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腿後肌腱拉傷 Hamstring Tendonitis
1
腿後肌腱拉傷 Hamstring Tendonitis
2
4個舒緩肩頸痠痛的按摩點
3
丈夫推輪椅妻跑25,000公里,慶祝結婚25周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腿後肌腱拉傷 Hamstring Tendonitis

2016-11-23
知識庫 跑步 保健 運動生理 運動傷害

運動員最常發生後大腿肌拉傷,且演變致慢性發炎。腿後肌Hamstring包含股二頭肌、半腱肌及半膜肌,這三條肌肉在步態的早期站立期幫助穩定膝關節,在站立期後幫助下肢的推進,在搖擺期中幫助控制下肢動力。後大腿肌的受傷,不管是部分撕裂或是完全斷裂,一般發生在肌肉與骨骼連結的肌腱處,常見於短跑者或需要較多爆發力的運動,例如美式足球、網球、足球等。

後腿肌腱拉傷 ©drdavidgeier.com

症狀

典型的症狀為受傷處一壓就痛或腫脹,高抬腿、大跨部或身體前彎時疼痛會加劇,越用力就會越痛;如果局部出現瘀血,連走路都會疼痛,那就表示大腿肌肉有撕裂傷。跑者的部分主要是在快跑加速、跑在有坡度的地方或坐下時,臀部下方或大腿後側的腿後肌上半部會感到疼痛。

如何治療

首先要做身體檢查,確定骨盆沒有不正,或因為其他沒注意到的問題造成疼痛。如果你被診斷為腿後肌拉傷,就要開始做組織按摩,幫助鬆開沾黏和疤痕組織,並增加肌腱部位的血流,以加快復原。

參考資料
1.《完全跑步聖經》,天下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 《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采實文化出版 (2016)
3.  runnersconnect.net
4. 骨骼肌肉徒手保健

分享文章

4個舒緩肩頸痠痛的按摩點

2017-09-15
肌肉痠痛保健知識庫

我們用肩膀承受重擔,所以常感覺肩膀緊張。「肩膀」(shoulder)的拼法就像「應該」(should)加上「急診室」(er)。長期肩膀不適的人是否一直放不下他們「應該」做的事?這些「應該」做的事是否都很迫切,讓人感受到更強大的壓力和緊張?打個比方說,每個人都像雜耍藝人,手上拿著好幾根棍子,棍子上還有不斷轉動的盤子,肩膀得負責不讓盤子掉下來。渾身的精力都用來轉盤子,而不是用來完成手邊的工作。讓盤子在空中旋轉,你覺得筋疲力竭,因為肩膀永無休息的機會。

慢性肩膀緊張要當成全身的身體反應來處理,才會得到最好的效果。脊椎的排列恢復平衡,充滿力量和靈活度,肩膀就能放鬆。再者,脊椎也仰賴下背部和骨盆提供的基礎。就整體而言,我們要有平衡的姿勢,才能支撐肩膀。

4個舒緩肩頸痠痛的按摩點

處理肩膀緊繃時別忘了下面幾點:
 
‧做胸椎、腰椎和頸椎的練習和舒緩。
‧舒緩第一和第三肋骨,以及改善肋骨靈活度。
‧骨盆旋轉的姿勢練習。
‧如果你覺得「應該」做的事一直讓你放不下心來,排好優先順序,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後,在當下告訴自己已經「完成」了。

肩膀的解剖結構

肩膀支撐手臂連到身體的地方,也負責手臂的活動。三塊骨頭聚合在一起構成肩膀關節:鎖骨、肩胛骨和肱骨。鎖骨連到胸骨,也是肩帶和軸骼構成的唯一骨骼連結。複雜的肌肉群系統把手臂連到軀幹上,支撐關節內手臂的活動。

八個肩膀感應點和特定的舒緩姿勢

構成肩膀的肌肉群讓手臂能朝著幾個不同的方向活動。由於肩膀的結構很複雜,一次只處理一群肌肉,比較容易達到舒緩的效果。在骨骼與身體自我矯治療法中,有八個特定的肩膀位置能舒緩八個特定的感應點。感應點感到痠痛,指出舒緩時要針對相應的位置。用對應的姿勢舒緩這八個點,就能舒緩肩膀所有的主要肌肉群。

