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增肌
  • 瑜伽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瘦身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掌握舒展全身筋骨的走路3方法
1
掌握舒展全身筋骨的走路3方法
2
美國心臟協會:每天吃堅果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預防肥胖」
3
UNDER ARMOUR「TB12」系列 讓你睡眠或外出都全天候高效恢復

掌握舒展全身筋骨的走路3方法

2017-05-26
知識庫 保健 健走 書摘

錯誤走路姿勢不僅無法強健身體,更會造成疼痛和傷害!日本權威醫學博士長尾和宏在《這樣走,90%疾病能預防: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提供三個站立訣竅,詳細解說意識丹田、肩胛骨和骨盆的方法;更透過三大要點,傳授「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的行走秘訣,讓骨幹筋肉在行走時能完全伸展、活化體內循環。

你可依據以下四點,檢視自己的走路姿勢是否正確——
  ‧走路時是否駝背?
  ‧臉是不是向前突出?
  ‧是否用突出腹部的感覺在走路?
  ‧是否有一邊的肩膀比較低?

掌握舒展全身筋骨的走路3方法。

走路手肘向後擺,舒展全身筋骨的訣竅

如果您有以上情形,請試著回想起「站立時意識丹田、肩胛骨和骨盆這三個部分」這個標準。接著看看,手臂有擺動嗎?是否拖著腳步在走路呢?

前面有提過站姿或走路姿勢會顯現出年齡,而走路姿勢裡最可以看出年紀的就是手臂的擺動。高齡者之中有很多人容易變成只拖著雙腳在走路,在告訴高齡者:「一邊擺動手臂一邊走路,是年輕人的走法喔。」之後,很多人都會努力地擺動手臂行走,但幾乎所有人都只是一味地向前擺動而已。

所謂走路的姿勢年齡,其實關鍵在於手臂的擺動,並且是顯現在「手肘向後擺動的幅度」。

若要說起走路的參考範例,首先我會想到更家公爵。一提到更家公爵——交叉雙手,以手心貼手心的狀態伸直雙手到頭頂位置,一邊扭動身體一邊走路,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他所推廣的這個獨特走法。順帶一提,這走路法的名稱似乎叫做「軀幹走路法」。對於我來說,正是更家公爵教導了我:「在行走時,將手臂往後擺動是優美的走路方式。」我對更家公爵的走路方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手臂的擺動方式。實際上,公爵先生在指導「優良的走路方式」時,總是會提醒:「手臂向後擺動。」

重點就在於手肘的位置。在此並非要擺出行進時的手臂擺動方式,而是要注意手肘不會突出到腹部的前面,這才是好的走路方式。因此,與其說「手臂」向後擺動,或許用「手肘」向後擺動來講會更好想像。只要意識到要將手肘往後拉,手肘就會自然地回到前方。

擺動手肘之所以會如此重要,是因為只要向後擺動手肘,肩胛骨就會活動。也就是說,我們想要移動的其實並非手臂,而是肩胛骨。肩胛骨一帶據說是全身上下最多肌肉的部位。我們最好一邊活動著這塊大肌肉一邊走路—最大的重點就在於不只是下半身,也要同時使用上半身,以全身來走路。

慢跑教練金哲彥先生將也使用上半身走路的方式稱為「體幹走路法」,並且積極地推廣著。的確,同時使用上半身、以全身來走路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使用體幹走路」。

走路時,要將手肘往後擺動

所謂的體幹就是身體的軀幹,也就是頭部、手部和腳步以外的部分,具體地來說就是骨盆、背脊、肋骨、肩胛骨以及包覆這些骨頭的肌肉。將肩膀、胸部、腹部和背後的肌肉稍微使點力,一邊意識著體幹一邊走路,這就是體幹走路法。

意識體幹的方法,舉例來說,就是為了維持拉直上半身而意識到腹肌;為了緩和著地的衝擊而意識到屁股的肌肉;為了活動骨盆讓大腿向前而意識到連結腰部和大腿的腸腰肌等等……諸如此類。

