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氣血茶的9天排濕飲食瘦身計畫
1
氣血茶的9天排濕飲食瘦身計畫
2
為什麼一組12下做3組的重訓會讓你失敗?想要瘦身,不是只能重訓與有氧!
3
秋冬運動的8個技巧

氣血茶的9天排濕飲食瘦身計畫

2017-07-21
知識庫 飲食 瘦身 書摘

氣血茶顧名思義就是促進氣血循環、排出老廢物質與帶動排毒作用的茶,具有強化除舊作用的功效,能清空像痰濕一樣長期待在體內的不良物質。我在某節目介紹了能戰勝老年贅肉的氣血茶後,至今依然持續推薦給許多為了治療肥胖問題來看診的人。

氣血茶的9天排濕飲食瘦身計畫

毒素是導致現代人出現痰濕症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種,《東醫寶鑑》將它們解釋為瘀血、痰飲、積食。瘀血是不健康的血液;痰飲是積聚而變混濁的體液;積食是吃太多而堆積的食物殘留物。如果再加上脾胃功能失調和氣血循環不佳所造成的影響,就會導致痰濕症惡化。

氣血茶有薏仁、荷葉、陳皮(乾燥的橘子皮)與山楂這四種食材,對祛除痰濕的效果十分顯著。荷葉有助於治療水腫;薏仁具有分解脂肪的效果;陳皮能活絡氣血循環;山楂有益脾胃功能且效果極佳。平時常喝氣血茶的話,不僅能預防痰濕症,同時也能甩掉老年贅肉。
 
  • 薏仁 祛除痰濕效果最佳的藥材,堪稱是氣血茶的關鍵食材。
  • 荷葉 具有祛除體內濕氣、解熱與治療水腫的效果。同時也有助於殺菌、止血、消除瘀血與口臭、預防咳嗽等各種功效。
  • 陳皮 疏通氣血、有助身體循環、對祛除痰濕有益。對於身體容易水腫的人特別有效,亦能讓消化器官更順暢。
  • 山楂 消除因消化不良所積聚的食物殘留物。對吃葷所導致的消化不良有益,且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氣血茶是將薏仁、荷葉、陳皮、山楂以4:1:1:1的比例熬煮製成。其中祛除痰濕效果顯著的薏仁,務必要比其它藥材多放一些。
陳皮是乾燥的橘子皮,放越久藥效越強。雖然也可以自己做,但市售橘子外皮可能有農藥殘留,所以我建議還是購買藥材專用的陳皮使用。荷葉也務必風乾後再使用。這些食材都可透過一般藥材行或網路藥材賣場等通路購得。

氣血茶的四種藥材都具有祛除痰濕的功效,但它們同時也有提升水分攝取量的效果。假如每天喝不到兩公升左右的水,我們的身體就會淨化體內的水分繼續使用。重新淨化髒水的過程中,不但會使用到許多能量,而且淨化再利用的水也不會比新水來得乾淨。因此請謹記,唯有攝取足夠的水分,除舊生新的過程才得以有效運作。

氣血茶的材料:薏仁、荷葉、陳皮、山楂

作法
步驟1:像洗米一樣將薏仁洗淨;其它材料則用清水稍微沖洗後撈出。
步驟2: 將洗好的材料放進湯鍋內,倒入 4 公升的水。
步驟3 :用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熬至水剩約 2 公升左右。
步驟4: 熬好後用篩網撈除材料即可。
步驟5 :冷卻後請冷藏保存,隨時都可飲用,能加熱喝更好。

氣血茶

材料

薏仁

1/2 杯(80 公克)

荷葉

4 杯(20 公克)

陳皮

1/2 杯(20 公克)

山楂

1/2 杯(20 公克)

水

4公升


* 這是兩天的份量。如果要煮更多的份量,只要依照比例增加即可。
* 計計量時以量杯為基準。

分成三階段安全進行

排濕瘦身法是讓我們從痰濕所導致的肥胖問題,以及其它各種症狀之中解放出來,讓身體回歸健康的治療方式。只要依照書中介紹的內容確實執行,便能消除瘦不下來、令人苦惱的贅肉與體內老廢物質痰濕,恢復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
排濕減肥法的特徵是它既簡單又簡短,而且效果顯著不會復胖,除了飲食計畫外並沒有其他必要做的事情,只要謹守最重要的三件事即可。
第一、每天喝一公升的氣血茶。
第二、第四到六天喝氣血飲取代正餐。
第三、每天快走四十鐘。

