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MVP:WHY NOT?
1
MVP:WHY NOT?
2
籃球選手的每周訓練課表
3
梅姬颱風攪局!永信杯調整賽制單日產出13組冠軍隊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MVP:WHY NOT?

2017-06-27
話題 球類 籃球 JORDAN 新聞

“Why not?”,Jordan品牌運動員Russell Westbrook對每一場比賽都懷抱著這樣的信念。從賽前的舞蹈,到比賽關鍵時刻的力挽狂瀾,Russell Westbrook無所畏懼的自信造就了這一“歷史經典般”的賽季——以刷新單賽季最多次大三元紀錄掀起高潮,而一座實至名歸的MVP獎盃讓它完美落幕。

Russell Westbrook 獲得2017年度MVP

在勝利面前,Russell Westbrook今年想創造的個人紀錄數是:0,在勝利面前,Russell Westbrook在乎的個人獎項數是:0,在勝利面前,Russell Westbrook為下個賽季訓練時會缺席的天數是:0,在1998年Michael Jordan舉起MVP獎盃之後,Russell Westbrook成為了首位榮獲最有價值球員稱號的Jordan品牌運動員。

Jordan品牌以Air Jordan XXXI “RW”和“Why Not 0?”T恤為Russell Westbrook的首座MVP獎盃喝彩。

資料提供: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籃球選手的每周訓練課表

2017-06-06
觀念書摘籃球球類知識庫

籃球訓練需要操作很多特定的運動,而一個縝密的訓練計畫是相當重要的。就跟很多人生大事一樣,例如儲備孩子的大學教育基金、建造房屋或規劃退休帳戶,計畫將有助於達成目標。每個目標都需要一個計畫以確保正確的執行及成效,運動員的訓練計畫也不例外。本章將詳細介紹運動員及課程的評估及準備、訓練運動的選擇及排序。

籃球選手的訓練課表 ©livestrong.com

評估

在實施訓練課程前,需要考量好幾項特定資訊,才能確保規劃完善。年齡及性別當然是重要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病史,要注意是否有任何慢性疾病(例如氣喘或糖尿病)、肌肉與骨骼缺乏或異常,或是曾經動過手術。條列並說明各項體能優劣。若是忽略這些情況、能力及弱勢,是不可能設計出一套訓練課程的。

其他要納入考量的還包括體能訓練史以及對特定運動的瞭解。目標(包括教練及球員本身的)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沒有目標,訓練將沒有重點。可用的評估方式有很多種,選一套確定可靠且方便實施的即可。

球員的準備

不幸的是,現在很多年輕的運動員在體能上與前輩們相比可說是大不如前。他們往往喪失了童年時期讓身體─尤其是神經肌肉系統─從自然的物理壓力中適應並鍛鍊的機會。如果走路、跑步、騎腳踏車、爬樹或校園遊戲都被搭車及電動玩具取代,孩子們要開始接受訓練、面臨競賽時,難道在體能上不會差人一截嗎?孩子們準備好要從事這些運動而且耐得住長期進行嗎?他們能夠避免運動傷害嗎?

在重量訓練開始前,教練或隊友最常問的可能是「你可以臥推幾公斤」,而不是「你準備好接受訓練了沒」。訓練一定是先穩紮穩打練好基本功,再循序漸進到競賽中所需的高難度技巧。要先熟悉重量訓練的基本方式及運動技巧,然後才慢慢增加重量。根據現有的體能狀況及訓練歷程,可能有必要在正式訓練開始前安排一段銜接重量訓練的預備課程,藉此確保所需的體能素質,例如軟組織彈性、關節靈活度、肌力及肌肉、肌腱、關節的穩定,同時也可全面提升運動能力。

重量訓練的前期準備並不如預期的常見,但其實所需時間很短,像是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亞渥雷克(Istvan Javorek)所推廣的基礎複合式訓練就相當有效。