這些舒緩位置就跟書中所有的舒緩位置一樣,使用時動作一定要慢,慢慢調整成最恰當的姿勢。一般人常常太急於減緩疼痛,一不小心跳過了舒緩姿勢。所以動作要慢,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受上,摸索出最能消解緊繃和疼痛的姿勢。要知道自己的姿勢對不對有一個方法,就是檢查感應點是否痠痛。肩膀的舒緩姿勢正確,感應點就不覺得痠痛。

如果從手肘朝著肩膀關節施壓,姿勢的效力更強。可以找面牆靠上去。以下介紹1-4個肩膀感應點,當肩頸痠痛時,可以嘗試按看看,會有一定的幫助唷!

​ 1  肩膀感應點1(又稱記憶點)

雖然肩胛骨在背上,卻有一個鼻子般凸出的部位往身體前方伸出,就在鎖骨下方,旁邊就是肱骨頂端。這塊凸出的地方叫做喙突,也是第一個肩膀感應點的位置。這塊骨頭覺得緊繃或疼痛時,用下面的舒緩位置放鬆對應的肌肉群。

這個感應點也叫作「記憶點」,考試和測驗時可以揉個幾秒鐘,有助於活化記憶。有一次我碰到一位九十多歲的求診者,他的生活非常多采多姿。在治療過程中,他常會跟我說一些很精采的故事,但常常講到一半就忘了自己在說什麼。有一天故事正精采的時候,他突然沉默不語,我伸手過去揉揉他的記憶點(喙突),他立刻從中斷的地方繼續把故事講完。他妻子立刻好奇心大作,問我:「你怎麼辦到的?」記憶點人人可用,準備考試跟上考場時非常方便!

肩膀感應點1的舒緩姿勢:披肩
站著,彎曲手肘,將前臂抬起橫放在臉前,保持舒適。我的學生常稱這個姿勢為「披肩」,因為動作很像把披肩拉披到肩上。如果躺著做這個姿勢,要保持舒適,並讓手臂放鬆,維持這個姿勢2分鐘。有時從手肘對著肩膀關節稍微施壓,可以更快消除緊繃。這時,你可以用另一隻手臂把手肘對著肩膀輕推。

如果站著的話,舉起上臂橫過前方,把那想像的披肩掛在臉前。然後把手肘靠在牆上,感受從手肘向肩膀關節施壓,稍微把肩膀向後推。
注意喙突處是否鬆弛、跳動或痠痛消失。

把手肘靠在牆上,從手肘壓向肩膀

​ 2  肩膀感應點2

這個姿勢的感應點在鎖骨和肩胛骨之間身體側面V字(<)的狹窄區塊內,在肩膀的最上面。

肩膀感應點2的舒緩姿勢
站著,身體側面對著牆壁,把手臂舉到肩膀的高度,讓上臂和軀幹形成直角。把手肘靠在牆上。

感受到手肘輕壓的力量穿過上臂達到肩膀關節。記得靠牆時要放鬆肩膀和頸部下方所有肌肉。為了最佳效果,可以結合第一肋骨的舒緩姿勢。

​ 3  肩膀感應點3

肩膀感應點3實際上是肩胛骨頂端邊緣下方的一連串感應點。如果覺得這塊骨頭邊緣(肩胛棘)下方疼痛或痠痛,用下面的姿勢來舒緩。

肩膀感應點3的舒緩姿勢:雞翅膀
站著,背對牆壁,直接把手肘向後彎(看起來像雞翅膀),把手肘靠在牆上。軀幹保持筆直,讓靠著的手肘對肩膀關節施加些許壓力。

​ 4  肩膀感應點4

肩膀感應點4位於肩胛骨中間。你可以把拇指和食指放在別人肩膀骨頭下方的V字上,找到肩胛骨的中心。感應點就在拇指和食指中間。
你可以用一邊的手臂穿過另一邊肩膀的上方或下方,找到肩胛骨的中心。

