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增加肌肉增長效益,你都會怎麼做?一般來說都會增加訓練強度,這包含了重量、訓練組數、縮短組間休息時間或運動範圍;甚至於有的人還會開始修改與檢討訓練課表。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在接下來的訓練過程做這些改變,你真正需要的是改變每次動作時的「注意力」,才能讓肌肉隨之成長。
早在2009年,美國研究人員組成一個研究團隊,並找來了一群從未進行過重量訓練的人,進行一個非常簡單的背闊肌訓練實驗。在每次訓練的同時,研究人員使用電流偵測器來測量在下拉動作中肌肉的活動狀態,這個研究主要是想要知道我們的肌肉是否有可能,透過集中注意力讓肌肉刺激增加。而這裡的集中注意力,是指你在特定運動或活動期間的思考;集中注意力有兩種主要的類型,它們分別區分為「內部」與「外部」這兩種;內部包括在訓練期間積極思考目標肌肉,而外部則涉及將注意力引導到身體外部。例如:深蹲這個動作,在內部你就必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向上幾壓臀部」;而外部則是「驅動身體遠離地面」;這兩點看似沒有太多的區別,是嗎?但上述的研究表明,在下拉動作時告知受測者用背部驅動下拉,而非使用手臂時,就能透過肩胛骨內縮並專注於背部肌肉張力,研究人員發現這樣可以讓肌肉刺激度增加20%。
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個類似的研究報告「女性俯臥髖關節伸展運動時的肌肉激活和運動模式」說明,當告知受測者使用臀肌抬起腿同時保持腿筋放鬆之後,發現臀部的肌肉活動性增加約一倍。換句話說,注意力集中的簡單轉變導致肌肉活動顯著增加;更有趣的是這種焦點轉移也表明肌肉比正常情況更快。另外,發表於歐洲體育科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的研究報告也證實了這個理論;這項研究找來了30位未經過訓練的男性,分別隨機分為兩組來做「內部」與「外部」測試;在每週3次訓練共進行8週的訓練,並且這兩組都做了槓鈴彎曲與腿部伸展這兩個動作,唯一不同的是第一組受測者被告知在每次重複其間擠壓肌肉,而另一組只被要求舉起重量。
最終的結果十分的引人注目,因為,被告知要擠壓肌肉的這組,在肱二頭肌的大小增加了12%,而這個結果幾乎是只被要求舉起重量這組的2倍效益;但在股四頭肌的肌肉效益上,兩組之間並沒有顯著的差異性。對於這樣的研究結果,進行這項試驗的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未經訓練的人在肱二頭肌與股四頭肌相比,股四頭肌比較難以進行建立所謂的肌肉心靈連繫,在事後訪問這些受測者,也有大部分的人表示,專注於肱二頭肌的收縮比股四頭肌要來的容易。
除了增加肌肉生長速度的可能性之外,在某些練習中內部關注焦點還有另一個好處。當你專注於擠壓你正在訓練的肌肉群時,而不是一昧的增加訓練重量,有時候你會發現使用較輕的重量,意謂著對於關節的壓力也較小,同時,讓受傷的機率也會有效的降低。但不是只要放輕重量就可避免受傷獲得較好的增肌成果,懂得使用正確的訓練動作事最基本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集中注意力於內部焦點。
大多數顯示內部注意力焦點的研究涉及使用相對較輕的重量和適度的代表範圍,因為,專注於特定肌肉正在做什麼並不是對於每個運動都是一個好主意,特別是,如果它是一個涉及使用大重量的複合式訓練動作。例如:使用大重量的硬舉,就不適合使用關注於內部焦點,反而,關注於外部焦點會更顯得有效。
