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增肌
  • 瑜伽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瘦身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如何當完美女神?讓Gal Gadot告訴妳
1
如何當完美女神?讓Gal Gadot告訴妳
2
水梨型身材有救了!超越鄭多燕的南韓超高人氣健身網紅親傳瘦下半身運動
3
採用高強度間歇訓練會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有研究發現這幾個部位與這年紀最容易受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當完美女神?讓Gal Gadot告訴妳

2017-05-31
話題 健身 飲食 有氧運動 重量訓練

電影《神力女超人》近日在各大電影院磅礡登場,裡面女主角蓋兒·加朵(Gal Gadot)完美火辣身材讓人目不轉睛,但是這一身成就也是她努力鍛鍊而來。因為在電影中,該角色的出現打破了以往重男輕女的定律,正式建立起了美國漫畫史上一塊重要的里程碑,更是成為了女性超級英雄的代表人物,當時,許多網友質疑蓋兒是否能擔任這角色,因為她的身材實在太乾扁,於是她為了要詮釋這角色,開始透過一些嚴格的體能訓練,讓自己更符合這電影中的女英雄。

神力女超人——蓋兒·加朵(Gal Gadot) ©cosmicbooknews.com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為了維持完美身材,蓋兒在飲食方面對自己非常嚴格。她每天都會喝上快4公升的水,在飲食方面,攝取大量的纖維、蛋白質都是一定要的,像是有菠菜、紫甘藍菜、綠花菜、雞蛋、雞肉等,除了蔬菜以外,水果當然也不能少,油炸、速食食物、碳酸飲料蓋兒都會盡量少碰,以免這些不健康的油脂在體內一直堆積,在運動方面蓋兒也比較傾向於重量訓練來增加肌肉。蓋兒表示,營養和睡眠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和睡眠,都會使訓練的效果降低20%-30%。

蓋兒·加朵(Gal Gadot) ©airows.com

但是為了更詮釋神力女超人這角色,蓋兒花上更多時間以及加重訓來完成。她每天都會花上一小時在健身房裡揮霍汗水並且大量的開始做上有氧運動、肌力訓練,以下是她每日有氧訓練的菜單,這個菜單設計也是由電影《超人》裡面指導亨利卡維爾(Henry Cavill)的教練所為蓋兒設計的,並由九組動作組成的循環訓練。

首先,採用划船機5分鐘的時先暖身,第二步驟:船機5分鐘,10秒衝刺/ 50秒輕鬆划,第三步驟:登山者訓練一分鐘,第四步驟:跪姿撐體一分鐘,第五步驟:波比跳一分鐘,第六步驟:重複登山者、跪姿撐體、波比跳各一分鐘,第七步驟:再次重複波比跳一分鐘,第八步驟:引體向上,一組七次重複三組,第九步驟:伏地挺身,一次五下重複三組。

神力女超人菜單 ©popworkouts.com

除了這些有氧訓練之外,蓋兒還會做上一些重量訓練來增加肌肉量,像是有槓鈴訓練、深蹲、徒手訓練等,在這一路肌力訓練到拍攝電影後,她一共增加了17磅(約8公斤)的肌肉量。

©Instagram/gal_gadot

平時都在鍛鍊的蓋兒,也會去做一些其他運動,像是很夯的TRX訓練和皮拉提斯、攀岩等。

性感的蓋兒·加朵(Gal Gadot) ©airows.com

一直對身材要求嚴苛的蓋兒對此表示,如果你一開始失敗了,就再試一次,直到你成功,這種屹立不搖的精神,值得任何人學習。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水梨型身材有救了!超越鄭多燕的南韓超高人氣健身網紅親傳瘦下半身運動

2020-05-19
瘦身攻略健身瘦身人物誌減脂

還在煩惱下半身該怎麼瘦嗎?是不是已經嘗試過許多方法都覺得困難呢?或許你這個煩惱可以消失了。這位來自南韓超高人氣健身網紅朴自美(SMI),她影響力與人氣竄升速度超越了瘦身女王Miss金以及鄭多燕。然而她曾經因為下半身肥胖而缺乏自信,因此開始專研針對如何瘦下半身的運動,最後因此成功還當上了健身網紅。

水梨型身材有救了!超越鄭多燕的南韓超高人氣健身網紅親傳瘦下半身運動 ©smitruti1010

下半身較胖自卑,自創減重運動進而成為網紅

朴自美已經是擁有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因從以前下半身較肥胖而自卑,隨後面對產後鬆弛、肥胖與掉髮倍感憂鬱,雖然試過各種瘦身方法,不僅成效不好,甚至還導致嚴重復胖。為了重拾自信,她進而開始研究瘦身資訊,然而在沒有健身教練的指導下,自創「居家鍛鍊馬甲線」計畫並成功塑身,因效果卓越而受網友效法與推崇,進而以素人之姿風靡韓國瘦身界且成為網紅。她的YouTube頻道還破100萬點擊率,以及Instagram粉絲追蹤人數還高達快40萬。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스미홈트(@smitruti1010)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5月 月 8 日 下午 11:35 張貼

她的毅力讓人深感佩服,朴自美只花了5個月的時間,救將失控的肥肚練出深邃川字線,成效讓人下巴都掉下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스미홈트(@smitruti1010)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9 年 11月 月 25 日 下午 7:23 張貼

