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山難事件頻傳,我們可以做的是?
1
山難事件頻傳,我們可以做的是?
2
穿上The North Face輕徒步裝備 迎接秋冬來臨
3
2017「Light up Taiwan 臺灣燈塔 極點慢旅」活動 6/24於富貴角拉開序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山難事件頻傳,我們可以做的是?

2017-05-08
話題 戶外運動 運動配備 觀念 極限運動

近期台灣最熱門的話題,不外乎就是台灣情侶梁聖岳、劉宸君在喜馬拉雅山區失蹤47天後被尋獲,有許多報導指出,男子能在環境惡劣與食物缺乏的情況下存活,真的是個奇蹟。

然而,山難事件一向也是新聞的焦點,它有別於日益頻繁又可悲的車禍或令人髮指的兇殺事件。從新聞報導的角度看山難事故的發生始末似如一部連載小說,有離奇失蹤但夜夜托夢者、有孤軍奮鬥茹素渡日而奇蹟獲救者、有慘遭黑熊精神虐待至今仍然無法人語者、有踢石作樂,殃及摯友而終生懺悔者…等撲朔迷離,異乎尋常的故事。人要出名實非難事,而山難扮演者只會令世人惋惜,家屬哀慟而已,你覺得呢?
 
其實只要有過登山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在深山中發生危急時,唯一能救你的不是奇蹟,而是專業知識。有登山超過30年登山專家表示:「凡事都有風險,即便你有在多年的經驗,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都不是我們能夠預測的。」
 
所以為此,我們也針對這個議題了解到知識的寶貴與重要性,請登山專家給出一些登山的基本常識。

山難事件頻傳,我們可以做的是?

風險問題關鍵在於準備不足遇上麻煩:墜崖、失溫、迷路、運動傷害、穿刺傷、動物、閃電、體力不支、獨自一人…等,這些也都是不可測的因素,所以預防勝於治療,如果我們的準備足夠,其實當這些問題發生時,能解決的方式也更多、更快速。越野、登山就是要為自己的風險承擔負責,所以做好最大的準備,失誤就會減少很多。

登山必備物品

做足功課後,在上山前也別忘了以下東西,它們能幫忙你度過許多難關。

衣服、褲子、鞋、帽、領巾、風衣外套、護目鏡、腿套、綁腿、水袋、吸管、衛生紙、夾鏈袋、補給食物、頭燈、登山杖、哨子、繩索、健保卡、悠遊卡、零錢、手機、GPS(指北針) 、功能手錶、衛星電話、醫護包、緊急避難物。

登山必備用品 ©sofar.co.za

如何面對高山症

山上經常是,越容易發生危險,越不容易發生,越不容易發生,反而常常出事。許多登山客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卻因為高山症而打亂行程。
 
所以面對高山症,首先必須先對自己的身體有所了解,若還是不清楚,可以以上合歡山是做為測試;開車上去後,做一些重度的運動,並在那裡住上一晚,再測試看看自己是否會頭暈目眩、平衡不穩等狀況發生,若有此情況產生,再立即將高度往下降。這個過程中,若身體機能能全部恢復,那就是高山症的徵兆,如果下去後身體依然無法恢復,那則有可能是感冒。
 
另一點重要的是,假設這次沒有高原反應,不代表下次就沒有。因為每座山的高度不同,加上身體狀況也不同,沒有不代表不會發生,所以無論上哪一座山,隨身攜帶適合的藥物也很重要,像丹木斯、Nifedipine都是很好的選擇。從預防的角度來看,也是降低發生的可能性,因為若真發生高原反應,後果嚴重的話,致命的機率甚高。爬山是開心玩樂,建議在可以應付的狀況之下,再做這些事情。

防止失溫,才是最佳策略

山的狀況很多,怎麼發生的很難說,有時候突然下大雪,使得你動彈不得,等待的過程,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是聰明的選擇。
 
像山上失溫也是一大的危險,沒有水、沒有食物一個禮拜還不會有事,但如果在高原失溫的話,身處的環境溫度夠低、身體的熱量流失的速度夠快、暴露的時間夠久,就有可能導致失溫的危險。
 
