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落幕 日本包辦8金 中華臺北留下1銀3銅
1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落幕 日本包辦8金 中華臺北留下1銀3銅
2
2021東京奧運倒數  PUMA The ART of SPORT推出
2021東京奧運倒數 PUMA The ART of SPORT用現代美學詮釋運動競技
3
韓國選手安巴蔚(AN Ba-Ul):叫我第一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落幕 日本包辦8金 中華臺北留下1銀3銅

2017-08-03
話題 武術競技 台北世大運 新聞

 經過兩日比賽,2017年國際韻律體操暨2017臺北世大運測試賽今(3日)傍晚落幕,日本選手是最大贏家,包辦本次測試賽8面金牌,而地主、中華臺北世大運代表隊留下1銀(團隊單項3球加2繩)3銅(團隊單項5環、團隊全能、個人全能)。

個人賽共5面金牌,首日奪下個人全能金牌的日本女子體育大學猪又涼子(Ryoko Inomata),今在個人單項再添3金1銀,唯一未能摘金的是個人單項「帶」,由隊友清沢毬乃(Marino Kiyosawa)收下金牌,她在本次測試賽拿下1金3銀1銅,而國士館大學的Rina Furui,收下1銀3銅。

日本選手實力堅強,本次個人賽共15面獎牌,包下14面,僅地主世大運國手詹庭甄,搶下一面個人全能銅牌。

韻律體操測試賽日本包辦8金 中華臺北留下1銀3銅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猪又涼子雖然不是接下來將代表日本、參加臺北世大運的選手,但她說,「很謝謝臺灣,讓我有參加測試賽的機會,也很高興透過比賽,讓大家能看到我的努力,我很滿意這次的表現。回日本後,會針對個人的風格和個性再加強。」在最後一個單項「帶」,猪又涼子以15.250分,些微之差輸給隊友清沢毬乃的15.400,收下銀牌,猪又涼子說,「一天比四項,體能和精神上、其實都有影響,最後無論是美感或完成度被扣了些分,回去檢討再提升。」

個人賽收下1金3銀1銅的清沢毬乃說,經過前一天的全能比賽,發現自己有些課題要克服,個人單項的完成度是未來要改進提升的部分。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個人賽,日本女子體育大學猪又涼子在「棒」決賽收下金牌。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團隊賽事方面共3面金牌,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1隊、同時也是世大運日本韻律體操代表隊,包辦全能、團隊單項(5環與3球加2繩)3面金牌,其中3球加2繩拿下17.400分摘金,而奪下銀牌的是中華臺北世大運代表隊,成績15.650分。

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1隊隊長小野明日香說,這次測試賽團隊實力有發揮出來,但面對月底世大運,對手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等強隊,回國後將會加強訓練,特別是拋接的準確性要再加強。教練小野田桂子說,「謝謝臺灣的熱情,這次測試賽相當成功,接下來會針對技術部分再修正加強。」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中華臺北隊在最後的單項,拿下銀牌。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落幕,下周、8月8日至9日在南港展覽館,將舉行臺北世大運競技體操國際測試賽,這也將是8月19日世大運開幕前,最後舉辦的測試賽。

資訊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1東京奧運倒數 PUMA The ART of SPORT用現代美學詮釋運動競技

2021-07-14
生活流行服裝鞋子PUMA奧運武術競技配備館

東京奧運倒數,全球運動賽事進入最終白熱化階段,運動品牌 PUMA 在此運動火熱氛圍之際,推出全新 The Art of Sport 系列新品共襄盛舉,改以藝術美學的角度看待每一項運動競技,擷取衛冕錦牌的象徵色調與賽道細節等,淋漓展現運動極致美學與榮耀,將運動的每一個律動瞬間轉化為時尚經典。全系列新品即日起於全台指定門市販售,包括鞋款、服飾、後背包及側背小包等多樣時尚配件。

2021東京奧運倒數  PUMA The ART of SPORT推出
2021東京奧運倒數 PUMA The ART of SPORT用現代美學詮釋運動競技

全新 PUMA The Art of Sport 系列以 RS-Z 復刻潮履做為開端,延續人氣經典 RS (Running System) 鞋型重塑升級,鞋面採用網布、麂皮與皮革等異材質拼接,鞋側彎刀運用壓印簡約處理,熱情火紅色彩從中點綴,腳跟處 The Art of Sport 專屬金色跳豹 LOGO 更為整體勾畫時尚焦點;服飾部分則延續熱情紅、活力白、勝利黑、及冠軍金等四大顏色混搭設計,PUMA The Art of Sport 系列短袖 T 恤將賽道線條、足球、及排球等運動圖騰壓印上身,為人生的每場賽事加冕。

