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跑運動員阿梅丹(Salah Ameidan)每年都到同一場馬拉松比賽報到,這是在阿爾及利亞西南部、與摩洛哥交界處舉辦的撒哈拉沙漠馬拉松(Sahara Marathon),這場賽事被視為地表以雙腳參與的最艱困比賽,但為何阿梅丹年年不缺席?吸引他的可不是挑戰的快感,而是因為他的家人居住在沙漠中一堵分界牆背後,牆的另一面是摩洛哥佔領的西撒哈拉地區,而這是他一年一度最親近家人的時刻。
阿梅丹現年36歲,從小在西撒哈拉地區境內的阿尤恩長大,阿尤恩是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的法定首都,實際上自1975年被摩洛哥佔領控制,當地大多數人自摩洛哥遷入。阿梅丹12歲就被納入摩洛哥國家代表隊;10年間他成為世界頂尖長跑選手,代表摩洛哥在國際各大比賽摘獎牌,包括摩洛哥三級越野跑冠軍、非洲錦標賽亞軍,及兩度獲得阿拉伯世界冠軍。
人生轉變從2000年的一場比賽開始。阿梅丹贏得那場比賽,卻被禁止領獎,從那刻起,他開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擺脫現有制度。
轉變的開端落實在4年後,2004年,阿梅丹代表摩洛哥赴法國參賽,在最後10公里,他將代表西撒哈拉人的撒拉威國旗舉在頭頂,而非摩洛哥國旗,並越過終點線獲得勝利。「我感受到擁有自己祖國國旗的自由感,同時第一次有了責任感。」
然而,摩洛哥政府很可能因為抗議行動監禁阿梅丹,他只好從此流亡法國;從衝過終點線的那刻起,他再也無法與家人見面,而他的家人也因為擔心無法順利回國而不敢去法國探親。不只如此,阿梅丹家族中11名成員被逮捕訊問,甚至一年半前父親去世,他也無法參加父親的葬禮;而媽媽和妹妹至今仍居住在摩洛哥佔領的區域,阿梅丹被禁止造訪她們。
現在,阿梅丹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法國擔任跑步教練,但他謝絕了法國的公民權,「一個人只有一個家園,而我決定要做一名純粹的西撒哈拉人」阿梅丹說道。
2004年以來,跑步不僅是阿梅丹的運動,也成為一個凸顯西撒哈拉人民困境的發聲平台。「跑步是種武器,我可以用和平的管道來放大我們人民的聲音。當跑步時能感受到自由,但這是未完成的自由,只要我的土地有一天被佔領,我就無法完全享受我的自由。」
「我們堅決實現獨立目標,我認為現在這階段是回到祖國之前的一座橋梁。沒有希望,就沒有生命。」
-Salah Ameidan
在炎熱乾裂的撒哈拉沙漠馬拉松起跑點上,無論悶熱的風吹得臉頰發燙,黃沙弄得身體到處都是,阿梅丹都不在乎,一心只想著一道牆後的家鄉。
賽道位於阿爾及利亞邊界,距離家鄉城市阿尤恩500公里,是阿梅丹最親近家人的地方。賽道途中行經「廷杜夫」,在這裡有六個難民營,居住著西撒哈拉被摩洛哥佔領時,穿越沙漠尋求鄰國庇護的西撒哈拉人,也就是成千上萬的阿梅丹同鄉居住在此。
阿梅丹很高興參賽時能回到同鄉們的懷抱,這也是他每年1個月休假都會選擇參加這場馬拉松賽的原因。
這讓他回想起在西撒哈拉家鄉長途跑步時,父親總是會在一旁為他加油打氣。
資料來源/BBC、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意志力與耐力的極致考驗!台灣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日前以106小時45分21秒,撐著韌帶撕裂傷的左膝,堅忍完成義大利史詩級賽事的挑戰:TDG巨人之旅,總長338.6公里的不休息耐力越野競賽(Tor Des Geants),在全數完賽選手中排名第55。
此賽事被形容為越野賽的奧斯卡,評為全球十大耐力賽之一,限時150小時、海拔總起降24,000公尺、並翻越25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幾乎無睡眠、不斷陡上陡下越野爬升,在變化多端的天氣、暴風雪、黑夜中的賽道上,總是獨自一個人孤軍奮戰著,穿越阿爾卑斯山脈中的白朗峰、玫瑰峰、切爾維諾峰和大帕拉迪索山等高海拔山脈;為追趕時間必須犧牲睡眠、連續不停歇在崎嶇蜿蜒的山徑中穿過義大利的Aosta奧斯塔山谷,幾乎沒有平路,殘酷的連續爬升、急速下坡都容易導致選手的膝蓋、腳踝和四頭肌受傷,極度具有挑戰性。
陳彥博回憶起:「第二天賽程開始,因為連續超過30個小時以上沒有睡眠,我開始產生幻影和幻聽;黑暗中起初以為前面有選手,邊打招呼向前走近,但是當我近距離看他的時候,才驚覺我一直是對樹說話啊!連續比賽非常疲累的時候,看到狗狗搖尾巴靠近,正覺得欣慰有小動物陪伴,想摸摸牠時才發現是大石頭。還有身處雲霧中聽到悅耳的歌聲,但仔細回想當時是半夜三點多,我在高海拔的山頭一望無際、沒有其他選手,四周圍根本就沒有人怎麼會有歌聲!?
