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JORDAN品牌推出全新休閒鞋款FORMULA 23
1
JORDAN品牌推出全新休閒鞋款FORMULA 23
2
創歷屆最多選手參賽 澳洲代表團盛讚臺北世大運
3
日本知名體育用品店ART SPORTS破產的幾個啟示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JORDAN品牌推出全新休閒鞋款FORMULA 23

2017-02-08
配備館 綜合 JORDAN 鞋子

Jordan品牌推出了全新鞋款 Formula 23,其融入Air Jordan X元素與特色的休閒鞋型,在設計上承襲品牌傳統的同時,還提供了適合街頭穿著的輕盈緩震。

Jordan Wings Muscle服飾

同時,Jordan品牌也推出Wings Muscle服飾,以品牌著名的Wings標誌為設計亮點,透過打孔側片向1985年的原版服飾系列以及品牌傳統致敬。雖然是休閒服飾系列,該系列的設計仍具備為運動而設的功能性:比如帶有吸汗技術的Nike Dry網襯和塔夫塔編織布料,提供輕便體驗。

中底的注入式Phylon提供了輕盈緩震與雕刻表面;硬質橡膠外底提高了抓地力和耐磨性,而空心部分則提供了深度與寬度以降低重量並提高彈性,鞋面織帶和三角形的鞋帶配件向Air Jordan X致敬,而人造皮革擋泥片連接著鞋帶,提供了出色的鎖定和橫向支撐;氯丁橡膠鞋領則提供了個人訂製般的貼合。

Michael Crabtree穿著 Jordan Wings Muscle服飾

歌手 A Boogie穿著Formula 23和Jordan Wings Muscle夾克

A Boogie演繹 Jordan Wings Muscle夾克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創歷屆最多選手參賽 澳洲代表團盛讚臺北世大運

2017-08-28
話題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

2017年臺北世大運澳洲代表團此次陣容龐大,光是參賽選手就多達186位、參與16項運動項目,總計300多人,創下澳洲參與世大運最多選手紀錄。澳洲代表團成員認為,參賽目標不在於拿多少獎牌,而是透過比賽經驗,學生選手可以從中學習,在個人領域裡精進,才是最大的參賽重點。

目前澳洲代表團已拿下3金2銀2銅,今天記者會邀請此次囊括100公尺、200公尺游泳仰式金牌選手惠特爾(Sian Whittaker)、男子十項全能金牌選手克蘭斯頓(Kyle Cranston)、10公尺跳台銀牌選手歐布萊恩(Brtittany O’Brien)以及曾參與里約奧運的桌球好手胡海明,談此次參賽心得。

澳洲選手出席記者會暢談來台比賽經驗,盛讚臺北世大運辦得非常好。

澳洲代表團在上屆光州世大運拿下4金、3銀、12銅,以總排名第15名作結,這次包括胡海明、歐布萊恩等人都參與過里約奧運,實力雄厚。

連兩屆參與世大運的克蘭斯頓,上屆在十項全能項目失利、無法得牌,此次一舉奪金,他說,上屆光州世大運是非常好的經驗,比賽就是如此,臨場表現有好有壞,從上次失敗經驗中再改進,一直持續努力至今,很高興此次能有好成績。

談到此次臺北世大運,選手們都給予高度評價,但希望交通接駁方面可以再改進。克蘭斯頓說,與光州世大運相比,覺得此次選手村到場館的移動規劃,若能再改進會更好;胡海明也認為,可能是因為同時要搭乘的選手很多,接駁到場館的交通車常常得等上半小時到40分鐘,但這部分若能事先規劃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昨天剛結束個人賽事的惠特爾談到此次位於國立體育大學的游泳場地,她笑說,其實游了幾次才發現是臨時搭建的場地,「後來才知道原來之前是籃球館,一開始都沒發現,我覺得游泳場地非常棒。」

在適應台灣天氣部分,來自雪梨的克蘭斯頓說,這裏天氣真的非常炎熱,所以自己事先做好防曬、遮陽的措施,比賽中並未受到影響。

來自墨爾本的胡海明則笑說,墨爾本冬天非常冷,「來之前就知道台北天氣會很熱,幸好桌球是在室內比賽,有空調冷氣不成問題,在戶外的項目可能比較難過。」

除了比賽之外,澳洲選手們也希望能趁這次機會,好好逛逛台北,惠特爾預計今晚會和隊友們一起去逛夜市,嚐嚐著名的台灣美食;克蘭斯頓則說,已經去過台北101,希望剩下這幾天有機會去其他景點走走,留下更多回憶。

外國選手來臺北最想造訪的就是臺北101和夜市。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日本知名體育用品店ART SPORTS破產的幾個啟示

2017-05-15
話題綜合運動配備趨勢新聞

據Yahoo! Japan報導,5月9日,日本知名運動用品通路商ART SPORTS申請破產成立,為日本運動用品界投下震撼彈。該公司於1967年成立,上個月才剛慶祝其69週年,在東京都開設了8家專賣店,也經營網路購物業務。該店舖主力商品為跑步與網球用品,旁及自行車、登山戶外用品與其他運動類別。全盛時期,在1991年時該公司年營業額達到了約57.41億日圓。

