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生酮飲食有助於腦力提升──電影《猩球崛起》與智人的進化
1
生酮飲食有助於腦力提升──電影《猩球崛起》與智人的進化
2
女性想減肥怕瘦到胸?把握4大飲食讓妳依然有事業線
3
吃冰淇淋也能瘦?美國男子吃100天冰淇淋瘦14公斤
鄭匡寓
鄭匡寓

生酮飲食有助於腦力提升──電影《猩球崛起》與智人的進化

2017-02-20
運動部落 飲食 專欄 鄭匡寓 生酮飲食 飲食方式

大家應該都記得猩球崛起電影裡,進化成高智商、類人的黑猩猩凱撒吧?順便廣告一下,『猩球崛起:終極決戰』今年要上映了唷。

電影中,舊金山基因系統公司科學家威爾‧羅德曼研製出了一種可以對抗老年痴呆症(阿茲海默症)的藥物『ALZ-112號藥物』。後來儘管試用於母猩猩身上,但母猩猩卻因為護子心切而出現躁狂現象而遭到射殺。最後才在她的籠子裡發現嬰兒猩猩『凱撒』。凱撒因為遺傳自受到藥物注射的母猩猩而有驚人的智商與學習能力,也因此開始一連串的故事。
在1906年以大腦微觀結構研究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醫學家聖地牙哥‧拉蒙‧卡哈爾,卡哈爾本身是很高水準的病理學家、也被稱譽為現代神經醫學之父。他提出了許多學術論文與新知,包含大腦神經元無法像其他細胞擁有再生的能力。皮膚會再生、骨頭會再生、心臟肌肉也會再生。
 
但在卡哈爾的見解裡,腦神經元是無法再生的。
 
而1998年瑞士神經學家艾瑞克森提出了研究報告,一舉推翻了近百年的舊觀念。他提出人類的大腦有一群神經幹細胞可以不斷補充,人類的每分鐘都在體驗大腦的自主幹細胞療法,於是關於神經可塑性的科學新知開始推動時代的巨輪。
 
太棒了,我們知道腦神經是可以重複汰換的,轉而擺放的重點是『大腦神經元要怎麼樣才能生成』?影響神經生成的因素是甚麼?以及如何強化神經自然生成的裹成?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負責神經元再生並保護神經元、促進突觸成形,神經元連結的關鍵位於第十一對染色體基因,一種名叫『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簡稱BDNF)。這對學習能力、思考及高功能的腦部功能非常重要。根據研究報導,阿茲海默症的BDNF有比常人更少的現象,同時更驚人之見是,BDNF與多種神經病也有關聯,包含神經性厭食問題、癲癇以及憂鬱症、強迫症等。
 
而如何啟動BDNF基因,就成為科學家懷抱使命感的未來目標。科學家後來經過觀察、實驗等,發現啟動BDNF的關鍵都跟生活習慣有關:運動、食物限制、生酮飲食、補充某些營養素...。而這也同時是猿猴、直立人、智人最終進化到正在觀看這篇文章的人們的原因。

《猩球崛起:終極決戰》即將於7月上映。 ©Screen Rant

多運動

運動是改變基因最有效的方式,不只能增進心肺功能、鍛鍊肌肉,而在許多研究報告指稱『有氧運動能驅動BDNF基因』,也就是俗稱的生長賀爾蒙。從人類演化的角度來看,體能活動不只可以提高記憶力,也可以使得我們開始直立、奔跑,以智慧驅使這個時代前進。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現在許多動物,在早期與牠們的祖先古生物並沒有太多改變。四腳爬的動物依舊四腳爬、單食動物(肉食或是草食)並沒有進化成雜食動物。

斷食與限制飲食

當刻意限制動物攝取食物時,動物的BDNF將會增生,包含記憶力與認知能力都會提升。200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指出,在三個月對照與實驗的老人實驗中,刻意限制食物卡路里攝取的老人們,在記憶功能上有顯著的進步。這也簡單地解釋出,人類在巨大進化之時面臨飢荒問題、以及食物短缺,增生的BDNF不只是提升他們的智慧、也提升他們取得食物的助力來源。BTW,攝取高醣飲食的動物其BDNF會減少。如果你曾經閱讀過許多宗教文獻,你會發現很多被譽為智者的人通常都有斷食履歷。

生酮飲食

限制飲食除了能啟動BDNF、加強神經元網路再生,而也有一條路徑可以達到相同目標──生酮飲食。
 
對大腦能量而言,最重要的脂肪就是貝他-HBA。透過上個世紀的研究,人類發現生酮飲食除了治療癲癇患者外,亦有助於治療帕金森氏症、老人癡呆及漸凍症。過去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人體自然產生的酮體主來源自肝臟,但現在已知在大腦的星形膠質細胞也能製造酮體 (酮體可以保護神經、降低自由基、增加粒線體合成)。
 
順道一提,酮酸中毒好發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而大腦其實是完全可以消耗掉酮體的。腦部需要的能量比身體更高,當我們處於休息狀態時,腦部的耗氧是全身的20%,相較之下,身體只有2%。在演化角度下,在血糖耗盡之前,利用酮體做為能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智人們才能打獵與採集食物。

生酮飲食金字塔 ©sukrin.co.uk

其他營養素譬如薑黃跟DHA...

