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每週持續做兩次 幫你雕塑理好想體態
1
每週持續做兩次 幫你雕塑理好想體態
2
重訓的營養補充時間
重量訓練前中後到底該怎麼吃才能正確增肌又減脂?
3
BLADEZ HCB1可調式壺鈴:經濟實惠的閃亮器材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週持續做兩次 幫你雕塑理好想體態

2016-12-06
知識庫 健身 初階訓練 徒手訓練 間歇訓練 訓練動作

Astrid McGuire是一位美國洛杉磯知名健身教練,從16歲就開始接觸健身,同時也是許多美國知名健身頻道御用的健身示範教練,近日,她為了許多想要訓練到全身以及雕塑身材的健身者,制定了一套全身性的訓練菜單,只要每週做上2-3次,兩週後就會立刻有感覺。

美國洛杉磯知名健身教練——Astrid McGuire ©polkacafe.com

 1  Alternating Foot Reach 交叉輪替碰腳

步驟1:雙腳打開超過肩膀,雙手打直交疊於前方。
步驟2:將上半身向左邊傾斜,將雙手往左腳腳尖觸碰,再起身換邊。
(兩邊為一次,約做20-30次。)

交叉碰腳 ©.cosmopolitan.com

 2   Alternating Lunges With Twist 弓箭步扭轉

步驟1:雙腳打開比肩寬,雙手放在後腦勺。
步驟2:將右腳向前跨一大步,呈現弓箭步姿勢,再將上半身向右扭轉,起來後換邊進行。
(兩邊為一次,約做20-30次。)

弓箭步扭轉 ©polkacafe.com

 3   Single Leg Touchdown 單腿抬起

步驟1:雙腳打開比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側。
步驟2:將右腳打直往後抬起,雙手觸碰到地面。
(一邊持續20-30下,在換邊進行。)

單腿抬起 ©cosmopolitan.com

 4   Squat Jumps 深蹲跳

步驟1:雙腳打開比肩寬,雙手握拳放在胸口前方。
步驟2:下蹲時,保持膝蓋不超過腳尖。
步驟3:起來時,利用雙腳的力量往上跳躍。
(持續15-20下。)

深蹲跳 ©cosmopolitan.com

 5   Side-to-Side Skaters 側邊滑行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將右腳往右邊跳躍,同時左腳往右腳後伸直,雙手呈現像跑步的手勢。
步驟2:再將左腳往左邊跳躍,同時右腳往左腳後伸直。
(兩邊為一次,持續20-30次。)

側邊滑行 ©cosmopolitan.com

 6   Plank to Praying Frog Jumps 棒式青蛙跳

步驟1:四肢撐地,採棒式的姿勢。
步驟2:再將雙腿打開跳向上半身兩側,雙手合十。
(持續15-20次。)

棒式青蛙跳 ©cosmopolitan.com

Astrid McGuire:「做完這6組訓練,不僅能訓練到全身上下每一個肌肉,還能幫你雕塑身材,讓你體態更佳美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重量訓練前中後到底該怎麼吃才能正確增肌又減脂?

2021-02-01
徒手訓練重量訓練觀念體脂肪減脂增肌飲食方式健身知識庫

正確且適當的獲取營養對於重量訓練至關重要!選擇適合的食物搭配上專屬的訓練計畫,就可以讓擬在重量訓練的增肌減脂過程中,獲得比別人更快的成績表現,這除了能讓訓練的過程中能有足夠的能量完成所有訓練外,還能在訓練結束後最大程度的增進雞肉的合成效率。那這些訓練前中後的飲食計畫該如何設計呢?這篇我們將以簡單快速的方式來告訴你們。

重訓的營養補充時間
重量訓練前中後到底該怎麼吃才能正確增肌又減脂?

重要的基本營養

一開始就要不厭其煩的再三提醒!人體最重要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些都是提供身體運作最需要的能量來源,同時,也是訓練肌肉和保持細胞健康所必需的三大營養素,當我們透過平衡的方式提供這些基本營養素中的卡路里,就能幫助身體建立以及維持肌肉量並減少脂肪。

那我們到底該如何來進行三大營養素的分配? 一般來說,對於有在進行重量訓練的人來說,建議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1.2-2g的蛋白質,另外,每天還需要攝取每公斤體重5-12g的碳水化合物,而更高強度的重量訓練者,在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則應該要增加至每天每公斤8-12g的高碳水攝取,才能快速的補充身體糖原的儲存量。那脂肪該攝取多少呢?其實,在許多的研究中並沒有明確的告知脂肪的攝取量,但你可以依據每日的熱量攝取扣除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後,就知道脂肪該攝取多少g了!還不知道該如何計算?這篇「分配你專屬的每日卡路里攝取比例」就可以計算出來。