然而現在很多沙發馬鈴薯喜歡廢在床上,因此,朴自美推薦給喜歡賴在床上的人也可以試試這一招。透過仰臥起坐、抬腿、左右扭轉腰部等動作,都能緊實腹部核心,長時間下來可以讓腰、腹、腿都瘦下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스미홈트(@smitruti1010)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20 年 2月 月 6 日 上午 12:01 張貼

看完朴自美的健身方式,是不是該動起來了呢?即便你是一顆沙發馬鈴薯,也千萬不要氣餒,因為在床上還是可以好好運動,運動完累了你便可以倒下了(笑)。如果要看更多運動方式,可以上朴自美的INSTAGRAM上學習動作,趁夏天即將到來,一起展現出最傲人的身材。最後但朴自美表示,當然一定要配合飲食,少吃讓下半身肥胖的食物會更有效喔。

資料來源/INSTAGRAM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採用高強度間歇訓練會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有研究發現這幾個部位與這年紀最容易受傷

2019-07-15
運動傷害話題觀念運動恢復間歇訓練健身

隨著這幾年來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越來越受歡迎,再加上有許多的研究表明,高強度間歇訓練身體,可提高使用和燃燒能量的能力來修復日漸低落的新陳代謝率,這表示經由這些訓練,我們身體可以更快速的燃燒脂肪,並於訓練後持續消耗卡路里熱量,所以,才會讓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流行程度呈現有增無減的態勢。

採用高強度間歇訓練會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有研究發現這幾個部位與這年紀最容易受傷

然而,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這種類型的運動方式,包含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短時間的劇烈運動,其間歇休息可以從15秒到2分鐘,視你當下所進行的HIIT訓練內容來做調整。也因為HIIT訓練的強度往往超過一般的訓練方式,因此,有些研究也發現這樣的運動方式,很容易造成身體上的運動傷害。

容易受傷的部位

一項來自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RU) 研究發現,從事高強度間歇訓練的人受傷的風險更大,特別是在膝蓋和肩膀上。這項研究同時也發表於運動醫學與體育健身雜誌上,承認雖然這種類型的訓練能有效改善心肺健康,增加能量,促進瘦肌肉量和減少脂肪,但也增加了傷害風險。

羅格斯新澤西醫學院骨科醫師Joseph Ippolito說,這些訓練以一刀切的形式推向市場,然而,許多運動員尤其是業餘運動員,並沒有足夠的靈活性、活動性、核心力量和肌肉來進行這些高強度的運動項目。這項研究以在高強度間歇訓練期間受傷:現代健身趨勢是否會導致傷害率增加?做為主題,分析2007年至2016年國家電子傷害監測系統(NEISS)的記錄,研究人員發現3,988,902例運動器械造成的傷害,如槓鈴、壺鈴或健身操,如burpees、伏地挺身和弓箭步等這些訓練計劃,最常發生於20-39歲的男性,2007-2011年大多數的傷害都發生於下肢(35.3%)、核心部位(28.5%)與上肢(19.6%);直到2012-2016年所有的傷害增加了144%,包括核心部位增加159%、下肢受傷增加137%和上肢受傷132%;此外膝蓋與腳踝扭傷增加了125%之多;這些運動傷害的發生率與HIIT的訓練課程增加274%有相對性的關係。

研究發現,從事高強度間歇訓練的人受傷的風險更大特別是在膝蓋和肩膀上。

該如何避免傷害

另外,研究人員也發現,每年平均有50,944次傷害持續增加,幾乎都隨著對訓練興趣的增長而增加,這取決於研究期間Google搜尋量的數量,在2006-2016的10年間,他們有發現神經損傷、內臟器官損傷、腦震盪、穿刺傷、關節脫位、肌肉緊張和扭傷顯著增加,骨科醫師Joseph Ippolito說,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這些訓練的運動員,由於身體狀況不佳和肌肉過度使用而受傷的風險增加;這些類型的傷害特別是膝蓋反復過載可導致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簡稱OA) 或稱退化性關節炎,研究人員建議,不熟悉這些訓練的人,應該先與他們的醫生交談,而經驗豐富的運動員,應該學習如何盡量減少可預防的傷害,無論是運動訓練員、物理治療師和健身教練,都應該確保運動員有條件使用適當的形式並了其解恢復階段的訓練過程與程序。

無論是運動訓練員、物理治療師和健身教練,都應該確保運動員有條件使用適當的形式並了其解恢復階段的訓練過程與程序。

結論

這並不是說研究人員認為HIIT課程很糟糕,而是在參加任何新的運動方式或團體健身課程之前,與專業教練或講師討論自己本身預先存在的傷害或弱點,以確保在遇洞訓練的過程中不會受傷,這點是十分的重要,另外,有許多高衝擊力的運動項目,例如跳箱我們也可以用更安全的替代品來取代訓練,還有加速性訓練可添加能提高移動性、靈活性和力量性的練習動作,也可以降低當下即日後的受傷風險,在從事任何運動之前,最重要的是不要為了速度而犧牲安全性;當下如果身體感覺不對勁,千萬不要感到有壓力要跟上其它人的進度,一切要以自身安全為準。

資料參考/rutger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增肌
  • 瑜伽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瘦身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