九天期間順其自然地進行

排濕瘦身法包括三天減食期、三天禁食期、三天恢復期,總共進行九天。為方便記住這些時間,排濕瘦身法也可稱作「333排濕飲食計畫」。瘦身期間會持續進行除舊生新的過程,但效果最強的時段是第四到六天的禁食期。而之所以會有三天減食期與三天恢復期,是為了要將禁食期的除舊生新作用提高到最大值的緣故。

每當我跟確診為痰濕症的病患說要禁食時,多數人總會問我「什麼都不能吃嗎?」或「跟女生常進行的挨餓減肥法一樣嗎?」。我敢斬釘截鐵地說,挨餓減肥法和排濕瘦身法截然不同。

排濕瘦身法有減食期與恢復期。健康的絕食是以慢慢減少用餐量,接著一段時間不吃固體食物,然後再慢慢增加用餐量的方式進行。身體有時間適應用餐量,所以不會有為了節省精力而代謝力驟降或儲存脂肪等不良現象出現,並能維持新陳代謝,自然地排出痰濕。

排濕瘦身法期間不隨便挨餓。減食期與恢復期可以正常用餐,只是減少用餐量而已;禁食期則是喝氣血茶與氣血飲。即便是淨空身體的禁食期,也依然可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素與基本熱量,因此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負擔,況且還能排出痰濕,可說一石二鳥!

333排濕飲食計畫說明

減食期(1~3 天)

此時期為降低禁食期期間對身體造成的負擔,會逐漸減少用餐量。只要好好度過減食期,便能預防禁食期會出現的暈眩、空腹感、頭痛、失眠、易怒、不安等症狀。

禁食期(4~6 天)

消化器官休息的時期,也是除舊生新作用最旺盛的期間。

恢復期(7~9 天)

禁食後要慢慢恢復正常飲食,此時期會逐步增加鹽分攝取量與用餐量。恢復期應要過得比禁食期更謹慎,以防止復胖。

禁食期也可以延長

在沒有專家的協助下,可以在家獨自進行排濕飲食計畫,雖然禁食期是三天,但可依照各自狀態延長禁食期,三天只是能看出祛除痰濕效果的最短期限。

痰濕大量堆積以致需要減去大量體重時,可藉由重複多次實行排濕瘦身法的方式,達到理想的體重。初次實行時只禁食三天,日後再實行時可視身體狀況延長禁食期。因為有服用氣血茶與氣血飲,所以禁食期最多可延長至十四天。不過,重新進行排濕瘦身法時,要與前次間隔至少兩個月才行。

為期三天的禁食雖然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負擔,但是女性最好避免生理期間禁食。生理期時主要成分會從體內排到體外,所以人體會將它解讀為緊急狀況,並試圖盡量不要排到體外,生理期前身體會水腫就是這個原因。因此,為增強除舊生新的效果,最好避免在生理期進行禁食。

透過快走防止肌肉量減少

為期九天的瘦身期與接下來為期兩週的食療期,每天要快走四十分鐘。走路本身就能消耗卡路里,但更重要的是,它能活化氣血循環,助除舊生新的過程一臂之力,也有助於紓解禁食所產生的壓力,因此最好每天付諸行動。有些人會擔心禁食後肌肉量減少,是否會導致復胖,但排濕瘦身法只禁食三天,所以不會對肌肉量造成太大影響。不過,由於食物攝取量比平時少,因此肌肉量可能會在初期減少一些,這是因為沒有提供食物給身體,身體便會分解構成肌肉的蛋白質,將蛋白質當作能源使用的緣故。如果一天能快走四十分鐘,多少可以避免這樣的作用。

如果因攝取的卡路里減少而感到身體疲憊或太過勞累的話,也可以省略快走運動。運動有時反而會變成肉體上與精神上的壓力,進而妨礙除舊生新。不過還不至於發生體力衰竭,以致一天無法走上四十分鐘的情況。由於瘦身法開始進行後身體會逐漸變得更輕盈,有些人反而會產生想拉長快走時間或進行高強度運動的想法。不過要知道的是,進行排濕瘦身法期間若過度運動,恐怕有害無益。

運動恰到好處才會給身體帶來正面影響,而運動過度則可能導致身體疲勞。一旦運動變成勞動,就會在體內堆積老廢物質乳酸,進而感到疲憊。乳酸同樣也是被納入痰濕範疇內的毒素,因此請務必留意。

