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美男不依靠健身房,花了七個月瘦50公斤!
1
美男不依靠健身房,花了七個月瘦50公斤!
2
如何將肌群分組提高訓練效率?這個機密課表將讓你增肌成果大步邁進
3
時尚潮流Reebok Pump Supreme抵台,引發搶購風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男不依靠健身房,花了七個月瘦50公斤!

2017-01-04
話題 健身 瘦身 故事

根據外媒網站報導,在美國有一名25歲男子傑瑞(Jared Zaworski),因為每日都無節制的吃喝玩樂,不顧身材,不斷的日積月累變成重達302磅(約137公斤)的超級大胖子,因為胖到連走路以及進行日常活動讓他上氣不接下氣,於是為了健康著想,下定決心減肥,並在七個月內不上健身房以及不依賴教練身教練,成功瘦下50公斤。

傑瑞(Jared Zaworski) ©brobible.com

傑瑞:「我叫傑瑞,我在七個月前我的體重重達302磅(約137公斤),當時我才24歲,就已經是人們眼中的一個大胖子,當我在進行每日的活動時,都覺得身體負擔很大,很容易覺得疲憊,當時,我就默默告訴自己,在我25歲生日前我一定要瘦身成功,不想再當朋友們口耳相傳的胖子,並讓身體更加健康。」

但一般聽到減肥,一定會認為是上健身房或是找健身教練幫助自己順利減重,但是,傑瑞靠著自己堅強的意志,自己進行減重,並成功在七個月內瘦下50公斤。

左邊傑瑞與右邊友人吃喝玩樂 ©brobible.com

傑瑞:「我在減肥的過程中,我完全戒掉有含氣泡以及含糖的飲料,我每天喝上一加侖的水(約3.8公升),在前兩個月裡,我將近減掉了快60磅(約27公斤)的體重,而且馬上就看到這些成果,這些成果讓我對減肥這件事情非常上癮,所以這也是我的動力來源,讓我好好地持續下去,一般來說,要在七個月內減去50公斤,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如果每天都能持之以恆,堅持健康的飲食、充足的休息,以及做上許多有氧、無氧訓練,這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傑瑞表示,自己非常熱愛打籃球,還會經常慢跑來增加自己肺活量,有時候都會看著Youtube上許多健身教練示範的健身動作來進行健身。

傑瑞瘦身成功 ©brobible.com

傑瑞:「有一件事情,我覺得非常驕傲,就是我在減肥的過程中,一次都沒有上過健身房,也沒有請私人教練,如果想要減肥,你可以在任何地點進行慢跑、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以及一些徒手訓練,等到達適合的體重,我會開始做一些重量訓練來增加我身體的肌肉量,我不上健身房的原因,是因為我想證明,不是上健身房就能瘦身成功。」

傑瑞:「我每天都會慢跑去一個朋友家裡,這路程約2.4公里,因為我朋友家有一個籃球場,每當打完球後,大家都會開車回家,但我還會再跑步回家,這一路跑步去打球,打完球再跑步回家,真的是累死人,但我沒有放棄,依然持續。而我曾經是一個喜愛過著派對、社交生活的人,經常去參加各種酒局、各種吃喝玩樂的活動,但當我決定減肥後,我就再也不去參加各種社交生活,更別說喝酒了。」
 

傑瑞表示,在減重成功後,最喜歡與他人分享自己減重的小技巧,並激勵身邊的人,讓他們開始減重,並展現最美好的自己,然而最開心的事就是,自己在成功減肥後,再也不是朋友間口耳相傳的大胖子了!

Jared Zaworski ©Facebook/Jared Zaworski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將肌群分組提高訓練效率?這個機密課表將讓你增肌成果大步邁進

2019-05-10
微肌男子核心肌群下半身肌群上半身肌群觀念增肌初階訓練健身知識庫

從未接觸健身過程的初學者們,當經歷過一段基礎肌力提升的時段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增肌的階段,這個階段你就必須要知道該如何將肌群訓練分門別類,才能讓你的增肌訓練獲得更穩健的成長。為何會需要將訓練肌群分類?不是每次都做好全身訓練就好?因為,當你得肌力有所提升之後,訓練的分量與強度就必須相對的有所提升,因此,你就會很難像之前一樣每次訓練都練完全身,而且,當我們強度與訓練動作增加之後,對於肌肉能量的消耗相對來說也會變大,若沒有讓肌肉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就接著重複同樣的訓練模式,也會讓肌肉無法完整的修復與成長。