這樣說明或許會讓人感到困難,或者覺得身體會累癱。但其實只用腿部走路,反而會讓負荷集中,使人感覺更加地疲累。然而只要適當使用體幹上的肌肉,即使會因為活動全身而增加運動量,但由於負荷可以分散到各處肌肉,身體應該會感覺較為輕鬆。不過在這時候特別去意識每一部分的肌肉,反而容易使自己行走得不自然,因此只要留意「手肘向後擺動」以及「維持良好姿勢」這兩個重點就可以了——如此一來就能自然地使用全身走路。

「體幹走路法」能用全身走路

前面也提過了,將手肘往後拉、向後擺動是最大的訣竅所在。手肘都沒有往後擺動的人,表示他的肩胛骨應該相當僵硬。
平日就該留意要經常活動肩胛骨,這樣可以幫助舒緩肩胛骨僵硬,讓走路時變得可以自在、舒服地活動它。如果平常想要活動肩胛骨,推薦各位可以嘗試下面介紹的簡單體操。
❶ 兩手分別放上兩邊肩膀,大幅地轉動彎起來的手肘,讓肩膀跟著轉動。
❷ 像縮脖子一樣將兩邊肩膀提起來,接著用併攏肩胛骨的感覺放下肩膀。
❸ 雙手向上伸展,彎曲著向上伸展手臂的手肘,然後慢慢地朝背後放下。
以上不論哪一個步驟,都可以活動並柔軟平常不會留意但應該要活動的肩胛骨,可以在走路、散步前,做為暖身操來進行。

活動肩胛骨的體操

Tips
並非只使用腿部,而要用全身來走路。重點就是讓手肘往後擺動。將手肘往後拉,肩胛骨就可以活動,並且使用到上半身的肌肉。

掌握三要點,脊骨全伸展

前面已經提到過要連帶使用上半身,以全身來走路,除了記得讓手臂向後擺動以外,還有一大要點就是要維持良好姿勢。而想要維持良好姿勢,前面幾節也介紹過其中幾個重點如:「意識丹田」、「靠攏肩胛骨」和「讓骨盆向前傾」。不過另外一個我們經常聽到的:「想像天上有條線拉住自己。」也是幫助維持姿勢的好方法之一。

這個姿勢的重點,就是保持好像頭頂有條線提拉住的感覺,完全地伸直背脊,並且挺起胸膛。挺胸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要挺胸,就可以好好地使用肺部,這樣一來便能一邊走路一邊深呼吸。在走路時吸取大量氧氣,可以讓人走得更加輕鬆。

此外,我們也經常聽聞「從腳跟著地」這樣的說法。相信大家都曾經聽過:「由腳跟著地,然後像往前踢那般踏出腳尖,是正確的走路方法。」意外地,不論是誰都可以自然走出這個姿勢。但其實這裡的重點,據說是在腳跟著地的瞬間,上半身要筆直地對應在腳部上方。如此一來,從頭到腳就像一條筆直的軸—不只是使用膝蓋或腰部,而是以全身來承受著地時的衝擊,因此使人可以更加有效率地順暢行走。

然後,步伐可以稍微踩大一點。步伐也是透露年齡的一個重點。當年齡越增長,步伐就會越來越小。大家是否會有印象許多爺爺奶奶們,走路時的步伐都非常小呢?比起小步伐,用稍微大一點的步伐走路,更可以舒適地活動到全身。我經常稍微誇張地說,要用「北韓軍人們的走法」。北韓的軍人,每個都挺起胸膛、收下巴,打直背脊並大步大步地走路。當然並不是要大家完全地模仿那種走法,但那意外地是個很好的示範。

脊骨伸展走路法,鬆展全身更健康

若始終無法習慣從腳跟著地,使之與上半身呈一直線,請嘗試留意著這個重點,行走個一百公尺左右看看。為了讓腳部在著地的瞬間能與身體呈現直軸狀態,請反覆嘗試從腳跟先著地,接著再將腳尖像往地面踢出那樣踏下步伐,相信如此一來,就能讓背部打直了。
實際上,若能夠以正確的姿勢走路,那麼也就等於同時是在進行全身伸展。

