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國家藝術殿堂玩運動? 兩廳院揪團續邀全民體驗藝術x運動跨界魅力
1
國家藝術殿堂玩運動? 兩廳院揪團續邀全民體驗藝術x運動跨界魅力
2
2018 AIR MAX DAY 產品搶先看!
3
葡萄牙開胡 醫學系學生鉛球擲出國際賽首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國家藝術殿堂玩運動? 兩廳院揪團續邀全民體驗藝術x運動跨界魅力

2017-07-10
話題 綜合 新聞 UNDER ARMOUR 活動

藝術殿堂國家兩廳院與運動品牌UNDER ARMOUR跨領域跨品牌合作,共同舉辦《運動你的藝術》系列活動,7月4日至7月7日分別由馬戲、芭蕾舞、打擊表演、現代舞領域的優秀表演藝術家與專業運動教練共同規劃全新課程,而本系列最後大型活動《運動你的藝術 戶外派對》,於上周六(8日)在國家戲劇院生活廣場展開,由工作坊的藝術家與運動教練延伸室內四場工作坊內容,帶領民眾親身參與。現場不僅邀請民眾體驗藝術x運動課程精華,同時也安排表演藝術結合運動的體驗關卡,讓大家親身感受藝術與運動結合的魅力!

《運動你的藝術 戶外派對》,於上周六(8日)在國家戲劇院生活廣場展開。 國家兩廳院/提供

多位國內知名藝術家與運動教練  開創全新「藝術x運動」型態活動

今年適逢兩廳院30周年,由國家兩廳院特別企劃,邀請UNDER ARMOUR參與的《運動你的藝術 感動來自敢動》系列活動是台灣第一次具體展現藝術與運動的結合,藝術家與運動家同樣經歷磨難、不間斷累積自我質量,即使面臨困難也不放棄的意志,每一刻姿態所揮灑的點滴汗水,都是為了成就自我最佳的表現,因此這兩個角色雖然衝突但其實也蘊藏著相同的血液,他們是藝術家同時也是運動員。平常熱愛運動的學員,透過這次跨界工作坊也發掘出自己的另一面:「覺得芭蕾比重訓累,但內心深處的小女孩很愛。」

本次盛大舉辦《運動你的藝術 戶外派對》,由四場主題工作坊的藝術家與運動教練於國家戲劇院生活廣場親身授課,上百名民眾齊聚國家藝術殿堂一起運動你的藝術。首先登場的是「打擊表演組團練」由優人神鼓團隊與TFL淬煉體能訓練中心創辦人高漢耀Gary教練,藉由優人神鼓的擊鼓節奏,引領運動訓練每個細節的肢體律動;緊接著「現代舞組團練」由荷蘭舞蹈劇場舞者吳孟珂與豪健康運動工作室創辦人朱奕豪教練通力合作,將專注力、柔軟度、肌耐力、等重新連結,讓民眾從專業的暖身開始,體驗剛柔並濟的舞蹈訓練。

接續的「芭蕾組團練」由舞蹈家葉名樺老師與力格運動健護中心教練洪梵恩教練合作,透過實際體驗芭蕾舞蹈動作,進而了解芭蕾舞者所須具備的基本訓練,團練最後則帶領民眾一同完成百人天鵝湖的壯觀畫面。團練的尾聲則由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與力格運動健護中心創辦人甘思元教練合作的「馬戲表演組團練」,以一系列俐落的馬戲團動作及扯鈴技藝,讓整場活動在歡樂氛圍中落幕。

運動愛好者踏入兩廳院,體驗優人神鼓的擊鼓節奏,引領運動訓練每個細節的肢體律動。 國家兩廳院/提供
民眾在專業健護教練的看照下,從專業馬戲表演藝術家身上學習以及體驗馬戲團動作。 國家兩廳院/提供
現場不僅邀請民眾體驗藝術x運動課程精華,同時也安排表演藝術結合運動的體驗關卡。 國家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運動月熱潮不斷  UA糾團跑跨界結合 原來國家藝術殿堂也能練

在《運動你的藝術 戶外派對》告一段落後,將緊接著UA糾團跑做為活動壓軸,由UNDER ARMOUR鬥陣跑團梁哲睿教練率領百位民眾練跑國家兩廳院,同時啟動為期兩個月的「國家兩廳院x UA 糾團挑戰」,針對國家兩廳院的環境特色,設計九大訓練菜單,跳脫以往的練跑舒適圈,藉由不同面向的訓練內容與新場地的適應感受,打破原有的訓練框架,淬練出運動訓練嶄新體驗;期盼藉由「國家兩廳院x UA 糾團挑戰」的活動,讓更多民眾親身感受藝術家與運動家同樣經歷艱苦訓練、不斷累積自我能量,擁有面臨困難也不放棄的意志,每一刻所揮灑的點滴汗水,都是為了成就最佳表現,找到更好的自己!

國家兩廳院副總監李君偉宣布好消息:藝術殿堂國家兩廳院與運動品牌UNDER ARMOUR跨領域跨品牌合作。 國家兩廳院/提供

國家兩廳院x UA 糾團挑戰

方式:活動期間內跑中正紀念堂外圍兩圈(約4.4K),憑Endomondo app跑步訓練畫面,即可兌換戲台小舖運動小禮(於戲台小舖營業時間10:00~21:00 一人限領一份,每日限量索取)
※須使用Endomondo app紀錄,方可參與活動!
 