《原來百岳離我們這麼近》的作者黃政豪曾在書中提到;失溫應以事先預防為主,登山前做好防寒準備,早期察覺並迅速給予適當處置,才是防止失溫的最佳策略。

該如何預防失溫呢?在衣著方面,應以理想的登山穿衣方法由內到外應為排汗衣、中層保暖層及防水排濕外套。一天以上的登山活動,更應該攜帶至少一套備用衣物,以塑膠袋或防水袋包好。另外,頭部也會流失大量體熱,所以必須攜帶頭巾或保暖帽。若是在冬天時節登山,四肢部位因為處於血管末端,離心臟最遠,也最容易感覺冰冷,因此也必須做好禦寒措施,防寒手套、毛襪等都是冬天登山必備的衣物。

食物方面則是在登山途中應隨時隨地補充能量,在行進間嘴裡含顆鹽糖或巧克力等高熱量食品,在休息時則可吃麵包、混合堅果、葡萄乾等,這些都是補充熱量的好方法。另外,登山應攜帶保溫瓶裝溫熱開水,登山途中應飲用溫熱開水以增加身體的熱量。
 

登山前,清楚自己的能耐

登山沒有快速,只有循序漸漸,不只自己,與你同行的人也要了解你的狀況,才不至於在危急的時候拖累對方。
 
確認身體的方式很簡單;首先先測試背負能力,請隊友背負15-18公斤的裝備,前往陽明山的東西大縱走,確認對方身體的能力。因為體能是無法被替代的,所有的登山都要為自己做好準備,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風險的另一部分也是看清自己,你會知道大自然就在這裡。祂就像來到另一個新環境一樣,必須學會與祂們相處,所以爬山最大的勇氣不在於登頂,而是在於撤退。

登聖母峰是許多人一生的夢想,很多人上的去卻下不來,無法想像的惡劣氣候,被白雪覆蓋的冰封大地,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所以當要實現夢想前,如果只有自己,你可以義無反顧的登上,但當還有家人與其他責任時,這也正是我們學習著取捨的時候。
 

當有夢的時候,一定要勇敢跨出那一步,勇敢做自己,但在做這些事情之前,一定要循序漸進的將觀念整理清楚,多蒐集資訊,對自己有多一點的了解,能助你跨的更大步且獲得更多。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穿上The North Face輕徒步裝備 迎接秋冬來臨

2017-10-02
配備館運動配備戶外運動

輕徒步是The North Face自2016年開始注入的徒步新概念,與漫長、艱難的旅程不同,輕徒步已漸漸成為都市人放鬆身心的一種生活方式,不用攜帶過多的裝備,就能輕鬆遠離塵囂、拋開忙碌,開啟徒步之旅!打破過往秋冬裝備的厚重印象,The North Face除了維持一貫的機能性,更研發一系列的輕量設計商品,不只要你穿得保暖也要穿得輕盈!今年秋天就備妥The North Face釋出的Be Unstoppable徒步系列,全心體驗秋冬輕裝上陣的魅力吧!

穿上The North Face輕徒步裝備 迎接秋冬來臨

擺脫沈重行囊輕裝上陣 搭上秋冬戶外運動新潮流

為了讓徒步不再是沉重的戶外運動,The North Face重新思考戶外玩家所需,將ZIP-IN系統運用在Be Unstoppable徒步系列的男款外套上,具備「冷暖自製」功能,外層可與許多內層拉鍊相連,在面對不同環境時,可依各種情境搭配,為徒步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極致體驗!承襲著近期的白色狂潮,女款Keeru保暖外套率性地以芝麻灰點綴白底外套,俐落的剪裁設計,為女性登山客大謀福利,即使氣喘吁吁也可以拍出時尚的攻頂照。最後是男、女款主打上衣的設計,運用兼具美觀及透氣的花紋,從腋下延伸到整個背部,大玩創意!