如何將肌群分組提高訓練效率?這個機密課表將讓你增肌成果大步邁進。

分肌訓練法

所以,為了能更充分的獲得良好的訓練成果,我們就必須將全身的肌肉分為二或三個部分,並針對不同的肌群在不同的日子理安排每週2次的訓練,這樣的訓練方式我們統稱為「分肌訓練法」。雖然,這個訓練方式會讓你的訓練天數增加,但也因為每個肌群在一週內將只會有2-3 次的訓練,因此,就能讓每個肌群都獲得充分的恢復時間,讓訓練品質與成果兼具。

一開始的分肌訓練法,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做區分,這裡將訓練分為「上半身肌群」與「下半身肌群」這兩大塊,並安排在每週的訓練日子裡;在訓練上、下半身的日子可以選擇適合你目標的動作來安排課表,另外,如果你想要特別加強上半身訓練的話,也可彈性的將一部分上半身動作,加進下半身的訓練時間內。

以2天一循環做為設定的一週訓練範例。

動作分類

關於動作方面該如何來做分類設計,這塊就必須要依據每個人的目標與重視的肌群,以及訓練的次數組數有所不同來做規劃,因此,這塊的重點就會在於你要各自反覆的操作與測試之後,才能設計出最適合你自己的訓練菜單。所以,就必須要用心的去設計每天所需要的訓練內容及動作,並使得肌肉疲勞不要累積到下次的訓練內,這樣才能獲得練習上的最大效益。以下是分肌群一週的訓練次數與訓練動作建議,你也能參考並依據這個訓練菜單來做更動,以符合你自己的訓練方式。

分肌群法的訓練動作規劃建議。

分肌群的訓練方式,在強化運動選手的肌力與爆發力上也十分的有效。對於在規劃的訓練課表空檔內,適度的安排肌力訓練或對於重視爆發力的項目而言,也十分的好用!另外,若是職業級的運動選手,甚至會將每天的訓練分為兩次,進行所謂的「雙重分段訓練(double rputine)」只不過這必須要做好訓練量的管理,以及注意身體負荷的狀態。所以,下次有人說他是二天循環或三天循環你也不要再搞不懂了。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primehealthsolution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時尚潮流Reebok Pump Supreme抵台,引發搶購風潮!

2017-04-14
鞋子生活流行運動時尚REEBOK健身配備館

Reebok Pump Supreme 全新鞋款強勢抵台,Reebok Pump Supreme曾與高端時尚品牌Vetements聯名,引發搶購風潮,今全新推出Pump Supreme JAGTAPE與HOODIE系列,台灣將於4月15日正式公開販售,預期將引起購鞋熱潮。Pump Supreme成為潮流指標余文樂*、運動潮模Adrianne Ho*、時尚男星陳偉霆*腳下新寵,他們皆於社群平台大曬Pump Supreme穿搭,完美演繹運動潮著。

Reebok Pump Supreme

Pump Supreme JAQTAPE最為搶眼的獨家設計即為貫穿鞋身的三色紅白藍 Reebok logo tape,展現前衛設計感,搭配俐落的純白襪套式設計,成為潮流穿搭必備鞋款。

全新Pump Supreme HOODIE,全新高密度織法特殊面料,襪套式設計搭配無縫鞋身達到極致舒適包覆感,經典的 Pump 按鈕呼應簡約設計,完美演繹運動潮著。

4月15日Reebok Pump Supreme將於指定店家獨家販售,詳細發售店點資訊4月14日於官方粉絲團搶先公告,請密切關注—Reebok Taiwan官方粉絲團。

關於Reebok CLASSIC

Reebok CLASSIC經典系列,掌握經典元素與潮流脈動,持續創新品牌。每位穿著Reebok CLASSIC的人,追求的不僅是單一性的時尚風潮,更是要打造與眾不同的風格。透過個性鮮明的全球代言人為品牌發聲,包括熱愛健身的新生代超模Gigi Hadid、葛萊美饒舌詩人Kendrick Lamar、饒舌巨星Future與韓國人氣男團宋旻浩與BOBBY,他們都代表著Reebok CLASSIC持續創新並延續經典的精神。Reebok CLASSIC系列是全球運動流行的創造者,旗下包括革命性的InstaPump系列鞋款,透過原創Pump科技創造獨一無二標示性,近年更與各潮流品牌聯名掀起新流行;復刻經典的Club C系列更是復古街頭時尚潮鞋必備首選。

資訊、圖片提供:Reebok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