薑黃素與DHA,早在傳統的中國醫學就有薑黃入藥的證據,薑黃的功能包含抗氧化、抗發炎、抗菌等功效,而在科學家研究中,更令人驚豔之處是『薑黃亦有增加BDNF的效果』。在幾次的動物與人體實驗發現,大量食用薑黃的族群,失智症的發生率特別低。如果要簡單地說明的話,就是咖哩。在藍色寶地一書中,許多東方的長壽人瑞,在飲食中多半都會看見咖哩的存在。DHA...(我應該就不用介紹了吧)

防彈咖啡的創始者 Dave Asprey 表示藉由飲用防彈咖啡,讓他的智商上升了20分。但事實上,他不只僅是自體產酮者、也透過跳過早餐符合限制飲食條件、啟動BDNF的方法。

 儘管電影猩球崛起沒有明白表示,但可以猜想『ALZ-112號藥物』應該是包含大量酮體以及其他脂溶性複合物成分,於是凱撒能一次跳過沒有飲食限制、也沒有透過勞動運動及其他補償營養,瞬間進化到接近人類。
 
順道一提,你有沒有發現人類的嬰兒總是有點肥嘟嘟的?一般小嬰兒體內大約有20%是脂肪。相對來說,黑猩猩寶寶體脂肪只有4%。因為現代人擁有進化的大腦。為了提供給嬰兒的腦部養分,所以必須以自體生酮的方式提供給腦袋。而出生後的前六個月,喝高營養的母奶也是為了保持體內脂肪的質量,這也是人類延續後代、延伸出自我保護的一種進化。
 
所以請不要給黑猩猩吃太多脂肪,否則他們就會包圍我們了!

薑黃素 ©Natural Stacks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女性想減肥怕瘦到胸?把握4大飲食讓妳依然有事業線

2020-02-19
知識庫生活觀念瘦身飲食

身材肥胖不僅有礙個人外在的形象,同時也是疾病的溫床,但如何能健康減重,便成許多女性關心的話題。對於女性來說,減重過程中最怕胸部鎖水。不當的減重方式或是過於激烈的短期瘦身,不僅不健康、易復胖,甚至可能讓妳的事業線不保而成了太平公主。但是,究竟怎麼減才不會瘦到胸部?其實,我們可以藉由一些飲食補給來讓妳的事業線依然存在。

©shirleyarcher.com

減重及豐胸的方法很多,要能同時兼顧二者,常讓女性們落入兩難的境地,減去了一身肥肉,但最不想變小的胸部,卻往往也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跟著消瘦。事實上,減肥後連胸部一起瘦是或多或少難以避免,這是減肥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之一。要能夠徹底的貫徹減重與不瘦胸的兩全其美的雙贏局面,不妨可以從以下4點做起:

補充水分

人體的組成成分以水分為主,細胞代謝作用也需要足夠的水分做為媒介,然而胸部也是需要補水的。當胸部內水液運轉失調、胸部水液不足時,腺體和結締組織就會收縮,導致胸部脂肪會縮水。此外,節食會讓胸部水分流失。

補充膠原蛋白

美麗的胸部標準之一就是有光澤、有彈性、不粗糙。為此,女性們應攝取足夠的膠原蛋白給乳房補充營養,像是含膠原蛋白的食品主要有蹄筋、海參、木耳、肉皮、豬蹄、牛蹄、牛蹄筋、雞翅等;同時,還可多吃橘子、胡蘿蔔、蛋類等,都非常有幫助!如果無法吃下這麼多,也可以參考市售的膠原蛋白來補充。

©flickr.com

補充優質脂肪

很多女生因為怕胖,常常這也不吃、那也不吃,但是乳房是一種充滿脂肪的器官,沒有油水的女生,大多胸部也較小;所以,要擁有豐滿的胸第一步就是攝取均衡的營養以及補充優質的油脂。應適當食用一些含豐富脂肪的食品,以做為豐胸的基本材料,像是海鮮、牛奶、起司、豆類以及富含OMEGA-3等食物。