襲著近期的白色狂潮,女款Keeru保暖外套率性地以芝麻灰點綴白底外套,俐落的剪裁設計,即使氣喘吁吁也可以拍出時尚的攻頂照

腳踩The North Face Ultra系列徒步鞋 重新定義「輕快新徒步」

The North Face Ultra系列鞋款以超強的輕便性能與卓越防護亮相,鞋款內裡採用GORE-TEX技術,高度透氣外更持久防水,並搭載Vibram大底,強悍的抓地力讓徒步者前進的每一步都更踏實穩定。男款ULTRA FASTPACK II BOA GTX系列則主打快速繫帶,創新的一鍵收放功能,只要旋轉鞋面按鈕就能輕鬆解決鞋帶鬆緊的問題;女款Ultra GTX Surround系列,腳底的中空支撐結構及兩側的透氣設計,
組合成的透氣系統能有效增加透氣排汗效果,同時在顏色上加入年輕女性喜愛的桃紅元素做點綴,為徒步探險注入鮮豔的色彩。

Ultra-Fastpack-II-BOA灰底滾橘

享受舒適地輕量級旅行 徒步必備輕裝備

要體驗「輕快新徒步」,輕量級裝備當然也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夥伴!秋冬徒步的過程中,一副保暖手套就是你的最佳戰友,The North Face推出的Etip內刷毛手套,除擁有良好的保暖和防風性能外,在這個以指尖溝通的時代,更貼心的設計隔著手套也能觸控螢幕,解決了秋冬帶著手套接觸電子設備的不便!而想開啟一場零負擔的徒步之旅,除了保暖問題,沉重的行囊往往成為旅途中最大的負擔,LITUS後背包專為徒步者設計,舒適的泡棉肩帶擺脫重物摩擦身體帶來的不適感,背包背板部分採用彈性網布,增強透氣性,讓旅程變得更輕鬆!最後是與Smart-Wool聯手打造的專業徒步襪,不只在顏色上大玩鮮豔的撞色組合,更具有排除皮膚濕氣的快乾效果,想成為秋冬摩登探索客,搭上一雙專業的徒步襪準沒錯!

資料、圖片提供/The North Face
責任編輯/瀅瀅

關於The North Face
The North Face的名字緣起於北半球,在這裡尤以山脊北壁的日照時間最短、也最寒冷嚴峻,是最具危險與挑戰性的區域,需要較好的技巧與絕佳的裝備來克服,而真正的登山愛好者總能無所畏懼、迎難而上,這正是品牌被命名為The North Face的原因,“探索永不停止Never Stop Exploring”也成為品牌永恆的精神口號。The North Face自1966年由兩位熱愛登山的年輕登山者在美西舊金山創立至今50年,始終以最先進的技術投入設計,生產專業戶外服飾與配備。在全球市場上,The North Face永遠都是成功登頂者、世界性探險隊、極限運動選手、極地探險家的首選,品牌在1976年便成立了品質控制實驗室,專門用於材料測試,研發適合不同戶外環境、滿足各類需求的材質及面料;並且每一件產品都需要經過嚴格的運動員實地測試、精進設計,至今,The North Face代表著的不僅只是優良的裝備,更是人們走出戶外或是從事惡劣苛刻的戶外探險時的最佳夥伴。憑藉對戶外運動的熱愛和極致的探索精神,The North Face不斷追求設計與性能的極限,透過不斷的科技創新,提供更舒適安全的戶外裝備,讓每一位生命中充滿理想、熱血的探險家與戶外愛好者,盡情的挑戰自我的極限;歷經跨越五十年的傳承發展,The North Face探索故事仍在續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Light up Taiwan 臺灣燈塔 極點慢旅」活動 6/24於富貴角拉開序幕

2017-06-24
單車活動戶外運動話題

2017年台灣自行車節「Light up TAIWAN 臺灣燈塔  極點慢旅」活動,6月24日上午8時在富貴角拉開序幕,逍遙遊、北雙塔挑戰、環島挑戰及健行同日登場熱鬧非凡,聽障自由車賽國手莊詠智也以賽代訓,期待能在七月聽障奧運騎進前八和亞洲第一。

2017台灣燈塔極點慢旅活動,24日在富貴角鳴槍出發。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這項由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舉辦、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承辦的活動,是希望藉著環保的自行車轉動,串聯台灣極北點富貴角燈塔、極東點三貂角燈塔、極南點鵝鑾鼻燈塔、極西點國聖港燈塔,帶領遊客深入探訪臺灣各個角落的風土人情與景致特色,創造完整的在地慢遊體驗。
 
首場活動24日上午8時在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張振乾、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劉培東、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副處長陳煜川、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秘書郭東村、富貴角風藝術營區總經理李青田及航管局富貴角燈塔主任等貴賓鳴槍下出發。

