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三級跳遠三連霸甜姐兒洪珮寧,盼在世大運破全國奪牌
1
三級跳遠三連霸甜姐兒洪珮寧,盼在世大運破全國奪牌
2
想要進入美軍海豹部隊?兩階段共18週的極機密入伍訓練計劃大公開
3
韻律體操團隊全能5環賽 烏克蘭領先 地主暫排第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三級跳遠三連霸甜姐兒洪珮寧,盼在世大運破全國奪牌

2017-08-01
話題 綜合 新聞 台北世大運

「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會離成功更近一點!」在2015年日本大學生田徑賽女子三級跳遠三連霸的「720甜姐兒」洪珮寧,經常這樣跟自己對話。放眼台北世大運,洪珮寧說:「我的目標是突破全國紀錄,這樣離頒獎台就更近一些。」

「720甜姐兒」洪珮寧是台北世大運女子三級跳遠國手。

23歲的洪珮寧是在國小運動會時被教練發掘,開啟運動生涯,原本練跳遠,國中時教練覺得她各項身體素質還不錯,建議她練女子七項全能,結果讓她差點想當田徑逃兵。
 
「我體能不大好,那時候真的覺得好累,鍛鍊體能時,我都是最慢回來的那一個,比賽時更痛苦,常常第一天比完後,第二天就吃不消。」洪珮寧苦笑說:「所以我一直很佩服長跑選手,如果要我練長跑,我一定早就退出體壇了。」
 
洪珮寧坦言,當時是每天練習完就回家哭。「幸好身邊的好朋友鼓勵我,雖然很累,但也因為在同一個環境下互相支持,讓我度過了最難熬的時期,最終也站上頒獎台最頂端的位置,那一刻才體會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跟教練溝通之後,「720甜姐兒」洪珮寧改練三級跳遠。「一開始接觸時,就覺得技術層面相當高,加上當時比較少人練女子三級跳遠,第一次比賽就拿到好名次,讓我大受鼓舞,給了我熱忱跟動力。」

至於跳遠、三級跳遠和全能有何共通點?洪珮寧笑說:「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一樣要非常努力地去訓練,才可能有好成績囉!」但也因為三級跳很傷膝蓋軟骨,她把每一場當作最後一場在比。「希望趁還能跳的時候,盡量享受跳躍的感覺。」

「720甜姐兒」洪珮寧期盼能在世大運三級跳遠破全國。

105年台東全大運,洪珮寧在公開女田徑三級跳遠決賽中,第二跳就跳出13公尺21,打破田徑名將王國慧在94年大運會締造的大會紀錄13公尺20,第五次試跳,又跳出驚人的13公尺48,再次破大會,也躍居歷年第二傑。
 
洪珮寧這個成績,僅次於全國紀錄保持人王國慧,於1999年全運會跳出的13公尺63,以及1998年織田幹雄紀念賽的13公尺51,為我國歷年第三遠、也是台灣本世紀最遠的距離。這也是洪珮寧田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面金牌。「當時大四,要忙體育表演會,五點多下課接著練專長,隨便吃點東西後,又要去師大體育館練體育表演會,回到宿舍都十二點多了,每天都追著時間跑,感覺時間根本不夠用。」
 
這樣狀態下參加台東全大運,又不湊巧地遇到生理期,洪珮寧只好吞了止痛藥硬著頭皮上戰場。「我的體質屬於生理期來,會陣痛到生不如死的那一種,所以很擔心受到影響,不過也可能因此意外激發更強鬥志,來面對身體考驗。」

「最後跳出來的成績,竟然打破高懸11年的大會紀錄,真的讓我非常意外,這是我第一次在比賽時,激動地落下開心的淚水。」這個成績,放在2015亞洲田徑錦標賽,有機會搶下銅牌,2015年光州世大運則排第六。但洪珮寧更沒想到的是,運動員最怕的運動傷害,也在這個時候悄悄地找上門。