體能訓練教練亞渥雷克(Istvan Javorek)推廣基礎複合式訓練 ©435mag.com

課程的準備

若你是一名教練,則必須培養替選手擬定訓練課程的能力。訓練課程應該依據病歷、性別、年齡、經歷、運動項目及位置等因素加以個人化。重量訓練的目標是透過反覆操作有組織的運動使身體適應高壓負重。良好的規劃不僅可帶來預期的效果,還能避免可能導致受傷的過度疲勞。

運動選擇

適合籃球選手操作的訓練運動種類繁多,必須根據需求及目標加以選擇。主要訓練以站姿操作為主,要求多關節數肌群的平衡、協調、時機掌握以及運用,以達到和諧的動作。這些訓練在適當的增加負重之下,也可提升肌力及肌耐力。

輔助訓練則強調單關節或局部的運動,例如腿伸屈、腿彎舉、二頭肌彎舉及三頭肌伸展等。雖然輔助訓練有其作用,但本書將著重在主要訓練的部分,原因在於其對提升籃球技術的正向遷移價值較大。多關節的主要訓練應該作為訓練課程的基礎,單關節的輔助訓練─若是必要的話─則是用來微調。

強調單關節或局部的運動都有一定的效果

訓練順序

在每天的運動順序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先進行高速的爆發力訓練,例如爆發上膊,再進行沉重的肌力訓練,例如背蹲舉。與慢速的肌力運動比起來,高速的運動會給肌肉神經系統帶來較大的壓力,因此,千萬別在身體疲勞的時候進行高速運動。舉例來說,在適當熱身後垂直跳躍(爆發力運動)的高度,會比在兩、三個小時的籃球練習後來得高。然而,垂直跳躍後再進行兩、三個小時的籃球練
習則依然有效。若是有搭配輔助訓練,則應該在完成所有主要訓練後再進行操作。

每組次數

各種運動的操作次數必須根據選手個別需求以及訓練項目類別而定。雖然肌肉肌力和肌肉擴張彼此相輔相成,但每組次數不同所反映的即是對兩者之一的強調。各項肌力運動每組操作次數的說明簡述如下:
‧ 每組10次:增加肌力的同時,也強調肌肉擴張的效果。
‧ 每組5到6次:增加的肌力比每組10次還要多,較不強調肌肉擴張,但效果仍然不錯。
‧ 每組1到3次:增加的肌力最多,並且最不強調肌肉擴張的效果。
‧ 至於爆發力或高速槓鈴、啞鈴運動,每組的次數則應限制在1到5次以內,否則操作次數過多將會導致過度疲勞,對發力及技巧造成不良影響。在使用槓鈴、啞鈴或壺鈴的運動中,不良的操作技巧將會提高運動傷害的風險。
一般的準則是每組次數減少時,便增加所負擔的重量。

©pinsdaddy

總次數

各個單項運動的總訓練次數(各組次數的總和)也是在設計訓練課程時即須加以考量。像是深蹲、臥推這種肌力運動,總次數應該在35加減3次以內。至於高速的爆發力運動,總次數則應該25加減3次以內,否則可能導致過度疲勞。各項運動的每組次數及總次數的準則將有助於規劃每日的訓練進度。

每週天數

當你準備好在非季賽期間接受6、8或12週的訓練課程時,大約會安排每週3到4天的重量訓練。這樣的設計目標是提升運動表現,同時避免隨著課程進行而造成過度訓練(過度疲勞)。本章介紹的訓練課程為每週三日,是一種操作起來既簡單又有效的方式。

每週三日的課程安排在星期一、星期三以及星期五,分別規劃分量輕、中、重的訓練內容。星期一通常分量最重,前提是身體經過週末充分休息後已經準備好接受精實的訓練。在分量最重的這一天,所進行的運動必須舉起最大的負重並操作最多的次數。

星期三的分量最輕,進行的運動可以和星期一完全相同,或是加入一些不同的項目,而每組以及加總次數則比星期一少20%至30%。星期五的分量則屬於中等,進行的運動和星期一完全相同,但負重及加總次數則根據實際表現分別減少15%至20%。分量的變化是關鍵,務必認真操作,使每項運動產生預期的訓練效果。另外,也務必讓身體從前一週的訓練完全恢復以面對隔週的挑戰,就跟棒球投手除
了要注意每場投球數外,還須有投一休四的輪值道理一樣,因為投手必須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才能在下一次先發拿出好表現來。