有某些研究表明「內部焦點的有效性,會隨著重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口語教學對臥推期間肌肉的影響這個研究中發現,人類有一定的能力在等長或動態肌肉動作期間,選擇性的刺激或放鬆一些肌肉而不用改變姿勢或位置。這項研究是針對有受過訓練的運動員分別給予口頭指導,測試他們是否可以採用不同的強度訓練胸肌與肱三頭肌,11名男性足球員在50%1RM與80%1RM時進行3組臥推動作,同時,記錄胸大肌、前三角肌和肱三頭肌的肌電圖(EMG)活動,第一組在沒有任何口頭的指導下進行,第二組被指示只用胸部的肌肉;第三組被指示只用肱三頭肌,在50%1RM時,第二組的胸大肌EMG比第一組增加了22%,但前三角肌和肱三頭肌沒有任何的變化;第三組在肱三頭肌的活動變化上增加了26%;最後將重量增加到80%1RM時,卻沒有產生在50%1RM時的EMG變化。結論就是,發現口頭技術指導在基本提升期間,能有效地改變肌肉活動度,但在較高強度時的訓練,就可能不太有效。
所以,當你去健身房開始訓練的時後,要先決定你指想簡單的舉起重量或是要用這些重量來刺激肌肉成長,讓肌肉隨著訓練的時間累積而有所成長?如果你選擇的是有效刺激肌肉成長,那你就必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到正在訓練的肌肉群收縮上,而不是僅僅只是將重量由A點移動到B點這樣的簡單。
資料參考/muscleandfitness、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在美國,有一位腦性麻痺患者,名叫史蒂夫·亞力克西(Steve Alexy),他從前幾年就開始參加許多健美運動的競賽,目前為止已經獲得6個獎項,雖然先天上身體有缺陷,但卻沒因為這樣放棄人生,並透過健身將自己的人生過的更精彩,他的座右銘就是:「我是身障,但我不是殘廢。」
天生就患有腦性麻痺的亞力克西,在小時候就被醫生判定他可能這輩子將無法行走以及活動,但是個性不服輸的他,不想與現實面妥協。
亞力克西:「醫生們告訴我的父母說,我應該讓待在家裡不可以到處亂跑,因為我因為我生的病可能會導致我受傷,但是,我一點都不想被醫生判定我這一輩子什麼都無法做,但是在父母的支持下,我開始接觸運動,會開始教處運動是因為我在網路上以及書本上看到運動有許多好處,於是我開始想嘗試,我開始每天踏入健身房鍛鍊,我希望能夠透過運動能讓我的身體更充滿活力,不被病魔打敗。」
從2011年開始,亞力克西就開始積極的健身,但是對患有腦性麻痺的他來說,要常常做一些重量訓練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不僅要控制身體額外的重量,還要平衡肌肉的不協調,對他來說,身心都是一項非常巨大的挑戰。
亞力克西:「剛開始決定踏入健身這項領域時,其實非常辛苦,我時常無法克制我的手腳,他們會不停抽蓄以及顫抖,導致我無法好好使這些健身器材,但是,我不想被醫生判定我這輩子真的無法活動,於是我要證明給大家看,也謝謝我教練非常有耐心的指導我,並時常鼓勵我,雖然我是殘障人士,但我不是殘廢,我跟一般的人真的沒有什麼不同,而我的夢想就是成為健美運動員。」
在2016年9月時,亞力克西參加了一場健美比賽,當他一上台登場時,台下的眾人以及評審為他拍手叫好,有觀看者表示,一開始他出場登上台,覺得這人的肌肉不像許多健美人士一樣結實又碩大,但當知道他是一名腦性麻痺患者時,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因為這是一個會造成全身上下不協調的疾病,但是眼前這位男士居然克服了這個身體的殘缺並勇敢站在舞台上,並努力地克服每一個困難的動作,實在太令人敬佩!他成了許多人的的動力來源,偉大的艾力克西,上帝會保佑他的。
亞力克西勵志的故事在網路上盛傳開來,許多人因為將他的努力以及信念轉換成自己的動力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現在的艾力克西不僅非常受歡迎,還成了一位著名的健身教練。
亞力克西:「我希望更多殘障人士可以一起踏入健身這行業,並讓自己更加強大,當你變強大,你就什麼都可以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