「720甜姐兒」洪珮寧期盼能在世大運三級跳遠破全國。

「有一天我突然感覺彎腰的時候,臀部麻麻的,看了好幾次醫生還是沒改善,最後才知道,可能是脊椎側彎壓迫到神經,左邊肌群有些損傷,目前是有定期去做針灸的治療,而練習前的暖身也要非常足夠,不然跑速度的時候都會有影響。」
 
復健過程中,洪珮寧覺得最辛苦的,是要鍛鍊自己不足的小肌群,「因為動作要非常到位,才能真的訓練到弱的部位,而且要持之以恆,一點一滴去累積。雖然傷至今未痊癒,今年全大運洪珮寧仍跳出12公尺25,寫下五連霸。
 
從每天辛苦的練習過程中,「720甜姐兒」洪珮寧體會到,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她常跟自己對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會離成功更近一點。」提醒自己不要操之過急。回首來時路,台灣師大運動與休閒學院碩二的洪珮寧說:「我最感謝的,是師大淑惠老師及新北高工陳榮富教練,兩位老師無私的教導,成就了今天的我。」
 
哈薩克的里帕柯娃則是洪珮寧最欣賞的運動員,「去年桃園國際邀請賽時,有幸一睹她三級跳遠的英姿,就深深被她吸引了,也期望自己能像里帕柯娃一樣,在跳的過程中展現力與美,讓觀眾也能感受到三級跳遠的精采和可看之處。」

「720甜姐兒」洪珮寧期盼能在世大運三級跳遠破全國。

放眼即將到來的台北世大運,「720甜姐兒」洪珮寧說:「除了想要打破全國紀錄外,當然更希望能拿到獎牌,到時候也期盼能借助觀眾席上所有人熱情的掌聲,讓我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在這個舞台上發揮出自己的水準,將獎牌留在台灣。」

資訊、圖片提供/720armour運動眼鏡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要進入美軍海豹部隊?兩階段共18週的極機密入伍訓練計劃大公開

2019-07-24
無氧運動有氧運動體適能重量訓練初階訓練綜合話題路跑游泳

在2011年擊斃賓拉登一舉成名的美國海軍三棲特戰隊(United States Navy SEa, Air and Land Teams,SEALs)又被大家稱為海豹部隊,是世界知名的三棲特種部隊。然而,想要佩帶上代表三棲隊員的三棲特戰隊的佩章可沒這麼容易,首先,必須得先通過基礎水下爆破訓練以及專業的三棲資格訓練你才能成為正式的海豹隊員。

想要進入美軍海豹部隊?兩階段共18週的極機密入伍訓練計劃大公開 ©thenewsrep.com

但是,想要正式進入三棲訓練之前,必須要先通過兩階段共18週的陸軍體能訓練,這些訓練方式與強度並不適合所有人,兩個訓練程序包括I類(針對目前不活動的人的初學者訓練) 和II類訓練例程(有點運動基礎或習慣的人),現在就來看看你的體能是否能進入海豹部隊!

第I類訓練程序

第一類的目標是達成每週16英哩(約25.749公里),然而為期九週的訓練計劃除了跑步外,還必須進行基礎的體能訓練及游泳訓練這兩項目;以下是海豹部隊入伍新兵共18週的訓練課表。

1.跑步訓練計劃

第1週和第2週:

每天2英哩(約3.21公里),在週一、週三與週五進行,本週預計9.63公里。

第3週:

這週為了避免運動傷害,因此,沒有跑步訓練課程。

第4週:

每天3英哩(約4.82公里),在週一、週三與週五進行,本週預計14.46公里。

第5週和第6週:

週一2英哩(約3.21公里),週二3英哩(約4.82公里),週四4英哩(約6.43公里),週五2英哩(約3.21公里) ,本週預計17.7公里。

第7週到第9週:

週一4英哩(約6.43公里),週二4英哩(約6.43公里),週四5英哩(約8.04公里),週五3英哩(約4.82公里),本週總計25.749公里。

2.肌力訓練計劃

主要在每週1、3與5進行基礎的徒手肌力訓練。

第1週:

伏地挺身:4組15次重複

仰臥起坐:4組20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3次重複

第2週:

伏地挺身:5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5組20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3次重複

第3週與第4週:

伏地挺身:5組25次重複

仰臥起坐:5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4次重複

第5週與第6週:

伏地挺身:6組25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2組8次重複

第7週與第8週:

伏地挺身:6組30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30次重複

單槓上拉:2組10次重複

第9週:

伏地挺身:6組30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30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10次重複

這裡為了能讓肌肉獲得最佳效果,將採取一組伏地挺身然後一組仰臥起坐,接著一組單槓上拉的循環方式,並且組與組之間沒有任何休息時間。

3.游泳訓練計劃

徒手游泳訓練以一週4-5天的訓練頻率來進行。

第1週和第2週:

每次持續游泳15分鐘。

第3週和第4週:

每次持續游泳20分鐘。

第5週和第6週:

每次持續游泳25分鐘。

第7週和第8週:

每次持續游泳30分鐘。

第9週: 每次持續游泳35分鐘。

如果你在嘗試訓練時,無法運用游泳的話也可以採用自行車代替,但每次訓練的時間就要是游泳的兩倍,這裡的游泳距離以每次游200公尺的長度為準,你也可以漸漸嘗試1分鐘內游50公尺的速度加強訓練。

第一類的目標是達成每週16英哩(約25.749公里)。 ©Men's Journal

第II類訓練程序

海豹突擊隊II類訓練計劃是一項更加激烈的運動,專為參與常規體能訓練計劃的人或已完成I類訓練常規要求的人所設計,除非你已經可以輕易完成9週I類訓練,否則,請不要輕易嘗試第II類訓練。

1.跑步訓練計劃

在週一、週二、週四、週五和週六,一週共五天跑出規定的里程數。

第1週和第2週:

週一3英哩(約4.82公里)

週二5英哩(約8.04公里)

週四4英哩(約6.43公里)

週五5英哩(約8.04公里)

週六2英哩(約3.21公里)

每週完成30公里。

第3周和第4週:

週一4英哩(約6.43公里)

週二5英哩(約8.04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4英哩(約6.43公里)

週六3英哩(約4.82公里)

每週完成35公里。

第5週:

週一5英哩(約8.04公里)

週二5英哩(約8.04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4英哩(約6.43公里)

週六4英哩(約6.43公里)

本週完成38.62公里。

第6週:

週一5英哩(約8.04公里)

週二6英哩(約9.65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6英哩(約9.65公里)

週六4英哩(約6.43公里)

本週完成43.45公里。

第7週到第九週:

週一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二6英哩(約9.65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6英哩(約9.65公里)

週六6英哩(約9.65公里)

每週完成48.28公里。

對於第8周和第9週的訓練就沒有必要增加跑步的距離,這時後你必需要研究你6英哩的跑速;並嘗試將它們的速度降低至每英里7:30或更低,但如果你想要增家跑步的距離也請逐量增加,每週跑量不要增加超過1英哩(約1.6公里)。

2.肌力訓練計劃

每週訓練三次,基本上以週一、週三和週五進行肌力訓練。

第1周和第2週:

伏地挺身:6組30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35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10次重複。

雙槓撐體:3組20次重複。

第3周和第4週:

伏地挺身:10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10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4組10次重複。

雙槓撐體:10組15次重複。

第5週:

伏地挺身:15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15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4組12次重複。

雙槓撐體:15組15次重複。

第6週到第9週:

伏地挺身:20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20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5組12次重複。

雙槓撐體:20組15次重複。

這些訓練的次數基本上都是為了肌耐力而設計,主要是要訓練肌肉延長疲勞程度,因此,更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來進行重複次數。為了獲得最佳效果,每組進行一次同第I類肌力訓練的方式來進行循環,以便在短時間內恢復肌肉效能。