說到伸展,不曉得各位是否曾經聽過「脊骨伸展走路法」呢?這是兵庫縣健康財團健康指導部所倡導的一種走路方法。主要內容和宗旨是盡可能地減少所需要留意的重點,好輕鬆並徹底地學會正確的站立姿勢和走路方法。
關於脊骨伸展走路法,要留意以下三個重點——
❶ 像身體由下往上被提起一樣,收起小腹。
❷ 像頭頂有一條線往上拉住一樣,完整地伸直背脊,微微挺起胸膛。
❸ 稍微展開膝蓋,提起腳尖,腳跟著地時快速地讓腰部位置落在腳部上方。

據說最重要的是,要以❶→❷→❸的順序來留意這三個重點。

脊椎伸展走路法

或許各位已經察覺到了,其實這個脊骨伸展走路法和前面所提到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之處,大概只有手肘要向後擺動這一點吧。
我曾經參加過舉辦在流經尼崎市與西宮市之武庫川堤防空地的脊骨伸展走路大會,親身向專家們學習了走路方法。在舉辦於堤防空地的這項市民活動中,我測量了許多市民在使用脊骨伸展走路法步行前後的血壓,結果幾乎所有人在行走後,血壓都降低了大約十~二十。
舒適地伸展背脊走路,可以讓副交感神經活性化,幫助整個人呈現放鬆狀態。適當的運動,也能讓頭部和身體感覺放鬆。

模特兒走路法,優雅又健康

再說一個很不錯的走路方法,試試「模特兒走路法」如何呢?

這裡所指的也就是時裝秀模特兒們在伸展台上走台步用的方法。相信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看起來是很帥氣,但會不會那只是看起來好看而已,對健康並沒有幫助……?其實也並非如此。模特兒走路法的基本,就是打直背脊,並且靠攏肩胛骨,挺起胸膛闊步。再者,那與其說踏出腳步,還比較像是以重心前傾的方式,將上半身往前移動。也就是說,那是確實地使用體幹在走路的。

因此,模特兒走路法並不只是看起來帥氣而已,也是一種很好的走路方法。我向女性患者說明走路方法時,經常會提議:「想像自己是個模特兒,然後走看看。」就算一開始覺得有難度,但在假裝自己是模特兒走個五分鐘之後,走路姿勢也漸漸地越來越有樣子了。請女性想像自己是模特兒,男性想像是個軍人,這樣伸直背脊、挺起胸膛來走路吧。

Tips
正確的走路方法可以幫助伸展,收起下腹,就像有條線從頭頂拉住自己那樣。伸直背脊、挺起胸膛,想像自己是個頂級模特兒吧!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方言文化出版,長尾和宏著作《這樣走,90%疾病能預防: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一書。醫學博士,現任醫療法人裕和會理事長,長尾診所院長,著有多本話題暢銷書。1984年東京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大阪大學第二內科。1995年於兵庫縣尼崎市開業,從事全年無休的門診與365天24小時制的居家醫療。

日本權威醫學博士長尾和宏在書中提供三個站立訣竅,詳細解說意識丹田、肩胛骨和骨盆的方法;更透過三大要點,傳授「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的行走秘訣,讓骨幹筋肉在行走時能完全伸展、活化體內循環。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心臟協會:每天吃堅果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預防肥胖」

2019-06-14
新知觀念保健飲食話題

在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吃堅果對於人體的好處非常多,除了改善大腸癌存活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助記憶力和智力提升外,根據最新兩項研究指出,每天吃一小份堅果有益於改善新陳代謝、改善成年後肥胖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每天吃堅果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預防肥胖」

2018年,美國心臟協會議上公佈了這兩項初期研究成果:每天食用堅果,不僅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同時還可以預防體重增加、改善新陳代謝。根據第一份研究報告是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的團隊完成,他們分析了堅果、花生對體重的長期影響;第二份研究則是比較了堅果對飽腹感、血糖和胰島素反應的影響。