根據我們對星期一分量最重的安排,選手在這天所舉的負重最大,藉此提供提升肌力及爆發力的理想刺激;接下來分量最輕的星期三,則是讓身體能夠從星期一的精實訓練中完全恢復;而分量適中的星期五則是設法保留星期一所獲得的成效,同時避免讓身體負荷過大,以確保隔週一的訓練能持續,此即「一三五」訓練課程的設計理念。
‧星期一:精實日,讓體能進步獲得最大的成效。
‧星期三:緩衝日,讓身體能夠從精實日中恢復。
‧星期五: 持平日,保留精實日所獲得的成效,同時避免讓身體負荷過大,為下一個精實日做準備。
以背蹲舉(圖10.1)為例,訓練課程便可安排如下:
‧星期一:背蹲舉最重300磅,各組次數總和最多35次。
‧星期三: 背蹲舉最重225磅(比星期一少25%),各組次數總和最多25次(比星期一少25%)。
‧星期五: 背蹲舉最重255磅(比星期一少15%),各組次數總和最多30次(比星期一少15%)。

先肌耐力,後爆發力

肌耐力及爆發力運動能夠在同一個訓練時段一起進行,然而,同一時間只能強調其中一項體能素質。舉例來說,接受馬拉松訓練的選手不能同時進行舉重比賽的訓練,馬拉松選手能夠藉由重量訓練來提升跑步的表現,但每次訓練的重點應該是增加跑步距離,而非提高負重。

肌耐力及爆發力也是相同的道理。肌耐力是爆發力的先決,必須先有足夠的肌耐力作為發力基礎,才有可能在高速的情況下產生相同的力量。如果沒有強壯到足以發出適合的力道,怎麼可能改以更快的速度施力呢?高速的運動對身體的壓力較大,足夠的肌耐力除了可提升發力、促進軟組織及韌帶結構生長並強化關節穩固,對於避免運動傷害大有助益。

當你準備好參加訓練課程時,前四週的重量訓練應該強調肌耐力(對於肌肉增生也有幫助)。此時也可安排爆發力運動,例如奧林匹克舉重,但重點應該擺在正確操作這些高速運動的技術層面。在前四週肌耐力訓練結束後,接下來四週的重點則將改為爆發力運動。

優等的訓練計畫能力就跟任何其他技巧一樣,都是要透過反覆練習建立的。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楓樹林出版, 布萊恩.柯爾, 羅伯.帕納列洛 著作《籃球運動解剖書》一書。NBA年度最佳隊醫.布萊恩‧柯爾以權威的學理及實際的經驗為依據,提供一把在過去數年造就許多成功籃球員的鑰匙。

書中所談各種增進肌力、動力、體能和技巧的訓練,跟跑步、游泳、舉重、健力、健美選手的訓練並不相同。訴求是提升籃球表現,是為了特定競技目標進行鍛鍊,利用全身、局部性等訓練來提升身體素質,達到增進體能及表現的目標。書中不僅針對場內的競技,場外的身體素質培育也一併顧及,這88個精華動作無形間會提升軟組織彈性、關節靈活度、肌力,以及肌肉、肌腱、關節的穩定性。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梅姬颱風攪局!永信杯調整賽制單日產出13組冠軍隊

2016-09-27
賽事排球球類話題

永信杯排球賽進入第三天,因梅姬颱風來襲,為顧及選手返程安全,所有賽程調整至單局決勝制,長青組決賽在25日下午結束,賽事競爭相當激烈,最後由大同公司贏得冠軍。永信杯打造全齡平台,不僅號召全民賺健康,更是退役國手延續排球熱情的熱血舞台,今年賽事長青組臥虎藏龍,參賽超過20次的前國手顧正雄首次攜手愛女延續排球熱情、中華隊自由球員林雍順宣佈國家隊退休後首場公開出賽永信杯,期望與隊友再度在球場上發光發熱。永信杯賽場上不少隊員上場才發現對手是退休排球國手,或是國家隊選手轉教練的老朋友,一年一度於鐵砧山與同樣熱愛排球的同好切磋、同樂,成為排球人不可缺席的盛典。