書籍資訊
◎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洪泰雄著作《排濕瘦身法:9天排除體內痰濕與毒素,肥胖、浮腫、疲勞、慢性病一次解決》一書。慶熙大學韓醫學系畢業後,於同校的研究所取得針灸系的碩士與博士學位。曾任大韓女韓醫師協會企劃理事、大韓女韓醫師協會學術理事、九老韓醫院針灸科科長,現為李京熙韓醫院院長,並為韓醫減重專家。研發了「排濕瘦身法」。

本書特色
        ‧排濕瘦身法的特徵是它既簡單又簡短,但是效果顯著且不會復胖,與挨餓減肥法截然不同。
  ‧飲食方法很明確,一共只要實行9天,身體就能出現改變,且食材及藥材都容易取得。
  ‧書末附錄實踐手冊,幫助記錄9天的瘦身療程,有效管理飲食。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筋肉爸爸
筋肉爸爸

為什麼一組12下做3組的重訓會讓你失敗?想要瘦身,不是只能重訓與有氧!

2019-08-23
運動部落增肌補帖專欄有氧運動有氧訓練重量訓練瘦身觀念健身

教學的經驗中,初學著內心常有一些同樣的疑問,我通常會這樣回答:教練,上課就是做重訓嗎?答:我們是鍛鍊肌肉、鍛鍊動作,有各種阻力,但不一定侷限在拿重物。教練,我該買多重的啞鈴在家練?答:每個部位、每個訓練方式要用的重量不同,但如果只是在家舉舉蝴蝶袖,我建議不要買。沒有局部瘦身,舉蝴蝶袖動作其實只能讓你手臂變粗,但前提是要夠重!不夠重,手不會變粗,但也不會變瘦!。教練,我不想練太壯,可以嗎?!答:放心,你不會。還沒有從零練出一些成果前,真的不要擔心,而且練壯有其方式,如果你用的方式不是,那真的不用太擔心!而且練壯很辛苦的!

為什麼一組12下做3組的重訓會讓你失敗?想要瘦身,不是只能重訓與有氧!

其實還有很多,篇幅有限,無法列舉太多。重訓,大家直覺應該都知道是鍛鍊肌肉,用重量來刺激肌肉,所以會稱它重量訓練,簡稱「重訓」。但其實有很多人不了解重訓是什麼,也不知道該用多重,也不知道如何安排重訓計畫。在使用琳瑯滿目的重訓器材跟槓啞鈴之前,其實可以先思考,重量其實是阻力的一種,阻力可以來自於很多方式。

阻力有哪些?以下列舉一些:

● 自身體重

● 彈力繩(不同粗細厚度長短的彈力繩阻力也就不同)

● 重物(常見的啞鈴槓鈴、任何形式的重物)

● 水中的阻力

● 空氣的阻力

● 內心的阻力(疑?)

● 可能還有更多

因此解釋上,我們可以統稱這些鍛鍊肌肉的方式為「阻力訓練」,也可以稱為肌力訓練,阻力可以來自於自身體重而已或是外來的阻力,範圍很廣,重訓是其中一個。

兩者都是背部肌肉的訓練動作,自身體重也是一種阻力,額外負重也是一種阻力,看每個人目標需求跟程度來選擇。

重量訓練(weight training)的解釋:當我們講到重量訓練時,它的意思其實是負重訓練,也就是使用額外的重量針對各部位肌肉群分別做各種動作來訓練肌肉發達,而使用的重量要有足夠的刺激,也就是要夠重,才能達到肌肉增大(muscle hypertrophy肌肥大)的效果。重量訓練的重量到底要多重呢?首先要先了解最大反覆次數,意思是「竭盡所能ㄧ口氣能做的最多次數」,簡稱RM。比如舉起一個重量做10下就再也舉不動了,接著得放下休息一會才能再做一次,那這個重量就是10RM。

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片,圖片指出重訓該使用的重量,也就是重訓該有的強度(RM):

白色最大字體代表最佳效果,隨著字體愈小代表效果愈低,對應上面約略的RM最大反覆次數範圍,就知道依照上面的訓練目標,需要使用多重做幾下。

因此需要肌肉尺寸增加效果達到最佳,RM約略可以從8-12或是6-12為基準,也就是你竭盡所能,這個重量一組只能做8-12或是6-12下。比如做手臂肱二頭肌彎舉,要讓手臂肌肉增大,那做彎舉時使用重量就要在6-12或是8-12下以內達到力竭,也就當你做一組肱二頭彎舉時,竭盡所能只能舉6-12下之間,如果這個重量只能做3下就舉不動,或是做20下才用盡力氣,那這個重量對於肌肥大效果就不明顯了!