挑戰一:完跑中正紀念堂
挑戰日期:2017/7/8~8/4
方式:挑戰期間跑步訓練累積最多公里數的鬥士,即可獲得國家兩廳院票券與UA裝備!
活動詳情連結 https://www.endomondo.com/challenges/33819428

挑戰二:跑出極限,一小時的距離! 
挑戰日期:2017/8/5~8/31
方式:挑戰期間跑步訓練1小時跑最長距離的鬥士,即可獲得國家兩廳院票券與UA裝備!
活動詳情連結 https://www.endomondo.com/challenges/33819717

上百名民眾齊聚國家藝術殿堂一起運動你的藝術。 國家兩廳院/提供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AIR MAX DAY 產品搶先看!

2018-01-23
鞋子NIKE綜合配備館

為慶祝2018年Air Max Day,耐克推出一系列極具開拓精神的Air Max鞋款,為這一經典系列狂歡。每雙鞋採用的變革性Air氣墊單元均推動了耐克Air氣墊科技和鞋類設計的前進。它們印證著耐克持之以恆的創新精神,以及不斷將大膽的想像力轉化為現實的勇氣與力量。Air代表了Nike狂想不羈,創變不止,對夢想的無盡追逐。見識一下最新的Nike Air Max系列,感受它十足底氣與狂想的新境界!

2018 AIR MAX DAY 產品搶先看!

1991年,隨著Air Max 180的推出,耐克終於將直接踏在空氣上的狂想變成了現實。180 Max Air氣墊單元(擁有180度可視氣墊)使鞋子的緩震系統可以與地面直接接觸。這不僅象徵著耐克科技的進步,也另成一派令人稱奇的審美風格。最初的青藍配色也成了耐克極具辨識度的標誌。Air Max 180 OG配色將於2月初回歸。

Air Max 180 OG

兩年以後,180度可視氣墊被汀克·哈特菲爾德(Tinker Hatfield)在Air Max 93中所採用的碩大弧形鞋跟氣墊超越了。“270”是耐克內部對它的暱稱,因為它擁有270度可視氣墊,它的氯丁橡膠鞋領也在跑鞋設計領域掀起了另一場引人注目的變革。Air Max 93將於2月初推出。 

Air Max 93

Nike VaporMax Plus將兩個具有變革意義的標誌性元素Tn (Tuned Air的簡稱)和VaporMax相結合,向Air Max系列中最具創新性的鞋面及其設計最大膽的Max Air氣墊單元致敬。這雙鞋在肖恩·麥克道維爾(Sean McDowell)1998年設計的經典款基礎上,賦予全新的可塑型網眼接合材質,同時它的VaporMax Air-Sole氣墊又能為穿著者帶來超級輕盈的體驗。Nike VaporMax Plus限量款將通過NIKE SNKRS APP(Nike獨門鞋會)率先發售,並由Nike.com和指定零售店發售。

於Nike投資者大會正式亮相的Air Max 270,是第一雙專為運動生活方式而設計的Air Max鞋款。3.2厘米的鞋跟氣墊堪稱Air Max系列史上最厚,且為穿著者帶來超級柔軟的彈跳感,能夠輕鬆應對充滿挑戰性的一天。Air Max 270限量款產品將通過NIKE SNKRS APP(Nike獨門鞋會)率先發售,新款配色將於3月初正式發售,個別配色還將發布女性及青少年尺碼。

Nike VaporMax Pl

除此之外,Nike Air VaporMax 97、Nike VaporMax Flyknit 2.0和Air Max 1/97 Vote Forward SW也將在Air Max Day前夕陸續發布。 

資料來源/ 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葡萄牙開胡 醫學系學生鉛球擲出國際賽首金

2017-08-24
賽事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話題

咬著人生第一面國際賽金牌,葡萄牙鉛球選手Francisco Belo心情激動、確信它是真的,也來得正是時候。

葡萄牙開胡 醫學系學生鉛球擲出國際賽首金

193公分高的他笑說,這面金牌意義重大,「不只對我、對國家,告訴很多人,也激勵我自己,只要每天認真投入付出,努力學習、練習,這是可能發生的,更回報給這些幫助我的人。」講完後,他轉身擁抱教練和防護員。

Francisco Belo原本個人最佳是20公尺85,他不好意思地比了一下,「大概才進步這一點,但儘管只有這一點,對我而言,我每天都想要突破、要進步,所以終於看到這一點,那心情很雀躍。況且我是在世大運這種國際賽場擲出來的,不是在自己國內的一般比賽,那種喜悅更不一樣了。」

26歲的他回國後將要邁入職場、成為醫生,「我畢業後,要努力當個好醫生,當個好運動員、當個好人,來回饋運動帶給我的。運動教導我許多,堅持也好、健康也好。這面金牌,讓我再次感受這運動的魅力,因為過程中遭遇不少挫折,所以這面獎牌,來得正是時候。」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