RS-Z AS
RS-Z AS 復刻潮履,NT$3,980

除此之外,運用色彩拼接的同系列立領外套及抽繩長褲更是乘著運動套裝穿搭風潮,在享受熱血刺激賽事的同時,用時尚 outfit 創造儀式感,深刻傳遞運動化解物理距離的隔閡,拉近世界心靈距離,透過運動激揚滿滿正能量。

PUMA The Art of Sport 系列新品
(左)流行系列AS立領外套NT$2,480、流行系列AS長褲NT$2,280、RS-Z AS NT$3,980;(右) 流行系列AS合身短版短袖T恤NT$980、流行系列AS長褲 NT$2,280

從每一個律動瞬間擷取現代美學經典,PUMA The Art of Sport 全系列新品即日起於全台指定門市販售,除了鞋款、服飾外,同步也推出後背包及側背小包等多樣時尚配件豐富穿搭選擇,8 月也將驚喜加碼推出 PUMA Wild Rider The Art of Sport 主題限定鞋款,滿足全台運動迷們的激昂熱情

AS後背包 NT$1,680、AS小側背包NT$780
AS後背包 NT$1,680、AS小側背包NT$780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韓國選手安巴蔚(AN Ba-Ul):叫我第一名!

2017-08-23
賽事話題新聞台北世大運武術競技

里約奧運柔道銀牌、韓國的安巴蔚(AN Ba-Ul),在臺北世大運柔道賽男子66公斤以下級摘下金牌,世界排名也從原來的第二,升為第一,他雄心萬丈地說:「接著參加一星期後舉行的世界盃,我還要拿第一。」

柔道男子60-66公斤級頒獎,韓國選手安巴蔚(左二)奪金。

安巴蔚賽後表示,他的金牌目標不僅是世界盃,還鎖定2020年東京奧運;首次到臺灣的他,感覺臺灣人都非常親切友善,食物也美味,芒果和珍珠奶茶是目前他最想吃的。

柔道男子60-66公斤級韓國選手安巴蔚奪得金牌。

柔道賽第三天,四面金牌中有兩金,分別由日本選手TATSUKAWA Arata在男子73公斤級以下、TATSUKAWA Rina在女子52公斤級以下摘得;另一面金牌則由來自法國的BENARROCHE Lola Marie Christine在女子57公斤級以下獲得。

柔道男子66-73公斤級賽後頒獎。

第一次來臺灣的BENARROCHE Lola Marie Christine在摘金後,難掩興奮之情:「稍早在法國公開賽時,第一輪就被這次決賽對手韓國KWON Youjeong給淘汰,我在臺北世大運終於報仇。」 她還透露說,她的母親在25歲時,曾來臺灣住過一個月,巧的是,她這次來參加世大運,也是25歲,她說:「臺灣是我的幸運地。」

柔道女子52-57公斤級,法國選手Benarroche Lola Marie Christine於激烈比賽後贏得金牌。

先前在測試賽拿下金牌的中華臺北選手黃聖庭,在男子66公斤級以下首戰美國選手WORTHEN Brandon Michael時,於倒數12秒時取得一個「半勝」,首輪勝出;次輪,黃聖庭遇到強敵安巴蔚,被安巴蔚拿下「1本」,比賽過程中,黃聖庭被安巴蔚勒頸幾乎無法呼吸,但裁判未做任何處置, 最後吞敗進入復活戰;復活戰,被對手澳洲的TIEFGRABER Andreas以一個「半勝」而再吞敗,無緣爭牌。

同樣來自文化大學的李豐懋在男子73公斤級以下、陳勁穎在女子52公斤級以下、李欣芸在女子57公斤級以下,三人首戰皆敗北。

柔道場金牌累計,由於日本再添雙金,韓國也獲一金,兩隊目前都是四金,另外亞塞拜然、巴西、法國、義大利各拿一金。

男子柔道60-66公斤級中華台北黃聖庭(藍)簽運不佳,第2場遭南韓世界排名第2安巴蔚擊敗。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