思考:如果一個人表準伏地挺身只能做10下,那是否能成為他的10RM,是否有肌肥大效果?

伏地挺身跟啞鈴臥推都能訓練胸大肌,都是阻力訓練,一個是自身體重,一個是重量訓練,強度足夠都能成為有效的訓練。

安排訓練

接著掌握好重量後,就可以思考接下來怎麼安排你的重訓。之前網路上有一個影片,它的標題非常的好,告訴你重訓「做3組,一組12下,會毀了你的重訓」,如果沒有看過影片,光看這影片標題,可以想想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你是初學者又馬上能理解這段標題,恭喜你,你將是難得的練武奇才,趕快定好目標去鍛鍊!要讓肌肉有效率發達,就要了解RM的意思,知道RM要多少後,接著就要安排每日訓練部位,通常以「重訓」方式做肌肉發達(肌肥大)為目的,不會每日一次練完全身所有部位,因為時間不夠,一個部位需要鍛鍊達到肌肥大效果,會需要兩三個以上的動作來做訓練,每個動作看個人會需要3~6組。足夠刺激下,會有遲發性酸痛,肌肉也需要時間修復,一個大肌肉群通常需要72小時來恢復,小肌肉群需要48小時。

舉例來說,要讓臀部肌肉發達,可能就要從深蹲、硬舉、大腿推舉,臀舉、抬臀、大腿外展等不同動作中挑選兩三個以上,順序看個人,每個動作依個人需要3-6組,用適當的RM來達到臀部肌肉增大的效果,這通常也稱為健美式的訓練方式,達到最佳臀部肌肉群的發展。

自身體重深蹲以及負重深蹲。自身體重深蹲姿勢學好後,負荷習慣後,再加上負重才會比較適當!

一個動作3組,一組12下其實是常聽到的一個概念說法

這個說法也似乎成為了重訓的代言人。但是做重訓其實不是制式的去遵照「一個動作做三組 每組12下」,訓練不是寫功課照抄或是交差,不是按照組數次數完成就會有效果,而是要清楚了解運動強度跟自己的身體感受,幾組幾下是可以調整的!如果一組12下不是盡全力的去做,那就不是12RM,不構成足夠強度,肌肉一定沒起色。反之,如果一組竭盡全力只有做8下或是11下,做4組,這樣的強度足夠,構成肌肥大最佳的RM,那基本上就是一個有效的訓練安排。如果你只是隨意練沒有注意幾組幾下跟確實的RM也練得不錯,那一定要趕快掌握正確方式去練,因為不用懷疑,你的基因非常好,一定是難得又令人羨慕的練武奇才!

重訓是讓肌肉達到增大最直接有效率方式,當然也會因為細節的功夫:訓練法、經驗、營養、睡眠、基因等有所影響。 掌握基本RM後,每個肌肉群幾組幾下以及幾個動作,每天分別安排幾個部位,一週訓練幾天,訓練週期安排,這些就是更細的以及更進一步的教學,之後會再用另一篇來說明。

阻力訓練的多元性

除了重以外呢?重量只是阻力的一種,也只是強度的一種,如果你的目標不是以肌肉增大為主呢?比如瘦身、健康均衡的肌群運動、增進體能、改善身體姿態、專項的輔助訓練等,那鍛鍊肌肉除了上述講的重訓肌肥大訓練方式安排,還可以怎麼做? 也就是訓練全身的肌肉群,或是鍛鍊體能、鍛鍊專項能力,依照個人目標、需求跟程度,會有很多方式跟動作,不一定只有健美式肌肥大做負重訓練這個方法,阻力訓練是很有變化的,有徒手、懸吊、壺鈴、戰繩、功能性、爆發性動作。

因此就要延伸思考:每個人有不同目標跟需求,訓練不用侷限在「重量」上面,也不會侷限一次只能練某幾個部位,不會侷限在每天一定得換部位訓練。文章開始講到的有各種形式的阻力,每種方式的阻力都能安排成不同的訓練模式,效用也不同!鍛鍊身體也不用侷限在「局部肌肉」上面,而是更賦有功能性的「動作」上面,不是只有肌肉發達才是強壯,而是動作強壯!