肩膀感應點4的舒緩姿勢:火雞翅
站著,背對牆壁,把手肘向後彎,稍微往側邊伸出去。做這個姿勢時,注意你的手肘要打開一點,而不是直接往後向上抬起;我們稱這個姿勢為「火雞翅」,和舒緩肩膀感應點3的「雞翅膀」略做區分。把手肘靠到牆上。穩定軀幹,讓靠牆的手肘產生壓力,推向肩膀關節。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商周文化出版,露恩.歐弗麥爾著作《疼痛自療全解(改版):骨骼與身體自我矯治療法喚醒身體自癒力》一書。自一九七八年開始,歐弗麥爾在她開業的骨骼與身體自我矯治療法診所中治癒了無數的民眾。她每年參與三十場骨骼與身體自我矯治療法研討會,教導無數學生和講師,另外也參於專業會議,並為美國、澳洲和紐西蘭撰寫新聞稿。她是骨骼與身體自我矯治療法的持照高級講師,在佛羅里達領有按摩治療師的執照,並在佛羅里達和美國各地提供成人教育課程,已得到治療按摩與身體工作國家認證委員會(NCBTMB)認證。

身上老是這裡痛那裡痛,試過各種方法卻總是成效不彰?全台首度引進風行歐美數十年的「骨骼與身體自我矯治療法」,操作簡單,過程無痛,功效驚人!

骨骼與身體自我矯治療法是一種溫和、非侵入性、以整骨療法為基礎的療法,能有效消除急性和慢性的疼痛及壓力模式,減少慢性肌肉緊繃、放鬆關節、提高靈活度、改善循環和放鬆全身。本書包含詳盡的骨骼解剖插畫與練習圖解,引導讀者學習身體擺位、姿勢和動作,消除疼痛不求人,也無需特殊設備,在家自己做省時又安全。

•更多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丈夫推輪椅妻跑25,000公里,慶祝結婚25周年

2017-02-13
話題馬拉松跑步故事

傑米和琳恩‧帕克斯Jamie and Lynn 這對夫妻,以一起跑過25,000英里(約40,000公里)當做他們的結婚25週年紀念的禮物。
 
自1991年結婚以來,丈夫傑米就推著妻子的輪椅一起參加跑步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平均每年要一起跑1,500英里,兩人夫妻跑團已經參加過至少30次正式比賽。

傑米和琳恩與他們的女兒安娜一起完成了25,000英哩 ©SPERO SPEROPOLOUS

琳恩在1987年因為一場車禍導致無法行走,其後花了7年的時間進行恢復訓練,甚至一度以能獨自走過與傑米婚禮上的長廊為目標。現在的琳恩已經能在跑步機或者由別人攙扶著行走,喜歡運動的她,也與丈夫一同參加跑步訓練,平均每週要跑完35-40英里的距離。
 
去年夏天,翻閱過往的記錄,傑米突然發現和琳恩之間即將迎接兩個頗有意義的紀念點:「一起跑步2.5萬英里和結婚25週年紀念。」這些事情將會在2016年的某一天達成。為此他詳細記錄了每次的跑步距離,並要求親朋好友一起來慶祝和見證這個特殊的日子。

縱觀兩人的跑步歷程,他們還有一些其他非常值得紀念的成就,像:2002年兩人曾一同擔任鹽湖城冬奧會的火炬傳遞手;2007年又成為了《跑者世界》年度英雄人物;2008年的波士頓馬拉松賽上,他們更是一起創造了2小時57分的好成績。
 
為了慶祝這個日子,傑米也想用一個最普通的方式來紀念這些回憶,他決定推著妻子琳恩,從自己伊利諾斯的家開始一路奔跑,以累計最長達2萬英里的跑步距離數來當作紀念。

為了慶祝這些歷程,他們決定用跑步的方式來紀念 ©twitter_Jamie Parks

有人問他們:「你們這麼跑來跑去有意義嗎?」,傑米表示:「當然有,過去我和琳恩98%的跑步都是在室外進行的,所以我認為這種方式是最好也最具有意義的。」
 
不僅如此,他們還有一位從剛出生三週就開始跟隨他們一起跑了17年的女兒安娜琳恩 (Annalyn),幸福的一家人,一起經歷與見證了這個時刻。

女兒從小耳濡目染,一家人一起跑步跑到現在已經17歲 ©shoutlifestyle.com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