重量訓練的基本營養比例
人體最重要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

安排飲食計劃

你已經知道三大營養素對於身體十分的重要,但哪時該吃什麼也會影響著你在訓練中或比賽時的表現喔!有一些研究還指出,適當的營養素補充時機可以增強肌肉修復與合成能力,甚至於還能穩定情緒。因此,為了能確保你在訓練中能獲得最佳的成果,第一要件就是確保你每天攝取的熱量是足夠的,如果你的身體長時間處於熱量不足的情況之下,就很難讓訓練成效和肌肉成長獲得更好的效率。請記得!從事肌力訓練的人與長時間久坐的人相比,會需要更高的熱量攝取,有一些研究還估計出,一名高強度的力量型運動員每天所需的熱量是43卡路里*體重(Kg),才能維持住肌肉與體重。

重訓飲食計畫安排
哪時該吃什麼也會影響著你在訓練中或比賽時的表現喔!

另外,通常男性比女性每日需要稍高的熱量攝取,但要攝取多少的熱量才足夠?這必須要依據你的訓練強度、訓練頻率和訓練類型而有所不同;因此,你必須要先了解自己每日的TDEE(每日所需消耗的熱量),接著就可以依據你的訓練方式與強度,來完整的制定出適合你目標的飲食計畫。

這邊也要請你先記住!進行重量訓練的飲食計畫與長時間耐力訓練運動項目的方式不同,簡單來說連續進行超過2小時或更長時間的運動,必須要調整碳水化合物及飲水的整體比例,接下來我們將依據重量訓練前中後該補充的營養比例來做說明。

重訓前該吃什麼?

訓練前吃點東西是必須且不可或缺的,因為,這將能為了身體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以提供訓練過程中的能量消耗。最理想的訓前補充時間應在運動前60-90分鐘進時。當然,這項建議也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因為這將取決於你運動時是否能忍受胃中有食物的感覺,有的人甚至於要再訓練前3-4小時就進時完畢。那訓練前的食物應該要同時含有30-40g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這樣的餐點組合可以例如:一根大香蕉搭配一杯乳酪或兩片全麥吐司搭配一個全蛋。另外,也要記得補充一些健康的脂肪,例如酪梨或是堅果等以平衡營養元素;但如果你只能在訓練前15-30分鐘進時的話,那建議將分量縮小至含10-20g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點心即可。

重訓前的飲食
重量訓練前我們可以補充較高的碳水化合物和一些蛋白質。

在訓練前的點心或餐不僅僅能帶給你訓練時需要的能量,甚至於還會影響著你的肌肉恢復能力。2012年發表於Springer期刊上一篇關於「營養干預以促進運動後肌肉蛋白質合成」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進行重量訓練前攝取少量的蛋白質,將會有助於肌肉恢復階段的蛋白質吸收與合成效率。

重訓中該吃什麼?

力量型訓練與長時間的耐力型訓練不同,因此,你不需要在過程中補充什麼食物或小點心;但如果你的訓練時間超過60分鐘,則應該要考慮補充水分。在2017年所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力量型運動中單獨或與蛋白質結合的碳水化合物飲料,可以增加肌肉組織內糖原的儲存,並幫助身體能更有效率的完成高強度訓練。關於這點,如果你的重量訓練計畫是預計,以合理的高強度訓練超過60分鐘以上時,則應該每30分鐘補充約14盎司(約414ml)的運動飲料,飲料內必須包含約7%或25g的碳水化合物,若天氣過熱則可以多補充一些水分但不需要過多;要記得!適當的補充水分將會使得血糖保持穩定之外,還能減緩肌肉糖原的消耗讓肌肉的表現更好。

重訓過程中的補充
重訓過程中基本上是不用補充任何食物,除非高強度訓練並超過60分鐘以上。

重訓後該吃什麼?

關於重量訓練後的飲食,最常討論的就是時間問題。有一些研究表示,運動後有30分鐘的時間可以飲用高蛋白來修復肌肉,但還有一些研究指出,運動訓練後3小時內補充都可以完成最大的肌肉合成時間,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看「重訓後超過30分鐘才補充蛋白質會讓肌肉成長的效率變差?」這篇文章。其實,有更多的研究表示,只要達成每日總營養素的分配目標及熱量需求,補充的時間就變得不那麼重要。重量訓練後的營養素補充如下:

1.碳水化合物: 重量訓練後可以立即補充50-100g。

2.水分 在訓練後的60分鐘內,嘗試盡量補充足夠的水分,你可以在訓練前後量測體重,以了解自己流失的水分重量,或是觀察自己的尿液顏色是否維持透明或淺黃色。

3.蛋白質 在訓練的過程中或結束後30分鐘左右,可以適度攝取大約10-20克的蛋白質。

這邊告訴你訓練後最受歡迎的補充品是巧克力牛奶,因為,大多數的巧克力牛奶都含有8-16克蛋白質和26-50克的碳水化合物,當然,你也可以吃一根香蕉搭配一大匙的花生醬或是全麥吐司搭配雞胸肉。

