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收兵!台灣前勁車隊「魔鬼教頭」徐瑞德運籌帷幄,「小黑」陳建良奇蹟式翻盤,總排名躍居第十並搶走亞洲第一藍衫,成為環台賽升級2.1級後,首位穿上藍衫的本土車手,也獲頒720「金將戰」特別賞。
這項比賽30日進行最後、也是最長一站屏東站比賽,屏東縣長潘孟安以大家長身分,歡迎來自全球五大洲的21支車隊到風景秀麗的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競輪。
今年環台賽全程682.11公里,其中第五站屏東縣站198.8公里最長一役,起點在屏東縣政府,途經大鵬灣跨海大橋,終點設在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處,對已歷經近484公里競輪的車手來說,是體力、耐力、毅力和衝線技巧的終極考驗。
決戰大鵬灣劇情精采絕倫,出發後27公里,七人領先集團成形,其中以台灣前勁隊陳建良總排名14最佳,其他六人擔心陳建良會引來主集團人馬的追擊,開始排擠「小黑」陳建良,「他們一直要我退回去主集團。」
陳建良說:「我怎麼可能退?我已經嘗試攻擊五、六次都失敗,這一次好不容易成功突圍,而且原先的策略就是要我拚第一個衝刺點,必須要搶到分數獲得減秒,並守住原本的藍衫日本愛三隊早川朋宏,跟著主集團進終點才有機會翻盤。」
就這樣,「小黑」陳建良耐住性子不理會排擠,勇往直前,還得時時提防不被其餘六人「作掉」,前勁隊教練徐瑞德苦笑說:「有幾次他差點被甩掉,其中一次最危險,替他捏把冷汗,還好最後有咬住,並在第一個衝刺點成功達陣。」
就這樣,七人領先集團一路領先到80公里處,一度和主集團相差五分鐘左右,搶下第一個衝刺點冠軍後,陳建良退回主集團,「反正也不受領先集團歡迎,加上最重要的任務有完成,就先回主集團調整再看狀況。」
陳建良同時也是國際自由車環台賽自2012年升級2.1以來,第一位穿上亞洲第一藍衫的台灣車手,最後一天逆轉勝的精采過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資深教練 蔣光燦說:「徐教練的策略運用得實在太成功了!請大家給他一個讚!」
最終一樣出現大集團衝終點畫面,英國神鷹隊澳洲籍車手布倫頓卡到較佳位置拿下單站冠軍,前67名車手成績同為4小時41分23秒,妙的是,黃衫最後落入沒拿過半個單站冠軍,總成績16小時05分19秒的日本右京隊班哲明手中。
英國神鷹隊布倫頓是衝刺型選手,曾經拿下環韓、環海南、環日本單站冠軍,也是今年環台賽桃園站第三名,布倫頓表示,能夠在最後一站封王很開心,亞巡賽是他最喜歡的舞台,「生涯重大勝利都在亞巡賽獲得,亞洲是我的幸運地。」
日本右京隊班哲明雖未拿下任何一個單站冠軍,但最後仍將黃衫打包,這種狀況並不多見,對班哲明來說也是頭一遭。「我的第一件黃衫是在環熊野拿到,但那次有搶到單站冠軍,能夠在沒拿任何一站情況下稱王,歸功車隊策略成功。」
班哲明同時也是本屆環台賽的登山王。衝刺王落入拿下第一、四站單站冠軍的美國依盧密隊艾德溫手中,封號是「印第安納瓊斯」的艾德溫雖早已是哥倫比亞國家英雄,但這次來台大受歡迎,讓他受寵若驚,「感覺真的很棒!」
團體總冠軍落入比利時席貝爾隊手中,台灣前勁隊單站團體排名第四,總排名第九,雖未達到賽前期望的前六名目標,但能夠奇蹟式地逆襲,全力合力幫陳建良搶走亞洲第一藍衫,已難能可貴,表現值得肯定。
「亞洲車神」黃金寶談到兒子黃卓謙,就一秒變「奶爸」。「我會換尿布喔!現在都是穿脫式設計,很方便啊。」但談到老婆謝安琪,就滿臉歉意。因為他忙著帶香港隊出國比賽和訓練,一年待在香港加起來不到兩個月,「辛苦老婆了!」
有「車界劉德華」之稱的「亞洲車神」香港黃金寶,曾經三度穿上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黃衫,是環台賽史上戰績最輝煌的華人車手。對於一路陪著他成長的環台賽,現任香港單車隊教練黃金寶始終抱持感恩的心。
「感謝大會多年來都邀香港隊參賽,香港地窄人稠,並不適合辦公路賽,我自己就是在環台賽成長茁壯的。特別是升格2.1級後,為吸引各界眼球,可能會以較強的歐洲隊為主要邀請對象,但環台賽始終為亞洲車隊保留名額,真的很感謝。」
兒子黃卓謙2015年8月8日出生後,黃金寶樂當奶爸。「有一個小阿寶,挺神奇的。」會幫忙包尿布嗎?「會啊,現在有穿脫式尿布,很簡單啊!」以後是否會讓兒子騎車?阿寶說:「自由車是我的最愛,還是會導引他,但不會強迫!」
