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長輩是否曾因聽不到水壺燒開聲音、差點引發火災,或是家中電視聲音越開越大聲?專家表示,其實他們不是選擇聽不到,而是隨著年紀增長,產生退化性聽力損失,聽損不僅會讓長輩因聽不清楚家人朋友的交談而產生嫌隙、影響人際社交互動,降低生活品質,更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隨著年齡增長,聽覺器官會自然退化,且因初期症狀不明顯,這種漸進式的退化過程常被忽視。資深聽力師蔡鋕鑫指出,聽力檢查並非只有老年人才需要進行,及早發現並介入聽力損失治療,不僅能提升溝通與生活品質,還有助增強認知能力,特別能降低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蔡鋕鑫建議,可以利用「搓手聽篩法」作為簡單的初步自我檢測,此方法透過聽是否能感受到搓揉手指時發出的微弱聲音,來粗略判斷高頻聽力狀況。具體做法是先移至安靜環境,雙手比出手指愛心的形狀,然後分別在左耳和右耳旁各3下,檢查兩耳是否都能聽見摩擦聲,若未聽見指腹摩擦的聲音,應儘速進行聽力檢測。
蔡鋕鑫說明,聽力檢測對幼童及中高齡族群尤為重要,例如正在學習語言的孩童,早期療育有助促進大腦發展;50歲以上的成年人,以及長期暴露於高分貝環境中的工作者,更應留意聽力狀況,以避免不可逆的聽力損失與退化,進而引發憂鬱、失智或平衡感喪失等問題。
蔡鋕鑫提醒,除了透過「搓手聽篩法」偵測聽力問題外,生活中也有許多跡象能反映聽力是否受損。包括日常對話和環境聲音的感知,例如是否需要將電視音量調得越來越大、經常聽不清對方講話而要求重複、在嘈雜環境中難以理解對話,或常常聽不到門鈴和水壺沸騰的聲音,這些都可能影響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
蔡鋕鑫提到,美國醫學會出版的神經學領域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JAMA Neurology)指出,重度聽力損失者,其失智症風險增加約4.94倍,不可不慎。聽損若未矯正,不只影響聽力,也會讓人與外界隔絕,出現社交隔離、導致憂鬱情緒,長期放任聽力退化,伴隨而來的就可能是失智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每3人就有1人存在聽力損失問題。蔡鋕鑫示警,這是普遍且不可避免的功能退化現象,聽不到或聽不清楚不僅造成溝通困難,還容易導致避免社交、減少與外界互動,進而產生孤立感。此外,大腦缺乏足夠刺激,增加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成為失智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嘴饞時是不是想偷吃零食,但又怕會發胖?如果想偷吃零食,小編建議一項營養成分高又能瘦身的健康零嘴:開心果。根據國外許多研究顯示,開心果內含許多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能夠保護心臟及眼睛、預防動脈硬化,幫助減重、抗氧化等,讓你能吃得開心又能健康。
開心果內含大量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等。然而隨著工作的壓力以及年紀增長,我們的視網膜也隨之老化而產生病變,因此,必須補充大量的類胡蘿蔔素、葉黃素才可以有效緩解視網膜老化,維持眼睛健康以及預防白內障及黃斑病變。此外,開心果還富含大量的單不飽和脂肪,可以促進人體吸收類胡蘿蔔素,是天然的營養食物,比起吃一些保健食品,更能直接吸收。
開心果相對於其他堅果而言,熱量較低,且因成分主要為纖維和蛋白質,吃一點就有飽足感。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一向開心果對人體的研究顯示出,開心果真的能幫助瘦身。這一項實驗約莫半年,讓一群人在每日攝取總熱量中,20%以開心果熱量取代,在總熱量攝取相同情況下,每日吃開心果的人比起沒有吃開心果的人,腰圍足足少了1.5公分。
開心果含有大量纖維,大多纖維是無法在人體消化的,但有些類型的纖維會被腸道中的細菌吸收。當我們吃下開心果時,我們的腸道細菌會將其分解成短鏈脂肪酸,其中包含丁酸鹽,這個成分能增加腸道益菌的多樣性,可以減少人體發炎以及預防肥胖。
當一氧化氮在血管舒張中,它扮演著重要的化合物。它通過信號發送,會讓內皮中的平滑細胞鬆弛來使血管擴張,讓血液順利流通。 開心果是氨基酸L-精氨酸的重要來源,其在體內轉化為一氧化氮,可以有效維持血管健康,並預防動脈硬化。
開心果綠綠紫紫的顏色,其實就是因為富含了花青素以及葉黃素,花青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能夠清除自由基,幫助人體抗發炎、延緩老化速度。此外,開心果及其他堅果類,都含有多種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E、鎂、鋅、硒等。這些營養素讓身體具有抗發炎、強化免疫力的功效。
開心果內含不飽和脂肪酸,是好的油脂,能降低血壓,還可以降低人體壞膽固醇吸收。身體因為壞膽固醇會導致動脈栓塞,造成中風,因此多吃開心果,不但可以減少心臟負擔,還能預防中風。然而每天約吃10顆開心果就能達到所需的營養,上線為15顆,不然熱量也會因此太高。
資料來源/Health line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