©hafteh.ca

攝取維他命E調整激素分泌

激素在乳房發育和維持其豐滿與彈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對於青春期發育中的少女而言,更是對未來胸部的發育以及保持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可多吃富含維生素E以及有利於激素分泌的食物,像是卷心菜、菜花、葵花瓜子油、菜子油等。維生素B族也有利於激素合成,它存在於五穀雜糧、牛奶、豬肝、牛肉、蘑菇等食物中。

©healthifyme.com

除了透過飲食調理外,也可以透過按摩穴道來疏通乳腺,不論女性年齡大小、是否生過小孩,都能讓乳腺立刻活絡起來,透過這些方式,再造緊實有料的胸部,來達到胸前偉大及美形胸的傲人身材。

資料來源/WOMENS BEST、元氣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吃冰淇淋也能瘦?美國男子吃100天冰淇淋瘦14公斤

2019-09-23
人物誌故事趣味飲食方式瘦身飲食

冰淇淋這項食品不管男女老少幾乎都非常喜愛,但是它不僅糖分跟脂肪都高,由於也是冰品的關係,對於女生來說更要退避三舍。但是,在美國有一名YouTuber,他嘗試在3個多月裡每天都吃下約2000卡路里的冰淇淋,沒想到在實驗結束後,他吃然從192磅(約87公斤)瘦到160磅(約72.5公斤),整整瘦了32磅(約14.5公斤),讓人嚴重懷疑冰淇淋到底是不是害人發胖的食物。

©odditycentral.com

根據國外《Men's Health》雜誌報導,這位美國YouTuber名叫安東尼·霍華德-克勞(Anthony Howard-Crow),他不僅熱愛健身,同時也熱愛美食,他之前就做過一些飲食的嘗試。像是連續30天都只吃速食,或者有一半的食物都用冰淇淋替代,而這次,他以冰淇淋做為主食來觀看有如何改變。在過程中,他坦承這是自己從以前到現在嘗試過最痛苦的飲食實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nthony Howard-Crow(@absandicecream)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8 年 10月 月 6 日 下午 4:34 張貼

減肥最重要就是控制卡路里

現年34歲的霍華德認為,如果要減重,目標一定是要強調控制卡路里,這比任何減肥方式都更為重要,這比斤斤計較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攝取更有意義,也超過運動、計算咀嚼次數等等方式。不過霍華德也強調,他這種減肥方式,目的並不是為了健康,如果民眾想要減肥,最好選擇更聰明、健康且有效的方式。 然而,冰淇淋飲食在某方面來說是健康的,因為霍華德在實驗結束後,他去醫院檢查發現的血脂全面下降,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也提高了,被稱為是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則下降,三酸甘油脂也顯著降低。但是在過程中,霍華德為了健康起見,同時也會攝入500大卡的蛋白質補充劑,還有少量調節心情用的酒類飲料來飲用。

控制卡路里示意圖

體重雖然減輕,這都是肌肉流失

霍華德表示,在這項實驗開始之前,自己每天會花4~7小時工作,但實驗開始後,自己漸漸地縮短時間活動,到最後,甚至連去健身房的力氣都沒有,同時覺得精神以及專注力也變得相當差,每天覺得人很懶散。然而雖然體重真的減輕,這都是掉自己的肌肉,這對真正需要減重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健康的飲食方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nthony Howard-Crow(@absandicecream)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5 年 4月 月 7 日 下午 2:41 張貼

根據減肥和肥胖問題專家納多爾斯基(Spencer Nadolsky)對這種現象並不驚訝,他表示:因為當體重減輕了,血液的這些成分就會朝著健康的方向前進。但他認為霍華德在這種減肥方式中顯現出疲累的精神狀態,也許是限制卡路里後讓睪固酮降低,有可能會出現缺乏性慾的現象,因為納多爾斯基在自身減肥經驗中,也曾出現這種情形。

在結束掉冰淇淋的實驗後,過了兩個多月,霍華德又讓自己的身材回復到軌道上,表且開心的表示自己以後再也不實驗那種方法了。但同時他也證明,冰淇淋這項食物的確能幫助瘦身,但只是並不是以最健康的方式。因為攝取過多甜食,精神以及注意力會變得較不集中,不僅會讓自己變懶惰,對於日常生活上的事物也會漫不經心。因此,想減重的人,最好還是遵循健康且控制卡路里的飲食,同時配合運動才能真正達到效果。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nthony Howard-Crow(@absandicecream)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5 年 6月 月 26 日 下午 3:29 張貼

資料來源/INSTAGRAM、自由時報、ODDITYCENTRA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