然而,在這之後的銷量逐年下降,因為銷售狀況不佳,該公司也收掉了幾家店面,但仍無力回天,在2016年的銷售額已降到約24億日圓。在設法消減人員開支與搬遷到租金較便宜的辦公室之後,收入仍無法彌補龐大的財務缺口,因此,該公司負責人木村正男因而不得不提出破產申請。

據《動一動》網站分析,該公司破產,引起台灣業界討論,他們的找出的問題有:
1.削價競爭模式。為了爭取銷量,跑鞋販售價格壓低
2.外國網購價格比台灣店面價格便宜
3.普遍對於林立百出的運動用品知識度不足
4.因熱潮而大量引進品牌產品、氾濫化的運動用品店
5.選貨眼光錯誤或是發貨問題
6.廉價的運動用品進駐台灣

日本知名運動用品通路商ART SPORTS宣告破產。 ©アートスポーツ

然而,據筆者觀察,台灣的運動用品消費環境,除了上述的幾個問題,還有一些現象值得探討:

ART SPORTS本店外觀 ©トレラン王国

 1  大者恆大 小店被擠壓

在網路購物削價競爭與大型量販店如迪卡儂進駐之下,小型、家庭型的運動用品店經營越來越困難。小店為了衝銷量往往犧牲利潤,但是怎麼砍價卻總比不過網路和大型量販店的價格競爭,因此,這些地方型運動用品店往往面臨兩個選擇:是結束營業還是投入連鎖麾下?

據《今周刊》報導,台灣最大的運動用品店連鎖背後的老闆其實是「元吉集團」,旗下有運動用品代理商「星裕國際」,近年來更積極購併,除了知名的「摩曼頓」,也已經將南霸天「一亨運動用品」收入其麾下,通路規模達300個據點,放眼市場無人能望其項背,而且目前還在購併一些地區型的傳統運動用品店,動態令人矚目。除了運動用品店,幾乎所有知名運動用品品牌專賣店也都是該集團旗下的門市,近來更動作頻頻,開設旗艦大店,搶市毫不手軟。

因此,展望未來台灣,大者恆大的現象將繼續延燒,小型運動用品通路商要求生路,唯有另闢蹊徑,找出自己的獨特經營模式,才有可能在這個逆勢環境中生存下來。

近年陸續有小型運動用品店結束營業。 ©尼豪的美食旅行手札

 2  品牌經營形象與目標社群

在這個逆向展店潮中,不難發現一些知名品牌如Nike、Adidas和Under Armour等等紛紛開設旗艦店,以精緻的空間陳列訴求品牌形象,並同時經營獨特運動社群。例如Nike已經經營多年的Running Club、UA的鬥陣跑團等等,以免費的飲食補給物資、專業教練帶領和特別設計的獎品例如跑服、紀念品等等吸引跑者參加,順道以焦點社群活動的方式,找來代言運動員,向特選的消費群眾說明產品特色與優點,務求打到最正確的消費群眾;就連星裕最新代理的頂級登山用品Arc'teryx也開設「登山學院」,找來知名登山家李美涼等人與玩家分享相關經驗,務求深耕目標金字塔頂消費者群。

這種品牌自己經營旗艦店與焦點社群的方式,在日本也極為常見,相信也是該國一些小型綜合運動用品通路銷售不佳的因素之一,可見要鞏固銷售,經營忠實粉絲和意見領袖是極為重要的。

李美涼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3  消費知識成熟 加值服務是關鍵

在這個網路資訊氾濫的年代,縱使知名品牌都自己下海做網路電商,網路購物現實上仍存在許多假貨問題,尤其鞋類有適腳性問題,每一款鞋都是根據不同的腳型設計,最好還是到店裡試穿過才知道好不好。不過,問題就在於許多消費者精打細算,到門市試穿之後卻上網購買價格較低的同款商品,這對門市的銷售的確有一定程度的打壓。

在運動熱潮過後,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對於運動相關知識的認知已經越來越豐富,對於一款運動鞋的需求將不再只是好看而已,舒適度和運動表現會是大家越來越重視的擇鞋條件。根據不同需求,門市店員對於消費者的知識服務將是越來越重要的加值條件,例如「足測」服務,讓消費者了解自己的足部特徵,另外,瞭解消費者本身的狀態,例如足弓外翻、內翻等等狀況,再根據這些特徵建議適合的運動鞋,將是門市能夠吸引消費者上門購買的一大利多。

Adidas在台北馬拉松EXPO提供動態足測。 ©Adidas

 4  運動用品也要精品化服務

現今的運動用品銷售服務,往往到購買之後便結束,但是消費者可能有許多時候買到的鞋款並不適合自己,若當時是因為被店員說服而購買,對店員信任破滅之後再回店重複消費的機率便不高。雖然一雙鞋單價不如精品來得高,但若能做到產品售後追蹤,了解並記錄消費者購買之後的使用經驗,深耕客戶群,避免讓消費者再買到不適合的鞋款,相信這些客戶日後回購的機率和忠誠度會提高許多,這對於網路購物和削價競爭也絕對會是個殺手鐧。

針對消費者做更細緻的服務將是未來運動用品門市致勝關鍵。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在運動越來越精緻化與分眾化的現今台灣,大家也越來越重視運動配備的專業度,畢竟「跑不贏別人,至少要穿得像個pro」。在這個潮流之下,運動用品店要在網路購物與殺價競爭的逆勢中找出生路,唯有提供更細緻、更差異化的個人諮詢服務,才能在這片紅海殺出一片生天。

撰文/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