1973年出生的黃金寶,是聞名全球的傳奇車手,1991年首度參加國際自由車環台賽起,前後參加過15屆左右,1996年成為史上第一個奪得環台賽個人總冠軍的華人車手,技驚全場,個性隨和又長得帥,「車界劉德華」美譽不逕而走。
1998年泰國曼谷亞運,黃金寶勇奪個人公路賽金牌,「亞洲車神」美譽加身,奮戰不懈的精神和熱心公益的好形象,讓他數度獲頒香港傑出運動員、十大傑出青年、香港銅紫荊星章等榮譽,被視為「香港之寶」。
亞運金牌到手後,沈金康開始為黃金寶編織世界冠軍夢。考慮到現實因素,沈金康建議黃金寶改練場地賽,開始時諸事不順,黃金寶不僅得最後一名,還在俄羅斯莫斯科跌倒受重傷,直到得到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世界杯亞軍,才找回信心。
儘管轉攻場地賽的路崎嶇難行,黃金寶還是咬牙苦撐,也沒放棄公路賽,2006年卡達杜哈亞運再添一金。
2007年西班牙世錦賽勇奪男子集體出發賽金牌,成為首位在世錦賽奪冠亞洲車手,穿上最高榮譽「彩虹衫」,為亞洲人掙足面子。2008年洛杉磯世界自由車錦標賽,黃金寶衛冕男子集體出發賽金牌,證明自己的表現並非曇花一現。
首站摔車落居102名的台灣前勁隊陳建良,明知儘管成績相同要爭藍衫機率微乎其微,仍不輕言放棄,最後一站奇蹟式逆轉勝,成為環台賽升至2.1級後,首位穿上亞洲第一藍衫的本土車手,也是201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金將戰」得主。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30日收兵,由720armour運動眼鏡贊助、去年起增設的「金將戰」(台語真正讚)特別賞,在經過隨隊採訪的媒體記者票選後,以壓倒性的票數打敗另三位競爭者,脫穎而出。
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碩士班一年級的陳建良,今年是第二度參加環台賽,2012年時在亞洲車手中排名18,時隔四年躍居亞洲第一,進步明顯看得到,會在2017環台賽「金將戰」之爭脫穎而出,關鍵是他「永不放棄」的精神。
倒帶回環台賽第一站的比賽,陳建良在終點前意外被波及摔車,最後以倒數第四名,也就是102名作收,雖然根據競賽規程,發生在終點前三公里內的事故意外,被波及車手成績與主集團相同,但排名102卻大傷。
也因此,雖然第二站陳建良就拿到亞洲第一,累積成績相同,比較兩站排名下,日本愛三隊早川朋宏(第一站18名+第二站19名),陳建良則是102名+9名,兩人前四站累積成績雖一樣,但亞洲第一藍衫仍穿在愛三隊早川朋宏身上。
從客觀環境判斷,除非陳建良能夠靠搶下衝刺點積分獲得減秒優惠拉大秒差,否則想要在亞洲第一藍衫之爭出線,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可貴的是,台灣前勁隊從教練徐瑞德到全隊車手,沒有一個人有放棄的念頭。
雖然在七人領先集團中受到排擠,甚至有人惡言相向故意要激怒他,但陳建良沒有因此亂了陣腳,依然照著教練的指示,拚下第一個衝刺點冠軍,並守住原本的藍衫得主早川朋宏,生涯第一次穿上領騎衫。
陳建良表示,第一站摔車排名倒著數之後,自己也很清楚,想要翻盤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是,只要還有一絲絲機會,我就不應該放棄,所以我今天把第一個衝刺點,當作終點在衝。」
國中練田徑,高中轉練項自由車的陳建良,去年大專盃意外慘摔導致顱內出血、鎖骨粉碎,當場失去意識,在加護病房躺了一週,「醒來時已經在醫院,3個月出院後騎車還會暈眩,以為自由車生涯會就此畫下句點。」
雖然這起意外導致右耳膜破裂,至今聽力受損,鎖骨也仍留有鋼釘,使力還會隱隱作痛,但澆不熄小黑對於自由車的熱愛。「家人一度反對我再騎車,但我還是放不下乘風競速的快感。」小黑說。
小黑的拚勁也讓徐瑞德兩度紅了眼眶,但也強調,陳建良因為起步較晚,騎姿要再加油,「他騎車時膝蓋明顯外翻,目前調整不回來,再者今天的踩踏頻率太重,在齒輪比運用效率的判斷上還要再加強。」
秋天是最適合爬山的季節,除了氣溫涼爽之外,還可以看到楓葉轉紅、芒草片片等美景。不過,隨著海拔高度的提升,身體也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高山症症狀、高山症判斷、高山症用藥等相關知識,幫助民眾更瞭解高山症,也能在危急時刻進行自救,爬山一定要注意安全!