各種模式的阻力訓練跟動作,也能鍛鍊到肌肉跟體能,跳得高、跑得快或是投球快速,都是一種強壯的表現,都需要不同種類的強壯肌肉跟協調! 回到開頭講的,「重訓」-負重以外的阻力訓練形式,能做的鍛鍊就很多,包含瘦身減脂肪、鍛鍊心肺功能、鍛鍊其他運動專項表現!也就是,要瘦身其實不是用得重就會瘦,不拿重量的阻力運動也能瘦,要瘦身也不是只有「重訓加有氧」這麼傳統的一道菜可以選而已! 最大的阻力其實是內在的想法,很多人覺得沒有重量,鍛鍊就會沒效果,不同目標有其最佳運動模式,強度足夠即可,所以只能heavy weight嗎?還是可以用high intensity來當指標!

總結上面提出的疑問,想想以下的問題:

●一定拿重量才能訓練肌肉嗎?

● 可以一次練全身嗎?

● 一定要分部位練嗎?

● 如果你沒有要很大的肌肉,那訓練需要侷限在做重訓嗎?

● 如果要瘦身減脂,「重訓」最好嗎?還是有其他方式的阻力訓練形式可以達成?

會這樣問,就代表一定有不同方向的答案,下次再來討論。

/ 關於筋肉爸爸 /
筋肉爸爸

Father/IFBB MenPhysiqueAthlete

2016香港奧賽本地第1/國際賽第3

2017HKFBF第3

2018府城盃第一

2018國家代表選手

2018青年盃分組第一及全場總冠

ACE CPT,FitAsia講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秋冬運動的8個技巧

2016-10-12
瘦身跑步觀念健身知識庫

訓練是長期控制體重和改善健康的好方法,但是在秋冬訓練可能與夏天不同。秋冬訓練時,你可能需要根據天氣的條件來調整平日在戶外運動的習慣。
 
秋冬天氣早晚溫差變化大,尤其在晚上的時候,涼意的氣息更為明顯,若沒有做好保暖的工作,感冒就很有可能找上你。如果害怕因為天氣而著涼,我們也可以換一種形式運動,例如:過去若是有在戶外跑步的習慣,則可以選擇改到室內健身或是使用跑步機做訓練。

秋冬運動要注意保暖 ©stivesvillage.com.au

 1   選擇吸濕排汗的衣服

若你打算在戶外運動時穿著較多層的衣服,建議選擇吸濕排汗面料,因為當運動到一半的時候,身體很快就會熱起來,尤其是台灣潮濕的天氣,這樣至少能讓你感到比較舒服。

 2   暖身

在運動時,如果肌肉太僵硬,沒有事前暖開的話,不但會增加受傷的風險,還可能降低你的訓練效果。所以運動前的暖身是所有運動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絕對不可以忽略。

 3   保護四肢不受寒

在寒冷的天氣運動時,即使覺得熱,四肢仍會有凍傷的危險。建議戴上手套,保護雙手,用一條圍巾保護你的脖子和下巴以及一頂帽子,使頭部保暖。襪子最好選擇較厚的材質以防止僵硬。

©getfitwithwanitha.com

 4   多補充水分

在訓練的過程中,隨時補充水分,這樣能預防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脫水。

 5   擦防曬乳

雖然秋冬的太陽不如夏天來的強烈,即便是陰天,空氣中依然含有紫外線。雖然運動能保持好氣色,但擦防曬乳是為了防止曬傷以及曬斑的產生,建議在戶外運動時,每個兩小時塗抹一次尤佳。

©lovenewstv.com

 6   攜帶照明器具

如果習慣在晚上訓練,建議可以戴頭燈或是反光條、手電筒等照明器具,這樣別人容易看到你,也能防止發生意外。

©runandbecome.com

 7   均衡飲食

秋冬天氣較冷,脂肪消耗的也較快,所以自然而然會想要多補充高熱量的食物。不過也因為如此,使得冬天時體重容易增加。建議還是以營養健康的食物為主,這樣不僅不會變胖,訓練的成效也不會因為高熱量的食物而降低。

 8   找朋友一起運動

如果天氣寒冷,而減少運動的動機;建議可以找尋朋友一起騎車、散步,代替高強度的訓練,有人陪伴,較能提高興趣、增加動力,這樣運動起來也更顯得有趣。

©livescience.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