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西蘭有一位23歲的女戰士,名叫潔絲·昆妮(Jess Quinn),她在9歲時因為骨癌失去一條腿,在前陣子,她為了自己許下一個目標,就是能跑完10公里,她為了達到這項目標,她還獲得專用的跑步義肢來完成這個夢想,並將這個正面力量散布給其他人。
從小就活潑好動的昆妮,時常會因為太激烈運動,導致腿部疼痛,而時間越久,這些狀況就越來越明顯,在9歲那年去醫院檢查時,發現自己罹患了骨癌,而昆妮的主治醫生告訴她,如果想要保命就必須把右腿截肢,才能阻止惡性細胞擴散,當下昆妮整個崩潰到谷底。
昆妮:「我從不覺得罹患了癌症對人生會有什麼改變,當下要被截肢時,我的情緒非常激動,剛開始被驚嚇到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是我其實是很很害怕的,當時的我才9歲,我完全沒有辦法想像往後的日子,可能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但是就算不想將右腿切除,我也無法繼續過生活,我的父母當下是非常難過的,他們一邊不停地詢問醫生除了截肢以外能阻擋癌細胞的方法,也一邊安撫我的情緒,就這樣過一段時間後,我們的情緒都比較冷靜後,我告訴我的父母說,我已經準備好了。」
在截肢過後裝上義肢的日子,讓昆妮非常不適應,連剛開始要練習走路都非常困難。
昆妮:「裝上義肢的疼痛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連戰起來都覺得身體壓在義肢身上,這是非常疼痛的,你能想像你必須將身體某部分塞入一塊器盆裡,然後還要帶著它移動,真的是難以承受的痛苦,剛開始在學走路時,真的只能請家人攙扶我,或是扶著牆壁走路,在每天的練習下以及父母、同學鼓勵下,走路終於漸漸越來越穩定了。」
隨著時間流逝,昆妮也長大成人,在前陣子時,昆妮突然想要為自己的生活做些不一樣的事情,於是她下定決心要完成一個目標,就是以現在截肢的狀態跑10公里的路程。
昆妮表示,身體裝上義肢要跑步,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自己本身也沒有在運動,是真的蠻吃力的,但也希望這項目標能在24歲前完成。在設立目標後,昆妮開始健身,並在跑步機上開始跑步以及去健身房做一些重量訓練。
昆妮的主治醫生知道她有這個目標後,免費將她的義肢換成跑步專用的義肢,並想幫助她達到願望,然而換上跑步義肢的昆妮,一直持續在努力練習,現在的她已經可以跑上600公尺了,但是離目標10公里還是有一段相當大的路程。
昆妮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得癌症然後到截肢,再到現在開始跑步,當設立一個目標時,會讓自己越來越茁壯,我也希望我的故事能感染像我一樣狀況的人,讓他們也可以越來越強壯。
過度訓練症候群是一種身心方面的疲勞,通常因為長久的訓練,又沒有獲得適當的休息,讓身體和心理都出現有點類似撞牆期的狀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類似憂鬱症的症狀。一旦發生如此情況時,不僅需要更多時間調整與訓練才能回歸比賽,對於日常生活更是會產生問題。
一般來說,最理想的訓練方式是藉由超負荷與超恢復兩項交互運用,藉以提高運動表現,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有時候,運動員會因為許多複雜的因素,導致過量的訓練或情緒上的問題,讓身體長時間處於訓練與休息不平衡的狀態,這時候就會出現過度訓練症候群。一開始,可能只是對平時習以為常的訓練感到力不從心,再來則是身體上的不適、疲倦、失眠等狀況會慢慢浮現,這時候若是繼續訓練下去,後果只會越來越嚴重。
對於自身過於要求的人,通常比較容易遭遇這樣的狀況,如果沒有遇到教練正確地及時予以阻止,或是改變訓練方式,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對於自己的表現一直不滿意、狀態不好或是急於想跟上別人進度時,更會希望增加訓練的量來進步,並利用超量的訓練來達到目標,但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