資料參考/BMC、Springer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LADEZ HCB1可調式壺鈴:經濟實惠的閃亮器材

2016-10-27
配備館重量訓練壺鈴間歇訓練BLADEZ運動器材健身

壺鈴這個訓練器材近年來在亞太地區流行起來;多項研究和實驗也已證實,壺鈴運動是一個很好的全身訓練,對消脂、訓練肌肉,以及提升心肺功能都有很大的正面的影響,也是一個對新手至老手都需要的訓練器材。傳統常見的壺鈴重量有 8, 12, 16, 20, 24, 28, 32公斤不等,每一個就代表一種重量,若想循序漸進訓練,家中所堆積的數量很可能超過10個以上,原本一個小小的器材,累積排列之下,近乎於一台跑步機的長度。

BLADEZ HCB1可調式壺鈴

壺鈴的起源

傳統壺鈴於18世紀發源於俄羅斯,是傳統力量的訓練工具。在軍隊裡,大砲所發射出的球,重量高達30公斤。士兵與槍手門,經常會拿這個球做為比賽,而勝負取決於誰能夠拿起這些鐵球,並將其放回炮裡。而後,他們也用這樣的方式為槍手們規劃許多相關訓練。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槍手們不但能夠快速地扔球,與其他士兵相比,甚至擁有比他們還要強的體力。為了推翻這個說法,士兵們便開始針對這些鐵球,創造不同的動作,來顯現自己的敏捷和力量。

 

遠古世紀的馬戲團表演 ©fsworkout.com

可調式壺鈴,經濟又實惠

可調式壺鈴是傳統壺鈴的變化版,針對解決家庭訓練想要不佔空間、省錢還能增加重量的需求,BLADEZ出了一款 HCB1可調式壺鈴,用一只壺鈴,加裝槓片,便可做5~25公斤的重量調整,替換重量也相當方便,根本不需要使用額外工具。光是壺鈴本身就有5.3公斤的重量,即便不加裝任何槓片,對於初學者來說也綽綽有餘。

由台灣製造的可調式壺鈴僅此一種款式,其重量完全以增減槓片去決定與調整,除了壺鈴本身的5.3公斤外,另還附13.2(重量0.4公斤)及25.5公分 (重量0.6公斤)的槓心,一只可調式壺鈴最多可做到25公斤。一般男性多舉16公斤至20公斤,女性則從事8公斤至18公斤,所以不管對於初學者或是一般運動愛好者來說是相當足夠的。

一只可調式壺鈴即可做到所有的重量

一般傳統壺鈴平均一只的價格為1200~1400元,若循序漸進的練習下來,當增加的重量越重時,所需的花費也如同重量一樣,越來越重。而BLADEZ HCB1可調式壺鈴售價為1980元,卻可以做超過5個不同傳統壺鈴的重量調整,即便額外加購槓片,最多也不超過3000元,真是經濟又實惠。

隨時隨地的可調式壺鈴菜單

面對一項新的產品,難免會不熟悉;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只要購買HCB1可調式壺鈴,BLADEZ就會提供一份由CKC整壺訓練協會教練設計的實用壺鈴專業訓練菜單;由簡至深提供超過10種不同的鍛鍊方式,海報形式可以貼在牆上或隨身攜帶使用,既方便又可隨時隨地做訓練。

買BLADEZ可調式壺鈴附贈的專業訓練菜單

選擇更多,訓練更完整

除了槓心、槓片的調整之外,BLADEZ的可調式壺鈴與電鍍啞鈴組的槓片還能互相通用。與其他啞鈴相比,BLADEZ的電鍍啞鈴組整體質感佳、耐摔且不易生鏽,單手重量可達10公斤,兩者同樣不佔空間,且負重重量高,同時擁有,選擇更多,訓練更完整。

BLADEZ的可調式壺鈴與電鍍啞鈴組的槓片可互相通用,除了能省空間也能幫你省錢。

不論是選用傳統壺鈴或是可調式壺鈴,最重要的還是堅持到底的精神。BLADEZ除了提供售後服務,還提供額外菜單,其目的就是要告訴大家;學習動作的正確做法,並掌握可持續下去的步調,才是訓練最主要的重點。

BLADEZ HCB1可調式壺鈴​ 
重量   5.3KG(未裝上槓心及旋鈕),高重量可達到25公斤、可加裝2-4片電鍍槓片。
材質   電鍍鐵
產地   台灣製造
旋鈕材質   尼龍加纖
※註   槓片為另購
建議售價   1980元

產品購買,請洽:BLADEZ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