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頂尖運動品牌UNDER ARMOUR連袂好萊塢巨星「The Rock」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重磅推出眾所期待的「Project Rock」系列,設計上以巨石強森右手臂上的牛頭刺青為主圖騰,並融入巨石強森的訓練精神與座右銘,推出從頭到腳的完整裝備。其中簽名鞋款「Rock Delta」日前在巨石強森本人的社群平台中率先曝光,已造成粉絲間的熱烈討論,詢問度破表。為回饋廣大的台灣支持者,UA將搶先全球於台北時間4月5日正式在台販售Rock Delta鞋款,搭配服飾、背包與潮帽,讓台灣的巨石迷第一手感受The Rock的重量級魅力!
身為前美式足球員、目前雙棲影壇巨星與職業摔角選手兩種身分的巨石強森,即使再忙碌也依然每日清晨4點起床訓練。他不僅熱愛健身運動,更以身作則,要激勵所有運動愛好者保持健康身形,並且永不放棄,這樣的態度成為UA與巨石強森合作開發的靈感來源。
印有「BLOOD、SWEAT、RESPECT」字樣的短袖上衣,是巨石強森要激勵自己在獲得他人的尊敬之前,必須先竭盡全力,即使流血、流汗也在所不惜。巨石強森右手臂上的牛頭圖騰,源自於他的薩摩亞文化血統,加上5月2日生日的他恰巧是金牛座,因此該圖騰已成為巨石強森的個人標誌,將出現在所有「Project Rock」系列產品設計中。UA鼓勵所有運動者向巨石強森看齊,不論遭遇任何難關都不輕言放棄,並秉著持之以恆的態度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持續成就偉大!
「Project Rock」系列包含上衣、鞋款、潮帽與旅行包,各式商品兼具硬漢精神、有型外觀與機能科技,穿上「Project Rock」就如同巨石強森本人般,肌肉、外型與魅力兼具。短袖上衣運用Charged Cotton®能量棉,提供棉質舒適觸感,同時兼具快乾性能;Super Vent緊身上衣與背心,能完整包覆肌肉的同時提供輕量與透氣特性;潮帽款式內置HeatGear®防汗排濕,帽款後半部搭配透氣網布,能有效保持涼爽乾燥;旅行袋為後揹或斜揹兩相宜,面料採用UA Storm®能有效防潑水,大容量的設計讓運動者不論到哪都能輕鬆收納。「Project Rock」系列將於4月5日正式在台上市,巨石旋風即將引爆!
⚡舒適快乾:運用Charged Cotton ®能量棉,提供棉質舒適觸感,同時兼具快乾性能。
⚡四向彈力拉伸面料:提供良好的活動性和延展性能。
⚡快速排汗系統:能迅速帶走體表濕氣,保持乾燥的身體感受。
⚡抗菌科技:幫助抑制細菌生長,同時去除臭味。技
資訊、圖片提供:UA
對於每個想要增肌的健身人來說,硬舉(Deadlift)這個多關節訓練動作十分的重要。尤其,硬舉又屬於健力三項必做的一個項目,也是充份訓練全身肌肉經典的動作之一,正因為能比其它的訓練動作能刺激到更多的肌肉群,因此,做好這個動作絕非一夕間發生的事情。
有鑑於硬舉這個訓練動作,必須要有大量的訓練與肌力之外,還要透過正確的指導才能避免突如其來的運動傷害。當你在練習這個動作的過程中,身體肌肉會發出不同的訊號告知你哪邊動作錯誤,你只需要了解這些訊號背後所表示的意思,就可有效的糾正自己並提升該部位的肌力,讓你能安全並正確的完成這個訓練動作。以下,我們將介紹幾個常見的身體訊號,讓大家對於硬舉所需的各部肌力能更加有觀念。
當做沒幾下就發現手部握力不足,這就意味著你的前臂肌群(Forearm Muscles)肌力不足,必須要將前臂肌規劃進訓練課表之中,雖然可以運用握力帶來進行輔助訓練,但長久來看還是強化自己前臂肌握力會比較好。如果有這樣的問題出現,在硬舉的過程中可嘗試混合式握法,一手正拉一手反拉的姿勢,將能有助於訓練的成效。
你該知道:有效強化前臂肌力的3個動作
有些人在硬舉訓練時,並沒有注意腳部與槓鈴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說在硬舉時槓鈴應該在腳掌中央或雙腳離槓約1-2個指節位置,如果你的距離抓太遠將有可能在舉起重量的時候,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讓訓練動作過程增添許多受傷的風險。
硬舉時經常犯的錯誤就是圓背問題,錯誤的背部姿勢會給背部肌肉帶來過大的壓力;最壞的情況之下,將會增加肌肉拉傷及受傷的風險。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請確保你在站立時與槓鈴之間的距離正確,並收緊核心讓脊椎和下背保持中立,有許多的狀況是核心肌群肌力不足造成的。
當我們將槓鈴舉起後,必須要保持身體的伸直狀態,因此,過度的伸展背部這個動作是不需要的,這樣只會給脊椎部位帶來額外且過度的壓力。會產生這樣情況的原因有兩個,1.你沒有使用到正確的肌群,2.臀部肌群力量太弱,無法維持直立的姿勢。這時候就必須要加強臀肌的訓練動作,讓臀肌能學會正常的發力。
你可以將硬舉的不同方式融入日常訓練計劃之中,以針對不同的肌肉群進行刺激並挑戰自身的肌力成長,另外,不同的訓練方式也能確保你不會對訓練產生厭煩感。
資料參考/mensjournal、nutribal
責任編輯/David
體能教練Jake Tuura在知名運動訓練網站STACK.COM中發文提到:『過去我是一個深蹲的推崇者,我一直以來都相信深蹲,蹲越低效果越好,微蹲(Quarter Squat; 1/4蹲)、半蹲從來就沒有在我或運動員訓練計畫中出現過,而我的運動員也因為深蹲變得更強壯。例如,去年秋季我開始訓練一支二級(Division II)大學的棒球隊伍。為了測試他們的爆發力,在開季時先測每個人的垂直跳高度,接著經過兩個月的高強度肌力訓練(包含深蹲),重新再測試一次垂直跳高度。那些年輕、肌力較弱的選手在這短短幾個月中獲得了可觀的力量進步,平均垂直跳高度增加了3-5英吋。』這也符合大部分的研究結果『深蹲增加了跳躍的表現,有著非常高的肌力與爆發力轉換係數。相較於淺蹲,深蹲可以得到更好的垂提跳轉換結果。』
可能的原因為:
特殊關節角度訓練:微蹲更貼近在跳躍或衝刺時(站立階段; Stance Phase)的角度。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微蹲可以有更好的動作轉換,因為在訓練時的關節角度更特殊化。
關於Eddie熊璟鴻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 台灣肌力與體能協力:肌力與體能專業教練 (Taiwa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TSCA), Level III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ofessional, CSCP III)
◎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 台灣紅十字會總會:CPR+AED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粉絲頁 Epmact Performance
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