永信杯第三日,戰況激烈

顧汶霖首次出賽永信杯 父親前國手顧正雄指導

自小看著前國手爸爸顧正雄打球長大的顧汶霖目前就讀三信家商二年級。今年首次參加永信杯賽事,昨日預賽以2:0擊敗基隆女中後順利取得首勝,今日上午對上中台灣勁旅苑裡高中,在球隊中扮演攻擊及舉球雙角色,面對每一次的攻擊及組織進攻都全力以赴。開賽第一局苑裡即先取得13:2的大幅領先,雖然三信家商的小將拼盡全力追分,仍以15:25落後苑裡,失掉第一局。第二局憑藉著球隊中陳秀苓(12)等球員的身高優勢,頻頻攔網成功,減少失分,但最終仍以21:25敗陣,以0:2敗給苑裡高中。今年六月才接下教練職務的前國手黃弘欽,也是三信家商校友,黃弘欽教練說:「今年安排球隊首度參加永信杯,主要希望以賽代訓,藉由永信杯這個平台讓選手們多多適應不同感覺的比賽環境。」

帶傷上陣的顧汶霖說:「第一次打永信杯很緊張,兼任兩項要務壓力也不小,但是覺得永信杯是一個很好的賽事平台,雖然比賽結果不如預期,仍然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今年三信家商排球隊突然宣布停招引發各界關心,黃教練希望藉由參賽成績為球隊爭取永續經營的機會。顧汶霖的父親顧正雄,今年也參加長青九人制組的賽事,至今已打過永信杯超過20屆以上,今天也到場為女兒加油。對於今天三信家商的表現,顧正雄表示:「三信家商的停招風波已過,球隊陣形尚不完整,今天的比賽還有進步空間。」

前國手顧正雄

梅姬颱風攪局,企聯隊伍「長力男排」挑戰連霸無懸念

有「護國神盾」之稱的林雍順今年七月宣布自國家隊退休,讓許多球迷感到不捨。今日上午「長力男排」對戰「殺很大之為球隊而戰」兩隊實力堅強,一開賽便吸引相當多裁判與選手前往觀賽,並為林雍順加油打氣。開賽「長力男排」就展現企聯隊伍的默契優勢不斷在前排攻擊得分,此外在林雍順的穩定接傳、帶動團隊,讓球隊以25:14、25:22,直落二擊敗「殺很大」。因颱風賽程縮減為單局決勝制,經一日與各路好手激戰後,最終長力男排順利取得永信杯二連霸。

從小學就參加永信杯的林雍順,至今也有16年永信杯資歷。今年是出任東山高中教練的第三年,同是選手與教練,林雍順表示現在多了更多帶兵訓練的時間,對選手們的狀態與觀察,掌握度更佳,永信杯更是檢視自己帶隊及選手們表現的成果展現機會,今年永信杯賽事,目前只給東山高中打及格分數60分,林雍順說:「退伍後就到東山高中任教,考量學校提供的環境以及未來生涯發展相較穩定,決定離開中華隊專心在東山高中回饋基層,已在國家隊打了七年,是該傳承後輩,留給新秀更多發展的機會。」林雍順雖然從中華隊退休,但未來仍會繼續參加企聯賽。

永信杯—長力男排

永信杯結合HAC賺健康!近3,000人參與闖關賺健康

今年全新規劃HAC賺健康大挑戰活動截至9月26日為止共累積近3,000人次挑戰健康六力闖關,其中又以其中又以「空中飛人大挑戰」吸引最多球員及觀眾,挑戰自己的彈跳力及爆發力;此外,永信杯寫生比賽共收到212件作品,將於10月進行評選,11月頒獎典禮時間及地點請密切注意永信杯全國排球錦標賽官網及FB官方粉絲團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