賽後和其他選手聊天,發現很多選手都遇到一樣幻聽和幻影的狀況,因為缺少睡眠和過度疲勞,產生幻覺是很常見的症狀。雖然事後說起來是趣談,但是當下一恍神真的會感到驚嚇,數前年也有選手因過度疲倦而摔落、撞擊頭部,最終搶救無效傷重不治…經過這次的親身挑戰,深刻體驗極限的巨人之旅是有多麼的艱難與奇幻。」
「比賽距離累積到達兩百多公里,只剩最後三分之一的賽程時,因為山徑上巨石錯落,一個踩踏不穩、身體往撲倒,左膝直接擊中堅硬的大理石塊,衣服磨破、手腳出血,刺骨的疼痛直逼腦門,當下知道我一定嚴重受傷了,只是不知道是骨折還是韌帶斷…,後續的138公里踏出每一步都要強忍揪心的痛。」陳彥博在堅持了兩百多公里後不幸受傷,讓比賽更加艱苦難行。
「爬過最後一個山頭,瞬間的低溫混合著風雨轉變成暴風雪,幾乎沒有體脂肪的我忍不住顫抖,卻又完全不敢停下來穿禦寒衣物,害怕一停下來就會失溫,用牙齒咬住雨衣的領口不讓雪水滲入,撐過最後的山頂,終於進到最後的賽道。這段路極為崎嶇,而且積雪因陽光融化,讓賽道更加濕滑難以行走,左腳摔傷後,我幾乎都用右腳施力,幾乎寸步難行,每一步都痛到無法忍受,賽事最後剩下15公里即將抵達終點,就在我非常疲憊且意志力快被用盡之際,目睹前方一位選手突然滑落,然後山谷間傳來一陣慘叫和求救聲,待我靠近時已有救難人員從旁安撫他情緒,才知道他的腳摔斷了…只距離終點不遠、卻無法完賽;10分鐘內救難直升機馬上把他載走,這一幕讓我的意志力被狠狠地摧毀,近乎失溫的我顫抖著嘴唇問自己:我真的能比完嗎?這樣的腳還能走嗎?會不會下一個需要救援的就是我!?讓我提心吊膽、並且小心翼翼地踩著下坡的每一步…告訴自己:我不能放棄!!終點就在前方了啊!」
連續106個小時不眠不休在高山競賽,比賽過程中身體必須承受氣溫急速降低,賽事的五天中食物營養與熱量不夠,導致血糖越降越低,頭開始產生暈眩、身體失溫發冷、各種病症警訊不斷…苦撐著這一切終於抵達終點後,卸下裝備、脫下陪伴我奮戰的跑鞋,映入眼簾的是腳掌上近十個水泡和血泡交疊,舌頭也因為免疫力失調而長了一排皰疹,吃東西都覺得是苦的。
返台後彥博立即去了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請醫生檢查他受傷的左腳,診斷結果顯示他的韌帶已經嚴重撕裂傷,醫生甚至覺得彥博可以帶著撕裂傷完成最後138公里很不可思議;彥博表示,「其實當下我真的沒想這麼多,一心只想完成這場賽事,TDG巨人之旅338.6公里這場賽事真的很虐,不僅是身體的苦、更是心理上的折磨。但是大地之母的力量給予勇氣,讓我再次順利完成這場巨人之旅、征服自我心中的恐懼。」
陳彥博表示:「因為固定合作的攝影師無法參與這次賽事拍攝,所以改由團隊兩位夥伴一同前往義大利參與觀摩TDG賽事,一名當我的補給員、一名協助錄影;賽事過程中細心觀察大會的活動策劃和安排,也注意到鄉鎮居民對賽事的高度認同參與,和這場活動緊緊凝結在一起的人文力量,大會及居民對每一位選手都發自內心給予熱情鼓勵,那種感動是我參加那麼多場國際賽事曾未見過的。內心也相當羨慕,讓我很期待未來有一天,我也能夠舉辦一場有溫度、能夠感動你我的國際賽事,在我土生土長的這塊土地上。」
同場賽事有另外四位台灣選手參加,包括知名長跑者盧明珠。陳彥博表示,這種Non-Stop的越野賽事和他以往參加的極地超馬賽大為不同,除了必須一口氣完成賽事,有同鄉跑者也可以在遇到時用國語聊天,雖然團隊只能在補給站等他,但每次進站都感受到大家滿滿的關懷,尤其是好友Ruth Croft特地從法國趕來為他加油,成為他咬牙撐過最後一哩路的關鍵。
資訊提供/陳彥博
攝影、責任編輯/Oliver Wu
對於任何跑者來說,馬拉松都不是一個能一蹴可幾的項目,你需要從最基本的訓練做起。若你平常只跑過路跑賽,想要來挑戰一下全馬,在訓練中應該如何逐步延長你的跑步距離呢?Runner’s World的專家們提出了以下8個方法,可以有效幫助你提升耐力並避免受傷:
很多人在剛開始練習跑步的時候都非常在意要跑得快,但那往往不能讓你跑得久。只有在跑步經驗變得更加豐富之後,你才懂得為何要讓自己的速度慢下來。放慢速度可以讓你節省不少精力,這一點在長距離的跑步中非常重要。速度到底應該有多慢?其標準就是自己的身體要感覺舒服,而且在跑步的時候還能夠進行一些交談。
如果一次增加太多的跑步里程,會大大增加你的受傷風險,並讓你的身體處於被耗盡的狀態。因此我們在增加跑步里程時,應該堅守循序漸進的原則,每次增加的路程應該是1.5-3公里。即便你已經開始在為你的初馬做準備,每周增加的里程也應該只有3-5公里。而且,在練習時不用要求自己一次就要跑到42公里的距離。
每周只選擇一天來進行新的長距離跑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周末是不錯的選擇)。你不希望自己是匆匆忙忙地完成這次跑步,因此你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讓自己以不覺困難的速度來完成它。而每隔三到四周的時間,你更要縮短自己的跑步距離,以確保自己不會訓練過度。
在執行跑步訓練的過程中,堅持不停下來可以讓你的耐力得到提升,但如果一直以較快的速度跑步,會使得你的體能太快耗盡。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讓跑步和快走交叉進行,在跑了一段路程或者一定的時間之後,讓自己快走一下,這樣既可以保證身體的熱度不會消退,又可以讓自己的體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每當你要進行超過1小時的跑步,你應該給自己準備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電解質的能量補給。為了確保自己的能量水平能一直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你應該在起跑半小時後便開始攝取補給品,並在每15到20分鐘之後再做一次補充。鍛鍊自己的胃來適應這樣的補給策略,並以不同的產品(果膠、能量棒、電解質錠等等)來做試驗,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補給品。
不管你是在進行五公里的訓練還是馬拉松的比賽,懂得分割距離都是非常重要的。從心理角度來說,將一段距離分割成為幾個小部分,你在心理方面就比較不會產生恐懼。舉個例子,一場半馬的訓練,你可以將其分為3段7公里的訓練,這樣你就可以用比較輕鬆的心情上場去跑。
平常做跑步訓練,可以就近選擇社區的小公園那種周邊長度為1-3公里的環形路線。這樣你可以離能量補給處(便利店)、洗手間和終點線都更加接近一些。在進行長距離跑步的時候,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適當地利用鄰近的環形路線或跑步機不但方便,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以跑步機訓練,請將坡度設為1-2%來模擬自然環境的風阻。
馬拉松這種運動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建立耐力,曾先後九次贏得紐約馬拉松冠軍的長跑女王魏茲(Grete Waitz)也建議:「別太心急。堅持向前跑,但請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