堅果可以預防成年後體重增加

第一項研究透過4年的時間發現,每天食用1盎司的堅果和花生代替營養價值較低的食物,可以降低4年內體重增加、肥胖的風險。根據研究作者劉(Xiaoran Liu)博士指出:「人們經常把堅果視為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所以他們不願意把它當作健康的零食,但事實上它們與防止體重增加有關。然而成年以後,人們會每年逐漸增加約1磅(約0.5公斤)的體重,這個數值看上去很少,但是長期累積下來會很驚人。此外,如果在每天飲食中,加入1盎司(約28公克)的堅果,藉此取代其他不健康的飲食,像是紅肉、壞脂肪類的食物,都能有助於減緩、防止成年後緩慢的體重增加,並降低肥胖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堅果可以預防成年後體重增加 ©today.com

巴西堅果有益於胰島素與葡萄糖反應

在第二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調查了健康成年人食用巴西堅果的效果。他們在兩組人的正常飲食中添加了36公克餅乾蝴蝶餅乾(Pretzels)或是20公克的巴西堅果,兩種零食所含的熱量和鈉含量差不多。在參與者吃完零食40分鐘後,結果顯示,餅乾顯著提高了血糖和胰島素,而巴西堅果則沒有。雖然兩種食物都能夠增加飽腹感,但是堅果卻可以穩定飯後的血糖,這對於預防糖尿病、體重增加有幫助。此外,該研究人員指出,過往研究發現硒元素這種礦物質,與胰島素和血糖反應有關,而堅果類正巧富含了硒元素,推測這可能是堅果能穩定飯後血糖的原因。

巴西堅果有益於胰島素與葡萄糖反應 ©Yhealthline.com

不過按照中醫的角度,如果你有虛火旺體質、甲狀腺亢進,以及腸胃功能不佳,或是有過敏體質的人,堅果這類食物是不能多吃!;然而糖尿病患者想要吃堅果來穩定血糖時,也務必先諮詢專業醫師意見。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MAYOCLINIC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NDER ARMOUR「TB12」系列 讓你睡眠或外出都全天候高效恢復

2018-07-23
睡眠服裝趨勢UNDER ARMOUR保健配備館

睡眠被剝奪的運動員受傷機率是正常睡眠運動員的近兩倍!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林瀛洲博士指出,運動傷害與疲勞和過度訓練息息相關,其中擁有好品質的睡眠能避免運動傷害,更能幫助運動表現提升。為協助台灣頂尖選手備戰印尼雅加達亞運,UNDER ARMOUR準備完整齊全的運動裝備,其中最讓國手們眼睛為之一亮的當屬「TB12運動恢復」系列,這款業界唯一的恢復裝備擁有獨特陶瓷印花,能促進身體恢復並提升睡眠質量,今年更推長程旅途可穿著的外套與長褲款式,助努力不懈的台灣健兒們能夠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24小時全天候恢復,即使出國比賽也能隨時保持最佳狀態!

「UA TB12運動恢復裝備」今年推出長程旅途可穿著的外套與長褲款式,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24小時全天候恢復!

睡眠能避免運動傷害及提升運動表現

素有運動國手醫療守護神的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林瀛洲博士指出,運動傷害與疲勞和過度訓練息息相關,其中睡眠對於生理(身體)的跟心理(中樞)的疲勞恢復扮演至關重要角色。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的運動員受傷機率是正常運動員的近兩倍,睡眠不好絕對會影響新陳代謝與專注力,因此,對於運動員來說,睡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復機制。
 
根據相關研究指出「遠紅外線」具有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讓疲勞物質可以快速代謝的作用。而TB12系列,運用含有陶瓷粒子的「TB12恢復科技」印花能夠反射遠紅外線讓人體吸收,有助於加速身體恢復。TB12系列包含廣受運動員及消費者喜愛的睡衣與睡褲外,更推出外套、外用長褲與四角褲,提供頂尖運動員在運動前後及日常生活中,能享受TB 12全方位的幫助。

「UA TB12運動恢復裝備」推出適合外出穿著的長褲型運動恢復裝備,能全天候高效恢復、全力面對下一次挑戰!

資料來源/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增肌
  • 瑜伽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瘦身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