2017台灣燈塔極點慢旅活動出發囉。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雖因月初暴雨影響,通往燈塔路上有一段坍方,無法和燈塔合影,但不影響車友興緻,北雙塔挑戰有121人報名、逍遙騎遊53人、環島39人、健走167人,共380人共襄盛舉,代言人邱念慈也邀請車友們,一起參與接下來的各場活動。

2017台灣燈塔極點慢旅活動首站沿途風景怡人。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聽障自由車國手莊詠智 共襄盛舉以賽代訓

參加活動的車友中,赫然出現聽障自由車國手莊詠智,原來今年37歲的他,下個月14日將征戰2017土耳其薩姆松聽障奧運,參加自由車男子一公里爭先賽、50公里搶分繞圈賽、100公里公路賽和登山越野車賽,在教練狄懋昌建議下,參加這個活動以賽代訓。

在行政院主計總處上班的莊詠智說,這是他第三次參加聽障奧運,前兩次代表我國參加男子籃球賽,還是聽障奧運籃球員時,就認識狄懋昌教練,「我很愛運動,但考慮到年紀漸長,爆發力漸漸衰退,四年前從籃球轉項自由車,本屆聽奧目標是晉前八,以及亞洲第一。」

聽障自由車國手莊詠智(右)以賽代訓,左為教練狄懋昌。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車友臥虎藏龍亮點多

雙胞胎姐妹陳玟玟、陳玫玫也來挑戰!在台北市民生東路經營「玟玟玫玫咖啡館」的她們,一年前跟著陳玫玫的先生吳明同一起騎車,「咖啡店每周一公休,就是我們騎車健身日。」年初挑戰一日北高時,還和大學時在麥當勞打工的同事們喜相逢,這次也相約一起來挑戰北雙塔。

雙胞胎姐妹陳玟玟(左)和陳玫玫一起參加台灣燈塔極點慢旅活動。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攜家帶眷一起來的車友也很多。在資訊軟體業服務的王明崙,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王其飛一起來,車齡三年的明崙說,去年兒子已經騎自行車環島成功,一天騎100公里對他來說不成問題,所以這次再帶他一起來挑戰。

王明崙(右)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王其飛一起騎車,老婆當加油團。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和王明崙是好友的鄭麗英,也帶著國中三年級的女兒黃以璿一起來挑戰北雙塔,一樣去年完成自行車環島的黃以璿說:「騎車很好玩啊!所以我們就來了!」

鄭麗英帶著國中三年級的女兒黃以璿一起來挑戰北雙塔。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Light up Taiwan極點慢旅」系列活動 四大極點燈塔歡迎民眾來蒐集

「Light up Taiwan極點慢旅」後續將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動,包含7月15日三貂角逍遙遊+環遊挑戰、9月2日鵝鑾鼻逍遙遊+環遊挑戰、9月30日國聖港逍遙遊+環遊挑戰+南雙塔挑戰,以及10月28日富貴角環遊挑戰+閉幕授證典禮重頭戲,歡迎民眾共襄盛舉,一起來慢遊臺灣,點亮台灣4極點!
 
此系列活動將發行「臺灣極點活動護照」旅遊手冊,旅客可選擇參加自行車系列活動或自主完成四極點集章後,即可獲得個人化「臺灣極點滿貫紀念證書」一份,希望藉由四極點燈塔的自行車系列活動,認識及親近臺灣這塊美麗的家園,發掘臺灣之美,創造新型態的旅遊型態。
 
2017新版的「臺灣極點活動護照」,除了內含超值新臺幣11,000元的店家優惠,還能以充滿趣味的集章活動、臉書打卡或與極點燈塔合影等方式,帶動極點區域內食、宿、遊、購、行消費。收集完四個極點的特色戳章,即可享有免費個人化「臺灣極點滿貫證書」認證,打造唯我專享的極點紀念。
 
臺灣自行車節「Light up Taiwan極點慢旅」系列活動官網網址為:http://lightuptw.cyclist.org.tw/ 或上臉書搜尋「Light up TAIWAN臺灣燈塔 極點慢旅」。

2017台灣燈塔極點慢旅活動,首站終點在三貂角燈塔附近。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