這些訓練的次數基本上都是為了肌耐力而設計,主要是要訓練肌肉延長疲勞程度。 ©wild-turkey.wonderhowto.com

金字塔鍛煉

當你的肌力有達到I類和II類標準後,你可以將上述的項目進行金字塔訓練與交替訓練,但這次選擇一個次數作為你的起始數字,接著往上增加再降低回來,讓次數訓練在金字塔中上下工作。例如:單槓上拉次數可以設定為1,2,3,4,5,4,3,2,1;仰臥起坐3,6,9,12,15,12,9,6,3(單槓的3倍);伏地挺身2,4,6,8,10,8,6,4,2(單槓的2倍);雙槓撐體次數與單槓上拉相同。

3.游泳訓練計劃

游泳訓練將每週游4-5天。

第1周和第2週:

每次持續游泳35分鐘。

第3周和第4週:

使用蛙鞋每次連續游泳45分鐘。

第5週: 使用蛙鞋每次連續游泳60分鐘。

第6週至第9週: 使用蛙鞋每次連續游泳75分鐘。

首先,為了減少從使用蛙鞋開始時,我們腳部肌肉所產生的壓力,因此,可採用交替游泳1000公尺有蛙鞋和1000公尺沒有蛙鞋開始訓練,這階段的訓練你的目標應該是在45秒或更短的時間內游50公尺。

拉伸和體能訓練

由於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都致力於肌力訓練課程,因此,你可以在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六至少進行20分鐘的肌肉放鬆;同時,你也可以在每次訓練之前與之後,單獨進行15分鐘的肌肉伸展訓練。伸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從頭頂開始然後到腳底,每個部位的放鬆以15-20秒為準,拉伸時請特別專注於大腿前後、胸大肌、背肌與肩部。

資料參考/sealswcc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韻律體操團隊全能5環賽 烏克蘭領先 地主暫排第二

2017-08-28
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中華臺北韻律體操隊,讓世界看見臺灣。儘管成軍僅僅約9個月,世大運登場表現相當亮眼。27日在團隊全能5環賽,古妮臻、龔芸、楊千玫、徐紫綺和陳沛安發揮良好默契,以17.050分暫列第二,僅次於烏克蘭的17.550分。

韻律體操團隊全能5環賽 烏克蘭領先 地主暫排第二

賽後日籍教練中田真美忍不住感動落淚。她表示,大家表現不錯,為選手表現打200分,因為大家團結在一起、才有這樣的成績。

過去中華韻律體操隊在比賽時,從未得到超過17分的高分,但這次「回家」比賽,在鄉親父老支持下扛住壓力,技壓日本、俄羅斯和中國等隊。中田真美表示,選手在世大運初登場,能有這樣的成績是很好的。

今年中華韻律體操團隊首度成軍,剛開始,因選手來自不同地方、個性不合等出現磨擦,甚至互看不順眼,但最終終能有效磨合,在世大運首戰展現出最好的一面,實屬不易。

選手看到成績的瞬間都激動尖叫,互相擁抱落淚。隊長古妮臻說,每天她們都有精神喊話,第一次在那麼多人關注下,能有這番表現很不容易,大家都很勇敢。

這次中華韻律體操團隊結合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的音樂舞動,加上手具的拋接技術,融入自身情感,展現台灣人的「堅毅」精神,讓世界看見臺灣,也讓眾人紅了眼眶。

韻律體操團體全能,烏克蘭暫時排名第一位

如今地主韻律體操團體賽能有這番表現,中田真美功不可沒。她坦言,她的壓力也不小,但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選手,不能輕易自滿,還要繼續堅持下去,未來還有幾場比賽,要繼續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看。

另外,地主韻律體操選手宋語涵和詹庭甄,在個人全能環與球也表現亮眼,分別暫列第14、17名。賽後教練高敬惠皆肯定兩人表現,她表示,雖然選手首度上場難免緊張,但都有盡快調整回來,專注於場上。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