高山症也稱作「高海拔疾病」,因為登山時身體無法適應環境,進造成頭暈、倦怠等症狀。高山症與體力好不好、身體強不強壯無關,主要因為隨著高度增加、大氣壓力逐漸降低、同時吸入的氧氣也隨著降低,當上升的速度超過身體適應的能力時,就有可能會發生高山症。
高山症依症狀不同,也分成急性高山症、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其中「急性高山症」是最常見的類型,以下為高山症的嚴重程度分級:
輕度症狀:頭痛、頭暈、厭食、失眠、噁心、周邊水腫、全身倦怠等。
中度症狀:嘔吐、使用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的頭痛、尿量減少等。
重度症狀:意識改變、步態不穩、休息時呼吸困難、皮膚發紫等。
一般而言,攀爬至高度超過25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就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尤其患有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肌缺氧、鐮刀形貧血、任何型式肺功能不良者,這些族群對缺氧環境特別敏感,最容易發生高山症,登山前應先諮詢醫師是否適合到高地活動。想預防高山症,建議上山前可先到醫院做健康檢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根據醫師建議準備合適的藥物。
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高山症?事實上,可以運用簡單的「路易斯湖高山病指數」(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來診斷,這也是目前世界通用的高山症指標,只要符合其中一種判斷標準就是高山症:
1.符合以下3個條件:
有登高
發生頭痛症狀
至少有頭暈、失眠、噁心或嘔吐、及虛弱等1個以上症狀
2.符合以下2個條件:
有登高
加上頭痛、頭暈、失眠、噁心或嘔吐及虛弱,5個症狀至少中3個
要注意的是,少數發生急性高山病的旅客,有可能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高海拔腦水腫的症狀包括嚴重頭痛、嗜睡、步態不穩甚至昏迷。其中,步態不穩是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若沒有給予妥善治療或降低高度,24小時內可能會致死。
頭暈、嘔吐⋯高山症發作怎麼辦?當高山症發生時,除了給予氧氣、藥物治療以外,應該要避免繼續往上爬,最好立即下山,降低海拔高度才是減緩高山症最重要的方式。
此外,發生任何高山症的患者,千萬不能落單或獨自下山,至少要由一位具有基本醫療知識、熟悉路況的隊員陪同。
千萬別以為高山症只是小病,若不謹慎看待可能會有嚴重後果,究竟要如何預防高山症呢?《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方法,建議民眾出發前先做身體評估,而且爬山時不要太急,才能有效預防高山症:
出發前諮詢醫師作身體檢查評估。
1.避免晚上睡在海拔2750公尺以上的旅遊行程,並且避免直接以飛行的方式前往高地。
2.在海拔2000~2500公尺以上的旅遊,最好過夜後再上升高度。
3.在抵達高地後的首24小時避免過度運動以及酒精性飲料。
4.爬山時慢慢爬不要操之過急,使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對低氧氣的環境轉變作出適應。
5.注意自己或隊友是否出現高山症的早期症狀。
高山症的藥物選擇,通常分成預防、治療2種,藥物的成分與使用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若想要提前準備高山症用藥,建議民眾可以在登山前向醫師諮詢,並按醫師指示來服用,以下為常見的高山症「預防藥物」:
丹木斯(Diamox):為一種利尿劑,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並且加速身體適應高地環境,出發前一日開始服用,每日兩次,每次125毫克。
得利生(Dexamethasone):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及高海拔腦水腫,是一種類固醇類藥物。
硝苯地平(Nifedipine)、口服威爾鋼(Viagra):用來預防高海拔肺水腫。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