長。」
在類似的研究設計下,美國學者Walts也認為重量訓練可讓男女可相同幅度的肌肉生長。
身為女性的妳,要增加肌肉並不比男生困難,但也不比男生容易。
2014年愛爾蘭學者Healy找來693位國手級或國際級的菁英運動員,仔細記錄他們的內分泌及各項身體數值。
這些運動員的專項包括有健力、籃球、足球、馬拉松、划船、舉重、田徑、曲棍球等。
既然是菁英選手,想必是集先天優勢與後天努力於一身,藉由分析他們身體,我們更可以知道男女身體的極限在哪。
下圖的橫軸是體重,縱軸是肌肉量。我們可以看到,菁英運動員的肌肉量與體重呈現穩定的正向線性關係,在同一體重之下,女性運動員的肌肉量約是男性的85%。
也就是說,男女肌肉增長極限確實有差,但這個差距遠不如一般人想像的大。
Healy認為,男女之間體能的差異完全是來自於肌肉量的不同,身為男或女並不會給你任何優勢或劣勢。
如果女性不需雄性素就能增肌,經訓練後的成長潛力又不輸男性,那為什麼健身房裡的辣妹多半比猛男纖細,頂尖男女運動員間又有15%的差距呢?
我認為可以由下列幾點解釋:
從出生起,我們就不斷接受父母、親友、社會對我們投射的性別期待,男性要霸氣外露,女性要柔順服從。沒有遵從性別刻板印象的個體將遭受到莫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就連台灣奧運舉重選手許淑淨在奪下金牌後,媒體主播都要她「把裙子穿回來,把頭髮留長」。
在性別刻板印象之下,女性對長肌肉有著莫大的恐懼。也因此不論國內外,只要講到女性健身的文章,一定都得再三強調重訓只會變女神,不會變「金剛芭比」,否則根本沒有女生敢踏出有氧器材區一步。
過去的研究顯示,預期性心理對健力選手表現有巨大影響,給一群健力老鳥選手服用「偽裝成雄性素的安慰劑」,竟然使他們的深蹲、握推、硬舉成績增加達30公斤以上。當研究者拆穿這個謊言後,這些健力選手們竟又立刻失去那30公斤的肌力成長,可見心理因素影響肌力表現之深!
女性受限於後天施加的性別意識,總認為自己不該長肌肉,不該舉太重。我認為女性的力量與肌肉量普遍輸給男性,未必是先天生理限制所致,後天社會心理因素也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
本篇文章沒有任何的價值立場,各位女性讀者如果就是偏好纖細體態,不想長太多肌肉,史考特完全尊重妳們。但相反地,如果有女生用了洪荒之力來追求強壯的體魄,也沒人有權要求她「穿回裙子」。
本篇想強調的重點在於:
儘管如此,對多數女性來說「怕練太壯」仍然是不必要的擔憂。大家讚嘆敬畏(或懼怕)的那些超人體態,都是投資了無數訓練時數、飲食控制、甚至違法藥物的使用才能達成。
增肌對男女來說都是相當緩慢而困難的一件事,看史考特就知道(淚),各位女性讀者絕不需害怕摸到槓鈴就會變身金剛芭比
史考特醫師,本名王思恆。從醫學院時代開始著迷於健身運動,空閒時間不是在運動/烹飪/進食,就是在研究運動/飲食/健康的科學知識,是個健身呆。
身為金字塔頂端的人,居家健身房與到府服務的私人健身教練應是家裡基本配備之一。有鑑於此,許多健身器材公司瞄準這塊市場,紛紛推出精品級的健身器材,來滿足層峰人士極盡奢華的品味需求。要如何襯托這些人士的身份?不鏽鋼和塑膠過於平庸,黃金、鑽石、皮革、貴金屬等等絕對是必要元素,沒有這樣頂級的素材,哪有資格擺放在這些豪宅之中。
雖然你遇不上湖中女神,不過還是能為自己添購一組K金啞鈴。德國健身器材製造商 Hock Design 推出了限量三百組,每組要價台幣三百多萬的18K金啞鈴,質材採用從德國精心挑選最高等級食器用不鏽鋼與航空等級的鋁金屬,並嚴選來自義大利的上等皮革以及北美洲的胡桃木製成。為了與18K金匹配,Hock Design捨棄廉價材質,追求極致,將頂級的材料,與德國完美的製造工藝做結合,打造了這款令人咋舌的K金啞鈴。(€99,000 Hock Design)
Hock Design 為了讓產品線更加齊全,也推出了以胡桃木與皮革包覆,像是雪茄般的 Robusto。這是一款橄欖球造型、功能類似藥球的自由重量訓練器材,輕巧方便的抓握設計,作為跑步攜帶增加重量(或是炫耀?)或是做緊實訓練時可以使用。
Hock Design同時還有一款 Rotator 高速跳繩,結合胡桃木與鋁合金金屬的握把,搭配包覆皮革的跳繩,將這個平民化的運動提升到一個精品級的層次。
同為德國的高級健身器材製造商VIZOURY,不讓Hock Design專美於前,將啞鈴融合珠寶設計,全客製化的製作方式,依造使用者的運動習慣,打造2~20公斤重量規格,消費者也能自由挑選鑽石種類,材質以不鏽鋼打造,更在外層鍍上鈍性貴金屬提升觸感與防銹的能力,最後在兩端鑲上732顆共計7.32克拉的鑽石,讓單個啞鈴售價直逼一百多萬元台幣,這樣的設計,無論是展示在珠寶櫃中,還是胡桃木收納盒裡都極為璀璨奪目,讓每一對啞鈴,除了是頂級健身器材,還能成為保值的收藏。(€29,900 VIZOURY)
居家健身房可不能只有擺放啞鈴這麼簡單,Technogym全方位滑輪機 (Kinesis® PERSONAL HERITAGE BLACK),簡約的外型可以輕易的融入任何的室內裝潢,無論是全不鏽鋼鏡面設計或是皮革表面配上橡木條紋的款式,採用隱藏式電子阻力調整,只需輕鬆轉動牆面上的旋鈕,就能輕易地控制阻力,不但增加整台機械的美感,更為家中健身房呈現新的風貌。
操作上,透過滑輪機的三向滑輪可以變化出兩百種以上的動作,無論是專注在重量訓練,或者提升運動動作的能力上,這台全方位滑輪機可以提供別種綜合訓練器材無法比擬的完整性與安全性,結合多種功能於一身,只需要新台幣36萬元,就能擁有大部分的訓練器材的功能以及美感滿分的牆面設計。(€8,790 Technogym)
為豪宅添購健身器材時,功能性是必要,但絕對不是唯一考量,設計和材質通常會成為關鍵性的決定因素。訴求高端市場的健身器材,唯有同時整合兼備這三項要素,才能在極盡奢華的外觀之下,依然能提供最好的訓練效果,讓你打造專屬自己的精品健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